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魯塔克與修昔底德對尼基阿斯的敍述

2016-11-25 13:24萬永奇
古典研究 2016年2期
关键词:品性

萬永奇

(湖南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普魯塔克與修昔底德對尼基阿斯的敍述

萬永奇

(湖南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尼基阿斯是伯羅奔半島戰爭期間雅典的著名將軍,修昔底德《伯羅奔半島戰爭志》中對他有相當篇幅的敍述,普魯塔克也有以他爲傳主的列傳。他們對尼基阿斯的敍述在許多方面不盡相同。比較普魯塔克與修昔底德關於尼基阿斯的敍述,有助於理解《尼基阿斯傳》的創作藝術與意圖。比較顯示,修昔底德對尼基阿斯的敍述集中在戰爭等宏偉事蹟上,注重表現他的行動與謀略,很少直接褒貶;另一方面,普魯塔克的敍述則更關注品性,他揭示尼基阿斯品性的真相,強調其品性的缺陷與命運的關係,不時作出明確的道德判斷,提醒讀者反思,以此來教育讀者。

Author:W an Yongqiis associate professor at College of Life Sciences,Hunan Normal University of China(Changsha 410081,China).E-mail:wanyongqi@163.com

尼基阿斯 (Nikias,約公元前470-413年)是伯羅奔半島戰爭期間雅典的著名將軍,他推動締結了《尼基阿斯和約》,也是西西里遠征的統帥之一 (阿爾喀比亞德逃往斯巴達之後,尼基阿斯獨自統領雅典軍隊,需要爲雅典軍隊撤退的失敗負責)。正由於尼基阿斯在伯羅奔半島戰爭中扮演著如此重要的角色,修昔底德《伯羅奔半島戰爭志》中對他有不少描述,①所引用《伯羅奔半島戰爭志》版本爲徐松岩譯注,《伯羅奔尼薩斯戰爭史》,新譯詳注本,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普魯塔克《對比列傳》中也有以他爲主人公的《尼基阿斯傳》。②所引用《尼基阿斯傳》版本爲黃宏煦主編,陸永庭、吳彭鵬等譯,《希臘羅馬名人傳》(上冊),北京:商務印書館,1990,頁537-576;以及《尼基阿斯-克拉蘇對比》,頁619-624。有趣的是,這兩部著作中對尼基阿斯的描述不盡相同,本文試圖通過比較普魯塔克與修昔底德關於尼基阿斯的敍述,初步把握普魯塔克《尼基阿斯傳》的筆法與創作意圖。

導言

關於普魯塔克作品 (尤其是《對比列傳》)中對修昔底德作品的使用,已有相當多的研究。③參C.B.R.Pelling,“普魯塔克與修昔底德”(“Plutarch and Thucydides”),見Philip A.Stadter編,Plutarch and the Historical Tradition,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1992。就《對比列傳》而言,研究主要集中在比較《伯利克勒斯傳》、《尼基阿斯傳》與《阿爾喀比亞德傳》等三篇列傳與《伯羅奔半島戰爭志》中的相應段落,觀察普魯塔克如何改編修昔底德的文本。④參Frances B.Titchener,《〈倫語〉中普魯塔克的修昔底德用法》(“Plutarch's use of Thucydides in the Moralia”),載於Phoenix,1995,49(3),頁189-200,及注1中的參考文獻。正如Titchener所言,有三個原因使得這一比較收穫豐厚:首先,普魯塔克對修昔底德評價很高,這意味著普魯塔克不僅非常熟悉修昔底德的文本,而且他很可能沒有完全照抄,而是改動了修昔底德的文本;其次,普魯塔克那三篇列傳的首要資料來源就是修昔底德,因此與《伯羅奔半島戰爭志》有許多平行段落可以進行對比;再次,儘管修昔底德沒來得及做最終修訂,但他的著作幾乎完整地流傳下來,我們擁有兩位作者的完整著作,從而可以在完整的上下文語境中比較相應段落 (同上,頁189)。

在《尼基阿斯傳》的開篇,普魯塔克已經寫道,修昔底德的描繪在“悲憫、生動與豐富多采方面”都是無與倫比的(《尼基阿斯傳》1.1)。他批評了提邁奧斯 (Timaeus)的做法:以爲自己在技巧上比修昔底德更勝一籌,在修昔底德已經極爲成功地描寫的大戰、海戰與長篇演說之間驅筆作史。普魯塔克宣稱,對於修昔底德和菲利斯托斯已敍述過的事蹟,他不會完全忽略不提,但他描述這些事蹟是爲了揭示主人公在重大苦難經歷之下的氣質和性格,也就是說,他記述戰爭、演說的目的是爲了揭示品性。而且,他記述的方式是一筆帶過,省去不必要的細節。同時,他還會從古代碑銘或公文中搜集有助於揭示人物性格和氣質的瑣事。

在《尼基阿斯傳》第二章的開頭,普魯塔克引用了亞里士多德對尼基阿斯的評價:雅典有三位能力卓越,富有愛國熱情的公民,尼基阿斯是其中之一(《尼基阿斯傳》2.1)。修昔底德對尼基阿斯也有過類似的評價:“在我同時代的所有希臘人,尼基阿斯這樣的人是最不應當遭逢這種厄運的人,因爲他一生都專注於道德修養,用它來規範自己的行爲”(《伯羅奔半島戰爭志》7.86.5)。值得注意的是,普魯塔克對亞里士多德的引用是在列傳的開篇,他後面對尼基阿斯的描述是否與亞里士多德的評價相吻合,需要進一步仔細考察;而修昔底德的評價是在記敍雅典人西西里遠征失敗之後,差不多在全書的結尾,在某種意義上有蓋棺定論的意味。

由於著作類型的原因,修昔底德沒有詳細描述尼基阿斯的品性,而普魯塔克利用《伯羅奔半島戰爭志》之外的材料刻畫了尼基阿斯的品性,如他天性膽怯,害怕告密者,用金錢收買他們;在公益捐贈上慷慨解囊,通過這種方式來獲取人民的歡心。普魯塔克認爲這些行爲都是炫耀浮誇、嘩眾取寵。尼基阿斯謹慎地把自己的私生活包裹起來,不讓外人窺見,普魯塔克則稱他是在“扮演角色”;在普魯塔克筆下,尼基阿斯對自己的表演性公共生活的處境心知肚明:“說真的,豪華是我生活的主宰,我是公眾的奴隸”。①歐里庇得斯,《伊菲革涅亞在奧利斯》,行450,張竹明譯本作“但是我們的生活受到莊重束縛,成了民眾的奴隸”,見《歐里庇得斯悲劇·上》,南京:譯林出版社,2007,頁30。

一、軍事生涯

在《尼基阿斯傳》第6章,普魯塔克用一小段文字概括了尼基阿斯除西西里遠征之外的大部分軍事生涯:

作爲將軍,他攻佔了庫特拉,一個居住著斯巴達人、位置十分有利於控制拉科尼亞的小島。他還佔領了色雷斯的許多叛亂地區,使它們重新回到聯盟手中。他把墨伽拉人包圍在他們自己的城市裏,然後馬上拿下了米諾阿島,不久之後,以這個島爲基地,他又佔領了尼塞亞。他還打到了科林斯,在戰鬥中打敗了科林斯人,殺戮甚眾,其中包括他們的將軍呂科弗隆。(《尼基阿斯傳》6.4)

根據修昔底德的記載,尼基阿斯攻佔庫特拉是在公元前424年(《伯羅奔半島戰爭志》4.53-55);佔領色雷斯的叛亂地區是在公元前423年(《伯羅奔半島戰爭志》4.129-133);拿下米諾阿島發生於公元前427年(《伯羅奔半島戰爭志》3.51);佔領尼塞亞是公元前424年德摩斯提尼 (Demosthenes)的功績(《伯羅奔半島戰爭志》4.66-69);擊敗科林斯人是公元前425年的事(《伯羅奔半島戰爭志》4.42.1與4.44)。普魯塔克把這些事蹟雜亂地堆在一起,沒有按照時間順序,似乎只是隨意地加以排列,每次戰役只用一句話簡單交待。正如Perring所言,關於尼基阿斯軍事勝利的敘述非常粗疏,但這一點並沒有在實質上減弱普魯塔克描繪的效果:尼基阿斯從不冒險,始終成功。修昔底德也強調這一點,這也強化了尼基阿斯最終失敗的悲劇性。②Bernadotte Perrin注,《尼基阿斯與阿爾喀比亞德傳》(Plutarch's Nicias and Alcibiades),New York:Charles Scribner's Sons,1912,頁192-193。另外,在“尼基阿斯-克拉蘇對比”(Comparison of Nikias and Crassus)中,普魯塔克寫道:“尼基阿斯在對付米諾阿、庫特拉以及孱弱可憐的米洛斯島人時一直擔任統帥”(“尼基阿斯-克拉蘇對比”3.4),這表明普魯塔克或許認爲這些敵人實力不強,以雅典城邦的雄厚實力戰勝這些對手不用費多大力氣,因此,尼基阿斯在這些戰鬥中的勝利證明不了他的謀略與英武,也算不上甚麼彪炳戰功。

修昔底德對尼基阿斯軍事生涯的首次詳細描述是攻克米諾阿島(《伯羅奔半島戰爭志》3.51)。在修昔底德筆下,尼基阿斯進攻該島是因爲該島離大陸較近,他想以這裏爲據點來封鎖麥加拉海岸,防止伯羅奔半島的戰艦出來,也阻止艦船進入麥加拉的港口(《伯羅奔半島戰爭志》3.51.2),從這裏可以看出尼基阿斯的謀略與策劃。在戰鬥過程中,雅典人先利用圍城器械攻下了向尼塞亞一邊的海中突出的兩個塔樓,掃清進入海峽的障礙;接著,開始修築城牆,圍成要塞,從那裏建造一座橋橫跨沼澤地,從而可以派遣軍隊從橋上直達島上(《伯羅奔半島戰爭志》3.51.3)。這項工作完成後,他在島上修築要塞,留下駐軍之後才率領軍隊回國(《伯羅奔半島戰爭志》3.51.4)。從這些記敘中可以看出,尼基阿斯的軍事行動目標明確,很有謀略,戰鬥過程中行動有條不紊,考慮周詳。普魯塔克與修昔底德的描述的差異還在於:在修昔底德筆下,尼基阿斯佔領米諾阿島有著很強的戰略意圖,即封鎖麥加拉海岸,而普魯塔克則沒有提及。

攻佔庫特拉是公元前424年夏季的事。尼基阿斯、尼科斯特拉圖斯 (Nicostratus)和阿烏托克利斯 (Autocles)率領雅典軍隊攻佔了庫特拉的港口斯坎代亞 (Scandea),隨後又攻佔了庫特拉的下城。庫特拉人潰敗之後準備與雅典人進行談判,修昔底德寫道:

他們最終向尼基阿斯及其同僚投降,接受雅典人的裁決,但講明他們的生命要不受傷害。尼基阿斯和庫特拉部分居民之間的商談早就開始了,這使得庫特拉人以更快的速度投降……(《伯羅奔半島戰爭志》4.54)

可見,尼基阿斯在作戰的同時也在暗中與庫特拉人進行談判,武力與口舌並用,他或許希望能以最小的代價攻佔庫特拉。在尼基阿斯心裏,戰爭並不是最優先的選項,不戰而勝才最好,他傾向於通過政治手段、和平手段解決問題。他對戰爭非常謹慎,並不是一位好戰分子,他不僅是一位軍事統帥,更是一位政治家。

佔領色雷斯的叛亂地區發生於公元前423年。尼基阿斯和尼科斯特拉圖斯率領雅典軍隊先進攻門德,沒有取勝。第二天,雅典人從海上繞到斯基奧涅那一邊,佔領郊區,劫掠那裏的鄉村。“尼基阿斯帶著半數的軍隊進兵到門德和斯基奧涅的邊界上,破壞了那個地方的土地。”(《伯羅奔半島戰爭志》4.130.2)。尼基阿斯在戰鬥無法取得直接勝利時,慣於騷擾敵人,劫掠防禦較薄弱的鄉村,這樣既能爲自己獲取給養,又可以消耗敵人的資源。由於門德發生內亂,當地人打開了城門,雅典軍隊得以輕易進入門德城內,隨即大肆劫掠,仿佛這個城市是他們攻陷的一樣,“將軍們甚至很難阻止他們的軍隊屠殺城內居民”(《伯羅奔半島戰爭志》4.130.6)。修昔底德在這裏似乎暗示以尼基阿斯爲代表的雅典將軍治軍不嚴,沒有管束好手下的士兵,他們以獲取經濟利益爲誘餌,誘導將士們英勇奮戰,對異邦人缺乏足夠的同情,與狄奧多圖斯 (Diodotus)恰成鮮明的對照。攻克門德之後,雅典人開始圍困斯基奧涅。通過與馬基頓國王柏第卡斯 (Perdiccas)的談判,尼基阿斯成功勸說柏第卡斯信守與雅典人的和約,阻止斯巴達軍隊進入色雷斯,並使斯巴達人斷絕了試圖進入色薩利的想法(《伯羅奔半島戰爭志》4.132.2)。這裏同樣可以看出,尼基阿斯很重視並擅長談判,並不過分依賴戰爭手段。

在科林多的戰鬥發生於公元前425年,雅典派遣遠征軍進攻科林多,尼基阿斯和其他兩名同僚擔任指揮官(《伯羅奔半島戰爭志》4.42),可見尼基阿斯是這次戰鬥的主要指揮者。儘管科林多軍隊在地峽嚴陣以待,但雅典人還是出其不意地在夜裏登陸,這或許表現了尼基阿斯用兵的詭道,令敵人始料未及。激戰之後,雅典人見敵人不再出來交戰,就剝下敵軍死者的衣服,收回自己的陣亡者,隨即豎立起一座勝利紀念碑(《伯羅奔半島戰爭志》4.44.3)。這表明雅典軍隊並沒有窮追猛打,孤軍深入,而是見好就收,或許也反映了尼基阿斯的謹慎。

當另一半科林多軍隊趕來援助時,雅典人看到許多人前來攻擊他們,以爲他們是從鄰近的伯羅奔半島諸邦開來的援兵,就趕忙退卻到艦船上,將戰利品運走了。(《伯羅奔半島戰爭志》4.44.4)

這裏可以看出尼基阿斯的謹慎接近於膽怯。雅典軍隊回國途中經過麥薩那,在那裏修築了一條城牆把麥薩那和大陸隔開。他們留下一支軍隊駐守,在麥薩那的設防工作完成以後,雅典艦隊才啟程回國(《伯羅奔半島戰爭志》4.45)。從這裏可以看出尼基阿斯習慣於修築工事,留下軍隊守衛,攻城掠地,步步爲營,而不是只顧征戰,不留守衛。佔領軍事要地,既服務於整體的戰略,又可以有實際的收穫,通過襲掠來獲取戰利品和給養。在科林多的戰鬥中,普魯塔克說尼基阿斯“殺戮甚眾,其中包括他們的將軍呂科弗隆。”這一說法似乎有些突兀,戰爭中死人本來是很平常的事,統帥陣亡也時有發生。修昔底德的說法是:“他們 (指科林多人)的傷亡,包括他們的將軍呂科費隆在內,大都是在他們右翼潰退時發生的”(《伯羅奔半島戰爭志》4.44)。由此可見,科林多人的傷亡是在潰退時雅典人造成的;但普魯塔克的筆法似乎使讀者感覺到,在尼基阿斯統領下,雅典軍隊濫殺無辜,而且,普魯塔克把這些描述放在這一段的最後,給讀者的印象格外深刻。

接下來,普魯塔克記敍了尼基阿斯爲找回兩具本方陣亡者屍體而放棄勝利名聲的軼事。這件事發生在科林多之戰(《伯羅奔半島戰爭志》4.44.5-6)。普魯塔克的敍述是:

有兩具屍體未被注意而遺留在戰場上,尼基阿斯一發覺兩具屍體遺留在戰場上,就馬上命令軍隊停下,並派一名使者到敵人那裏請求准許運走兩具屍體。(《尼基阿斯傳》6.5)

給人的印象似乎是雅典人取得了絕對的勝利,而尼基阿斯放棄了這樣的勝利名聲。但按照修昔底德的說法,雅典人並沒有取得絕對的勝利。他們看到敵人不出來交戰,就剝下敵軍死者的衣服,收回自己的陣亡者屍體,豎立勝利紀念碑,但戰場清理沒有完成時就遭遇到科林多軍隊的反擊,他們擔心對方是伯羅奔半島開來的援兵,因此慌忙退卻。由於雅典人是匆忙撤退,所以沒有找全所有陣亡者的屍體,有兩具屍體沒有找到。他們回到船上,駛往附近的島嶼,派出一名傳令官,借休戰的掩護,把留下來的屍體尋著了。換言之,在修昔底德筆下,尼基阿斯只是盡到他的本份職責而已,並沒有多做甚麼。①Bernadotte Perrin注,《尼基阿斯與阿爾喀比亞德傳》,前揭,頁194。普魯塔克說尼基阿斯“寧願放棄勝利的榮譽和聲望,也不願讓他們的兩名戰士暴屍疆場”,但事實上如果雅典人不撤離到船上,和敵方援軍繼續戰鬥,鹿死誰手尚未可知,雅典人並不能誇口說自己已經獲得了勝利。普魯塔克這裏對尼基阿斯的贊譽似乎有些不合實情。

普魯塔克對尼基阿斯的軍事生涯的最後描述是:

尼基阿斯還洗掠了拉科尼亞的沿海地區,擊潰了反抗他的斯巴達人,攻陷了艾吉那人據守的提瑞阿,把俘虜活著帶回雅典。(《尼基阿斯傳》6.6)

此事發生於公元前424年,攻克庫特拉之後。雅典軍隊對提瑞阿(Thyrea,又譯泰里亞)的洗劫更加徹底:“他們把城內的財物洗劫一空,然後把城市付之一炬。在交鋒中未被殺死的埃吉那人……都被雅典人帶回雅典。”雅典人把庫特拉人安置在島嶼上,所有被俘獲的埃吉那人都被殺死了。在《尼基阿斯傳》中,普魯塔克對雅典人洗劫提瑞阿以及後面殺死全部埃吉那戰俘未置一辭。普魯塔克特意強調尼基阿斯把俘虜“活著”帶回雅典,暗指後來處死俘虜是雅典民衆的決定,與尼基阿斯無關,但尼基阿斯洗劫提瑞阿,趕盡殺絕逃亡的埃吉那人,實在有些過份。

值得注意的是,普魯塔克在“對比”部分提到了敍事部分不曾涉筆的尼基阿斯與米洛斯人之間的戰鬥。而且,普魯塔克對尼基阿斯的軍事生涯頗有微辭:

正如歐里庇得斯所言,‘如果必須要行不義’,在人們不能保持平靜,不知道怎樣心滿意足地享用他們已經擁有的福祉時,也不要劫掠斯坎代亞或閘德,不要趕盡殺絕那些逃亡的埃吉那人,他們背井離鄉,像鳥一樣躲藏在另一個地方。不義的行爲應付出高昂的代價,不要輕易地一見好處就把正義拋到九霄雲外,似乎那是渺乎其小、微不足道的事。(《尼基阿斯-克拉蘇對比》4.4-5)

可見,普魯塔克並不讚賞尼基阿斯的“戰功”,其原因,或許一是因爲那是希臘人內部的戰爭,不是抗擊外來侵略者的戰爭;二是雅典與其他城邦作戰是恃強淩弱,雅典城邦的軍事與經濟實力遠遠高於對手,這些勝利沒有甚麼值得誇耀的。尼基阿斯在與其他城邦作戰過程中的所作所爲也並非無可指責,他同樣洗劫城市,濫殺無辜,表現得好像一位殘暴的將軍。

總之,普魯塔克對尼基阿斯的生涯中的諸多軍事勝利一筆帶過,沒有稱頌尼基阿斯作戰過程中的謀略與高超的談判手腕,也沒有直接點明尼基阿斯在某些戰爭中的殘暴;在收回屍體這件事上對尼基阿斯的贊頌有些不符合事實。普魯塔克之所以一筆帶過尼基阿斯的勝利,一方面是由於這些戰爭已由修昔底德等其他史家詳細記敍,不需要他再濃墨重彩地描寫;另一方面,普魯塔克或許也並不認爲這些戰鬥是了不起的戰功。最重要的是,普魯塔克的意圖並不是贊頌尼基阿斯的戰無不勝,而是刻畫他的品性,達到教化讀者的目的。普魯塔克或許認爲,這些勝利對於反映尼基阿斯的品性並不重要。對尼基阿斯諸多勝利的概述構成了背景,顯出他此前戰無不勝,與後面西西里遠征中雅典軍隊的全軍覆沒形成強烈對比。

二、放棄指揮權

把雅典軍隊指揮權讓給克里昂 (Cleon)是尼基阿斯生涯中的一個重要事件,此事發生於公元前425年。普魯塔克寫道,

克里昂的這次勝利使尼基阿斯大爲丟臉,他不僅被認爲丟棄了手中的盾牌,更爲丟臉和低下的是,由於怯懦,他自願交出了指揮權,把一個如此的大好成功機會給了對手,實際上是罷免了自己的職位(《尼基阿斯傳》8.1)。

似乎克里昂能夠攫取雅典軍隊的指揮權并聲望日隆,完全是由於尼基阿斯的怯懦,但在修昔底德筆下並非如此。

克里昂對尼基阿斯熱衷於與斯巴達人和解懷恨在心,他爲了與尼基阿斯作對而反對休戰。克里昂在公民大會上誇口說,如果他代替尼基阿斯出任將軍,那些斯巴達人絕不會頑抗那麼久。

尼基阿斯也在公民大會上發言,主張把遠征皮洛斯的指揮權交給他,讓他帶領一支軍隊,兵力大小任他要求,不要只是不冒風險地在口頭上說大話,而是要用行動爲城邦做出值得矚目的業績。(《尼基阿斯傳》8.3)

尼基阿斯之所以不願意圍攻斯法克蒂里亞島上的斯巴達人,一是因爲圍攻很難,島上缺乏淡水,在夏天和冬天都很難繞過伯羅奔半島來運輸給養;二是因爲尼基阿斯渴望同斯巴達人講和,他認爲和平更好,和平對雅典更有利。普魯塔克在《尼基阿斯傳》中說尼基阿斯由於怯懦,自願交出了指揮權,把大好的成功機會給了對手,似乎斯巴達人不堪一擊,雅典若與之作戰本將穩操勝劵,而尼基阿斯卻由於怯懦躲避與他們作戰。但在“對比”中,他又指責尼基阿斯在需要同斯巴達人作戰時卻脫下了將軍的戰袍,顯然,斯巴達由於其軍事和經濟實力,是一個強勁的對手。而且,考慮到斯法克蒂里亞島的位置與戰場地形,圍攻島上的斯巴達人這一仗並不好打,難度很大。普魯塔克把尼基阿斯放棄指揮權的原因都歸結爲他的怯懦時,並沒有提到戰場位置等實際困難。尼基阿斯不打沒有把握的仗,他放棄軍隊的指揮權並非完全沒有道理。

另外,尼基阿斯放棄指揮權也有他自己的考慮。按照修昔底德的敍述,克里昂把所有的過失都歸到尼基阿斯身上,對於克里昂對尼基阿斯的攻擊,雅典人開始埋怨克里昂,如果問題真那麼容易解決,他爲甚麼不躬赴前線呢?(《伯羅奔半島戰爭志》4.28)尼基阿斯看到這一點,也知道自己是克里昂攻擊的對象,他對克里昂說:克里昂可以隨意帶領任何軍隊前赴海島,作各種軍事上的嘗試。起初,克里昂以爲尼基阿斯的推薦不過是托詞,所以他滿口答應下來。但沒有想到尼基阿斯真的要把軍隊指揮權移交給他。克里昂不願意接受,他也知道這一仗並不好打,如果他率領雅典軍隊遠征,結果很可能不妙。克里昂開始恐慌,他推託說指揮軍隊的將軍是尼基阿斯而不是他。克里昂越是推讓,雅典民眾就越鼓勵尼基阿斯移交指揮權,要克里昂出征。最後,克里昂知道自己不可能取消諾言,只好硬著頭皮,揚帆出征。出征前,克里昂聲稱他不從本邦帶一兵一卒,只帶雅典城裏的列姆諾斯人和音不洛斯人,以及從埃努斯來助戰的輕盾兵和別處可調用的400名弓箭手。利用這支軍隊和皮洛斯現有的兵力,不出20天,他要活捉或殺死島上的斯巴達人。雅典人都認爲這是大話、蠢話,對此開懷大笑(《伯羅奔半島戰爭志》4.28)。修昔底德寫道:

他們 (雅典人)當中那些明智的人們暗暗慶倖,因爲克里昂的聲明對他們反正都是有利的:要麼就是他們借此除掉克里昂,這正是他們所期望的;要麼就是他們大失所望,克里昂將降服島上的拉棲代夢人。(《伯羅奔半島戰爭志》4.28.5)

尼基阿斯顯然是這些明智者中的一員,他把指揮權讓給克里昂出乎後者的意料。尼基阿斯的想法是:首先這一仗並不好打,克里昂很可能在戰場上失利,這樣就爲雅典民衆除掉了克里昂;其次,如果由於運氣或天意,克里昂打敗了島上的斯巴達人,那對城邦來說也是一件好事。與個人恩怨相比,城邦的利益顯然更重要,如果克里昂能打敗斯巴達人,他們大失所望也沒有關係,至少城邦獲益了。無論如何,尼基阿斯把指揮權讓給克里昂這一舉動背後有細緻的攷量,但普魯塔克在《尼基阿斯傳》中並沒有寫出這些思慮。

三、西西里遠征

對西西里遠征的敘述占據了《尼基阿斯傳》篇幅的三分之二。在西西里遠征開始之後,普魯塔克指責尼基阿斯浪費時間,表現得過分謹慎和遲疑。

當拉馬科斯敦促直接駛向敘拉古,在城下挑戰,而阿爾喀比亞德力主先掃蕩敘拉古的盟邦,爾後再去攻打敘拉古時,尼基阿斯卻堅決反對。他建議他們悄悄地沿西西里海岸行駛,圍繞它航行一周,顯示一下他們的軍隊和戰船,再選派一小部分兵力前去,讓埃格斯塔人嘗嘗援助的滋味,然後就返回雅典。這樣他就削弱了士兵的決心,降低了他們的士氣。(《尼基阿斯傳》14.3)

從這裏我們可以看出,尼基阿斯即使在艦隊到達西西里之後,也沒有下定決心與敘拉古作戰。他深知,西西里戰爭是一個泥淖,會把雅典及盟邦拖住無法脫身,極大地消耗雅典的兵力及資源。從西西里遠征的結果來看,尼基阿斯的想法無疑是正確的,雅典根本不該在斯巴達之外再樹立一個強大的敵人。修昔底德則分別敍述了阿爾喀比亞德、拉馬庫斯 (Lamachus)以及尼基阿斯等三人的戰略方針,未加評述,對尼基阿斯的戰略計畫既沒有表示贊同也沒有表示反對(《伯羅奔半島戰爭志》6.47-49)。

事實上,尼基阿斯之所以遲遲沒有進攻敘拉古,除了他自己沒有下定決心發動戰爭之外,還因爲當時雅典軍隊並沒有完全做好準備,並非如普魯塔克所言完全是由於怯懦。雅典艦隊遠離故土,雖然實力強大,但人力與給養得不到補充;愛吉斯泰人欺騙了雅典人,他們沒有拿出本來承諾的錢,雅典完全是用自己與盟邦的錢在打仗。爲了籌集金錢,尼基阿斯把跟隨艦隊的奴隸都賣掉了。西西里島上的城邦大都不接納雅典艦隊,不許他們進城,也不與他們進行貿易,只允許他們取水、停泊。雅典軍隊需要佔領一個城鎮作爲據點,但雅典軍隊的一半兵力進攻許布拉的行動又失敗了,這一失敗給了敘拉古人莫大的信心。可以想像,雅典軍隊是迫不得已與敘拉古交戰的:遠征已經開始,不可能放棄;船隻在海上停留的時間越長,對雅典軍隊越不利,海上航行對雅典人來說完全是消耗,對方則可以秣馬厲兵,從容地進行戰前準備。雅典軍隊只有冒險一戰,或可畢其功於一役。在與敘拉古人戰鬥之前,尼基阿斯的激勵演說表明他對雅典軍隊的不利境況非常清楚:

我們還要記住,我們遠離家鄉,在鄰近地區我們沒有友邦,除非你們用手中之劍贏得盟友。……在這裏,我們必須征服他們,否則我們將在劫難逃,因爲我們將受到他們大隊騎兵的追殺。因此,你們要牢記你們的榮譽,勇敢向前,進攻敵人;要知道,我們現在的宭迫和困難比敵人更嚴重。(《伯羅奔半島戰爭志》6.68.3-4)

雅典與敘拉古的第一場遭遇戰以敘拉古人失敗告終,但這場失敗對敘拉古人來說並不嚴重,反而促使他們改變戰爭策略。雅典人沒有去佔領敘拉古附近的奧林匹亞神廟,搶奪神廟裏的財物。普魯塔克說雅典人本打算去佔領那裏,但尼基阿斯有意拖延,結果敘拉古人先派軍隊佔領了這座神廟。普魯塔克寫道:

尼基阿斯認爲,如果他的士兵搶劫神廟中的財物,城邦從中將無利可得,而且他將會招來褻瀆神明的指責。尼基阿斯對這次名聲遠揚的勝利沒有加以利用。

尼基阿斯的考慮並不能算錯,如果佔領神廟,士兵們必定將神廟裏的財物據爲己有,不可能拿出來作爲軍餉;城邦沒有獲得利益,他自己又背上褻瀆神明的名聲。而且,他心裏或許有一絲不祥的預感:雅典士兵不一定能夠平安回家,如果埋骨異鄉,現在搶奪的財物到時候還不是要被敘拉古人奪了去?對於這一事件,修昔底德只簡單敍述道:

敘拉古人甚至派遣一支由敘拉古公民組成的駐軍趕赴奧林匹亞昂,他們擔心雅典人可能會掠奪存放在那裏的金銀財物。其餘的敘拉古人又回到城裏去了。但是,雅典人並沒有前往奧林匹亞昂。(《伯羅奔半島戰爭志》6.70.4-6.71.1)

這裏沒有提到雅典人沒去佔領奧林匹亞神廟是由於尼基阿斯的迷信。

接下來,在敍述雅典人修建圍繞敘拉古的城牆時,普魯塔克難得地對尼基阿斯表示了讚賞:“我無法不讚賞在這項成就中統帥表現出的審慎關切和士兵們的高尚勇氣”(《尼基阿斯傳》17.3)。隨著斯巴達加入西西里島上的戰爭,西西里島上的其他城邦開始支持敘拉古,勝利的天平逐漸向敘拉古傾斜。德摩斯提尼指揮的夜間偷襲行動失敗,雅典軍隊損失慘重。德摩斯提尼建議從海路撤退,但尼基阿斯反對這一提議。在普魯塔克筆下,尼基阿斯之所以反對撤軍,主要原因是他害怕因爲戰爭失利而受到公訴,與敘拉古人相比,他更害怕雅典人。他寧願選擇死在敵人手裏,也不願死在同胞手裏(《尼基阿斯傳》22.2-3)。雖然普魯塔克也順便提到“尼基阿斯還使其他將領相信,尼基阿斯之所以如此堅決地反對,一定是由於敘拉古城裏的通風使他抱有堅定的期望,所以將軍們就都贊成尼基阿斯了”(《尼基阿斯傳》22.4)。但在普魯塔克的描述中,尼基阿斯反對撤軍的主要原因無疑是他的膽怯。在修昔底德筆下,情況則要複雜得多。首先,即使打算撤退,也只能由幾位將軍秘密決定,而不應在全體會議上公開投票決定,否則,當他們真的想撤退時也很難成功撤退。撤退的命令應當在準備撤退時才下達給士兵,這一點無疑是正確的,如果過早走漏了撤退的風聲,敘拉古人一定會乘勝追擊,到時雅典人未必能順利撤離。其次,敘拉古城裏的親雅典派給尼基阿斯的情報使他認爲對方的情況比己方更加艱難,看誰更能堅持。第三,基於過去對雅典民眾的瞭解,他認爲與其在雅典人手下受到不公正的審判,不如在戰場上碰碰運氣。他寧願作爲一名軍人死在敵人手裏,也不願死在同胞的法庭上。

在因月食而耽誤撤軍這件事上,普魯塔克與修昔底德的敍述大體一致。修昔底德的敍述很簡短,只寫道“尼基阿斯依預言家所說,要等待三個九天之後,才可以再討論軍隊撤離的問題”(《伯羅奔半島戰爭志》7.50.4)。普魯塔克對這一插曲格外關注,插入了兩段離題話,討論對待月食應有的理性態度。哲人知道月食到底是甚麼。作爲柏拉圖的弟子兼朋友,狄翁 (Dion)在遇到月食時毫不驚慌,依然起錨出航,在敘拉古登了陸,驅走了僭主(《尼基阿斯傳》23.4)。同樣是在敘拉古,不同的是,一個是登陸,一個是撤離:學習哲學的、理性的狄翁沒有受到月食的影響,按照已定的理性規劃行事,取得了成功;過分虔誠、迷信的尼基阿斯則因爲月食耽誤了撤軍最後的機會,使成千上萬雅典士兵身死沙場。狄翁與尼基阿斯形成鮮明的對比。當然,尼基阿斯之所以過分迷信,原因之一是過去那位把他從迷信中解救出來的卜者斯提比德斯 (Stilbides)死了。普魯塔克還提到,人們對太陽或月亮顯示的凶兆只需提防三天,而尼基阿斯卻勸說雅典人要等到下一個月圓之夜。他對尼基阿斯的迷信愚妄非常不滿。

關於尼基阿斯的投降,修昔底德的記敍非常簡單,只寫道尼基阿斯本人向吉利浦斯 (Gylippus)投降,他對吉利浦斯和拉棲代夢人說,他們可以任意處置他,但不要殺戮他的士兵(《伯羅奔半島戰爭志》7.85.1)。普魯塔克的描寫則更富文學色彩:

營地裏一片悲慘的景象,最令人傷心的是尼基阿斯本人,他得到的飲食菲薄可憐,個人生活起居方面的供應也極其簡單,這些是與他的身份不相稱的;加以疾病纏身,看上去形銷骨立,虛弱難支。儘管如此,他還是堅持做甚至連強壯的人都無法忍受的事情。所有的人都明白,他如此忠於職守並不是爲了自己,也不僅僅是出於對生命的眷戀,而是爲了他們大家,他不能放棄希望。(《尼基阿斯傳》26.4-5)

普魯塔克在這裏難得地對尼基阿斯飽含同情:

人們沒有勇氣去企求神的幫助,因爲想到像他這樣虔誠的人,像他這樣對於神曾經有過如此多的偉大和輝煌的貢獻的人,現在的命運比他軍隊中那些最愚昧、最卑賤的人來也好不了多少。(《尼基阿斯傳》26.6)

儘管普魯塔克在前面不斷強調尼基阿斯的膽怯、猶豫、迷信,但在尼基阿斯生命的最後時光,他卻對尼基阿斯格外寬厚,讚賞性的文字更多,著力刻畫了他的堅毅、謀略和無私:

正是這位尼基阿斯,他企圖用語言和表情,以及安詳的態度表明他超越於可怕的命運,在接下來他領導的八天行軍中,儘管遭到敵人流矢飛鏑的襲擊,他卻成功地使隊伍保持不敗,直至德摩斯提尼以及他的分隊被擄。(《尼基阿斯傳》27.1)

“雖然缺少給養,尼基阿斯仍然堅持了一天一夜”(《尼基阿斯傳》27.3)。尼基阿斯對吉利浦斯的哀求被描摹得活靈活現:

最後,尼基阿斯撲到吉利浦斯的腳下喊道:“吉利浦斯,你現在是勝利者了,發發慈悲吧,不是對我,儘管我過去的輝煌的戰績給我帶來聲譽;而是對這些雅典人發發慈悲吧,要知道勝負是兵家常事,當雅典人交到好運時,他們對你們可是溫和而又克制的!”(《尼基阿斯傳》27.4)。

普魯塔克這段敍述低回哀傷,動人心魄,讀者不禁爲尼基阿斯的命運而感傷、嘆惜:一個這麼好的人落得如此下場!

最後,關於尼基阿斯之死,修昔底德認爲是與尼基阿斯私通的敘拉古人密謀殺害了他。普魯塔克另外引用了提邁奧斯的說法——否認尼基阿斯是敘拉古人下令處死的,而認爲他是在守衛的默許下自殺的。這一說法稍稍緩解了尼基阿斯被處死的嚴酷感覺,自殺多少是主動的選擇。

結語

通過簡單比較修昔底德與普魯塔克關於尼基阿斯的敍述,我們可以看到,修昔底德對戰爭、締結和約等大事件敍述較多,對尼基阿斯的品性幾乎沒有直接評價,只在第七卷末尾稱讚了尼基阿斯的道德。在若干關鍵的時間點,如把指揮權讓給克里昂、發言反對西西里遠征、德摩斯提尼建議撤軍等時刻,修昔底德細緻記敍了尼基阿斯背後的思慮,表明他的決定是經過周密思考和權衡的,是有理由的。我們看到的是戰場上、講壇上的尼基阿斯,是他在這些大場面中的表現。讀者會感到尼基阿斯是一位優秀的統帥,一位審慎的政治家,道德高尚,但對於他的私人生活,他的品性則知之甚少。

與修昔底德相反,普魯塔克則聚焦於尼基阿斯的品性。一開始,普魯塔克就對尼基阿斯的品性進行了總體描述:迷信、怯懦、浮誇、嘩眾取寵。在普魯塔克筆下,尼基阿斯的形象並不好:他很虔誠,但他占卜的主要事項是自己的礦山,關心的是自己的錢財;裝作每時每刻都忙於公務;由於害怕告密者而不與朋友進行私下的交往;由於怯懦,用錢來打發告密者;浪擲錢財以博得民眾歡心。總之,普魯塔克揭露了尼基阿斯表面光鮮的道德背後的陰暗與缺陷。對於尼基阿斯的軍事勝利,普魯塔克只用了一小段簡單概述,沒有敍述每一次戰役的詳細的戰鬥經過,也沒有記敍尼基阿斯的作戰謀略與思慮。

接下來在放棄指揮權這件事上,普魯塔克更是把原因完全歸結到尼基阿斯的怯懦,沒有把修昔底德著作中尼基阿斯的考慮寫進來。《尼基阿斯和約》的締結是他的一大功績,但普魯塔克並沒有用很多篇幅歌頌尼基阿斯的這一貢獻,只在“尼基阿斯-克拉蘇對比”中稱讚“這是具有古希臘風範的一次政治成就”。在阿爾喀比亞德鼓吹西西里遠征的時候,尼基阿斯的反對體現出他的審慎和冷靜。在西西里遠征初期,普魯塔克依然指責尼基阿斯怯懦、延誤戰機,沒能振作起來,充滿激情地去履行職責。西西里作戰期間,普魯塔克不止一次稱讚尼基阿斯的軍事才能與品格 (與敘拉古人的第一次戰鬥;修築圍困敘拉古的城牆等)。在西西里遠征即將結束之時,普魯塔克除了對尼基阿斯的迷信有所批評之外,在其他時候對尼基阿斯都是非常讚賞的:包括他在撤退中的表現、最後向吉利浦斯哀求放過雅典士兵等等。

總之,在《尼基阿斯傳》中,普魯塔克似乎對尼基阿斯這一形象有著更強的作者干預。他選擇性地詳述某些方面,忽略某些方面。普魯塔克很少象修昔底德那樣詳盡敍述尼基阿斯的想法與思考,而是更頻繁地以作者的身份提出道德判斷。縱觀《尼基阿斯傳》全篇,開篇對尼基阿斯的描述似乎是揭示尼基阿斯“高尚”品德背後的真相,對尼基阿斯的品性進行“探究”。普魯塔克著重強調了尼基阿斯的怯懦:由於怯懦,他讓克里昂與阿爾喀比亞德聲名日隆;由於怯懦,他錯失了西西里遠征的戰鬥時機 (儘管未必如此);由於怯懦,他害怕回到雅典接受審判,致使雅典軍隊全軍覆沒。只是在西西里遠征的後期和雅典軍隊徹底失敗時,普魯塔克才強烈贊許尼基阿斯,他這樣做似乎是爲了平衡整篇列傳的基調。尼基阿斯是一位悲劇英雄,他的命運也是一位悲劇英雄的命運。他的品性中卓越與缺陷並存,卓越使人爲他的戰敗與死亡扼腕歎息,缺陷則令讀者警醒。

參考文獻[References]

Pelling,C.B.R.“Plutarch and Thucydides.”in Plutarch and the Historical Tradition.Ed.Philip A.Stadter.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1992.

普魯塔克,《希臘羅馬名人傳》(上冊),陸永庭,吳彭鵬等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90。[Plutarch.Lives.Trans.Lu Yongting,Wu Pengpeng et al.Beijing:The Commercial Press,1990.]

---.“Plutarch's Nicias and Alcibiades.”Trans.and Annotated by Bernadotte Perrin.New York:Charles Scribner's Sons,1912.

修昔底德,《伯羅奔尼撒戰爭史》,徐鬆岩譯注,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Thucydides.History of Peloponnesian War.Trans.Xu Songyan.Shanghai:Shanghai People's Publishing House,2012.]

Titchener,Frances B.“Plutarch's use of Thucydides in the Moralia.”Phoenix,Vol.49,No.3(1995):189-200.

A Com parison of Plutarch's and Thucydides'Narratives on Nikias

Nikiaswas a famous Athenian general in the Peloponnesian War.Therewere a considerable amount of narratives on Nikias in Thucydides'“History of Peloponnesian War.”Plutarch also wrote“Life of Nikias”with Nikias as the subject.However,their narratives on Nikiaswere different in many respects.A comparison of their narratives on Nikiasmay contribute to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Plutarch's writing art and his intention.It shows that Thucydides'narrative seemed to be more objective.It focused on war and other magnificent deeds,described the course of battles,Nikias' military actions and his thoughts behind actions;but it did not mention Nikias'character and seldom praised or censured him directly.By comparison,Plutarch's narrative focused on Nikias'character,underlining thedefects of his character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is character and his fortune,made explicitmoral judgments frequently and reminded readers to reflect constantly,thus to educate them.At the beginning,“Life of Nikias”revealed the truths behind Nikias'noble virtue.Then,Plutarch summarized variousmajor victories in Nikias'life with one short passage,not in chorological order.He did not describe specific battles in details.Nikias'previous invincibility seemed to serve as a background of his final fatal failure.With respect to his renouncement of command,Thucydides described the objective condition of battlefield and Nikias'reasons in details;however,Plutarch attributed his renouncement to his cowardice.In the narration of the Sicily expedition,Plutarch criticized Nikias'cowardicemore severely.It was because of his cowardice that Nikiasmissed the opportunity towin a battle from time to time.Because of his cowardice,Nikias feared to be put on trial if he returned to Athens,so he opposed to retreat the army.His opposition and hesitation caused the Athenian disastrous defeat in the end.However,in Thucydides'narration,the reasons for Nikias'opposition of retreat weremore complicated.In the later stage of the Sicily expedition,Plutarch praised Nikias'fortitude,selflessness and his caring for soldiers'lives.In Plutarch's“Life of Nikias,”there were both excellence and defects in Nikias'character:the excellence of his charactermade readers sigh sadly for his end,while the defects in his charactermade readers to be vigilant.

Nikias;Plutarch;Thucydides;character

關鍵詞:尼基阿斯 普魯塔克 修昔底德 品性

猜你喜欢
品性
研学旅行:儿童良好品性塑造的新取径
读史札记:我对希腊人的认识
品德课堂教学中“学生活动”探究
品德教学须关注品性、悟性、灵性
“不同地域学生融和品性培育”研究领域现状和趋势分析
小学语文课堂的理性重构
康德论根本恶和心灵的转变
二程理学与德性伦理
原创性·悟性·灵性·品性
高校辅导员的实践智慧:内涵、品性与发展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