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艺术评论热点面面观

2016-11-25 20:01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文艺评论基地课题组
中国文艺评论 2016年6期
关键词:舞蹈艺术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文艺评论基地”课题组

近期艺术评论热点面面观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文艺评论基地”课题组

2015年底以来,面对蓬勃发展的艺术创作、展演与产业发展,我国的文艺评论界热点不断,各种议题和讨论层出不穷,评论家对具体作品、演出、展览等进行讨论,同时更对其中引申出的各种评论和理论问题进行深入思考。许多文艺界的新议题,如网络剧发展、贺岁档票房、85美术新潮回顾、电视音乐节目、民族民间舞等问题,都获得了较为集中的研究和分析。总体说来,文艺评论在紧密回应现实的同时,也体现出历史关照的维度,深度介入文艺创作和传播的现状,直击其深层问题,激发起业界的反思和探讨,有利于引导正确的创作方向。面对纷繁变动、复杂纠葛的产业发展现状,文艺评论仍须加强对业内动态的及时关注,并进行针对性强的冷静思考,以不断促进我国文艺的健康良性发展。本文从电视评论、电影评论、美术评论、音乐评论和舞蹈评论五个方面提供对文艺评论界最新发展态势的综合性评述和研究,以期及时观察当下文艺评论现状,为研究文艺创作和批评提供参考。

电视评论:因互联网而改变的业界生态

郭必恒、高晟晗

随着互联网技术和信息交互的深入发展,电视业不仅没有被削弱,反而借助新媒介获得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不限于传统的电视荧屏,而且在网络视频网站上开花结果,呈现出欣欣向荣的繁荣场景。一方面是瞬息转换的业界潮流涌动,另一方面却是资本力量广泛介入之后的操纵和把持,还有大量“剩余库存”造成的惊人浪费,等等。当下的电视业态呈现出纷乱繁杂的现象,也孕育着产业升级动力源泉。近期,评论家围绕电视剧《大清相国》《少帅》《芈月传》《第一伞兵队》《搭错车》《继父回家》,以及互联网时代新格局下影视剧行业的变化等召开了一系列研讨会、座谈会,形成了一些评论热点。

从作品评论方面看,古装剧、近现代人物题材电视剧和都市情感剧等几大类型均引起评论者关注,具体而言:

其一,古装剧持续“大火”引发持续热议。在当下的电视荧屏和视频网站,古装剧数量仍然很大,占有优势。《芈月传》在北京卫视和上海东方卫视的收视率分别达到 1.73%和1.56%,和此前播出的热剧《琅琊榜》形成现象级的热点。业界人士将其走红的原因归结互联网“IP”改编和“全网同播”,其传播力度、广知性、观众与剧集的互动,均非传统电视剧所能比拟。而接续播出的《女医·明妃传》《寂寞空庭春欲晚》《青丘狐传说》《太子妃升职记》等也取得了不错的收视率。总结评论界的主流观点,古装剧之“火”基于以下原因:一是我国历史悠久、古装剧创作素材丰富;二是古装剧借历史抒发现代人的情感,时代久远反而少拘束;三是古装服饰华丽、造型和布景能满足观众的猎奇心理。也有评论者发出批评之声,择其大端:一是呈现出过分雷同和单一化趋势。二是在场景和服装造型上追求唯美风格成为主流。无论是魔幻题材的《青丘狐传说》,还是言情剧《寂寞空庭春欲晚》,以及传奇剧《女医·明妃传》,在置景和服饰上不惜工本,造成电视剧制作成本一路攀升。三是尊重历史、重现历史的创作态度日趋弱化,剧情设置距离真实的历史越来越远,史学素材现在主要是为电视剧的美术、场景、服装、道具等视觉层面的追求服务,而非为整体的叙事与历史故事的呈现服务。比如,《女医·明妃传》煞费苦心地钻研了中医药学的著作,然而此剧播出之后,观众却指出女医谭允贤生活的时代根本就是搞错了。有的穿越剧一味迎合受众群体,无视历史真实,如网络热播古装剧《太子妃升职记》就饱受争议。这些问题确实值得深思,但我们认为,古装剧作为中国荧屏的特色和亮点,不会因批评之声而轻易消退,反而会在全球化荧屏景观的时代成为独特的优势。

其二,近现代史人物题材电视剧中人物形象塑造引发争议。在历史传奇、历史改写、历史穿越泛滥的当下,反映张学良生平的电视剧《少帅》被誉为“近年来难得一见的有质地、有分量、有文化、有启迪的历史正剧……为历史题材电视剧创作生产提供了范例”。[1]《少帅》研讨会在京举行,http://news.sina.com.cn/c/2016-01-27/doc-ifxnuvxh5206533.shtml.htm《人民日报》评论指出,“(张学良)跌宕起伏的传奇人生以及与中国近现代历史特别是抗战史的紧密联系……所牵连的历史人物之众、历史事件之复杂都是罕见的”[2]戴清:《也谈“少帅”为什么吸引人》,《人民日报》 2016 年2月19日。。该剧不仅在播出期间不断刷新收视率和点击量纪录,而且形成了争相评论的火热局面,对于张学良是一个“顽童”,还是历史英雄这一问题,评论界和观众看法不一。

其三,现实题材电视剧引发各种吐槽。2016年1月热播的《北上广不相信眼泪》是与2015年热播剧《虎妈猫爸》风格相似的都市电视剧,《北上广不相信眼泪》将关注点从“家庭教育”引向了“职场商斗”。其剧情被批评缺少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情感。中央电视台春节之后播放的都市轻喜剧《还是夫妻》是一部探讨当下婚恋、育儿问题的轻喜剧,评论者认为,它用质朴的表演描述了夫妻生活的种种不易,贴近了观众的情感,也获得了不错的收视率,但剧情设置里男性观念过重,则受到批评。

在针对作品的评论基础上,有的评论家立足于电视剧艺术和行业发展趋势,提出自己的看法,形成了一些值得深入探索的焦点话题。

其一,网络剧是否真正成为主流。有的评论者把网剧的特点总结为:短小精悍、充满笑料、追求新奇和个性,能满足当今“网生代”的需要;精通互联网的运用,注重即时互动,甚至能“根据观众反馈及时改写角色命运”;年轻化的创作团队、精确的数据资料分析,牢牢的抓住了观众的需求。2016年,网剧依然高歌猛进,《太子妃升职记》《太阳的后裔》等的火爆,让人们认识到,网络剧之“火”,“网”只是一部分因素,更重要的是“剧”的作用,剧本内容是否具有强烈的吸引力,能否在内容上持续深耘才是网络剧能否真正成为主流的关键所在。

其二,中国电视剧出口渐增趋势是否会持续。近年来不乏在海外发行成功的电视剧,如《步步惊心》《何以笙箫默》《琅琊榜》等。《甄嬛传》更于2015年成功打入美国市场,彰显出国产电视剧无论从内容还是运营上的明显进步。《人民日报》盘点了至今总结为止成功走向海外的国产电视剧,认为“影视作品通过译制推广,能够产生良好的国际传播效果,有利于切实提高中国文化在国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1]《“中国故事”走出国门 影视佳作海外热播——中国当代作品翻译工程成效显著》,《人民日报》2015年12月29日。。一个优秀的中国故事,不但能够在海外展现当代中国的精神风貌,更能向全世界传递中国梦的精神,是展现软实力的必要途径。也有研究表明,当下国际影视作品审美要求和制作趋势靠模式化运作,借助于高新技术、高强度剧情和新情感表述的相互融合,中国尚处于学习和起步阶段,需要很大努力才能“迎头赶上,弯道超车”。

其三,“库存严重、分化严重”现象如何破解。2016春季北京电视节目交易会的情况表明,当前电视业“库存严重、两级分化严重”。而电视台购剧成本提升,又造成“强的更强,弱的更弱”的两极分化局面。有论者指出:“去年一年拍16000集电视剧,播出八千多集,有一半完全浪费。”[2]《2016春季北京电视交易会成“吐槽大会” 大腕相继“开炮”》,http://media.people.com.cn/n1/2016/0405/ c14677-28251299.html春推会首日推出的七百多部剧中,“老面孔”超一半——12年拍摄、出品,2015年才能有机会登上荧幕已是见怪不怪,而“隔年货”中不乏大腕云集的作品。2015年,能在出品半年内就登上一线卫视荧屏的新鲜剧目只有《琅琊榜》《花千骨》等几部。为解决库存问题,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将“一剧四星”改为“一剧两星”,但收效甚微,反而引发了“热门剧IP争夺大战”,与初衷背道而驰。中小制作公司、二三线电视台的生存情况越发堪忧。

其四,“天价制作”是否带来行业失衡。平台之间对于好剧的价格争夺异常激烈。在此次春推会上甚至出现了热门剧《后宫·如懿传》单集售出1500万元的“奇观”。过亿的明星片酬,如同战争般残酷的IP争夺,似已是常态。同时,大IP霸屏,魔幻、古装泛滥也很突出。评论者指出,“随着 IP 剧的火越烧越旺,问题也逐渐浮现:IP 坐地起价、资源枯竭、赔本赚吆喝、观众审美疲劳、电视剧口碑一般等问题纷纷浮现”[1]宝儿:《IP之火真能燎原吗?》,《电视指南》2016年第3期,第96-98页。。而网络平台则在放大这一问题,一集千万的电视剧对于受预算限制的卫视来说已是无法承受的天价,但对网络平台而言却似乎九牛一毛。对卫视从业人员的访谈表明,网络平台的出资额已经超过卫视。相应地有评论者预计,对顶级优质内容的定价权将加速从传统媒体转向新媒体。

电影评论:与喜忧参半的电影产业相伴而行

张燕 王赟姝

2015年底到2016年一季度,中国电影迎来一片市场盛景。2015年度,中国电影市场以440亿总票房、271亿国产电影票房完美收官,2016年春节档一开局便在商业票房上迎来了史上最高峰。然而,在繁荣景象背后,“小镇青年”审美文化的缺失、IP改编陷入狂热后原创能力的削弱、急功近利下的管理缺乏等,均为无法回避且必须面对的短板,国产电影呈现出喜忧参半的发展格局。中国电影在喜忧参半的格局中继续前行,评论界和学术界也始终关注中国电影发展动向与把脉剖析前沿态势,举办了“档期概念与类型创作——2016春节档电影作品研讨会”等一系列学术活动。面对“消费主义”盛行和 “唯票房论”抬头,面对资本越加明显地意欲绑架电影的情势,评论界呼吁从关注电影产业研究重返电影艺术、美学研究和内容分析,切实推动中国电影艺术进步,提升电影质量和美学品质。专家们呼吁完善各种机制,建立多元电影评价制度。[2]《2015文艺评论:重塑新生态 开启新篇章》,http:// www.cssn.cn/ysx/ysx_yxgc/201512/t20151230_ 2806917.shtml;《中国电影告别“唯票房论”需要机制完善》,http://toutiao.com/i6243898595360113153/

从令人欣喜的一方面来看,近期国产电影市场呈现“喜”势连连,贺岁档、春节档高潮迭起,商业票房屡创纪录。与此同时,电影创作与评论也呈现出难得的热闹态势。

一方面,各项产业指标高速发展。据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新闻通报,2015年全国电影总票房为440.69亿元,比2014年增长48.7%,创下“十二五”以来最高年度增幅。其中,国产影片票房271.36亿元,占总票房的61.58%,以较大优势保持了国产电影在中国电影市场的主导地位。[3]《2015年中国电影总票房跃升至440.69亿元》,http://news.xinhuanet.com/newmedia/2015-12/31/ c_1117643351.htm2015年末至2016年初的贺岁档,《寻龙诀》《万万没想到》《老炮儿》《唐人街探案》等多部影片引发市场热点,并随之带动业界、媒体及观众的关注讨论,掀起了2016年贺岁档讨论热潮。[1]票房来源:M1905电影网,www.1905.com2016年2月,中国电影市场又迎来“史上最牛春节档”,短短六天时间,全国票房突破30亿,同比增长达67%。由于春节档强势,2016年2月成为国产电影市场票房首次超越北美市场的节点,2016年54天票房过百亿,近两个月时间超过2010年全年票房。中国电影市场所展现出的强大市场体量,势必会吸引更多的资金、人才投入到其中。

另一方面,国产影片创作质量整体提高。

其一,青春片热潮消退,类型创作更为丰富。热门 IP改编而成的奇幻大片《寻龙诀》上映,拉开了贺岁档的银幕。这部影片一经上映便掀起一轮“摸金热”,在继青春网络小说电影改编热潮初退之后,成功掀起了一番魔幻网络小说电影改编的热潮。青春网络小说的电影改编在年末岁初的国产电影中近乎绝迹,这与档期有关,青春片素来不是贺岁档的常客,也与青春片这个“亚类型”终于回归市场原有位置有关。国产电影类型的“青春乱象”将会进一步瓦解。从《九层妖塔》《寻龙诀》开始,将会有更多的奇幻类网络小说被改编成为影视剧。[2]《真相在此!详解〈鬼吹灯〉八本书影视改编权分析》,http://mt.sohu.com/20160428/n446767393.shtml面对新一轮改编热潮崛起,如何更好的挖掘题材,在类型上不断拓宽是国产电影如何更好走下去的关键所在。

其二,国产新大片初现。从2015年开始,中国电影市场出现了几部气质迥异的高票房大片,如《捉妖记》《西游记之大圣归来》《九层妖塔》《寻龙诀》《美人鱼》《西游记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等。归纳总结这些影片,可以发现,大投入、多特效、高票房是他们共同的特征。因此,不同于2000年前后,针对《英雄》《十面埋伏》《卧虎藏龙》等传统的“古装大片”概念,国产新大片是指整合传统国产大片的基本要求,按照新的电影供给结构、新的电影要素组合方式展开运作,基于互联网生态的跨行业融资、跨媒介叙事、参与式应考、奇观式特效以及文化群体分层消费的“新概念”大片。[3]聂伟、杜梁:《国产新大片:站在电影供给侧改革的起点》,《当代电影》2016年第2期,第4页。低成本、小制作影片诚然必不可缺,但对于一个国家电影工业来说,大片才是其长远发展的支柱。这几部大片的出现,不是偶然,中国电影市场容量扩展、观众参与、资本涌入的集体结果,也让人们看到了中国电影走向工业化的可能。

其三,现实题材作品引起关注。一个国家的电影除了大片所代表的整体工业水平之外,对于现实题材的关注反映出最本土化的创作理想。纵观贺岁档的现实题材作品,《老炮儿》以对社会高速发展中价值观念变迁的反映而引起关注。老炮儿所秉承的老一代的价值观念在经历了时代变迁、沧海桑田后无可挽救的走向毁灭,却在毁灭的同时发出了最绚烂的光彩。当老炮儿拿着日本大军刀跑在颐和园的野湖上时,光辉照耀下的规矩、精神、信仰、价值,又一次震撼了观众。然而片中的粗口也招致批评,被认为这样的粗口有违于正确语言规范的引导。然而,也有评论认为,“‘糙老爷们儿’中,‘爷们儿’的形象通过故事塑造,‘糙’就全靠这粗话,一句‘你丫’可以表达爱恨情仇,根本不需要语言动作。”[1]《〈老炮儿〉这部电影究竟哪儿好看?》,《北京青年报》2015年11月22日。一部关注现实的影片只有在再现还原现实的同时,更多表现现实,才能成就艺术下的“现实”。除了现实题材《老炮儿》获得赞誉之外,小成本影片《唐人街探案》也取得了不错的口碑与票房。现实题材影片创作以其小成本、本土化的特色一直以来在中国的电影市场都有其根基,如何大力发扬这个基础,创作出更多的优秀作品关注现实、引领现实,成为下一阶段创作引导的方向。

这些“利好”现象的出现,与观众审美水平整体提高有关。以贺岁档为例,原本是喜剧电影的天堂,然而纵观2016年的贺岁档,两部喜剧影片《万万没想到》《恶棍天使》票房高开低走,评价整体遇冷,大众文艺急需高尚引导。其中,《恶棍天使》圣诞档以惊人的44.61%排量起片,首日拿下1.52亿,然而三天后就遭遇了《老炮儿》和《寻龙诀》的逆袭。[2]《评:〈恶棍天使〉口碑触底成就〈唐人街探案〉的起势》,http://culture.people.com.cn/n1/2016/0105/c22219-28011897.html《万万没想到》也同样如此,口碑争议较大,在后期受挤压严重,排片跌幅较为明显,票房颓势毕露。有分析者指出,“以往,电影口碑的发酵传递比较慢。一些‘烂片’利用口碑传递的时间差,通过宣传炒作,总能够把一部分观众忽悠进影院,从而获得高票房。这样一来,就会挤压不少好片子的市场空间。现在,随着传播手段的进步,观众已经能够实时掌握不同影片的口碑和评价,所以好片子已经能够凭借口碑传播迅速扩大市场。”[3]《贺岁档三人谈:国产电影何以叫座又叫好》,《光明日报》2016年1月18日。口碑能够左右电影票房,一方面说明观众审美水平整体的提高,另一方面也能够促使电影人将更多心思花在提高电影质量上。而对《万万没想到》《恶棍天使》的观影人群进行分析,又可以发现“90后”观众超六成。贺岁档电影的观众年龄主要集中在21-30岁,这也是目前国产电影的主力观影群体。“90后”观众(25岁以下观众)看电影的热情相当高,《万万没想到》和《恶棍天使》的“90后”观众占比已经达到60%以上。[4]《国产喜剧烂片真的是拍给“90后”看的吗?》,http:// chuansong.me/n/2156976可见年轻观众对于喜剧片有刚性需求,也更加需要理性的引导。在“网络自娱”[5]王一川《中国电影的网众自娱时代——当前中国电影新力量观察》,《当代电影》2015年第11期。时代,电影受众的主体是网民,他们早已经摆脱了电影专家的趣味引导,借助网络平台的双向互动优势,形成了“网众自娱”的现象。如何正确的引导观众,尤其是青少年“网生代”观众,成为电影评论者需要思考的问题。

但是,正如有的研究者在分析2015年中国电影文化景观时所主张的,国产电影在众多繁华景象中,也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应辩证看待。[6]周星:《超越影像:中国电影的文化景观》,《中国文艺评论》2016年第4期。较为突出的问题主要有两个:

其一,IP改编电影热潮呈现出的原创之“伤”。2015年11月,一场阿里影业副总裁徐远翔“IP为王,不再请专业编剧”的言论就引发了一场关于原创和资本的大论战,也让人看到跨界电影人们对于原创力的漠视和对IP的盲目迷信。IP热的出现,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影视圈原有的创作模式,原本被视为非主流的网络作家,逐渐成为拥有话语权的主导者。[1]《2015中国电影市场八大悲剧现象》,http://news.mtime.com/2016/01/26/1551912-2.html#content #t1454156856292当资本过于偏向有互联网大数据撑腰、以商业炒作见长的网络小说IP,真正有文学价值的作品反而成为时代文艺的另类,编剧的原创也必然受到非理性排挤。资本因势利导,信奉丛林法则。在创作中将艺术探索和商业逐利本末倒置,艺术将黯然失色,电影也可能就沦为网络粉丝经济的附庸品和娱乐时代的挣钱工具。实际上,“对影视创作而言,无论是IP改编还是原创,都需要源源不断的艺术创造力。希望对IP热的冷思考能匡正影视产业的不良之风,激发编剧的原创动力,创作出更多优质的中国故事。”[2]《“改编热”反思影视文艺原创力的衰竭与重建》,《光明日报》2015年12月14日。正确对待IP,善于利用IP,成为电影进入“互联网+”全新模式之后,需要规范的问题。而且,在众多IP改编作品中,并不是所有的作品都成功,“粉丝经济”所能带给电影产业的毕竟只是一小部分,如何兼顾网络小说与电影两种媒介的特色,通过更好的创作质量来吸引观众,才是每一个电影人应该思考的。毕竟,“IP”只是一个概念,《寻龙诀》相较于《九层妖塔》更受欢迎,依靠的还是故事,《捉妖记》依靠原创发展出来超级“IP”的形式才应该成为主流,《西游记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对于经典“IP”的深挖掘、再创造才是长远之计。“IP”的乱象只有在正确的引导与电影人的艺术自觉下才有可能被消除。

其二,电影行业管理有待规范。在电影行业迅速发展的同时,票房偷漏瞒报现象依然存在,电影产业有待进一步规范。据业内人士统计,过去几年,全国电影全票的10%以上都被“偷”走了,而2015年被“偷”的票房竟高达45亿元,其中,很多所谓的“热门国产片”最终都“名不副实”,在《捉妖记》深陷“幽灵场”之时,2016年票房造假现象依然存在。《叶问3》自公映以来,票房一路走高。然而,陆续有网友在社交平台上发出截图,质疑《叶问3》片方涉嫌买票房,有的影城存在零点场满场、工作日非黄金时段影票售罄等异常情况。更有媒体称,早在电影上映之前,《叶问3》就被曝出签署了一份目标保底为10亿的合同。[3]《叶问3吸金超4亿 高票房引发争议》,http://www.zj.xinhuanet.com/2016-03/09/c_1118275956.htm当电影成为了金融资本的工具,必须反思电影市场在繁荣的同时,规范管理的必要与急迫。有关方面负责人表示,官方出台法律法规欲规范市场,给予影院处罚,严重至吊销营业许可证,院线方也将承担连带责任,此外,票务软件产品也应得到技术监管。[4]《2015中国电影市场八大悲剧现象》,http://news.mtime.com/2016/01/26/1551912-2.html#content#t1454156856292

美术评论:探索当代艺术的发展道路

唐宏峰 张旭

国内近期美术界各种展览和评论活动繁盛,热点话题层出不穷,而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问题始终是讨论的核心。

展览是美术活动的核心,近期各种重要的个展、群展、年度展、特别展等都成为美术评论界讨论的重要对象。2015年12月3日,“东方葵Ⅱ——来自葵园大地的报告”许江艺术大展在上海中华艺术宫开展,展出了六十余幅以“葵园”为主题的大型油画作品、百余幅水彩作品,以及一系列大型雕塑作品,评论者认为,以“东方葵”为名的系列作品体现出许江艺术的“双重东方性”,即充满现代意识的东方意境,以及一代人独特的集体命运、历史经验和精神气质。[1]《许江艺术大展“东方葵Ⅱ-来自葵园大地的报告”》,http://news.artron.net/20151203/n798164.html2015年12月10日至2016年3月13日,上海博物馆举办“吴湖帆书画鉴藏特展”,展出相关古书画文物97组(113件),引起评论者和研究者对中国画学史的重新思考,20世纪上半叶中国文物聚散情况、以及吴湖帆个人鉴赏、收藏、创作活动的研究等受到较多关注。[2]《上海博物馆年末大展:重新发现吴湖帆的鉴定“巨眼”》,http://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 1406976_112月18日,宋冬年度收官展“剩余美学”于“佩斯北京”开幕,该展览展出了艺术家宋冬以日常“废弃物”为对象而创作出来的当代艺术作品,延续了艺术家以生活为本位的创作理念和将现成品进行转换的创作方式。评论者认为,宋冬的艺术创作意在以艺术的手段去处理他与物品、与家人、与生活之间的关系。12月20日,“大同大张”个展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展出,较为全面地为观者呈现了艺术家的生平、艺术思想和精神世界。大同大张曾认为“真正的行为艺术就是‘无条件地摧毁自己’,任何做给别人看的东西都是可笑的”。2000年1月1日,他以自缢的方式来实践人生的最后一件行为艺术作品——《我看见了死亡》,而他的自绝让他在身后引起了激烈的讨论。有的评论者认为,大同大张最后结束的不是艺术,而是人,“他的确是有很多疑问,我也不认为他一定都把这些疑问解决了,可能是‘终结’本身的结果”。[3]《“大同大张”个展:用生命实践艺术的人》,http:// news.artron.net/20151218/n802332.htm也有评论者对此类极端的艺术创作持否定的态度,并提倡当代艺术家应该从“病态的戏仿与复刻”中走出来,尊重更多人的审美理想,杜绝刻意的离经叛道。[4]王彦:《部分当代艺术呈现极端情绪发泄 离经叛道成常态》,http://news.artron.net/20160114/n810202.html2015年12月11日,“首届亚洲双年展暨第五届广州三年展”在广东美术馆开幕,邀请了世界范围内17个国家的47位/组艺术家参展,作品涵盖装置、影像、绘画、摄影等多个艺术领域,以东西方国家所在的不同时区为切入点,将西方文化、全球视角定义为“世界时间”,而将与之相对应的亚洲视角定义为“亚洲时间”,它以“亚洲时间”为主题,并且将“亚洲”作为一个内涵丰富的时空概念,放在亚洲经济崛起、文化开放,世界文化多元发展的大背景中考量,探讨全球视野下亚洲艺术的发展,亚洲的历史、文化、经济,亚洲文化体系与西方世界文化体系的辩证关系等多个论题。[1]《亚洲时间 世界视野:首届亚洲双年展暨第五届广州三年展开幕》,http://exhibit.artron.net/20151215/ n801572.html

进入2016年,全国各地的画廊、美术馆都争先恐后地举办自己的新年第一展。根据雅昌艺术网所提供的展览信息,此期间中国现当代美术的展览有200多个。数量的增长,必然会带来内容的丰富,从参展人员的年龄上看,既有老一辈现代艺术家的展览,还有包括“70后”“80后”乃至“90后”等青年艺术家的展览。而如果按照展览内容与社会现实之间关系的紧密程度来划分,可将其划分为三种:其一,与社会现实联系较为紧密,作品内容中有关于现实问题的讨论和批判,因此相关评论多从这一角度进行。例如“废墟计划:野蛮再生”邓大非个展,在该展览的作品中,艺术家将自己置于废墟现场,以繁重的个体劳动来体验“当下中国快速变迁的城市化进程”,把社会问题、个人记忆纳入到体验式的身体记忆当中。[2]《“废墟计划:野蛮再生”邓大非个展》,http://exhibit.artron.net/exhibition-42548.html其二,作品没有对现实问题进行直接的批判,但是会转而强调某些社会现实缺失的东西。例如“好枝”廉学洺作品全国巡回展,评论者认为艺术家通过对树枝进行诗意的描绘,表达出对自我艺术的敏感以及对当代社会的希冀与关怀。[3]《“好枝”廉学洺作品全国巡回展-武汉站》,http:// exhibit.artron.net/exhibition-42039.html其三,展览作品的内容及思想内涵较脱离于现实问题,而更加倾向于表达艺术家个人的艺术观念与内心情感。例如“单机游戏”张婧个展、“上海,你好!”赵峥嵘作品展、“梦”林玲兰现代艺术展等等。这些个展中,质量最高的莫过于正在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进行的“礼物”王音绘画个展。展览由策展人秦思源与田霏宇联合策划,从出发、游离与还乡三个阶段展出了艺术家近几年来所创作的四十余件绘画作品。王音以私人化的视角审视艺术史和文化史,通过作品及展览结构的空间经验将自身的形象汇入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轨迹中。[4]《“王音:礼物UCCA”开幕:出发、游离、还乡》,http:// art.china.cn/zixun/2016-03/28/content_8667812.htm评论者认为,王音融合了不同的风格,以超越于具体时空的视觉呈现方式将绘画引入隐喻的维度。绘画中出现的火车、芒果、少数民族人物、城郊风景均作为隐喻的形象指涉现代中国的历史性时刻,却并不服务于特定的叙事目标——艺术家通过对图像的挪用或想象而创作了一系列以中国各地风貌为基本描绘对象的作品,突出作为“文本”的绘画对中国现代和当代历史的“元批评”功能。[5]《王音对话田霏宇——礼物,或所谓油画与我们建立联系的途径》,载“王音:礼物”展览同名出版物《王音:礼物》。展览同时,尤伦斯还主办了相关主题“礼物的文化政治”的座谈会,邀请了斯科特拉什、张旭和汪民安来对礼物研究和王音作品进行讨论。

在此基础上,近期的美术评论形成了一些相对集中的议题。

其一,85美术新潮回顾和反思。2015年恰逢“85美术”运动30周年,艺术界围绕该话题进行了一系列的展览与研讨。例如,9月26日在南京更斯艺术馆举办的“我思·我在——纪念85美术思潮30周年展”。11月7日,山东青岛的如是美术馆举办了“‘85新潮三十年’尤良诚八十年代作品展”。11月27日,上海新华中心开展“‘85美术三十年’当代艺术邀请展”。12月19日,湖北美术馆举办“85美术史实考据”论坛,邀请85美术运动亲历者,以“考据”的方式对85新潮期间的一些基本史实进行梳理和研究。[1]《“85美术”史实考据论坛圆满召开》,http://news.artron.net/20151221/n803027.html与会者分享了中国现代艺术档案对85美术运动近三十年来的历史资料和相关文献的整理和工作成果[2]《回顾八五美术运动系列档案》,http://news.artron.net/20151224/n800590_2.html,研讨了85美术运动的重要意义[3]《个人性、反传统与重建文化民间——纪念“八五新潮美术”三十年(下)》,http://comment.artron.net/20150627/n753828.html,并深入探讨了85美术运动的前因后果,分析了其产生的社会背景与政治环境[4]《杨卫:作为思想解放运动的“85美术新潮”》,http:// news.artron.net/20151224/n800604.html,还从艺术社会学的角度对这一运动作了回顾,探讨了85美术的概念表述、草根群体与英雄个性、主流体制与野生状态等可能被误解或遗忘的史实与问题[5]《殷双喜:转型与裂变 ——“85美术新潮”回望》,http://news.artron.net/20151224/n800610.html。

其二,艺术的当代性。近年来许多理论家特别集中讨论了这个问题,“当代”已经被问题化。2015年12月14日,北京师范大学“艺术理论与批评在当代”学术研讨会围绕艺术理论与批评的当代性问题进行探讨,对当代艺术理论的现状、进展与具体问题分析等方面都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对现代艺术批评传统和当代批评状况等问题也进行了有效的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关于实践的态度和意见。

其三,当代艺术发展道路的思考。无论是85美术新潮的回顾,还是关于艺术的当代性问题,近期美术评论与研究的核心仍在于对当代艺术发展道路的思考。2016年2月至3月,雅昌艺术网连续发布三篇吕澎的长文。作者梳理了观念艺术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并探讨了艺术创作中观念与手工性的关系,认为中国的观念艺术经历了从80年代的“池社”绘画,到90年代运用意识形态符号所创作出来的绘画,再到新世纪的“影像绘画”的发展过程,并提出创作缺少感性趣味和手工视觉性的绘画是对艺术的抛弃,绘画自身有两个不可失去的特征,即具体的出发点和手的偶然性。对于艺术家来说,手是表达精神情感最为真实的路径,是不可替代的。中国当代艺术中存在着对“当代艺术”一词的机械理解和对手工的不重视从而使艺术的个体性大大降低了艺术的现实针对性[6]吕澎:《观念艺术与绘画的手工性》,http://comment.artron.net/20160209/n815459.html,作者认为在当下装置、实物、录像、行为以及其他综合材料与方法被引入艺术的背景下,绘画将继续作为一种“艺术特征”而存在[7]吕澎:《思想与观念是捍卫绘画存在的武器》,http:// comment.artron.net/20160308/n815206.html,作者还从中国当代艺术家个案出发,讨论了20世纪艺术史的书写问题。[1]吕澎:《艺术史的趣味、图像与身份(下)》,http:// comment.artron.net/20160318/n822467.html还有的研究者则对艺术体制的进化、艺术与资本、全球化与本土化等问题作了分析,努力探索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道路。[2]《中国当代艺术的进化论(下):中国当代艺术的国际化之路在何方?》,http://gallery.artron.net/20151210/ n800692.html

音乐评论:传统与产业的对话

张璐

音乐评论为社会大众提供了解音乐界事件的快速平台。从广义而言,音乐评论不只是代表了音乐专家、社会学者的观点,它也融入了社会大众的意见与思考,它既是一门学科,一种学术态度,也是一个窗口。当前,音乐领域既有引起“朋友圈”点赞的新作品,也有旧曲新唱的老作品,还有不少引得围观的现象与话题。

2015年岁末,上海东方卫视一档“音乐现象级节目”《中国之星》问世。谭维维一曲《给你一点颜色》火遍“朋友圈”,成为圈内圈外热议的热点作品。此曲融合了我国传统音乐“华阴老腔”,成为了当代摇滚与非遗音乐的跨界融合。2016年1月9日,著名作曲家、指挥家谭盾携手中国国家交响乐团等在人民大会堂奏响了中国古典乐与新音乐、民谣跨界的“巅峰之夜”。一方面,再次体现出多种音乐形态的融合;另一方面,也承接了2015年以来“民谣火了”这一现象。同时,《中国之星》《我是歌手(第四季)》《中国好歌曲》等电视音乐选秀节目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大多数评论者对此持肯定态度,认为从音乐本体而言,从“草根选秀”成为高质量、高水准的舞台表演,不仅提升了观众的欣赏品位,也拉高了我国整体电视艺术的水准;而从文化来看,越来越体现出在文化产业市场中求发展的思路;从市场来看,大多数节目充分运用了“粉丝经济”、互联网营销策略、传统广告新介入等方式,使得产业链条快速运转。

在音乐评论方面,体现出“回顾传统文化的态势”,对于民族文化的强烈认同和研究的热情,已经在不知不觉中与大的时代背景相交融。我们既可以听到对传统音乐的尊重与保护的声音,也可以看到在文化产业浪潮中传统与现代的对话。评论界关注的问题可归纳为以下三类:

其一,对传统音乐形式的评论与探讨。一方面,我们需要“向经典致敬”。无论是对于原生态的民族音乐类型,还是对于西方古典音乐的大师作品,都应当秉持“向经典致敬”的理念。不断的向观众展示经典魅力之所在,营造经典艺术氛围,这也是提高国民素养的直接途径;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有“让传统与现代对话”的创新理念。在今天这样的互联网+时代、碎片化时代、快餐时代中,音乐消费群体也在逐渐发生改变,紧跟市场脉搏,顺势而为,运用现代的演绎方式、营销策略,让经典的音乐作品、形式、类型在不同的环境下,运用当下策划、营销、宣传理念,展示其不同的魅力,让传承与创新成为如今音乐发展的双刃剑。

其二,如何适应文化产业新生代的出现与发展,“互联网+”的时代要求,对于音乐产业是一个巨大的课题。无论是流行音乐、民族音乐,还是古典音乐,都在运用O2O思维,推动互联网思维进行线上线下的全面结合,将我国音乐文化产业的各个渠道打通,让互联网成为线下交易的平台,推动音乐传播与发展。

其三,对“非遗”音乐的态度从“文化自觉”向“文化自省”转变;在践行中,由“被动的等人来”到“主动的找人去”。“非遗”音乐不再仅仅停留在“保护”的层面,而是不断采取措施,在当代文化背景下,与文化市场巧妙结合,找到自己的出路。此外,传统音乐文化研究的传承及创新也成为热点,“文化中的音乐研究”这一视角成为近年来我国音乐学者研究的基本态度与方法。音乐不再被视为一种纯粹的艺术形式,而是在社会氛围、文化语境下孕育而生的艺术产物。特别是在互联网时代,在文化产业市场的快速发展的浪潮下,更体现出了“文化中的音乐”、“时代下的音乐”这一特点。

舞蹈评论:思考舞蹈的教育与传承

王杰

新年之交,优秀的舞蹈经典作品演出将观众带入了春节的气氛,由中国国家芭蕾舞团演出的经典芭蕾舞剧《吉赛尔》《过年》《经典芭蕾三合一》,以及爱尔兰国家舞蹈团演出的《舞之韵》,再次掀起舞蹈酷爱者们的追捧。除此之外,民间的文艺展演在全国各地遍地开花。有龙灯表演、云南新平县花腰傣的舞龙舞狮、平甸乡磨皮花鼓舞、白鹤花棍舞;山东近千名群众的传统汉族民间歌舞演出;湖南龙山县近三十支文艺队伍表演土家族歌舞、渔鼓、器乐;贵州黔东南州,“原生态苗族舞蹈汇演”“侗族木鼓、铜鼓表演”等,均汇集了丰厚的民族传统文化底蕴。

在热闹的展演之外,众多学术活动如广西艺术学院、中国舞蹈家协会主办的“2015中国—东盟舞蹈教育论坛”等,对理论评论热点问题进行了研讨,为舞蹈实践提供了丰富的基础理论依据和继续发展的营养土壤。综合近来舞蹈评论界的主要议题如下:

其一,舞蹈教育受到广泛关注。舞蹈教育经过几十年的不懈努力,在艺术学科的门槛里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并在专业教育的道路上取得了一定成果。在这样一个蓬勃发展期,也凸显了许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矛盾问题。近几年国家对舞蹈普及问题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对专业舞蹈教育的发展方向提出了新的考验。2015年11月,由上海戏剧学院主办,上海戏剧学院舞蹈学院承办“中国舞蹈高等教育学术大会”上,舞蹈教育家吕艺生提出:“舞蹈教育需要把舞蹈和国家的大发展紧密相连起来,提倡大舞蹈观,最终实现2018年美育的大突破和舞蹈自身的长足发展和进步”。上海师范大学舞蹈系郑慧慧教授认为:“目前中国舞蹈教育仍存在量变式、盲目性、脱节性等相关问题,所谓量变式是通过大量招收舞蹈学生,不断增多舞蹈教材,以量取胜,变相提升舞蹈教育指标。盲目性是指对于舞蹈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方向不够明确,教学目标不够准确。脱节性是指课程设置体系不够健全,课程内容不够严谨,在人才培养方向上与社会发展脱轨。在当下,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是舞蹈教育的学科建设,只有加强学科建设,才能走出舞蹈教育的发展瓶颈”。她提出,舞蹈高等教育是一种学术行为,学理建设应是舞蹈高等教育的基本要求和科学追求。这些建议不仅为舞蹈教育的发展再敲警钟,同时也是当前推进舞蹈教育发展的重要着眼点。2016年1月,由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院主办的“民族舞蹈教育教学研讨会”在北京举行,蒙小燕教授对舞蹈学院的历史传承、现实挑战与对应策略作了阐释,并指出:高等舞蹈教育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应在继承和发扬优良民族传统文化上,大胆创新、勇于实践、尤其是在教学质量上应严格要求、在教学内容上应扎实严谨。有些专家认为,民族舞蹈教育事业要深入民间、运用新媒介、新技术为创作民族舞蹈教学内容以及民族舞蹈作品而服务,保持教学中民族舞蹈浓郁的风格,紧跟时代的节奏。事实上,民族舞蹈在高等教育中传播的形式还远远不够,民族舞蹈教学一直以来都没有摆脱“教”与“学”的模式,大多数舞蹈教师深入民间学习、采风是教学过程的必然条件之一,但在当下能坚持深入民间做调研的教师却为数不多。

其二,民族舞蹈传承话题持续发酵。这一话题是舞蹈界一直以来所讨论的问题,从民族舞蹈教学到民族舞蹈作品创作以及民族舞蹈研究等,都不断在追问“如何传承,如何保护”的问题。2015年12月,由北京舞蹈学院主办“民族舞蹈文化研究基地启动仪式暨首届中国社区舞蹈研讨会”上,中国舞蹈家协会主席冯双白强调以“国家智库”为目标的顶层设计十分必要。文化部民族民间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李松指出,民族舞蹈文化事业传承的途径要靠多学科、多领域通力协作,从民族舞蹈老前辈到新一代年轻人都应对传统中国民族舞蹈文化进行认知,不断继承与创新,为中国民族舞蹈文化传承贡献力量。舞蹈教育家吕艺生认为,在大教育、大舞蹈视野下掌握话语权,舞蹈同其他文化一样形态多样,不同舞蹈文化形态有不同功能等。近年兴起的广场舞,就是当代老百姓自发的“俗舞”活动。而在民间也有相当一部分农民自娱自乐起舞的,并非是表演给别人看的,只是娱己或娱神。就舞蹈本意讲,这些舞蹈应受到加倍爱护,因为他们是专业舞蹈的源泉。北京舞蹈学院潘志涛提出“跨界民族舞蹈”的概念,认为应大力发扬民族舞蹈的多样性,从不同层面上提倡艺术审美追求,尊重民族舞蹈原生态律动的产生与情感表达。北京舞蹈学院院长郭磊提出,舞蹈的人文科学应如何建设与完善、如何提高教师的艺术修养与教学能力提升等问题值得深思。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所长欧建平提出“中国舞蹈如何走出去?”的思考与建议。中央民族大学艺术人类学王建民教授主张,民族舞蹈要从舞蹈本体出发,通过采风活动、专家授课、民间艺人学习、教材整理等方法来提高对民族舞蹈的认识,以及对民族舞蹈文化的背景理解,应不断改善研究和实践分离现象,充分结合民间有效资源,获取真实可靠的第一手资料,有效的发展民族舞蹈事业,提高教学质量。江西傩文化专家余达喜提出应建立具有国际视野的中华舞蹈数据库。中国艺术研究院江东研究员,结合自身经历阐释了文化趋同的原因,并对全球化下中国舞蹈的现状进行了解读。

其三,舞蹈作品原创性引发热议。近来,舞蹈演出作品中出现了一批具有一定原创性的作品,主要包括国家艺术基金支持项目非物质文化遗产研创作品《傩·情》和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院创作的蒙古族舞剧《永远的马头琴》等。《傩·情》于2015年12月在北京舞蹈学院舞蹈剧场正式公演,以真实的民间形象,演绎了古老与当下、传统与现代的关系,是一场与神灵共舞,天地人合一的“大情大爱”的升华与展示。业界一些专家认为,此作品不仅使得传统文化得到继承,同时也是宣扬传统文化的真正魅力。舞剧《永远的马头琴》于2016年1月在民族剧院首演,评论者认为该舞剧立意新颖、选材准确,音乐旋律与舞剧内容贴切,民族舞蹈的风格较为浓郁、时代气息强烈。还有研究者提出,民族舞蹈作品的创作,无论是题材、动作、元素、风格等都应具有传统文化的深深烙印,要求创作者突破以往作品的创作手法,独立再思考、立意再新颖、手段再创新。这些观点从不同角度引发了业界的思考和对未来舞蹈事业的展望。

*本研究为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文艺评论基地”课题项目《文艺评论热点双月报告》(CLACA-2015-003)的阶段性成果。

郭必恒: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教授

张 燕: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

唐宏峰: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教授

王 杰: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讲师

张 璐: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讲师

张 旭: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研究生

王赟姝: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研究生

高晟晗: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研究生

(责任编辑:胡一峰)

编者按:为全面掌握我国艺术评论发展状况,深入分析艺术评论热点现象和问题,推动文艺评论繁荣发展,我们委托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文艺评论基地,组成专门的课题组,持续关注、研究不同艺术门类评论的发展动态,并定期撰写分析报告,现将近期成果刊出,以飨读者。

猜你喜欢
舞蹈艺术
你可曾见过父亲的舞蹈
学舞蹈的男孩子
舞蹈课
纸的艺术
校园舞蹈 多姿多彩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爆笑街头艺术
如何在舞蹈表演中巧妙运用舞蹈技巧
对公共艺术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