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是什么鬼
——读项静小说《桑园会》

2016-11-25 18:21黄咏梅
青年文学 2016年8期
关键词:桑园小艾咏梅

⊙ 文 / 黄咏梅

童年是什么鬼
——读项静小说《桑园会》

⊙ 文 / 黄咏梅

黄咏梅:文学硕士。作品散见于《人民文学》《花城》《钟山》《收获》《十月》等刊。出版有小说集《一本正经》《把梦想喂肥》《隐身登录》《少爷威威》等。现居杭州。

跟项静只见过两次,交谈不多,印象中,她安静、温婉,邻家小女孩的模样,如果没读过她的评论文章,你会觉得,她应该是个写小说的。《桑园会》是我读到项静的第一篇小说。评论家去写小说,大概会比小说家写小说要难很多的,理性时常会跳出来控制情感,各种理论框架会在页面上摁压着四处漫溢的文字。《桑园会》却极其不像一个评论家写的小说,它枝繁叶茂,不节制、不摆脸孔、不耍腔调,恣意生长。我想,这就是评论家背后的女孩项静吧。

《桑园会》是一篇写童年记忆的小说。

因为母亲生病,父亲将小女孩小艾寄养在姥姥家的一段时光。这段时光,对于小艾来说,充满了天真的惊奇,而这些惊奇,是由一些她尚且无法理解的大人世界构成的:发了疯的二嫂、没耳朵舅舅和他的女儿新惠、小鲁和他的姐姐们、死去的苗苗爸爸、扎彩铺的小姨、跳大神的眼镜婆婆、算命的姜瞎子以及那个认真看戏的“地主婆”……这些人物故事之间并没多大关联,只是恰好与小艾的那段童年影像“同框”,他们的日常生活在她好奇的、一知半解的眼睛里成为戏台上演的一出出“戏”,有点侯孝贤的电影风格,也有点像小津安二郎的。

阅读这篇小说的过程中,我会不断地想起萧红的《呼兰河传》,纯真的视角,舒缓的腔调,有趣的风物,淡淡的忧伤……

相比而言,附身于小艾的项静,将童年的那种懵懂和莫名的惆怅表现得更为彻底,整篇小说一以贯之的感伤,既是由所见所闻的人事生发,更是伴随着成长而来的烦恼。这些情绪最为突出地表现在对生死深不见底的隐恐。

从一开始,小艾因为母亲生病不得不被寄养,既担心母亲的病又不肯离开家,小说就奠定了这种情绪基调。可以说,这是一篇对小艾的潜意识镜像化的小说。

在《桑园会》里,没有童年生活里应出现的“欢乐颂”,相反,却充斥着成人的生老病死、悲欢离合。

尽管在小说里,项静写到了与小艾同代的玩伴小鲁、新惠、苗苗,但是,他们却也并不是小艾真正的玩伴,写小鲁是为了写他的三个姐姐,写新惠是为了写她那个“像零件不全”的爸爸,写苗苗则是为了写她那个上吊死去的温暖的爸爸。吸引着小艾注意的,还是那些如戏一般的人生。聆听着别的声音,别的房间,成长向小艾发出了种种邀请。

跟大多数人的童年一样,小艾的童年里也藏伏着各种“鬼”。

在小说里,项静写到了不同的鬼:引小孩追到荒野的鬼、像发疯的二嫂子一样的女鬼、吊死鬼,以及半神半鬼的眼镜婆婆、姜瞎子。“鬼”是由一代代人“制造”出来的不同形象,是一种集体无意识,象征着人类对死亡的恐惧以及某种造成生存的威胁的恐惧,这些集体无意识与小艾的潜意识相撞,这些人类的终极恐惧与小艾无知的隐恐相印证,构成了这篇小说隐藏的逻辑。小姨在扎彩铺为阴间的“人”满足愿望,小艾在参加苗苗爸爸丧葬时痛哭并在梦里与死者相遇,眼镜婆婆为跳井的二嫂寻找到魂魄……这些都是生遭遇死的恐惧,并由此出发去探寻生之安慰的路径。

在童年里,鬼的权力是很大的,既代替大人为孩子们解释着关于死亡的种种不解,又代替大人掌管着无知世界里的各种伦理法则,这些法则霸道、毫无道理可讲,但是足以对付孩子勃勃生长的求知欲。

事实上,死亡这件永远无法认清的事情,对于人的求知欲一直是个诱惑。这个诱惑,与生俱来。在《桑园会》里,我总是能读到这种“诱惑”,而就是这种“诱惑”,使小说始终笼罩在一种魍魉阴影之下。

对于写作的人而言,童年记忆就是一个无边无沿的页面,任他无数次敲打回车键,将自己发送回去的每一次都能获取一个新的开头。

苏童曾经说过:“作家一生的写作都是为了找寻第一记忆,并让其复原。而第一记忆,注定是丢失的。”作家每一次对“第一记忆”的寻找,都会创造出一个世界,而这个世界往往令人恍若隔世。写作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一种恍若隔世的惊诧。就好像小艾跟姥姥看戏的那个夜晚,姥姥跟小艾说:“秋胡和罗敷有二十年没有见面了,二十年知道多长吗,打你一出生就算起,长到姥姥这么高,进城读书的时候就有二十年了。这么多年没见面能不哭吗?”——小艾“就像刘备一样哭起来,小艾突然想起妈妈来了,有多少天没见了?”这一哭,隔的,是戏里演出的世界,也是小艾那段寄养生活的时光。

作家总是不断地要回到童年,就像孩子不断地缠着大人询问关于“鬼”的一切,在经验逐渐叠加的人生中,那些最初的对于生死的认知却从来没有消失,魍魉般笼罩。

童年到底是什么鬼?作家不断地敲打键盘,去拜访童年那些声音,那些房间,用不断地写作去询问着这个问题,等同于问生,亦问死。我很喜欢爱米莉·狄金森的一句话:“我感到有一种恐惧却又无法向别人诉说,于是我就歌唱,就像一个男孩走过坟场时所做的那样,因为我害怕。”

我想,文学就是面对死亡和终极唱出的歌声吧。

猜你喜欢
桑园小艾咏梅
植保无人机助力山地桑园管理更加省力化
重视桑园管理 强化养蚕基础
赏梅时节品咏梅诗联
小艾奇遇记
张咏梅锦鸡坪就义
吉祥数
扁biǎn鹊què学xué医yī
家乡的桑园
咏梅诗
咏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