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绘画中,画家在绘画部分完成后,再在作品上书写题跋和钤盖印章之后,一幅作品才算告成。可见题跋是中国画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中国画独有的构成形式。在绘画艺术史上有着非常重要学术研究价值。并且发展出其独有的艺术审美和文献研究价值,从而体现其深厚的文化内涵。通常来说,写在书籍、碑帖、书法和绘画作品前面的文字叫作题,写在后面的文字称作跋,合称题跋。也称款识,内容或是记事考订,或是鉴赏品评等等。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本无作者款识。卷后有宋代蔡京、元代溥光和尚的二篇跋;钤有“缉熙殿宝”,“乾隆御览之宝”等印二十八方。由此,我们始知此画传承有序。也从蔡京的跋文中得知王希孟其人和《千里江山图》的来历,以及宋徽宗和王希孟之间的一段佳话。
隋唐五代之前,中国画上的题跋非常罕见,北宋时期逐渐多了起来,经南宋和元的演进,至明清,题跋已经相当讲究,发展成绘画作品中重要组成的部分,甚至是不可或缺。
从中国画的发展轨迹上看,题跋有作者自己书写的,也有别人补充或者评鉴的。在画作中书写题跋不是简单随意可以写就的,它要与画作相辅相成。遣词造句或有文采,或有画意,或论理精辟,或考据有理,或寓意深刻。文字可长可短,也可作诗成文。甚至喜笑怒骂,借题发挥,谐庄成趣。以满足画家和观赏者的各种情感和审美需求。中国传统文人在绘画观念上强调托物言志、怡情悦性。表达画家个人的审美情趣和情感需求。在艺术的表现上,它需要“意存笔先,画尽意在”,“以形写神,形神兼备”,同时注重“书画同源”和“诗文入画”。在中国画上题写的诗文与书法,不仅有助于补充绘画的意境,也增加了画面的艺术张力,是画家表达感情、抒发个性、增强绘画艺术感染力的重要手段。它还可以平衡画面,美化构图,增强画作的文学性和感染力。诗书画印结合的相得益彰才是一幅中国画完美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