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高专构建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的实践与完善

2016-11-25 09:18:48陈倩媚
东方教育 2016年16期
关键词:人才培养质量高职高专评价体系

摘要:对人才培养质理的评价不是简单的肯定与否定,而是为实施新一轮人才培养方案提供正确的点拨与引导,因此构建能够客观反映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体系不仅能培养出适应社会用人需求的合格人才,还关系到高职高专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全方位地提高高职高专整体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高职高专;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

一、我校国际金融专业构建人才培养体的实践与经验总结

对人才培养质理的评价不是简单的肯定与否定,而是为实施新一轮人才培养方案提供正确的点拨与引导,因此构建能够客观反映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体系不仅能培养出适应社会用人需求的合格人才,还关系到高职高专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全方位地提高高职高专整体人才培养质量。近年来,我校就国际金融专业如何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在构建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尝试和探索。

1、建立专业建设核心团队,按行业发展修改人才培养方案

我校国际金融专业自2008年以来成立了专兼结合的专业建设核心团队,该团队由5名专职教师,4名行业专家组成的专业建设核心团队。专业建设团队主要职责为(1)编制、修订及审核人才培养方案;(2)密切关注与正确把握金融行业、金融企业人才的需求情况和变化趋势;(3)研究国际金融专业用人单位对应的典型工作岗位群的变化,以及对应岗位所需的职业资格证书变化趋势;(4)在分解岗位能力基础上得出人才培养的核心技能和知识,并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5)针对现行专业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专业改革的思路与对策等;(6)每两年根据调研结果形成金融行业人才需求报告,以及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或调整建议等文件。

2、建立三级课程管理架构,形成人才培养方案实施保障机制

课程教学是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载体,课程教学为专业人手培养服务。因此,课程的教学的前提是准确把握专业方向,不同专业开设的同一门课(名称相同)也应体现出不同的专业侧重,例如许多专业都有开设《财务分析》这门课,然而在国际金融专业该门课程应侧重于财务分析的投资决策上的作用。因此,国际金融专业为了保证课程与专业人才培养的契合度,建立了三级课程管理架构,形成人才培养方案实施的保障机制。

(1)一级管理平台:以学院为主体,监督主体为教务处,主要职能为进行师资与教学资源管理。学院组建教学督导小组,检查教师教学质量。任课教师均接受督导、系领导、教研室主任、系老师不定期听课,每学期末由学生、督导和同行打分得出最终量化评价。

(2)二级管理:专业课程管理,监督主体为专业建设团队,主要职责为制定课程标准,对课程专业性进行整体把握,进行教学全程检查、分析、协调与控制,使课程教学质量达到课程标准要求。

(3)三级管理:监督主体为课程组成员和受教学生,课程组在专业指导基础上准确把握专业方向,实施课程设计、教学方法探讨、知识技能传递效率监控,并由学生对教学效果进行效果反馈和监督。

3、建立三种评价方式,构建人才培养方案实施效果反馈机制

在完成了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与实施后,必须实施有效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方式,以获取正确科学的人才培养质量反馈信息。目前,国际金融专业主要通过以下渠道获取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信息。

(1)用人单位评价:国际金融专业建立了与用人单位定期沟通会晤制度,通过定期召开座谈会和发放问卷方式获取评价信息;(2)毕业生评价:国际金融专业建立了毕业生跟踪调查机制,由专业老师与辅导员共同对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包括毕业生就业情况、毕业生职业生涯规划、毕业生三年晋升率、毕业生半年离职率等指标;(3)第三方机构评价:学校与麦可思公司合作,已开展3年毕业生人才培养与就业质量调研,国际金融专业以此为平台获取2013-2015届的毕业生调研,相关指标表现稳定,个别指标表现优异,比如就业率、起薪线、毕业生满意度等。

二、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质量保证体系的措施

1、整合现有教学评价资源,服务于专业评价体系

目前,我校已形成对教学活动比较完善的常规评价制度,如毕业生跟踪、在校学生评价、教学督导、学生评教、听课制度、师生座谈会等等,国际金融专业将对进一步现有校内评价渠道以专业评价的需求为口径对进行整合重构,使其服务于国际金融专业建设的自我诊断。

2、完善第三方评价体系的质量诊断与监控功能

国际金融专业将进一步完善第三方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拓宽第三方评价主体的范围,如行业、企业、用人单位、家长和社会媒体的相关评价。充分发挥第三方评价对人才培养质量的诊断功能,使其成为调整和完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提升本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的依据。

一是建立用人单位全程评价机制,包括跟岗实习评价、顶岗实习评价、毕业生跟踪评价三方面,通过对学生各阶段在企业的思想表现、动手能力、协作精神、工作业绩等各项指标进行调查,并量化各项指标,建立人才质量预警机制,及时反馈本专业在人才培养各阶段的成效与不足,为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提供切实可靠的依据。

二是在评价体系中加入毕业生家长跟踪调查,这个评价渠道常常被忽略,实际上家长通过观察子女受教育后就业情况、生活满意程度、家庭收入情况等指标,从另一个角度地评估高职人才培养的质量。

三是实施教师下企业跟踪毕业生调研制度,定期安排教师到用人单位挂职锻炼研究,以施教者的身份深入了解毕业生质量与用人单位岗位需求之间的差距。

四是继续采用第三方专业教育数据咨询公司—麦可思公司对本专业应届毕业生质量连续跟踪调查。认真研究《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年度报告》和《用人单位需求测量与评价报告》,通过麦可思报告反映的问题,改善教学基本条件,指导调整新一轮的人才培养方案,全方位提升国际金融专业整体教学水平。

3、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专业评价常态化

当前评价信息收集绝大部分采用纸质调查问卷形式,在反馈时效上存在一定滞后性。因而,国际金融专业将在纸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将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使用微信群、QQ群等平台收集各种渠道的反馈信息,建立起“在校学生实习、毕业生跟踪、用人单位需求”三个模块的实时沟通平台,获取学习实习和毕业生就业过程中反馈的信息、存在的问题,及时有针对性地解决各种问题,提高专业的危机处理能力,同时,建立与用人单位的日常沟通机制,实现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通过信息技术进一步提高学校、学生、企业三方沟通的时效性与有效性,使用专业自我评价诊断常态化与日常化。

三、结语

我校国际金融专业构建了襄括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实施与反馈的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体系,通过几年的实践,总结出几点经验并在此基础上指出了需要进一步完善的空间,并提出相应措施,希望为同类院校进一步提升业教学的有效性提供借鉴与参考。

参考文献:

[1]陈倩媚,基于专业建设的有效教学策略研究,《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7;

[2]孙长远、齐珍,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厄困与出路,《高等教育》,201909;曾小彬,深化教学改革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03.

猜你喜欢
人才培养质量高职高专评价体系
中职学校如何加强教学研究分析工作
职业·下旬(2016年10期)2016-12-02 21:48:20
高校视角下的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机制研究
大学教育(2016年11期)2016-11-16 19:31:01
高职高专基础会计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
财会学习(2016年19期)2016-11-10 05:38:15
云南省高职高专校园体育文化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武汉市部分高职高专院校足球课的开展现状及制约因素
评价体系小改革职业技能大提升
职业(2016年10期)2016-10-20 22:00:12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体系研究
商业会计(2016年13期)2016-10-20 15:32:16
高职高专《旅游电子商务》实践教学环节的研究
职业技术院校教学改革创新与人才培养质量的探讨
求知导刊(2016年23期)2016-09-29 19:48:23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4: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