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禹君
摘 要 电子货币是货币史上的第三次革命,电子货币作为一种重要的交易和支付工具成为一个不可或缺的手段,以取代传统的流通货币,电子货币,除了具有一般货币的属性以外,又具有自身从发行到流通过程的特殊属性,因为电子货币本身具有的这些特殊属性,所以在进行转换的同时,也对银行存款产生了较为直接的影响,中央银行的超额储备能力,金融监管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那么接下来,我们会透彻分析电子币的发行对货币供应量的冲击,根据其发行的现状,有针对性地总结出相对应的策略。
关键词 电子货币 银行 分险控制 流通性
一、竞争性货币的供应格局
在国内国外,除了银行以之外,很多私人机构已经陆陆续续开始发行这种新型产品了,因为这其中也有很多软件公司的参与,所以电子货币的发行就具有了一定的散射性,对此,中央银行也就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全面挑战。这样的私人发行方式强烈刺激了个人和部门对这种新型货币的热情,进而引导他们进行投资,这样的做法大大提高了货币支付系统的效率。但是从另一个角度去看,电子货币还处在萌芽阶段,进行的交易也都是一些小规模的交易,如果这样分散发行部,势必会影响到整个货币市场正常的流通秩序,但是正是因为有了这种私人发行,才会形成这样竞争性货币供应的格局。
二、电子货币的供应量扩张
因为电子货币也具有传统货币的属性,所以电子货币是可以代替现金或者存款直接进行交易转换,在货币转换的同时,也直接影响了银行对存款的超额储备能力。不单单是超额储备能力,还有狭义货币也间接受到了影响。在转换的过程中,电子货币是会收到超额储备能力的影响的,而且非常大。在电子货币供应量的扩张中,作为商业银行的核心变量,存款准备金率会对这个过程产生巨大影响。
三、货币供应的统计量失效
因为电子货币本身是一种新型产品,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弊端是不可避免的。他的形式,技术标准等也是在不断摸索,寻求创新与突破,所以货币供应层次的定义也是处在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中。货币供应层次也是货币政策的基础,根基,各个国家需要谨慎找出,并制定出最适合本国国情的经济政策,而在制定货币政策的过程中,是需要长期观察货币状况的,货币统计对这个过程也起着重大的作用。因为世界各国经济不同,国情不同,所以在货币的供应量上会体现出不同程度的差异,但是,有一个重要的衡量标准是大家达成共识的,那就是货币的流动性。当电子货币数量较大,已经很普及了,就没有进行货币供应层次划分的必要了。但是当电子货币数量还达不到这样一定的数量,比较少的时候,它对整个国家的宏观经济是无法产生较大的影响,那么在这个时候,要想有效实施制定的货币政策,唯有调整货币供应层次了。
四、电子货币对货币供应量的应对策略
(一)加强监管
眼下,电子货币处在发展的襁褓阶段,因为是新时代的产品,作为一种新兴货币去替代传统货币,他的未来走向不是特别明确。如果在此现状下,中央银行垄断了电子货币的发行权,抑制,打压私人部门发行电子货币,这样的做法会大大阻碍电子货币的发展,从长远角度去看,有可能会间接影响电子货币在未来货币的主导地位,所以,到目前位置,央行为了促进电子货币沿着一条健康,持续的道路发展下去,是允许私人部门发行的。然而,现阶段,银行依然是电子货币的发行主体,这恰恰从一定程度上保护了电子货币,因为这是有效防范各种电子货币可能遇到的风险的唯一举措。未来,我们一定要进一步提高我国在国际的地位,提升我们在国际的竞争力,因为通过企业和银行合作来开发是允许的,是有利于电子货币的发展壮大的。
(二)利用货币政策抑制信用扩张
电子货币,支付的过程中,套现的成本还是比较低的。随着电子货币的不断扩张,货币供应量日益增加,然而,在这种状况下,货币需要面临的不仅仅是这个,还有经济通货膨胀。银行在这个时候需要有针对性地冲销掉一部分扩张储备,提高准备金率,这样一来可以有效抑制信用扩张,当然这不是唯一的办法,银行还可以公开货币市场的操作方式,用来吸收掉多余的流动性货币。当电子货币准备征收准备金率的时候,如果这个数值过高,就会降低电子货币货币扩张供应总量,发行利润也会因此受到影响而降低,这样的话,对电子货币的发展就会产生负面,消极的影响。但是公开货币市场操作也是最有效,唯一的稳定货币供给的方法。
(三)货币政策指标转型
我国所制定的数量型指标货币政策体系中,超额储备力是操作指标,货币供应总量是中介指标,这样的体系是跟我国国情相吻合的。我国的货币供应总量在电子货币的不断冲击下产生了较大的波动,这样的状况促使了我国货币政策的权威性日益减弱。直到现在,我国在货币使用情况上还是偏重于现金,电子货币不是那么普及,面向大众,所以,我们一定要与时俱进,大力发展电子货币,尽快将我国的货币政策从数量型变成价格型。
综上所述,电子货币迟早会在未来的某一天被大家广泛关注,普遍使用,但是它毕竟是一种新型产品,处在一个发展的初期阶段,很多时候不能面面俱到,那么完善,特别是在安全性这个环节。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去摸索,创新,突破,在发展,运用的同时加强它的使用安全性,只有这样,才能使得整个货币体系有条不紊,沿着一条良性,健康的道路不断发展下去。
(作者单位为大连市第一中学)
参考文献
[1] 王军.论电子货币发展对货币政策影响及政策建议[J].国际金融研究,2000(8).
[2] 李文斌.引入电子货币后的货币定义及货币乘数[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0(5).
[3] 刘自强,等.关注电子货币[J].北京:国际金融,2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