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治华 周静 应志国 高薇薇 沈晓丽 易玲
言语康复治疗学专业学生沟通能力培养初探*
◆王治华 周静 应志国 高薇薇 沈晓丽 易玲
沟通能力欠缺已成为言语康复专业学生面临的突出问题,在今后实际工作中缺乏专业沟通技巧的问题日益突出。为解决这一问题,初步探讨适合言语康复治疗学专业学生的沟通能力培养方式与实施途径。
言语康复治疗学;沟通能力;案例教学法
我国言语康复治疗专业教育起步较晚,国内的言语专业治疗师缺乏明显,而且在实际工作中专业沟通技巧缺乏的问题日益突出,已经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工作效率及失语病人的治疗效果。据中华医院管理学会维权协会的调查表明,当前49.5%的医疗纠纷是由于服务态度不好、医患沟通不足造成的[1-2]。对于失语这一特殊群体(全国有近260万成人患者,尚不包括新发的成人失语患者与儿童言语障碍患者[3]),治疗师或特教教师用于治疗的主要方式是口语的交流即语言训练,这种交流还存在于治疗师与患者家属及康复治疗机构的治疗团队之间,一个沟通环节出现问题,可能会影响整个治疗。
良好的沟通方式与交流技巧不仅可以缓解患者内心的顾虑,使患者身心放松[4],增强患者康复的信心,更重要的是能让患者更好地配合治疗师进行有效的治疗。本文将初步探讨适合言语康复治疗学专业学生的沟通能力培养方式与实施途径。
选取13年入校的言语康复治疗学专业的新生46人作为研究对象,在开学后安排一次去医院见习时,填答沟通行为问卷一,给予评估并记录分数;请带教教师根据学生表现,填答沟通能力问卷二给予评估[5],并记录分数及评估者。同时请与学生交流的患者和家属根据学生表现给予满意度评分,记录分数。以上分数予以保留。在为期两年的在校学习期间,对相关沟通能力的培养给予干预措施;进入顶岗实习前再次安排学生去医院见习,对上述方法进行评估,对比前后两次评估结果。
沟通行为问卷一
以下是一些实习生在临床实习前和实习中经常遇到的情形和问题,请在符合您感受的选项上打“々”,并写下您相应的想法。
1)与同组实习同学之间沟通存在的问题有哪些?
2)与自己的带教老师沟通存在的问题有哪些?
3)与科室其他老师沟通存在的问题有哪些?
4)与病人沟通存在的问题有哪些?
5)与病人沟通存在问题,可能的原因有哪些?
6)与家属沟通存在的问题有哪些?
7)与医生沟通存在的问题有哪些?
8)总体上,我认为自己的沟通能力如何?
沟通能力问卷二
以下是一些学生在治疗性工作前和工作中经常遇到的情形和问题,请在符合您感受的选项上打“V”。
1 交谈前能通过阅读病历、询问其他健康服务人员等方式,全面了解患者的有关情况。
□赞同 □同意 □不确定 □不同意
2 治疗性会谈前能事先确定明确的交谈目的,拟定交流提纲。
□赞同 □同意 □不确定 □不同意
3 选择的交流时间适合患者当时的生理、心理等需求。
□赞同 □同意 □不确定 □不同意
4 衣着整洁、得体,恰当称呼患者(如不叫患者的床号)。
作者:王治华,通讯作者,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为言语康复教育;周静、应志国、高薇薇、沈晓丽、易玲,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315100)。
□赞同 □同意 □不确定 □不同意
5 热情接待患者,态度和蔼可亲,并向患者主动介绍自己。
□赞同 □同意 □不确定 □不同意
6 治疗性会谈时会向患者介绍会谈目的和大致需要的时间。
□赞同 □同意 □不确定 □不同意
7 能运用恰当的方法,如幽默等,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
□赞同 □同意 □不确定 □不同意
8 交谈前能帮助患者采取舒适的体位。
□赞同 □同意 □不确定 □不同意
9 从患者感兴趣的话题入手进行交谈。
□赞同 □同意 □不确定 □不同意
10 使用开放性的提问方式(即不预先给出固定答案,让患者自由地说出自己的情况和想法)。
□赞同 □同意 □不确定 □不同意
11 交谈时与患者保持面对面的姿势,交谈时与患者保持合适的距离(即个人距离50 cm左右)。
□赞同 □同意 □不确定 □不同意
12 与患者保持恰当的目光接触,全神贯注地倾听。
□赞同 □同意 □不确定 □不同意
13 注意观察病人的语言及非语言行为(如注意患者的弦外之音、面部表情、动作等)。
□赞同 □同意 □不确定 □不同意
14 运用恰当的语言及非语言行为做出反应(如说鼓励、肯定的话,点头、微笑等)。
□赞同 □同意 □不确定 □不同意
15 能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避免使用专业术语)。
□赞同 □同意 □不确定 □不同意
16 运用安慰性的语言,减轻患者的焦虑。
□赞同 □同意 □不确定 □不同意
17 注意检查患者的理解是否正确(鼓励患者提问,直接询问患者是否理解,或观察其非语言行为)。
□赞同 □同意 □不确定 □不同意
18 给患者机会/时间去表达自己(不打断患者的谈话)。
□赞同 □同意 □不确定 □不同意
19 学生能用语言及非语言行为鼓励患者说出其感受及想法。
□赞同 □同意 □不确定 □不同意
20 不使用批评、威胁性等阻碍沟通的语言。
□赞同 □同意 □不确定 □不同意
21 在交流即将结束时,如患者又提出新的问题,能恰当地处理(如预约下次会谈时间等)。
□赞同 □同意 □不确定 □不同意
22 按时结束会谈,并在交流结束时对患者表示感谢。
□赞同 □同意 □不确定 □不同意
干预措施
1)开设人文课程。国外沟通作为培训的基本要素,早在护理教育系统根深蒂固[6],国内医学专业除护理外,关于沟通的技巧的相关课程很少,护士的沟通培训也存在缺乏沟通技能培训、缺乏沟通教育相关的参考依据和规范[7]。目前部分护理院校虽然开设了人际沟通学课程,在这些课程的基础上,针对言语康复治疗学专业学生增开人文课程,以选修的形式开设,8~16个课时数不等,要求包括“人际沟通”“公共关系学”“现代健康服务”“名医大家谈”“卫生行业职业安全与健康”“现代照护”“健康服务工作人员礼仪”“心理学与生活”“生命健康与法律”“心理康复与调试”等课程,要求学生选修至少6~8门,并要求成绩在优良以上。
2)将沟通能力的训练与专业教学结合。传统的医学教育以重专业为主,在很大程度上对于人文的关注不够。以往的教学,教师是以专业教材为主,以教授专业知识为主,对于沟通能力的培养是忽略的。新的言语专业教学方法就要求不但要针对传授知识这一教学层面,而且要围绕沟通能力培养进行。目前新的教学方法包括以医患沟通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与患者家属互动式教学法、沟通情境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沟通能力的训练,提高将来的临床实际沟通应用能力。
①以医患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这种教学方法是指教师在讲解具体案例时,结合临床工作中出现的医患矛盾问题,综合分析问题原因,提出与沟通相关联问题,探讨解决方案,结合问题再回归课堂实训中,培养学生的实际沟通能力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培养方法使学生在了解医患问题的同时,沟通能力也在增强,面对问题鼓励学生去主动参与同患者的交流,寻找问题答案,思考后再带着问题相互讨论,询问教师及领域专家。学生在与患者、同学、教师及专家的沟通中,沟通能力逐渐提高。
②与患者家属互动式教学法。言语康复治疗学专业的特点是以语言交流为主要媒介与工具,实现病人的治疗与康复,其中家属的配合是至关重要的环节。教学中采用病例导入教学与学生角色扮演相结合为切入点的教学方法,训练时加大情境模式,加大互动教学方法的力度,病例教学与学生角色扮演相结合[8],给学生提供病例的直观感受。学生可以扮演治疗师和患者家属双重角色,通过角色互换、模拟情境教学等[9],学会换位思考。这样学生就可以站在病人及家属的角度思考和处理问题,提高同情心及人文关怀素质。同时,学生的爱心、责任心能够得到加强,在充分理解病人及家属的感受后,学生的耐心也会有很大程度的提高,这样就为将来的有效沟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提前将扮演病人家属的一般情况、情境作为教学内容设计好,提前布置给学生,可以让学生分组进行预习,在上课时间采用模拟患者及家属的方式,从接诊病人开始,再到给病人及家属交代进行言语康复治疗的计划、措施及预后。最后,教师进行点评,点评内容包括专业知识的指导及对学生在沟通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同学生一起寻找更好的解决办法。
3)举办沟通技巧专业讲座。2年培养中利用始业教育、技能大赛等机会组织关于沟通技巧的专业讲座6次,邀请相关专家进行互动交流。通过互动,教师与学生可以近距离与专家沟通,而且可以就日常沟通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请教,得到专家的指点,师生共同获益、共同提高。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资料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患者及家属一般资料见表1。
评估结果见表2。学生经过以上课程及教学方法的培养后,再去临床开始实习,再次对学生进行干预后评估,同时请患者及家属对学生表现给予满意度打分。通过以上措施的干预,在整个过程中,言语沟通贯穿全过程,首批学生进行干预后,进行的调查结果发现:学生自我满意度由干预前的18%提高至46%;患者满意度由先前的32%提高至76%;患者家属满意度由以前的26%提高至57%;带教教师对于未进行干预的学生的满意度为37%,而对于干预后的学生满意度达到82%。
表1 干预前与干预后病人及家属的一般资料
表4 满意度评估对比(率)
调查表明,以上措施对提高言语康复治疗学专业学生沟通能力有很好的帮助,对今后治疗工作的顺利开展帮助很大,学生获益的同时患者也获益。上述措施,学生自我评价及带教教师均为同一人,结果真实可靠;干预前后,患者及家属虽然为不同的评估者,但是患者家属总体基本情况一致,具有可比性,满意度调查结果客观可信,总体满意度提高,临床工作人员的有效沟通是提高患者满意度的关键因素[10]。
上述措施仅为教学初探,干预措施也会随着学生的表现日益完善合理。随着目前国内医患矛盾的日益增多,沟通能力直接影响护生的从业态度、行为技能、知识水平以及临床问题的解决能力[11],医学生沟通能力的提高对今后工作效果日臻重要,可以用于其他医学专业学生培养上。
[1]吴明,唐静,孙颖.实习护生临床沟通能力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J].护理学杂志,2011,26(21):26-28.
[2]王丽英,胡雁,陆箴琦,等.晚期肿瘤患者及家属对生命支持治疗“预先委托”接受度的调查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12,47(3):197-200.
[3]王治华,周静,应志国,等.高职言语治疗专业人才培养及课程设置的探讨[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5,30(8):825-827.
[4]刘海娟,吴保平,马素慧,等.浅谈康复治疗学专业学生沟通能力的培养[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3,19(2):199-200.
[5]谢建飞,刘爱忠,周建大,等.护生实习期沟通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J].中南大学学报,2013:49-50.
[6]Suzanne R, Les Gallo-S. The rapeutic communication skills and student nurses in the clinical setting[J].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Nursing,2011(6):2-8.
[7]Ann M, Kathryn T, DeMonica L. Foreign-Bom Nursing Students in the United States: A Literature Review[J].J Prof Nurs,2012,28(5):297-305.
[8]马素慧,刘海娟,窦娜,等.康复治疗学专业教学中多元化教学方法浅析[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0,25(3):259-260.
[9]Carol A, Ashley K, Tracy L J. Human Patient Simulation Manikins and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Use in Australian Schools of Nursing: Across-Sectional Svirvey[J]. Comical Simulation in Nursing,2011,7(6):219-227.
[10]林兴凤,肖合存,厉淑荣,等.开展护患沟通情境演示培训的组织与管理[J].中华护理杂志,2010,45(1):41-42.
[11]Sarah B, Clare G, Merryn Q, et al. Enhancing Patient-Professional Communication About End-of-Life Issues in Life-Limiting Conditions: A Critical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DB/OL].[2012-09-17].http://www.jpsmjournal.com.
On Cultivation of Communication Ability at Speech Rehabilita-tion Therapeutic Specialty
WANG Zhihua, ZHOU Jing, YING Zhiguo, GAO Weiwei, SHEN Xiaoli, YI Ling
Communication ability defectiveness has become the outstanding problem, which the speech rehabilitation professional students are faced with, lack of professional communication skills in the future practical work are increasingly prominent. In order to solve this problem, the article preliminarily discusses the skills of communication and ways of implementation that suiting for students at the speech rehabilitation therapeutic majors.
speech rehabilitation therapeutic; communication skills;case method of instruction
G712
B
1671-489X(2016)18-0062-03
2015年宁波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课题编号:2015YGF125)。
10.3969/j.issn.1671-489X.2016.18.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