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丽,文学博士,重庆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2013年10月至今,担任英国知山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出版专著《环境的想象—劳伦斯·布伊尔生态批评研究》,发表各类文学作品多篇。
孔子学院繁琐的行政事务弄得人每天都绷着一根弦,下班以后,我总是选择从校园走路回到我居住的小镇,让自己能够放松放松。从校园到镇上,大约有一英里的路程,路的两边是一排排典型的英格兰西北部建筑,两层楼的红砖房,有独栋的,也有两家或三家房屋连着一起的,一般前后有小花园。
英国社会人类学家福克斯(Kate Fox)在 《观看英国人》 (Watching the English)一书中,诙谐幽默地对英国人的生活习性,饮食习惯等方方面面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和描述,书的副标题为“英国人行为处事的潜规则”。书中专门有一章谈英国人的花园。福克斯发现,英国人的前花园整洁漂亮,很精致,是展示给邻居和路人的,是英国人的门面。英国人一般不串门,前花园则成了邻居们聊天的便利场所。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如果有事需要找你的邻居,英国人一般不会去敲邻居的门,而是瞅准邻居在花园里干活的时机,赶紧冲出去。而后花园就属于主人的隐密空间了,比较平淡,不像前花园那么讲究,大多铺上草坪或种上一两棵树,一般都修了高高的篱笆墙, 从外面几乎看不到里面。有些后花园也摆上座椅,主人家有时也在后花园喝茶聊天,接待客人。
每次回家的路上,我总是饶有兴致地打望这一排排民居前面的花园。我看到的花园大多平淡无奇,并不像福克斯描述的那样精致漂亮。大多数花园只是种了一些灌木,一两棵树,偶尔种了四五种时令的花草。有些人家就干脆铺上小石子或打上水泥路面,以免杂草丛生需要打理。但唯有一个花园总是引起我驻足观赏,这个花园不大,但花的种类特别多,我只叫得出极少的几种花名:雏菊,玫瑰,绣球花,勿忘我……花园几乎一年四季都有鲜花盛开,每次路过,它总会给我带来惊喜。我的心里也总是很好奇:花园的主人是谁?后花园是否也和前花园一样漂亮呢?
终于有一天,我有机会与它的主人见面了!那是2015年5月一个春日的傍晚,天气晴朗,暖洋洋的太阳还高高地挂在天上。像平常一样,在回家的路上,我再一次路过这个美丽的花园,但和平常不一样的是,我看到花园里面有位老太太在打理杂草。我兴奋地停下脚步,向老太太说道:“您的花园真漂亮!”她抬起头来,开心地笑了。放下手中的铲子,老太太跟我寒暄了几句,然后就热情地邀我去参观她的后花园。后花园果真如我想象的一样,不但花的种类繁多,而且花园布置得非常巧妙别致。花园的中心有一个漂亮的小池塘,池塘里种了一棵树。老太太告诉我,这个池塘是四十多年前他们刚搬到这里不久后老伴修的。在我临走的时候,老太太还随手在花园里摘了一种英国人通常制作甜点时用的英国大黄菜给我,并详细地给我介绍了烹饪的方法。
从此,一来二往,我们渐渐地熟悉起来。每隔一两个星期,在回家的路上,我都要顺道去她家坐坐。她每次见我都非常高兴,总是兴奋地把我引进屋里。我俩会拉家常,通常是一两个小时。老太太叫贝蒂,已经八十二岁了,老伴去世不久。她有四个女儿,一个儿子。儿子在伦敦附近工作,一个女儿在约克郡成了家,另两个女儿住在附近,一个是中学教师,刚退休,另一个在我所在的知山大学图书馆工作。她和老伴结婚没多久就搬进这栋两层楼的红砖房,一直住到现在。
贝蒂一家是上世纪典型的英国家庭。贝蒂高中毕业后和一个叫诺曼的年轻人相识、相爱并结婚,那年她十七岁。诺曼是一名药剂师,收入能够养活这一大家子。自结婚以来,贝蒂就在家相夫教子,但她自己从未停止过学习。她非常重视教育,喜欢读书,喜欢历史。儿女在她精心的教育和培养下都上了大学,现在都成家立业了,她也有了四个可爱的外孙。老伴不在了,她自己独居在这栋大房子里,住在附近的两个女儿平时也会来看看她,周末或假期也带她出去旅游。平时,贝蒂打理花园,听广播,织毛衣,十字绣,日子过得惬意舒适。知道我来自中国,贝蒂把家里收藏的中国瓷器一一展示给我看。 同时,她也给我介绍收藏的英国传统瓷器,有皇家品牌韦奇伍德(Wedgewood),淡蓝色的胚体,汉白玉的花纹造型,很是精致,让我长了不少见识。当然,我会给她讲述中国的故事,我的父母这代人的过去和现在,以及我的儿子,中国唯一的一代独生子女的故事。
2015年9月29日,孔子学院庆祝全球第二个孔子学院日。国家汉办派出了专业演出团到知山大学演出。我专程到她家,送去演出宣传册,邀请她去观看演出。演出当天,在女儿的陪同下,她早早地来到了剧院,我只和她寒暄了几句,就忙着接待嘉宾和组织演出去了。过了两周,我顺道去看望她,她一开门就用汉语问候我:“你好吗?”我感到特别惊讶,一问才知道,演出当天,我们孔院在剧院外面组织了各种中国文化活动,其中有一个是“学习汉语”工作坊。贝蒂在工作坊学会了简单的问候语,并带回了我们孔院开发的“9句汉语日常用语”卡片,上面有9句最基本的日常用语,如“你好!”“你好吗?”“对不起!”“谢谢!”等。此卡片是为初学英语的人开发的,标注了汉字、拼音以及英语、英语读音,非常容易入门,能够激发初学者学习汉语的积极性。难怪贝蒂能够轻松地跟我用汉语打招呼。从那以后,我们见面的寒暄语变成了汉语。
短暂的秋天一过,就到了英国寒冷多雨的冬季了。英国的冬天日照很短,下午四点左右天就黑了下来。下班以后,天已经全黑,顶着大风走在回家的路上,到贝蒂家里坐坐,聊聊天,寒冷的冬日里总是使我感到无比的温暖,这也成了我英国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不知不觉,我已把他乡当作了故乡。
转眼间2015年就剩下最后一个月了,圣诞节也临近了。由于12月需要回国参加全球孔子学院大会,并计划在国内修假,我特意到贝蒂家,为她及家人准备了圣诞礼物,当然是像中国结、中国年历、十二生肖剪纸这样一类具有中国特色的东西。贝蒂非常高兴地接过了我送来的礼物,并告诉我,她本来打算圣诞节时邀请我和她们一家人一起过平安夜的。因为她知道,我独自一人在英国,她不愿让我感到孤单,她的关怀就像寒冬里的一股暖流,顿时涌入我的心头。
今年年初,从国内休假回来,我就忙着准备孔子学院春节庆祝活动,直到二月中旬才抽出空来给贝蒂打电话。在电话的另一端,我听到了她爽朗的笑声,她告诉我,近来腿脚有些不方便,但是非常欢迎我去坐坐。下班以后,我就到了贝蒂家,见到了她的二女儿伊娃。伊娃告诉我,贝蒂圣诞节以后,不知什么原因,左腿发肿,现在行动不是很方便,她有时就过来照顾母亲。那天,贝蒂和女儿告诉我,她们正在计划今年夏天到威尔士去度假。酒店提供将客人的行李从一个酒店运送到另一个酒店的服务。贝蒂打趣地告诉我,到时她女儿准备把她与其他行李“打包”从一个酒店搬到另一个酒店,说完以后,她开心地大笑起来。
三月中旬一个周一的上午,贝蒂在大学图书馆工作的女儿突然来到我的办公室,告诉我一个不幸的消息。贝蒂的腿病加重了,医生确诊为晚期肺癌,日子不多了。贝蒂特意叫女儿去为我买了一条粉色的围巾,作为中国春节的礼物送给我。粉色,是贝蒂花园中她最喜欢的颜色。还记得第一次和贝蒂在花园相遇的时候,她指着墙头上美丽的粉色小花,笑着告诉我,这些花以前是她随意撒在地上的种子,但不知怎么却有几株花开在了墙头,也许是因为它们更喜欢阳光吧。想到这里,我心里一阵难过,同时也非常感动,病重的贝蒂还惦记着我。
四月的英国,丝毫没有一点春天的影子,潮湿而阴冷,贝蒂走了。贝蒂葬礼那天,天气却出奇的好。穿着黑色的西服,戴着贝蒂送给我的粉色围巾,我参加了贝蒂的葬礼。葬礼很简朴,有亲人离别的悲伤,更多的却是儿女和外孙们对贝蒂欢乐往事的美好回忆,不时还有亲朋好友的笑声,这是贝蒂所愿意看到的,她希望把欢乐和美好留下。在参加葬礼的亲朋好友中,我是唯一的一位中国人。贝蒂的四个女儿、一个儿子,除了大女儿和二女儿我见过以外,其余三个我都是第一次见面。他们看见我,感觉一点也不陌生,就像见到老朋友似的,因为贝蒂在儿女面前经常谈到她有一个来自中国的好朋友,一个在知山大学孔子学院传播中国文化的中国人。 葬礼结束时,几个女儿走到我身边,特别表达了对我的感谢,她们为母亲在有生之年有我这样的一位好朋友而倍感欣慰。
德国戏剧家、诗人贝尔特·布莱希特有一首题为《花园》的诗:
湖畔
在冷杉和银白杨林中
被墙和灌木丛护卫着
有一个花园
巧妙地种植着
不同季节的花卉
每年从三月到
十月这里都有鲜花盛开。
清晨,
有时候坐在这里,
期望我也会这样,
无论什么时候
不管天气好坏
都能拿出某些个
让人喜欢的东西。
贝蒂的花园,正如布莱希特的《花园》,一年四季都能给路过的人们带来欢喜,贝蒂也是这样一位随时随地都能给别人带来欢喜的人。她向我敞开了英国人隐秘的“后花园”,我和她在花园的相遇让我们抵达到“心的花园”。
相遇是美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