郑利南
(河南大学 河南 开封 475001)
1944-1946年国共政争期间美国使者调停失败原因浅析
——读《联合政府与一党训政》
郑利南
(河南大学 河南 开封 475001)
邓野先生的著作《联合政府与一党训政》,以翔实的史料、细腻的笔触再现了抗战胜利前后决定中国命运的一段历史——1944—1946年间的国共政争。美国在此期间派特使赴华调停,但都归于失败。利益的分歧、民国特有的政治逻辑以及美国人对中国的理解存在偏差等原因,致使每一位调停者兴致冲冲而来却无奈地离去,国共双方最终还是兵戎相见。重温这段历史,予人以无限思考与启迪。
国共政争;调停;失败原因;《联合政府与一党训政》
邓野先生的著作《联合政府与一党训政——1944—1946年间国共政争》,史料翔实,言辞细腻;修订本更是“深化分析,加强问题之间的联系,注重头绪的归纳”[1],在品质上有了较大的提升,不失为“国内近年来难得一见的史学佳作”[2]。该书以新颖的研究视角、翔实丰富的史料、严整的结构体系再现了抗战胜利前后决定中国命运的一段历史。读此书,使人身临其境,犹如经历了一场思想与文化的洗礼。此中有美国人全程参与了国共两党之间的政争——赫尔利、马歇尔以及司徒雷登等,他们斡旋于国共的两次谈判,为某些合作的达成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还是失败了,国共两党最终依然是兵戎相见。那么,美国特使调停失败的原因有哪些呢?以下作简要分析,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随着抗战的接近尾声,国共力量对比悄然发生着变化,相应地就产生了新的政治格局,旧有的合作方式当然也就逐渐失去了基础,故而,国共两党以及第三方势力就要寻找新的合作方式,以谈判为形式的政争就此拉开了帷幕。美国为了在中国建立一个亲美政府,1944年9月,赫尔利受罗斯福指派抵达重庆,“开创了美国政府直接介入国共谈判的先例”[3],美国自此直接介入到国共政争中。赫尔利竭尽所能,周旋于国共谈判中,贡献毋庸置疑,最后却垂头丧气、灰头土脸地离开了中国,并于次年11月26日辞去驻华大使的职务,接着,杜鲁门宣布马歇尔为赴华特使,“特别希望你(马歇尔)竭力说服中国政府召开包括各主要政党代表的国民会议,以实现中国的统一,同时实现停止敌对行动,尤其是在华北停止敌对行动”[4],无疑,马歇尔此时被派往充满矛盾的中国,是寄予了厚望的。最终的结果却也是不尽如人意的。其原因,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
英国首相丘吉尔曾经说过一句流传至今的话:“我们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所以,只有利益才是长久的,是驱使人们行动的内在动机,美国派赴华特使介入国共政争便是如此。当抗战胜利的曙光即将洒向中国的时候,中国内部却面临着内战的危险,美国作为抗日战争中一直支持国民党的国家,其在战时确立的“建立一个强大的、统一的、民主的中国”对华“长远目标”,成为了此时压倒一切的方向。要保证在战后的中国建立一个亲美的政府,为美所用,支持国民党建立起它的统治就成为理所当然的选择。但是共产党在经历了抗战之后的力量也不容小觑,1944年10月,周恩来指出:中共拥有正规军五十七万,民兵二百万,“几已达到国民党现有部队的相等数目”,而且,中共在敌后建立了五百九十一个县政权,“几已达国民党政府失去的七百二十一县的百分之八十二”[5];相反,国民党却因为专制独裁逐渐引起各方的不满。赫尔利的赴华就是调解双方的矛盾,避免武力冲突。而要调解,就必须统一武装力量,从而让蒋介石“获得对共产党军队的控制权”[6],赫尔利便以此为主要任务,这当然是注定无法获得成功的。
同样,马歇尔代表的依然是美国的利益,他临危受命,满载着美国的希望来到了中国,罗斯福曾称:“我想不出一个比他更合适的人来担任出使中国的艰巨任务。”[7]马歇尔是来为美国谋福利的,他不可能站在中国以及国共任何一方的立场上。赴华特使始终是围绕着本国利益进行调停的,以做大程度地保证其在中国所谓的国家利益;而中共双方也各自有各自的利益,虽然有时会做出一定的让步,但是如果损害了双方的利益,甚至中国的国家利益,调停注定会失败。
邓野先生在结束语中特别提到“民国政治的逻辑”一词,书中写到:“‘国’与‘军’两者之间的这种高度统一的关系,其实就是民国政治的逻辑,此即政治与武力高度统一。”还写到:“民国政治的基本规则在于:武力是政治的出发点和最终依据。这一点构成了民国政治的基本逻辑。同时,这个逻辑本身,又构成了民国政治基本的历史局限。”[8]博弈于中国政坛的国共两党对此逻辑可谓孰知,“枪杆子里出政权”“在兵权上患幼稚病,必定得不到一点东西”,这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共高层一直坚信的真理;而蒋介石更是在谈判过程中紧咬住中国的正规军队问题不放。这些都表明国共双方早已把中国特有的政治逻辑熟记于心,由此,才使得双方展开拉锯式的和谈,反反复复,变幻莫测,“形成一个循环往复、欲罢不休的‘圈子’”[9]。
美国特使就不了解中国特有的这种政治逻辑了。马歇尔个人拥有超强的协调能力以及显赫的政治地位,他作为一名美国人,所带来的自然是西方的那一套政治原则。他来中国的政治目的就是,试图依恃其所构筑的超强的国际背景,将一系列西方民主原则移植于中国,进而改变民国政治的逻辑[10]。所以,马歇尔等前后使华的美国人,对于国共政争都留下一个相似的看法,即国共之间的争论往往集中于细节,相反并不注重原则。他们搞不明白,为什么国共双方明明在和平建国、军队国家化等原则问题上并无太大分歧,却在诸多细节上纠缠不休。继马歇尔之后的司徒雷登也有同样的困惑:“他(周恩来)如此顽固的追求问题的细节,以致对我奉劝应集中关注两个真正关键的问题——停战及起草名副其实的代议制宪法——的呼吁全然不顾。”[11]这就是民国政治的逻辑及其本身的局限性在作怪,根据民国政治的逻辑,联合政府的提出,其基础与依据必须出自武力,然而,联合政府本身却又是一个超武力的民主与和平的要求,这就使得问题的基础与问题本身不能统一,然后就反映出具体问题层出不穷且转移不定。因而,国共双方在面对马歇尔等人带来的强大的西方原则时,自然而然地就采取了十分隐蔽却又十分顽强的自我保护——纠缠细节,忽略原则。
马歇尔出使中国时是满怀着他的政治理想的,他的基本设想是把美国的两党制政体移植到中国,但其设想在中国没有基础,本身难以成立。所以,马歇尔也只能于1946年12月充满疑惑和失望地离任。
中西方自古就存在政治文化各方面的差异,一个人如果不对某个国家做深入而细致的实地了解,就很难真正认识这个国家的真实面貌。赫尔利便是典型的一个例子。首先,赫尔利不懂汉语,他参与国共的调解完全依赖翻译,自己不能深入理解汉语的言情达意。其次,他不了解中国的历史,对中国可以说知之甚少,那么在这样一种前提下,存在理解和认识上的偏差就自然而然了。赫尔利在调解的过程中,找不到国共双方产生矛盾的根本原因,更无法认识到国共之间的核心分歧。他曾在给罗斯福的报告中提到:国共两党宣布的纲领“极少区别”,它们“都在为民主的原则而奋斗”[12],赫尔利不能准确找到国共谈不拢之症结所在,包括后继者马歇尔、司徒雷登在内,甚至连国内民主人士,如梁簌溟,也不能精确地指出,只答:“症结么?转移不定,今天在此,明天又在另一点,层出不穷,令我无法可指。”[13]深谙中国政治局势的梁簌溟也只是仅仅描述了国共政争的表面现象,并没有剖析出国共之间的症结。因此,在如此偏差的理解之下,调停失败在未开始之前便已注定。
赫尔利还将苏联的支持视为调解国共政争的关键。苏联曾明确表示支持美国的对华政策,并支持赫尔利的调停,莫洛托夫对他说,中共不是真正的共产主义者,苏联不支持中共。[14]天真的赫尔利就此认为只要有苏联的声援就不怕共产党不偃旗息鼓,进而俯首称臣,孰不知,这样的理解是大错特错的,中共绝不会迫于苏联的淫威就此低头,更不会因此出卖中国的利益。这也充分暴露了其对中国的无知和对中国共产党的错误理解。
最终,国共双方的政争还是采取武力的方式来解决,那么这就可以说,美国先后派出赴华特使调解国共之间的矛盾,都是以失败而告终的。原因无疑是多方面的,但最根本的原因,我想还是利益的分歧,调解方及矛盾双方都怀揣着各自的利益,这就注定了最终不能达成一致,也即预示着调解的注定失败。对此段历史的温习与思考,笔者希冀获得新的启发,并对读者产生些许感触与启迪。
[1] 邓野.联合政府与一党专政——1944~1946年间国共政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前言页.
[2] 王也扬.民国政治核心与人心相背——读《联合政府与一党专政》.炎黄春秋,2005年第9期.
[3] 邓野.联合政府与一党专政——1944~1946年间国共政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53.
[4] 世界知识出版社.中美关系资料汇编第1辑.世界知识出版社,1957:25.
[5] 周恩来.如何解决.解放日报,1944年10月12日,第1版.
[6] 世界知识出版社.中美关系资料汇编第1辑.世界知识出版社,1957:147.
[7] (美)哈里·杜鲁门.杜鲁门回忆录下.东方出版社,2007:82.
[8] 邓野.联合政府与一党专政——1944~1946年间国共政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493页.
[9] 邓野.联合政府与一党专政——1944~1946年间国共政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506页.
[10] 邓野.联合政府与一党专政——1944~1946年间国共政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501页.
[11] (美)雷(Rea,K.W.),布鲁尔(Brewer,J.C.)编;尤存,牛军译.被遗忘的大使:司徒雷登驻华报告,1946—1949.江苏人民出版社,1990:33.
[12] 余飞龙.美国派遣马歇尔访华的矛盾选择之浅探.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期.
[13] 梁簌溟.忆往谈旧录.中国文史出版社,1987:244.
[14] 世界知识出版社.中美关系资料汇编第1辑.世界知识出版社,1957:72.
D815.2
A
1672-5832(2016)10-003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