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多彩学习生活:一种校本化的理解与实践

2016-11-25 17:55周婷
江苏教育研究 2016年28期
关键词:小班化

周婷

摘要:南京市汉口路小学以课题研究引领儿童多彩学习生活的建构,从研究价值和具有校本特征的研究背景出发,进行基于国家课程和校本课程的课例研究,辅助生本案例,探索建构儿童多彩学习生活的行动路径,努力让学校成为儿童学习和生活的乐园,为儿童核心素养养成营造学习佳境。

关键词:多彩学习生活;儿童学习;小班化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6)10A-0043-05

南京市小班化示范学校汉口路小学于2013年申报了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重点资助课题“小班环境下儿童多彩学习生活的课例研究”。建构儿童多彩学习生活,旨在真实再现教师优化儿童学习活动的实际行动,进一步促进教师专业智慧的提升和教育艺术的丰盈;旨在努力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教育文化、课程文化、学习文化,提升学校的品牌价值;旨在让每一个儿童主动践行学习生活的要义,获得个性化发展,寻求幸福的生活。

三年来,学校加强顶层设计,集聚团队合力,努力深化课程改革,建构丰富多彩的儿童学习生活。在研究进程中,学校提升了小班化办学质量,用行动诠释对儿童的关爱、对教育的真情,丰盈“在这里,每一个都重要”的办学理念,让这所具有80多年历史的江苏省实验小学焕发出新的活力。

一、儿童多彩学习生活的内涵解读

儿童多彩学习生活以儿童个性化学习特征为起点,通过多层次、多渠道、多平台、多形式的学习活动,展现生动、精彩、适性、快乐的学习现场,关注每一个儿童、展现每一个儿童、幸福每一个儿童,促进儿童个性发展和自由生长。儿童多彩学习生活的建构路向为:

(一)从教师的教走向学生的学

教学的本质是什么?应该是为儿童的学习。以往教学实践中,我们强调教学,淡化甚至忽略学习,缺乏对教育本质的理性认识。思考与践行儿童多彩学习生活,首先要指向儿童学习,因为它揭示了教学的本质,彰显了教学的核心问题。

(二)从课堂内的学走向生活中的学

杜威在《我的教育信条》中说:“我认为教育是生活的过程,而不是将来生活的准备。”的确如此,学习本身就是一种生活,生活中诸多方式是儿童学习的多样渠道。强调学习概念,不能忽略生活概念,把儿童的学习与生活割裂甚至对立起来,就难以走向儿童心灵深处,更难成就儿童幸福的人生。

(三)从单一的学走向多彩的学

我们常常把儿童的学习生活,简单理解成一种听课、做作业、考试的生活,其实行走大自然、广阅博览、进行社会实践等课堂之外的活动,也是学习生活。我们常常把教育生活理解成儿童在学校的群体生活,其实除了群体的学习生活,还有儿童自由找寻个性发展的学习生活。因此,学习生活的内涵是丰富多彩的。

(四)从被动学习走向主动建构

每一个儿童都是多姿多彩的,他们的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学习条件、学习方式都不尽相同,儿童需要和自己兴趣爱好、个性特点相适应的学习生活。儿童不是被我们指派任务的对象,他们应该成为学习生活的主角,参与建构属于自己的学习生活。建构的过程就是每一个儿童创造发现的过程,也是让他们充分体验生活快乐多彩的过程。

二、儿童多彩学习生活的建构背景

汉口路小学是南京市首批小班化示范学校,办学成绩比较突出。学校在小班化教育推进中,充分依托以下三个方面优势,构建儿童多彩学习生活,实现小班化教育理念的转型,让每一个儿童得到更多的关爱和更好的发展。

(一)独特的文化背景

自上世纪三十年代至今,学校就与南京大学为邻,静静地、默默地接受南京大学深厚文化底蕴的熏陶与润泽。大学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透过围墙在我们的校园里徜徉;大学文化之气象、学术之气韵、研究之气质,也会飞跃围墙,渗入师生的心灵。这是无形的,却又是有形的;是自觉的,却又是无意的。而今,学校又主动“攀高枝”,充分利用南京大学的各种资源,为学生发展服务,为丰富教育生活服务。从这个角度我们可以说,汉口路小学不是办在南京大学旁,而是办在南京大学里。

(二)独特的办学理念

在大学文化熏染、大师文化影响、小班文化浸润之下,学校确立了新的办学目标,凝练了具有校本特色的办学理念:“在这里,每一个都重要。”每一个教师都是重要的,他们都有自己的优势与特点,都将拥有自己的职业幸福。每一个学生都是重要的,他们独特的生命和天然的姿态得到尊重,都在进步、成长,都会多元、自由地绽放,成长为最好的自己。办学理念得到了师生的广泛认同,已成为校园里的流行语,成为大家共同的追求。

(三)独特的教学方式

学校在课堂教学改革中创生了“四色学习单”,用红、黄、蓝、绿四种颜色,标注孩子在合作学习过程中的角色,标注分层分类的学习任务、要求,标注小组和小组、学生和学生之间多向互动的流程等。当然,四种颜色不是一成不变,可以选择取舍。这样,每一个学生会有多种角色,会担当多种责任,因而会有不同的经历和体验,会在多种机会和不同的平台上得到锻炼,获得发展的最佳机遇。其实,这不仅仅是颜色的故事,而是孩子们学习生活的故事、生命成长的故事。这样的学习生活带来了兴趣,带来了活力。学习方式的改革是小班化教育研究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四色学习单”起源于小班课堂,立足于为儿童生长服务,会不断发展、不断培塑儿童多彩学习生活方式。

独特的文化背景、独特的办学理念、独特的教学方式,既是儿童多彩学习生活的建构背景,也是其文化基质,引领与丰润着儿童多彩学习生活的建构与发展。

三、儿童多彩学习生活的实践建构

在众多研究方式中,学校把课例研究作为儿童多彩学习生活研究的抓手。列举或切片实际发生的教学场景,以某个问题为主,揭示教与学背后的发现、追问与深思。儿童的多彩学习生活隐含在一个个课例之中,课例研究承载着儿童多彩学习生活的表征与探析,进而推动儿童多彩学习生活的有意义建构。endprint

学校以课例研究为载体,确定了课例研究的四种类型,即问题呈现型、经验分享型、理论验证型、研究反思型;制定了课例研究的框架,即主题背景、情境再现、问题讨论、认识分析、反思困惑。课例具有典型性、情境性、实践性和反思性特点,课例重现了真实的教学现场、预留了反思的空间、提供了问题的追溯可能。课例研究成为汉口路小学教师的主要研究方式,他们从小班化教育宏观研究中走向成长,现在又进入课例微观研究中,寻求新的成长平台和路径。因此,课例研究不仅有利于儿童多彩学习的建构,也有利于教师的多彩发展,在改变儿童学习生活的同时也改变着教师的教学生活。

我们认为,儿童多彩学习生活至少包含四个内涵特征:有童趣、有意义、有选择、有个性,这四个“有”的逻辑关系是递进的,是有内在关联的。课例研究中,我们始终把这些内涵特征作为研究目标和验证准则,收集的课例覆盖全学段、全学科,包含国家课程、校本课程。

(一)基于国家课程的课例研究

国家课程承载了学生发展的基本要求,体现了学生学习生活的基本水准。同时,让学生感到单一、枯燥、不快的学习生活,更多来自国家课程中语文、数学、英语的课堂教学。因此,我们的课例研究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课例研究从改变教师开始

教师是国家课程运作中非常活跃的资源,伽达默尔在《赞美理论》一书中写道:“一切实践的最终含义就是超越实践本身。”课例研究的目标之一就是改变教师的观点,进而改变教学行为。学校从多样的课例研究方式出发,促进教师教学智慧的生长。如探究教师如何教,我们用“课例切片会诊”来研讨失败环节的补救方式,用“精彩15分钟课例围观”来总结成功的经验,用“视频课例讲析”来提升教师反思水平,用“课堂理答研究”来关注教师教学机智……一间教室的空间是狭小的,但教师的思考和创意带来的能量是巨大的,给学生学习生活的滋养是难以估量的。

同课异构是学校最常用的课例研究方式,我们采取了自己和自己同课异构、师徒同课异构、同一教研组同课异构等多样的途径,目的就是让教师在多彩研究生活中获得新的思考。从一位语文老师五次和自己同课异构《美丽的丹顶鹤》课例中,我们欣喜地发现她的变化,正如她自己总结的:“为了突破传统教学法的弊端,凸显一个‘新,我前期几个课例着重活动化情景创设,更多关注阅读教学的方式、策略等‘术。随着课改的深入进行,随着小班教学理念的融入,我更多思考与分析语文的学科特质、课程特点、价值取向等,也就越来越多地关注阅读教学的‘道。这就是突出语言文字运用、开掘潜能、提升素养,让儿童享受充满魅力的语文生活。因此,后期课例我做了很多改善。五次同上一节课,让目标在人文与工具的左右中定位,让内容在审美与语词的轻重里甄选,让过程在形式与内容的结合处思忖,让主体在儿童与课堂关系上明晰。”

课例研究不仅成就了有教学个性的老师,而且,不同老师的不同教学个性又成就了学生丰富多样的学习生活。在《我们喜欢这样的美丽课堂》生本案例集中,一篇《她的课像磁铁一样吸引我》的学生作文这样写道:“记得她给我们上《台湾的蝴蝶谷》,可吸引人了!每一自然段她都用了不同的方法,有的她先讲,有的让我们自己读,有的让我们用四色学习单分小组学习讨论,再交流。我们觉得语文学习是那样的有滋有味,我们全都坐得笔直,眼睛睁得大大地听她讲课,舍不得放过一个地方。她还很注意听每一个同学的发言,不管谁发言,她都送上微笑,就像太阳那样温暖,让我们觉得课堂就是最快乐的巴学园。”

2.课例研究从改变学习方式开始

学习方式的改变最能直接显现儿童学习生活的多彩。如果说以前我们多以“讲—问—练”来演绎学习的流程的话,那么,现在的课堂教学需要从儿童原有知识、情智、人格结构出发,引导学生进行主动建构。学校从关注学的角度出发,创生了很多课例研究方式,如用“课堂学情观察”来剖析学生课堂的在场状态,用“学习者中心”为标准来判断教师让学的度和量,用“四色学习单我设计”活动来扭转教师规划学习单的现状,用“微学习”课例研究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让他们享受创新的成功和乐趣。

基于“学”的四色学习单是学校课堂研究特色。如何让特色变亮色?我们一直在课例实践中不断推进研究的进程,努力优化儿童的学习方式。四色学习单起初只是难易程度不同的作业单,继而生长为学习过程中各环节运用的纸质媒介和电子媒介,后来又发展为让学生选用学习主题、学习伙伴、学习任务、交流方式等的自主学习单,接着创生出学生对自己学习生活规划、记录、呈现的个性化发展单……。至此,四色学习单就有了两种语境:一种是学习生活的语境,一种是基于学生发展的语境。叫四色学习单,而不叫四色教学单,就是着力体现学习方式的改进。四色学习单最重要的理念是多元、适性、主体、融合。

学校一位数学老师在《自主参与,让数学生活多姿多彩》一文中提到:“充分利用四色学习单,激发和引领儿童自主选择学习素材、自主设计学习过程、自主建构数学意义,体验数学学习的思辨之美,这比以往教师安排学习进程更有效果、更有价值。”生本案例《“自主选择”让我的学习生活更自信》中写道:“‘四色学习单让我们学生自己选择喜欢的学习内容,充分发挥了我们在课堂学习中主人翁的精神,这种选择给了我自信。我们期待更多的选择学习,因为那样会让我们更加自信,而只有自信才能使努力变为成功!”

3.课例研究从艺体学科开始

国家课程中,音、体、美学科教学富有情趣、形象生动,是能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全面行动的课程,是学习内容、学习资源、学习形式、学习活动都丰富多彩的课程,是和儿童灵动、蓬勃的生命状态最相适应的课程,……色彩之多、精彩之多、特色之多的艺体课程能还给孩子自由发展的空间、真情洋溢的世界、心向自然的情愫,假如连这些学科都不能彰显多彩学习生活,其他学科更是举步维艰。因此,学校儿童多彩学习生活的建构从艺体学科开始。

在课例研究中,学校艺体学科老师合作研讨,创生了具有学科特色的教学范式,如体育学科“四色分层 五步教学”的生本课堂、美术学科“情境导引—尝试创作—不断发现”的主动课堂、音乐学科“你动、我动、大家动”的律动课堂……这些课堂改革都从建构学生多彩学习生活的角度出发,契合儿童天性,适应学生个性,根据学习者差异有选择地采用适切的教学方法和内容,有目的有计划地提高审美、健体能力,在缤纷多样的学习生活中让每个学生自主、活泼、生动地发展。endprint

如二年级体育“立定跳远”一课,教学分“游戏跳—尝试跳—定位跳—晋级跳—检测跳”五步,每一步都用四色学习单进行跳跃能力分层。这样的流程既为学生提供了多种练习形式,改变了以往教学中一直由教师带着学生活动的做法,又使学生感受到上课环节的丰富变化,学习由被动转向主动,同时还给予学生不断前进、获取成功的喜悦。

(二)基于校本课程的课例研究

儿童多彩学习生活的建构,还要深入校本课程层面。校本课程和国家课程相生相融,才能最大限度彰显儿童学习生活的多彩,让儿童在轻松、适性、愉悦的校园学习生活中,不断发展特长、陶冶情操、提升自我、幸福成长。

1.校本课程愿景和培养目标

校本课程的愿景为:在学校核心理念引领下,通过校本课程实践行动,达到多彩学习每一天;通过一系列学习环境、课程、评价的构建,最终实现幸福成长每一个。学校校本课程培养目标为:培养健康的人、德正的人、智慧的人、尚美的人、创新的人。

2.校本课程总体架构

根据课程开发主体,学校校本课程可分为:大师开发的课程与大学生开发的课程,南京大学与汉口路小学联合开发的课程,汉口路小学教师团队开发的课程,教师个体开发的课程,家长、学生共同开发的亲子课程,等等。从这个框架可以看出,校本课程资源较广泛、内容和形式较丰富、形式较多样,既有基于南京大学文化资源的浸润型课程,又有基于学科课程标准的拓展类课程,还有基于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实践性课程,更有基于学生多元需求的个性化课程。

3.校本课程的课例研究

一是《小学﹒大学》微型图本。我们通过广泛调查、查阅文献和实地察访,共同确定编制要素:①强调四色学习特色,突出大学元素。②图文并茂,语言浅显明白。③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开放性有机结合。④留给学生思考、质疑探究的实践空间。在这些原则基础上,确定编纂课程体例、风格以及内容呈现方式。从收集的50组课例中不难看出,课程实施突破原有学科教学的封闭状态,不拘泥于课堂,不拘泥于校园,拓展了多彩学习生活空间。在该课程实施中,我们也做了许多有趣的课例实验。比如由语文、数学和美术三位老师共同完成“南大的建筑”这一课的教学,三位老师在校本教材基础上进行了二次研发:语文小组通过寻访、调查、交流等形式探寻了南京大学建筑中的文化;美术组尝试用多种形式描绘南京大学的建筑;数学组采用实地研究方式绘制了南京大学建筑分布图。在探究过程中,孩子与南京大学的建筑、师生等零距离接触,真切地受到了南京大学校园精神的感染,其交往能力、收集整理信息能力也得到了同步提升。

二是“大学老师”课程和“大学生课程”。大学既有“物”的默化,也有“人”的熏陶。我们邀请来自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河海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晓庄学院的老师和学生,为孩子定期设计课程,并把课程内容传至校园网,让学生自由点击、学习。大学老师不仅编写课程,还定期来学校讲授课程。从收集的课例中可以看出,一位大学教授先在家里给自己孩子讲,凡孩子听不懂的地方就删改,努力做到“以学定教”。大学老师和大学生渊博的知识、优雅的谈吐、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积极向上的精神境界,不仅拓展了小学生的知识世界,更充实了他们的精神世界。

三是“花样可乐,健身足球”课程。这是我校以学科教研组为开发团队的国家课程校本化的一个尝试。足球是学校体育传统项目,具有几十年的历史沉淀。开发此课程的意义在于传承历史,引导学生享受运动之美,培养进取合作的精神,享受阳光活力的生活,提升生命发展的质量。学了这门课程,一个学生写道:“我有一个梦想:我一定要上好足球课,加强基本动作训练,增强体质,以后加入中国队,参加世界杯,让我们中国得冠军!”

四是“多彩社团”课程。“多彩社团”课程从原先的“兴趣小组”逐步走向“基于学生个性需要、自主选择的校本课程”。学校有绿茵足球队、红蜻蜓合唱团、红珊瑚皮影社等30多个社团,每年的六一儿童节都要进行多彩社团展示活动,要求每一个孩子都参与其中、感受快乐。多彩社团现已成为最受学生欢迎的选修课程。

五是“迷你读述课程”。我们对语文和英语教材进行解剖,从中寻找有价值的元素进行重构或延展,设计有创意的课程主题和课程单元,让课程学习基于教材而又超越教材。学校从教学管理角度设置了“迷你读述课程”的规定动作:晨读10分钟、课前3分钟、午阅10分钟、夕述5分钟。当然,这里的时间只是个概数。迷你读述,让学生在阅读中收获,在讲述中睿智,在读述中享受书香人生。

有效的管理是课程推进的必由之路。学校确立了四个方面的管理机制,即时间管理、质量管理、资源管理、档案管理。“魅力源于个性,特色引发活力。”实践证明,校本课程的开发,拓宽了学生学习生活空间,培养了学生的特长,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养,让儿童得到了文化滋养和人文关怀。

责任编辑:杨孝如endprint

猜你喜欢
小班化
浅析农村小学语文小班化高效课堂的教学策略
“小班化”背景下高中英语课例研究刍议
中职机电数控专业“轮岗制”小班化教学探讨
小班化的“化”
九年级小班化英语口语教学的有效实施
小班化课堂教学策略
小班化美术手工教学设计微探
青岛实施中小学“小班化”教改 全面革新传统教学
关于农村学校实施“小班化教学”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