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丨马群杰 台南大学行政管理学系教授
大选结果不是两岸交流失败
作者丨马群杰 台南大学行政管理学系教授
台湾大选的结果,不是两岸交流的失败,许多原因是马当局的内政因素所致,反而应该深化交流,在不刻意安排方式下,去多面向地接触不同党派与民意,特别是了解台湾年轻一代的想法。但从长期着眼,如何深化交流、认识台湾、了解民心所向,是观察两岸未来互动的重点:
首先,大陆过去对台交流,主要都着重在执政的国民党或特定对象居多,借由此次台湾政党轮替,两岸未来接触交流的对象,应扩及不同的党派。
其次,选举的结果,特别是民进党在南部的大胜,不必解读是对大陆的不友善,也不代表过去做法全盘失败或两岸交流的失败。选举结果有许多因素是系于马英九的内政问题。
目前,大陆对台工作的决策与执行的主要人物,都是务实取向,未来的半年至一年,两岸虽进入冷静期,处于低调、平淡的关系,但大陆的对台交流,仍有机会可以进行更多面向的接触,特别是去多了解台湾年轻一代的想法,但重点不必拘泥于在民族情感与上一代的意识型态等方面。
第三,两岸协议监督条例的“立法”,以及民进党、时代力量的态度,都只是两岸关系发展上的短暂议题,都不必看得太重,也不是只针对大陆。反而该注意的是台湾当局透明化的趋势,例如参与式的预算、法案审议等,不要误判为是对大陆的全面敌意。
从大选的结果来看,可以发现,民进党选将在地方长期蹲点、耕耘,得到了很高的选票,甚至在传统的蓝军地盘胜选。以此做法来看,如果两岸交流可以在地方待得更久、接触更多,同样也会让台湾民众感受到交流的诚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