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静
摘 要:学生是有差异的,在课堂上有的学生回答问题时滔滔不绝,有的结结巴巴;有的乐于表现,有的不愛表达;有的性格内向,有的心中暂有疙瘩……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利用个体的差异创造性地融合,促进课堂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语文课堂;智慧;培养和生成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6)10B-0037-01
新课程语文教学,要引导学生学会自己去找答案;给学生一个条件,让他自己去锻炼;给学生一个空间,让他自己去前进,学会学习。
一、凸现自主,激发探究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对于知识的传授更多的是生硬地灌输给学生,为教而教,而新课程、新理念下的教学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的自主得以体现,探究欲望得到满足。启发学生思考要留有“余地”,让学生去开垦;讲述要留有“余味”,留给学生自己去“品尝”;分析问题要留有空间、时间,让学生去思考和探索。让学生思维由“聚敛”变为“发散”;由“正向”变为“横向”或“逆向”。
(一)凸现自主,培养兴趣
一堂好课,要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要想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就要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如在教学《秋游》时,让学生回忆“秋天到了,你来到田野上喜欢做什么呀?”学生们生长在农村,都有过在田野上玩耍的经历,因此,他们有的说“我喜欢去逮蚂蚱,一扑就捉住了”,有的说“我喜欢和小伙伴追逐做游戏”……他们说得兴高采烈,妙趣横生,从他们脸上洋溢的笑容可以看得出来,主体意识被激发,他们乐于去表达。
儿童的思维是以直观的形象思维为主,他们的情感总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他们的主人翁意识也是由老师潜移默化地培养的。如《雨点》一文的学习中,当学生们读通课文后,我问道:“孩子们,想变成雨点到大自然中去游玩吗?”他们不约而同地说“想!”“小雨点们动起来,想到哪儿就去试试吧!”学生们在课堂上活动起来,找“大海”、找“小溪”、找“草叶”、“你来到了哪儿,在做什么?”孩子们自主说话交流,不仅融合了课本上的语言,他们还想象拓延展,有的说“雨点落在草叶上,在草叶上滑滑梯”。有的说“雨点落进泥土里,在泥土里和蚯蚓捉迷藏”。多生动的想象啊!这就是一句句优美的诗,学生在不知不觉中领会了自主学习。
(二)活跃思维,引发探究
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教学目标的核心,学生的思维一旦被调动起来,就能激发探究兴趣。探究之前,要调动学生质疑的积极性,以学生的质疑促进探究的兴趣。
如《有趣的发现》一文的教学中,我让学生读题后对课题提提问题,出现了“谁发现了什么?为什么说这个发现很有趣”……这些是很有价值的问题。继续加以引导,“你打算怎么解决这些问题呢?”他们在思考中找到了解疑的途径。“那么,请同学们按照自己的方法去读书,找找答案,再和组内同学交流交流吧!”交流中,学生兴致勃勃说着自己的发现,当有的同学提出达尔文在岛上看到昆虫“要么翅膀特别大,要么就没有翅膀”这一发现,紧接着有同学提出下一个问题“翅膀小的昆虫哪去了?为什么会这样?我看到路边有翅膀小的昆虫啊”。我抓住这点,“是啊,你再读读,找找,看看还能发现什么?”学生就在自己与老师有意无意地设问中去朗读、去探究、去发现。他们参与了探究的过程,享受了交流中探究的乐趣,并从中学有所得,体现了参与、思考探究的真正意义——学生讨论的问题,不再是教师从主观愿望出发硬塞给学生的,而是来自学生,是学生急于释疑求解的问题,他们的探究是自发的、乐意的,感到愉快而有所得的。
二、激发想象,创造智慧
想象力是影响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非认知因素。从某种意义上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学生如果丧失想象、思维和自己的语言,既不会自己思考,也不会说自己的话,仅仅靠“回忆”书本上现成的词句过日子,那可以说是一种悲哀。富于想象力的学生将各种想象具体化,善于想象从未发生过的事物,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不仅有利于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而且能促进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提升。
在小学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中,给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使学生沉浸在想象之中,智慧的火花频频爆发,学生正处于想象的最佳时期,他们的眼中、心灵中有想象世界,怎样使教学内容与学生们的想象世界融合起来,使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焕发生命的活力呢?我在尝试中探索着。在教学《蚂蚁和蝈蝈》时,读完蚂蚁在烈日下齐心搬粮食的一段后,让学生品一品,想象一下蚂蚁们还会怎么搬粮食,它们的心里怎么想?怎么喊号子?可以边想边演。这样,学生们的大脑被激活,他们说得可生动了,“有的抱,有的含,有的扛……”“领头的蚂蚁喊着‘加油啊,一二!”……一点一滴地展现着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创新的种子往往孕育在一个人的孩提时代,在孩子们的心田里播撒创新的种子,激发想象力,使孩子们从自己的眼光,从自己的生活实际出发作出联想,正是儿童富有创造性的表现。
参考文献:
[1]朱宏军.追寻有效理答 打造智慧课堂[J].小学语文教学,2012,(1).
[2]陈艳华.智慧课堂 情趣无限[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4,(8).
[3]曹晨曦.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学智慧的呈现及养成策略[J].江苏教育研究,2009,(8).
内蒙古教育·基教版2016年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