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会
新课程提倡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有效结合,注重学生个性、主体性的发挥。新课程教学理念决定了高中化学不能单一地采用书面作业等传统的作业形式,教师应设计阅读作业、实践作业等多元化的作业,使学生体会到学习化学的意义。教师应遵循课程标准和教学目标,依托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本着多样性、层次性、探究性和开放性相统一的原则设计化学作业。
一、遵循学生学习规律
1.遵循激发学习动机的规律
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内部动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再难的题,学生都愿意去尝试。传统的作业形式过于单一死板,内容缺乏创意,加上教师缺乏创造性的使用,学生感到作业面目可憎,逐渐丧失了学习兴趣。作业的设计,应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尽量设计灵活新颖、富有趣味的作业,增强学生的求知欲。作业设计兴趣化,既要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又要符合高中化学的学科特点。
2.遵循记忆的规律
人的记忆是有规律的。在刚学完的第一个小时内,保存在记忆中的信息迅速减少,然后遗忘的速度逐渐变慢。为了增强记忆、巩固知识,就要及时复习,合理安排学习和复习时间,排除各种干扰。如果根据记忆的规律来设计作业,作业的有效性就可以得到提高。记忆的规律还告诉我们,适当过度学习对增强记忆是有益的,这个度应维持在50%左右,当超过50%时,过度学习就会引起疲劳、注意力分散等负面影响,从而产生厌倦情绪。任何学习,都是有一个过程的,不是一步到位的,都要经过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过程。学生在校的学习主要是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所以作业设计应理论联系实际,使学习和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增强记忆的效果,提高作业的时效性。
二、依据多维目标,精选、精编化学习题
在对作业的内容进行选择、编制时,教师应以作业的目标达成情况作为衡量作业有效性的重要标准。在精选、精编习题时,教师应依据多维目标,紧扣教学内容,有的放矢。首先,利用教材中的习题。教材中的习题是编写者精心设计、编制的,针对特定章节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练习。教师应依据练习的类型、功能、教学目标、课程学习目标以及学生学情编写作业。其次,适当设置补充作业。补充作业多为后续学习作铺垫,其中的问题应涉及准备性知识,难度应稍大于依据课后习题编制的巩固练习。这些补充性习题,可以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完成对知识初步理解。这样,既能督促学生课前预习、明确课堂教学的知识点,又有利于教师依据学生作业反馈情况,有针对性地设计下节课的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再次,作业要有针对性。在设计作业时,教师除应用课后习题外,还应参考有价值的课外参考书、报刊等,丰富作业的题型,使每个题型都具有针对性。此外,教师还可对每届学生的作业及时总结,自己建立并指导学生建立“错解档案”,将历届学生的高频错解题穿插进作业中,帮助学生查漏补缺。
三、作业应具有实践性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联系实际,通过实践、活动来学习,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指出,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将要经历的社会生活实际出发帮助学生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关注人类面临的与化学相关的社会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参与意识与决策能力。通过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强化科学探究的意识,促使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适宜地布置实践性化学作业,使其与课堂学习互补,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自主与合作能力、质疑与探究意识,以及社会责任感等。
四、设计学生个性化作业
高中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风格各异,每个学生都有他们独特的思考化学问题的方式。新课程要求我们,在化学教学中要以生为本。这个要求体现在化学作业的设计上,就是要根据学生特点,分层设计作业,拓展作业素材和线索,使作业能成为发展学生特长的手段,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
例如,在讲“质量百分比浓度与溶液中溶质、溶液的关系”后,我让学生根据它们三者之间的转换关系设计作业。然后根据学生喜欢上网的特点,给学生一些相关知识的网站,引导学生开拓新的化学知识领域。学生觉得自己的主体性得到尊重,就会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总之,设计化学作业的出发点是为了学生的发展。在设计作业时,教师要联系生产、生活实践,拓宽学生的视野,突出化学学科特征,发挥实验的教育功能,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