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理念,以课程游戏化促进幼儿幸福成长

2016-11-25 10:41王美华
黑河教育 2016年10期
关键词:游戏化幼儿课程

王美华

[摘要]幼儿教育是幼儿智力开发以及行为习惯培养的重要阶段,要紧密结合幼儿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采取他们喜欢和乐于接受的形式,更好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课程游戏化运用于幼儿教育工作,在当前属于较为热门的教研课题,各地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探索,也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将课程游戏化运用于幼儿教育,是现代教学上的一次创新。教师要抓住重点进行突破,要在语言教学、习惯培养、礼仪教育、品德熏陶、户外活动以及安全防范等领域,充分发挥游戏活动的促进功能,让孩子们得到更加全面的发展。

[关键词]幼儿;课程;游戏化

一、语言教学游戏化

教育研究标明,2.5~6岁期间属于幼儿语言训练的最佳时期,无论是认知事物还是进行记忆,都要利用这一黄金时期引导幼儿思考和表达。《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对幼儿语言发展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通过丰富形象的活动培养幼儿的语言组织与表达能力。将游戏化运用于语言教学,可以提高教学的生动活泼程度,让孩子们更加乐于参加,从而提高教学实际成效。

如在“动物是人类的朋友”专题语言教学活动中,教师设计游戏活动组织教学,将原来枯燥的教学讲授转变为孩子乐于参加的角色小游戏。教学目标重在帮助幼儿了解许多动物对人类生产活动有帮助,和我们在生活中相伴,是我们的好朋友。采取幼儿参与的角色小游戏活动,可以帮助他们加深这一方面的理解。在向幼儿简要介绍了不同小动物和人们的关系之后,要求幼儿分组进行角色游戏。每一位小朋友都充分为自己扮演的角色发言,其他小朋友对小动物和人类的关系也有了更为深刻的了解。

二、习惯培养游戏化

在幼儿教育阶段,儿童的行为习惯方面要加大培养力度。他们还没有受过系统的行为习惯教育,父母和爷爷奶奶由于溺爱对孩子的行为习惯教育存在一些不够重视的现象,更需要幼儿园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进行渗透和引导。归纳起来,幼儿的卫生行为习惯和纪律行为习惯方面最需要强化。教师在开展幼儿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时候,不应直接进行要求,或者批评训斥幼儿的一些不好习惯,可采取游戏化的方法,让孩子们在愉悦的状况下接到教育,在潜移默化之中纠正自己的不良习惯。幼儿积极参与角色游戏活动,在寓教于乐中受到教育,对以后的习惯养成具有引导作用。

三、礼仪教育游戏化

中华民族是闻名世界的礼仪之邦,礼仪教育必须从小抓起。幼儿时期的孩子对礼仪方面还处于一片空白,如果不加以及时的引导,一旦一些不文明的言行成为习惯,对孩子们的素质培养将会产生极大的制约。幼儿教育中,许多幼儿园都将礼仪教育作为特色化教育内容。经过三年的教育,走出来的孩子都是文明礼貌、彬彬有礼的,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教师在教育工作中也要高度重视幼儿礼仪方面的教育,除了平时在环境熏陶、活动渗透等方面下功夫之外,还充分运用小游戏活动,让孩子们对不文明行为进行抵制,形成讲文明懂礼貌的良好习惯。教师要求孩子们和老师、家长以及长辈见面时,要主动问候;接受别人的帮助之后要说一声“谢谢”,不小心打扰别人的时候要说一声“对不起”,平时请别人帮助的时候要说“请您”等。为了加深孩子们的礼仪意识,教师可以组织开展小游戏活动,先向孩子们播放一段动画片《没礼貌的小猴子》,讲述的是一只小猴子不懂礼貌,碰到别人以后也不说一声“对不起”,请别人帮助的时候直接吆喝,也不说“请”字,和长辈碰面的时候也不问候一声。孩子们对动画片很感兴趣,看得津津有味。在观看之后,教师和孩子们一起探讨:如果你是这只小猴子,你会怎么办?孩子们的话匣子被打开之后,讨论很热烈,都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为了巩固和深化孩子们对礼仪教育的理解,教师还鼓励幼儿主动报名扮演动画片中的角色,大家即兴开展角色小游戏扮演活动,所不同的是里面的场景与过程不变,但是主人公要文明用语,内容由孩子们临场发挥。这样的角色小游戏活动较好地完成了对幼儿礼仪教育的渗透,形式更为灵活,内容也较为新颖。

四、品德熏陶游戏化

良好的品德要注重平时的熏陶和教育,如果单纯运用教师口头说教的方式,对幼儿的思想品德教育就会显得单薄,没有力度,形不成强烈的渗透效果。如果将幼儿品德教育和游戏活动结合起来,则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为了培养孩子们团结协作的品德,教师可以开展一些集体作用发挥占主体的游戏活动,让孩子们在游戏中感受到集体的力量是强大的,每一个人之间都要相互帮助才能取得成功,这样才能形成强大的集体。教师为了培养孩子们团结协作的品德,可以编排小游戏。游戏中教师将孩子们分为几个小组,每一个小组里面都是4名学生,4人用肚皮顶着一个气球,从起点运到终点,不准使用手,先到的小组获胜。这一小组游戏活动考验的是小组成员之间的团结程度与协作能力,只要有一个幼儿在运球的过程中出现失误,其他三名幼儿极有可能无法支撑气球导致脱落。为了能够在游戏活动中获胜,小组里面的幼儿空前团结,大家用力的时候要保持一致,步伐也要保持同样的幅度,一段赛程下来都是小心翼翼。这样的游戏活动考验了孩子们团结协作的意识和能力,对个人和集体的关系定位更为准确,在游戏活动中受到了深刻的教育。在其他方面的品德教育活动中,教师也要重视将游戏形式运用起来,在游戏化的过程中对幼儿进行正能量的输送,让幼儿从小养成良好的品德。

五、体育活动游戏化

体育活动是幼儿教育中的重要内容,教师要通过体育活动帮助幼儿锻练胆量和身体。体育活动消耗体力较多,教学形式也比较枯燥,难以引起孩子们浓厚的兴趣。对此,教师要对体育活动的形式进行研究,大力倡导变革,将游戏形式运用其中,这也是提高孩子体育锻炼成效的重要抓手。如为了协调孩子们的动作协调能力,教师设计一个竞争小游戏活动,要求幼儿进行30米双手交叉拍手运球游戏竞赛。孩子们在30米塑胶跑道上交叉拍球并向前进,他们对这样的游戏活动形式非常感兴趣。左右手交互拍球并运球前行保持平衡,对孩子们动作协调能力训练具有较大的帮助。等幼儿这一动作训练较为娴熟之后,还可以分小组进行比赛活动。游戏活动在孩子们的学习与训练中发挥了调节剂的作用,他们对体育训练的枯燥感一扫而空,积极投入到体育学习训练活动之中,对动作训练目标的完成具有重要支撑作用。教师将体育活动游戏化,带来的不仅是教学氛围的活跃,更为重要的是孩子们的兴趣得到了激发,孩子们玩得更自由、更开心。

六、安全防范游戏化

安全是第一要事,任何时候任何工作都离不开安全。对于幼儿教育阶段,孩子年龄较小,他们对安全防范方面还缺少认识,一旦出现问题就是大问题。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要强化安全防范教育,重点向幼儿宣传火、水、电等方面的安全防范知识。教学过程中,可以组织抢答小游戏,如“马路上应当怎样行走”“有人落水了怎么办”等问题,鼓励孩子们进行抢答。回答正确的给予表扬,不够完整的其他幼儿进行补充。这样的游戏化教学方式,使孩子们对安全防范知识与技能加深了理解。教师还可以根据近年来发生的一些拐卖儿童案件,设计出一些情境,让孩子们进行体验。老师扮演拐卖儿童的坏人,采取话语哄骗、糖果收买、冒充亲戚等方式,孩子们根据自己的想法以及临场发挥情况进行应对,现场模拟,自由发挥。骗子和幼儿之间的过招不时引来阵阵大笑,孩子们在这样的体验小游戏中增长了防拐骗的方法。

将游戏化运用于幼儿课程中,更好地体现了“以游戏为幼儿园基本活动”的思想,推进了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进程。让教育回归生活,把游戏还给孩子,才能真正促进幼儿健康幸福成长。

参考文献:

[1]陈燕.我是游戏小主人——小议自主游戏中幼儿对游戏活动的自主探究[J].好家长,2015(08).

[2]郭音池.生活教育理念缔造精品化区域游戏[J].好家长,2010(04).

[3]季玉婷.优化游戏材料投放的一些尝试[J].好家长,2013(01).

[4]李姣姣.球类游戏材料的开放性研究[J].考试周刊,2015(07).

[5]左丽云.大班游戏活动:农家新年乐[J].好家长.2016(01).

[6]齐鸣.幼儿园角色游戏中教师观察幼儿的策略研究[J].好家长,2015(07).

(责任编辑 史玉英)

猜你喜欢
游戏化幼儿课程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为幼儿园教学注入新的活力
游戏化语言:幼儿园活动游戏化的支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