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讲好中国和平发展故事的“道”与“术”

2016-11-25 14:12陈水胜
公共外交季刊 2016年3期
关键词:外交和平道路

陈水胜

新时期讲好中国和平发展故事的“道”与“术”

陈水胜

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涵。中共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主席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高度,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创新发展了我国的和平发展战略思想。对公共外交而言,要进一步讲好中国和平发展的故事,需要集中力量向国际社会讲清楚我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坚定性、条件性与贡献性。在此过程中,还应努力平衡好对内与对外、“有为”与“不为”、面向发达国家与面向发展中国家这三对关系。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经过艰辛探索,我们成功开辟出了一条崭新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大国崛起之路,即和平发展道路。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涵。中共十八大以来,我国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进一步创新发展了我国的和平发展战略思想,在国内外引起热烈反响。在此形势下,公共外交工作惟有主动跟进,积极作为,才能更好地适应中国外交的“新常态”,进一步讲好中国和平发展的生动故事。

习近平对和平发展战略思想的创新发展

经过几十年的快速发展,现在的中国早已今非昔比,是名副其实有着重要影响的世界大国。一个13亿多人口的社会主义大国的迅速崛起,必将对世界格局、力量对比和全球秩序产生全方位、深层次的影响。因此,近年来国际社会愈发关注我们的战略意图和未来走向,同时还表现出了种种的“不悦”与“不适”,对华借重、合作、疑虑、担忧、牵制等各种复杂倾向交织。针对国际社会的这些关切,习近平主席通过对和平发展战略思想的创新解读予以了科学而有力的回答,同时更加全面系统地向世界说明了中国谋求的发展,是和平的发展、开放的发展、合作的发展、共赢的发展。

理论层面,从历史、文化、制度、实践与时代五个维度进一步深刻阐述了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客观必然性与主观坚定性。习近平表示,“中华民族是爱好和平的民族。消除战争,实现和平,是近代以后中国人民最迫切、最深厚的愿望。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传承和发展,也是中国人民从近代以后苦难遭遇中得出的必然结论。中国人民对战争带来的苦难有着刻骨铭心的记忆,对和平有着孜孜不倦的追求,十分珍惜和平安定的生活。中国人民怕的就是动荡,求的就是稳定,盼的就是天下太平。”他指出,“一个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一定要在其薪火相传的民族精神中来进行基因测序。有着5000多年历史的中华文明,始终崇尚和平,和平、和睦、和谐的追求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之中,深深融化在中国人民的血脉之中。”他强调,“历史告诉我们,一个国家要发展繁荣,必须把握和顺应世界发展大势,反之必然会被历史抛弃。什么是当今世界的潮流?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中国不认同‘国强必霸’的陈旧逻辑。当今世界,殖民主义、霸权主义的老路还能走得通吗?答案是否定的。不仅走不通,而且一定会碰得头破血流。只有和平发展道路可以走得通。所以,中国将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

有鉴于此,他再次向世界庄严承诺:“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不是权宜之计,更不是外交辞令,而是从历史、现实、未来的客观判断中得出的结论,是思想自信和实践自觉的有机统一。和平发展道路对中国有利、对世界有利,我们想不出有任何理由不坚持这条被实践证明是走得通的道路。”

实践层面,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和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目标,提出了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新战略与新路径。中共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主席牢牢把握住发展这一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站在时代前沿,以改革创新精神提出了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新战略与新路径。对内,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以全面深化改革为着力点,持续推进体制机制创新,不断释放改革红利,立足于通过中国人民自己的勤劳智慧与艰苦奋斗来实现中国梦;对外,以合作共赢为基本原则,倡导结伴不结盟、对话不对抗,建立形式多样的伙伴关系,打造全球伙伴关系网络,积极推动建立新型国际关系。同时,以正确义利观为价值取向,以共商共建共享“一带一路”为引领,全面加强同世界各国的发展战略对接,致力于通过互利合作,谋求实现共同发展。截至2015年底,我们已同20多个国家签署了“一带一路”合作协议。此外,还与20多个国家签署产能合作协议,初步形成了覆盖亚、非、拉、欧四大洲的国际产能合作布局(王毅:《2015,中国外交的全面推进之年》,载《环球时报》,2015年12月14日第14版)。

三大主攻方向

公共外交作为对传统外交的继承和发展,实际上扮演着一个国家内外政策的“解说员”“宣传员”“促销员”等多重角色。中国特色公共外交的一项重要职能就是广泛宣介我国的和平发展战略,使国内外民众了解、认同和支持我们走和平发展道路。习近平主席对和平发展战略思想的创新发展,无疑对做好新时期的公共外交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一要讲清楚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坚定性。建立殖民体系、争夺势力范围、对外武力扩张,是近代历史上一些大国崛起的老路。据研究统计,历史上15次大国兴衰交替过程中,有11次爆发了战争(王毅主编《国际形势与中国外交》,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年)。随着中国的日益崛起,国际上总有一些人对我们能否继续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有疑虑、有担忧,甚至还患上了“恐惧症”,形形色色的“中国威胁论”便是其重要表现。为此,公共外交工作首先要进一步向国际社会讲清楚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坚定决心,尤其是要围绕习近平主席关于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五个维度”进行深入解读、阐述和宣传,让国际社会全面、客观地了解中国的发展意图与未来走向,持续增进战略互信。

二要讲清楚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条件性。尽管走和平发展道路是我们的坚定选择,但也不能总是一厢情愿,还需要得到外部世界的理解和支持。现在,国际上仍有些人幻想中国为了实现和平崛起,短期内可能会对正当权益有所保留,认为这是它们同中国博弈的“机会”。于是乎,出现了个别小国“无理取闹、咄咄逼人”的奇怪现象。对此,习近平强调指出:“我们要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但决不能放弃我们的正当权益,决不能牺牲国家核心利益。任何外国不要指望我们会拿自己的核心利益做交易,不要指望我们会吞下损害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苦果。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其他国家也都要走和平发展道路,只有各国都走和平发展道路,各国才能共同发展,国与国才能和平相处。”因此,公共外交工作的第二项重要任务,便是要向国际社会讲清楚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所需要的外部条件。

三要讲清楚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贡献性。成功开辟出和平发展道路,既是中国人民自身之福,也是人类社会发展之幸。作为一个有着13亿多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我们通过和平发展,依靠自力更生和艰苦奋斗来满足人们过上美好生活的愿望,这本身就是对世界和平与发展事业的巨大贡献。同时,中国又以自身的发展来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各国共同发展。中国的成功不仅为发展中国家人民的圆梦之旅增添了信心,树立了榜样,而且还给他们提供了许多可供借鉴的路径参考和经验启示。也就是说,只要从实际出发,不迷信所谓的“西方模式”,各国都能找到适合本国的发展振兴之路。所以,公共外交的第三项重要任务,就是要讲清楚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对世界和平与发展的独特贡献。

需要平衡三对关系

随着中国日益走向国际舞台的中心,公共外交工作要讲好和平发展的故事,除了不断创新方式方法之外,还应该努力平衡好以下三对关系,使其对象、内涵与范围更趋科学合理,以便能更好地承担起相应的职责使命。

第一,注意平衡对内与对外的关系。从广义上讲,公共外交包含了对内与对外两个维度。长期以来,我们更加注重对外开展公共外交,却相对地忽视了做好本国民众的宣传与引导工作。其结果导致了有些民众对和平发展战略产生一定的不理解,尤其是当中国与个别国家发生领土、领海纠纷时,有些人会抱怨中国外交太“软”,主张积极“亮剑”。广大人民群众是我国和平发展战略的实践主体,也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参与主体。新形势下,随着我国民众政治参与意识和参与水平的提高,大家对外交工作更加关注,维护国家利益的愿望更加强烈,期望和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在对外讲好和平发展故事的同时,也必须重视做好国内民众的宣传引导工作,帮助大家树立和培育起同我国综合国力、国际地位和发展战略相匹配的战略眼光与成熟心态。

第二,注意平衡“有为”与“不为”的关系。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在履行国际义务时,始终坚持力所能及与尽心尽力相结合的原则。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邓小平同志更是审时度势地提出了“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外交战略方针。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外交顺时应势地进行了适当调整,在许多方面表现得更加积极进取,被普遍认为进入了奋发有为的“新常态”。但这绝不意味着我们放弃了“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战略方针,毕竟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基本地位没有变,仍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也没有变。因此,在讲述中国和平发展故事时,既要全方位展示我们“有为”的一面,积极宣传中国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的独特贡献,同时也要讲清楚“不为”的原因所在,让国际社会树立客观、公正、合理的“中国责任观”,避免有人对我们提出不切实际的过高期望和要求。

第三,注意平衡面向发达国家与面向发展中国家的关系。由于国际话语权长期牢牢地掌握在以美、欧为主导的西方国家手里,所以我们以往自然而然地偏重于做好对西方国家的公共外交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面向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公共外交。近年来,随着中国的发展壮大,加之西方的刻意渲染,一些发展中国家和民众也开始对中国崛起表现出了某种程度的不安与焦虑。发展中国家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基础,也是和平发展道路上的可靠伙伴,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在继续向西方社会讲好中国和平发展故事的同时,还应该着眼长远,大力加强针对广大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周边国家的公共外交工作,让“中国是广大发展中国家可信赖的朋友”这一理念不断深入人心,夯实中外友好的社会根基。

实践证明,和平发展道路是一条符合中国国情和时代潮流的光明之路。中共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主席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创新发展了我国的和平发展战略思想,进一步坚定了我们通过和平发展实现和平崛起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与文化自信,也更加明确地向国际社会表明了中国坚持和平发展的战略选择以及谋求合作共赢的原则立场。对公共外交工作而言,应当紧紧围绕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根据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新要求进行谋篇布局,进一步强化功能定位,积极拓展内涵外延,不断创新方式方法,切实讲好中国和平发展的生动故事。

陈水胜:中国政法大学博士后,国务院侨办文化司主任科员。

猜你喜欢
外交和平道路
坚持中国道路——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
道听途说
冬奥外交促进团结,一起向未来
运筹70年,中国道路
习近平的外交足迹
博弈·和平
一次骑行带来的感悟
期盼和平
扁亲信为“外交案”出庭
希拉里喊出“巧实力”外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