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丁·伊登》异化主题分析

2016-11-26 01:14秦丽华
唐山文学 2016年6期
关键词:罗丝弗洛姆资产阶级

秦丽华

《马丁·伊登》异化主题分析

秦丽华

《马丁·伊登》是美国著名作家杰克·伦敦的代表作。小说描述了主人公马丁·伊登为爱情和理想奋斗,但却以自杀结局的悲剧故事。弗洛姆把异化看作一种病态的心理现象,并在《自为的人》《逃避自由》和《健全的社会》中对异化的根源进行了分析。“异化就是一种认识的模式,在这种模式中人把自己看作一个陌生人。”(弗洛姆,2003:104)弗洛姆认为异化主要体现在生产过程、消费、政治生活、社会关系等方面。本文用弗洛姆的异化理论来分析小说的异化主题,从人与人之间关系异化、人与自我关系的异化两方面探讨主人公马丁·伊登异化的表现。

一、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异化

成名后的马丁鄙视和厌恶上流社会的虚伪,无法融入资产阶级社会,致使他产生了疏离感和异化感。穷困潦倒的马丁遭人嫌弃和鄙视,亲朋好友都拒他于千里之外,人们都不想与他往来,他坚持将写作作为自己的事业,也遭到世人的不解。马丁成名之后,往日蔑视他的上流社会都争相来讨好他,纷纷邀请他到家中做客。这让马丁对资产阶级充满失望,曾经他想努力通过自己的奋斗和工作跻身成为“体面人”,而此时他受到上流社会追捧时,马丁明白人们欣赏的不是他本人或他的作品,而是他的名气和金钱。弗洛姆认为,人被当作是一件商品,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异化为物与物的利益关系。利己主义体现了资产阶级的价值观,马丁厌恶资产阶级社会用名气和金钱做为衡量人的标准,“他厌恶这种衡量标准,他希望人们按他的价值,或是他的作品给他评价。作品才是他自己的表现。”(伦敦,2006:386)因此马丁无法融入资产阶级社会。亲人的唯利是图和贪图金钱利益让亲情关系变得冷酷,亲情关系被金钱利益所取代。当马丁穷困潦倒时,姐夫对马丁吝啬、苛刻、无情冷漠、冷言打击。而当马丁成名之后,姐夫热情款待,目的只是想得到金钱。

罗丝的残酷无情和功利的爱情观让马丁对美好爱情彻底绝望。之前罗丝在马丁落魄的时候冷酷地离开了他,解除了婚约。但马丁名利双收之时,罗丝却恳求马丁的原谅。马丁质疑道:他成名的作品都是之前在他穷困潦倒之时完成的,他还是他,他没有变,但是作品也还是曾经的那些作品,唯一改变的是马丁现在拥有金钱和名气。这让马丁看清了罗丝爱的本质,他斥责罗丝:“你那爱情的力量产生于出版和声望。”(伦敦,2006:402)罗丝的拜金主义和功利主义彻底摧毁了马丁对纯洁爱情的执着和幻想。马丁最终觉悟到罗丝只是他心目中美好纯真爱情的理想寄托,而现实的罗丝身上透露出资本主义的弊端本性:势力、拜金、功利,他并非真爱罗丝本人:“他爱上的是一个理想化了的罗丝,是他的情诗的光辉焕发的精神。至于那个真实的,资产阶级的罗丝,具有一切资产阶级的弱点,他从来就没有爱过。”(伦敦,2006:404)罗丝代表了资产阶级利益和价值观,而马丁却为自己坚持的理想和信念写作,这也注定着罗丝和马丁的爱情终会破灭。

马丁的异化也体现在他与工人阶级的格格不入。马丁既鄙视资产阶级,却也无法融入工人阶级。他想回到从前无忧无虑当水手的日子,但当他再次和以前水手朋友在一起时,马丁很失望地发现自己的思想已和从前大不一样,他也无法再像从前一样过工人阶级的生活。无法回到从前的生活,马丁哀叹道:“他已经成了个局外人。他和他们距离太远,他把自己流放了出去。”(伦敦,2006:373)

二、人与自我关系的异化

马丁自我身份的和个人价值的丧失体现了人和自我关系的异化,并最终导致了马丁的自杀悲剧。在与家人的亲情隔阂、对资产阶级的排斥、与工人阶级的疏远、对爱情的幻灭等多重打击下,马丁越发困惑“我是谁”的身份问题,他无法找到存在的意义和自我的价值。他无法找到自我的归属,既无法接受资产阶级,也再不能回到工人阶级,马丁被孤独感和迷惘感笼罩。在《自为的人》中,弗洛姆把人和自我的异化关系描述为“交易倾向”关系。“人失去自我,变成了“物”,进而导致人怀疑生命是否值得一活。”(胡志,2008:10)人被当成了商品,人的价值通过是否能让他人获得利益来衡量。在别人眼中,马丁的价值由利益来决定,这让马丁丧志了自我的价值感、尊严感。马丁无法明确自己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价值。失去了对于生活的追求,马丁消极颓废,最终认为只有死亡才能让他解脱,他认为“当生活已变成使人痛苦的倦怠的时候,死亡早就准备好把他消逝在永远的安眠中了。”(伦敦,2006:418)马丁的自杀正是自我价值丧失的最好体现。

三、结语

马丁自杀的悲剧根源于自我理想的破灭、自我个人价值的丧失、人与人之间及畸形异化的关系。通过塑造马丁的悲剧命运,作者杰克·伦敦犀利地抨击了资本主义加深现代人异化现象。

作者单位:曲靖师范学院 外国语学院 655011

秦丽华(1985—),女,汉族,云南宣威人,职称:讲师,学位: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美国文学。

猜你喜欢
罗丝弗洛姆资产阶级
走过独木桥
弗洛姆人本主义精神分析的启蒙价值*
论爱之人:弗洛姆
马来电话了
马来电话了
“危险的侵略者”
不乐多冤
对时代观视阈下《共产党宣言》的思考
1920—1927年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对民族资产阶级的认知及影响
与动物对话的奇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