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聪
中国想象研究的新风景①
——读《跨区域华文诗歌的中国想象》
梁聪
赵小琪等先生的《跨区域华文诗歌的中国想象》一书在诸多方面均有突破之处:它以开阔的视野,对跨区域华人诗歌的搜集甚为仔细与全面,突出其中国想象研究的广阔性;它具有包容的胸怀,能公正面对中西文化差异,从而对跨区域华文诗歌的中国想象进行准确的把握和深入的解读;此外,它以科学的方法论与当代意识统摄全局,使对中国想象的研究避免出现片面化、孤立化的问题。此书从长远来看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它通过对跨区域华文诗歌的中国想象进行细致的梳理与科学的探索,为中国想象的研究开拓了新疆域,从而对比较文学形象学的研究也产生了较大的推动作用。
中国想象 视野 文化态度 研究风格
Author:Liang Cong is from School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Wuhan University.His research areasare Comparative LiteratureandWorld Literature.
在不同民族、国家的文化碰撞、交流日趋频繁的时代,我们对跨区域华人的中国想象的关注和研究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①我们可以通过对其的研究,找到我们文化的立身之本,增强我们的文化感召力;②通过跨区域华人作家的中国想象,我们可以更深刻更直接地发现中外文化的不同特点,对它们的优长之处进行融合。然而,由于跨区域华文作家与我们有着地域上的阻隔,使得迄今为止,跨区域华人的中国想象研究在国内学界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对其的研究也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①研究的范围依然狭小,往往仅限于一隅,有以偏概全的弊病;②研究对象通常从比较知名的小说和热门的影视剧入手,而缺乏对文学殿堂的顶峰——诗歌中中国想象的关注;③由于研究对象多为文学艺术类作品,因此对其研究较为浮泛,多流于介绍,方法论意识较为薄弱。有鉴于此,赵小琪等先生所著的《跨区域华文诗歌的中国想象》(以下简称《中国想象》)在万众期盼中“千呼万唤始出来”,填补了跨区域华人诗歌中国想象研究的学术空白,确有开拓之功,使其当之无愧地成为中国想象研究的一道新风景。
传统的中国想象研究通常以异国一代表性作家或作品为依托,对作家生平与中国的“交往”经验进行全景式的描绘,探究其中国想象的生成原由,在对此作家或作品进行深入的挖掘后,往往便以此为着力点,由点到面地进行铺洒与涵盖,却对其不甚熟悉的作家、作品有不自觉的忽视,本欲达到见微知著的地步,却常陷入管窥蠡测的困境。而《中国想象》一书却有着极为广阔开放的视野,在对我国台港澳地区及海外其他华人诗歌进行赏析时,从地域、研究范围等诸多方面来进行探讨,以避免陷入这种窘境。
(一)研究地域的广阔性
在诗歌这一领域内,名家里手层出不穷,传世经典也不乏其作,但我们却常常仅限于一朝、一地甚至于一人的研究,不断地进行纵向的挖深,却缺少真正横向的比较,而本书即在此方面做出了很大的突破。它面对的是整个世界华文诗歌对中国的想象,涉及我国台港澳地区、北美、东南亚、欧华乃至澳华等如此广阔的疆域,其中,北美、欧华、澳华等区域华文诗歌的中国想象迄今基本上没有人进行研究。《中国想象》则做了大胆的开拓,而在对这些区域的华文诗歌进行研究时,能够从他们的身份特征、文化传统、情感结构等方面出发,探索出诗人的中国想象的生成机制。同时,通过对这些诗歌的解读,找到了诗人的中国想象中所共有的一种价值取向,即对中国传统优秀文明的眷恋与追求以及对落后文化的担忧与反思,对北美、欧华、澳华等区域华文诗歌的中国想象进行了准确的把握。
(二)研究范围的广阔性
传统的中国想象研究,往往着眼于作家在不同文化冲击下的个体感受,先从作家自身的独特想象入手,然后从作品中找到描述性语言,对此来阐释,探寻生成如此想象的原由。然而,由于跨区域华人作家身份的独特性,使得其中国想象变得更为复杂化。我们不但要找到可靠的描述性话语,更重要的是,我们要探寻出生发此种话语的心理机制,而此书,便是在探索个人记忆与集体记忆的背景下展开的,由于跨区域华人诗歌中涉及中国传统节日、中国神话、民族心理等内容,使得该著作者的研究范围要跨越民俗学、人类学、心理学等诸多领域,这虽然增加了研究的难度,但这种广阔开放的视野,使得此书的知识性和丰富性大大增加,为横向深度的比较做了更为可靠的支撑。
学者在进行中国想象的研究时,最容易犯的错误便是怀有偏见,抱着固有的思想观念先入为主,缺乏理性的思考。然而长此以往,中国人便如同得了“斯德哥尔摩综合征”,抱着比别人矮半截的态度来审视中国文化,秉持着西方文化优越论来俯视中华文化,未能“秉承公心,指擿时弊”[1],而《中国想象》则未有偏私,持着兼收并蓄的文化态度,做出公正的评价,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采取了内外照应式审视的眼光
在包容的文化心态下,此书以西方文化视野来审视中国传统的文化,但却并不拘泥于此,同样以中国传统文化来烛照西方文化,对其不合理的方面提出大胆的质疑。本文正是在这种内外对照式审视的过程中,找到了华文诗歌中国想象的价值。香港诗人孙重贵在诗歌《连接》里这样写道:“手和手连接/心和心连接/母亲和儿女连接/祖国和香港连接//根和根连接/叶和叶连接/牡丹和紫荆连接/太阳和月亮连接//血和血连接/脉和脉连接/屈辱和光荣连接/历史和未来连接。”②(65)在这首诗歌里我们看到的不再是孤立、封闭的个体华人,而是千千万万个华人连接、聚合在一起的集体。这首诗看起来平淡无奇,并没有壮怀激烈的言辞,然而它却深刻地揭示出中华民族的集体意识,个体只有融入到集体中,才能焕发出生机,才能找到真正的归宿。而在西方的现代性发展中,作为个体的人,自我理想的实现和自我价值的追求方是应有之义。通常我们以此来对中国现代化进行诘难,但《中国想象》采用内外照应的审视眼光,以西方观点来看中国,集体主义价值观由于“过分强调整体利益造成了对个体独立和自由的限制”(57),应向西方的价值观靠近。而以中国的观点来看西方,西方极度崇尚个体使私欲泛滥,对生活环境造成极大破坏,中国价值观则对其有所补益。最后诚恳地提出,中西价值观“并不存在优劣、先进与落后的分明界限。它们都既有自己存在的合理性,同时也有不可避免的局限”(57),这实在是极正确的判断,若都能抱着这种眼光来审视各自的文化,则能更快地促进文化相融的发展。
(二)采用了批判性思维
批判性思维是理性思维的独特显现,它并非人们寻常误以为的简单否定,而是通过理性的分析得出合理的结论或提出恰当的质疑。虽然批判性思维在当今成为非常时髦的话语,可是论者常常仅限于一隅,而《中国想象》所要探讨的是广阔的华文世界中思想、文化等差异。在面对浩如烟海的诗歌中,该著作者能使用批判性思维实属难能可贵。在第一章中,赵小琪先生即对西方孟德斯鸠、黑格尔、卡夫卡等提出“中国地理环境的恶劣生成了中国人的奴性人格”(11)的命题进行了发难,对在此意识形态下汤亭亭、谭恩美和哈金等作家的文化写作态度也进行了质疑。同时在面对“中国人、中国文化缺乏主体性和个性”(35)这个话题时,义正言辞地指出这是一个人云亦云的伪命题,缺乏基本的辨析与考证。另一方面,他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不合乎现代性的因素也进行了有力的诘问,在批判中加入了辩证的思考。他强调指出,夸父追日是一种超越精神,而儒家的“知其不可而为之”虽然同样具有一种不顾一切的牺牲精神,但却带有非常浓厚的功利色彩。这显示出该著作者超强的思辨能力,令人击节赞赏。同样,在论及欧华诗歌的中国想象时,该著作者虽然对诗人极力挖掘汉字审美表现力的做法激赏不已,认为汉字“是音形义的完美结合,带有天然的审美特性”(256),然而却并没有使该著作者放弃批判性思维,面对杨炼诗歌《谁》,该著作者虽然能够看出诗人仍然力求锻造出汉字特有的品格,但此作品的确粗率生硬,毫无诗意,令人不忍卒读,便毫不留情地指出这是一堆“毫无关联、不知所云的文字”,告诫诗人“应该避免”这种状况的出现。我们可以看出,批判性思维是贯串全书的,这种一以贯之的思维方法使此书闪耀着思想智慧的火花。
事实上,类似于这样“文学史”式的书写很难有特别大的影响,并非因为其知识包容量不够,思想性不足,而是由于其书写没有鲜明的个人风格,对人物的介绍、诗歌的分析往往采用不偏不倚的中庸思想,没有充足的理论依据做支撑,观点便很难做到推陈出新,具有启发性。而《中国想象》敢于突破传统理论的窠臼,采用独特新颖的视角,表现出严谨扎实的研究风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采用了准确而清晰的定义
作为一本研究中国想象的学术专著,必须要有但丁所言的“法庭式”的语言,尤其对所要谈的理论要有明确的定义,平常我们之所以对一些学术著作观之“茫然如坠雾”,阅读后不明所以,即与其含混模糊的定义有关。因此,只有通过了解定义,对理论知识有了较为准确的把握,才能做到条理清楚,分析到位,也更利于读者的理解。《中国想象》在此方面做得尤为突出,基本做到了言必有据,言必有物、言必有理。尤其是对“集体记忆”“情感结构”“体化实践”“情境化的喜剧策略”等令人难以把握的理论做出了令人信服的解释,从而展开了文本分析,具有极强的说服力。如在谈到北美华文诗歌的中国想象时,使用了“文化疏离”这一定义,指出“是文化认同上的倒置,是对原有文化产生认同上的茫然感、疑惑感”(141),又对此进行延伸,更重要的是,作者找到了文化隔离产生的内在依据,追寻其产生的时代源头。以此来下定义,有脉络可循,有事例可依,使之准确可感,易于接受。
(二)采用了独特新颖的方法论
方法论作为认识事物和处理问题的方法,在论著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陈旧的方法论往往程式化、呆板,而新颖的方法论却总是能在文本理解中独辟蹊径,达到“化腐朽为神奇”的效果。传统的中国想象研究往往包含了大量介绍性的知识性内容,却缺少能够统摄全书的方法论,《中国想象》一书则克服了这种弊病。
在开篇中,赵小琪先生通过细致而深刻的分析,采用审慎的态度,指出了跨区域华文诗歌中国想象的三种想象方式,即再现、类比和变异,以此来总揽全书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尤其是变异式想象,极其具有创造性,变异式想象无处不在,鲁迅先生的《故事新编》便属此列。当跨区域华文诗人在现代文明的熏陶下来关注古典文学形象或历史事件时,必定会加入自己的现代眼光以及个体主观情感,人物形象或历史事件的含义便会不可避免地发生变异。如新生代马华诗人刘育龙在《屈原自尽》一诗中对屈原自杀的现代性解读便赋予了这一历史性事件以全新的意义。这种创造性方法论意识贯串全书,使该著作者笔触延伸到许多“人迹罕至”的领域,诸如“生态伦理的中国想象”、“中国国族的想象”以及“想象的身份属性”等。
(三)保持着当代性的意识
通常我们对诗文的赏析与探讨以作者写作背景为依托,对诗文的思想内涵与艺术魅力做深入的挖掘,力求实现对诗歌意义的还原。然而过分重视诗人写作时的历史意识而忽视了以研究者的当代意识审视诗人的历史意识,阻碍了我们对诗文真正价值的进一步探索,中国想象由于多是回忆式书写,更易出现此种情况。而《中国想象》却并未陷入此桎梏,总是能以当代的意识对诗歌进行观照。正如澳门诗人懿灵所言:“诗要和现代人同呼吸,而不是禁锢在象牙塔里的一直故弄玄虚的猫”(58),这显然是要求诗要具有当代意识,而本书则也表现出了这种姿态。一方面,本书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随着当代社会的发展,现代文明与生态自然发生了严重的冲突与激烈的碰撞,本书在北美华文诗歌的中国想象中特别谈到生态伦理的中国想象,通过探讨人类与自然的本身所具有的伦道德规范,来指引人的回归,启示人类再次从自然中找寻生命之根,吸取养分,以达到人类与生态的平衡。这种当代意识使得《中国想象》既具有时代研究的前瞻性,又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作为中国想象研究领域的新作,赵小琪等先生的《跨区域华文诗歌的中国想象》为形象学研究开辟了新的道路,注入了新的活力。正如赵毅衡所说:“好书的确就是好书,岁月只能让它变得更好”[2],我们毫不怀疑这本学术专著将会受到大家的欢迎,然而更重要的是它将会为后来的研究提供有益的指导与参考。
注解【Notes】
①本文系湖北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为2014037)、武汉大学课程2010教学项目(项目编号为JG201402)“跨学科视野下比较文学跨媒介教学的探索”的阶段性成果。
②赵小琪、张晶、蒋金运:《跨区域华文诗歌的中国想象》,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年版,以下只在文中注明页码,不再一一做注。
引用作品【Works Cited】
[1]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中华书局2014年版,第195页。
[2]赵毅衡:《重访新批评》,四川文艺出版社2013年版,第4页。
M r.Zhao Xiaoqi's The Imagination ofChina in Cross-region Chinese Poetry has a breakthrough inmany aspects:the collection in a broad perspective of Cross-region Chinese Poetrys is very careful and comprehensive,which highlight the breadth of China imagination research;try to accurately grasp the imagination of China and probe into it,embracing greater tolerance and facing cultural differencesequitably;meanwhile,be good atobserving new situation by using scientificmethodology and contemporary sense,to avoid one-sided and isolation.The long-term significance of thiswork aimed at the exact classification and scientific exploration for the cross-region Chinese poetry,which opened up a new field for China imagination research.And it also madean underestimated role in the developmentof Comparative Literature.
The Imagination of China Horizon CulturalAttitude Research Style
梁聪,武汉大学文学院,主要研究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Title:The New Landscape of Chinese Imagination Research—Comments on The Imagination ofChina in Cross-regionalChinese Poet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