棋王

2016-11-24 21:50
作文评点报·作文素材初中版 2016年44期
关键词:呆子棋王饭盒

他对吃是虔诚的,而且很精细。有时你会可怜那些饭被他吃得一个渣儿都不剩,真有点儿惨无人道。我在火车上一直看他下棋,发现他同样是精细的,但就有气度得多。他常常在我们还根本看不出已是败局时就开始重码棋子,说:“再来一盘吧。”有的人不服输,非要下完,对他那样暗示“死刑”还存些侥幸,他也奉陪,用四五步棋逼死对方,说:“非要听‘将,有瘾?”

我每看到他吃饭,就回想起杰克·伦敦的《热爱生命》,终于在一次饭后他小口呷汤时讲了这个故事,我因为有过饥饿的体验,所以特别渲染了故事中饥饿的感觉。他不再喝汤,只是把饭盒端在嘴边儿,一动不动地听我讲。我讲完了,他呆了许久,凝视着饭盒里的水,喝了一口,才很严肃地看着我说:“这个人是对的。他当然要把饼干藏在褥子底下,照你讲,他是对失去食物产生了精神上的恐惧,是精神病?不,他有道理,太有道理了。写书的人怎么可以这么理解这个人呢?杰……杰什么?嗯,杰克·伦敦,这个小子真是饱汉子不知饿汉子饥。”我马上指出杰克·伦敦是一个如何如何的人。他说:“是呀,不管怎么样,像你说的,杰克·伦敦后来出了名,肯定不愁吃的,他当然会叼着根烟,写些嘲笑饥饿的故事。”我说:“杰克·伦敦丝毫也没有嘲笑饥饿,他是……”他不耐烦地打断我说:“怎么不是嘲笑?把一个特别清楚饥饿是怎么回事儿的人写成发了神经,我不喜欢。”我只好苦笑,不再说什么。可是一没人和他下棋了,他就又问我:“嗯?再讲个吃的故事?其实杰克·伦敦那个故事挺好。”我有些不高兴地说:“那根本不是个吃的故事,那是一个讲生命的故事。你不愧为棋呆子。”大概是我脸上有种表情,于是他不知怎么办才好。我心里有一种东西升上来,我还是喜欢他的,就说:“好吧,巴尔扎克的《邦斯舅舅》听过吗?”他摇摇头。我就又好好儿地给他讲述了一下邦斯这个老饕。不料他听完,马上就说:“这个故事不好,这是一个馋的故事,不是吃的故事。邦斯这个老头儿若只是吃而不馋,不会死。我不喜欢这个故事。”他马上意识到这最后一句话,就急忙说:“倒也不是不喜欢。不过洋人总和咱们不一样,隔着一层。我给你讲个故事吧。”我马上有了兴趣,棋呆子居然也有故事!他把身体靠得舒服一些,说:“从前哪,”笑了笑,又说:“老是提从前,可这个故事是我们院儿的五奶奶讲的。嗯——老辈子的时候,有这么一家子,吃喝不愁。粮食一囤一囤的,顿顿想吃多少吃多少,嘿,可美气了。后来呢,娶了个儿媳妇。那真能干,就没说把饭做煳过,不干不稀,特解饱。可这媳妇,每做一顿饭,必抓出一把米藏好……”听到这儿,我忍不住插嘴:“老掉牙的故事了,还不是后来遇了荒年,大家没饭吃,媳妇把每日攒下的米拿出来,不但自家有了,还分给穷人?”他很惊奇地坐直了,看着我说:“你知道这个故事?可那米没有分给别人,五奶奶没有说分给别人。”我笑了,说:“这是教育小孩儿要节约的故事,你还拿来有滋有味儿地讲,你真是呆子,还不是一个吃的故事。”他摇摇头,说:“这太是吃的故事了,首先得有饭,才能吃,这家子有一囤一囤的粮食。可光穷吃不行,得记着断顿儿的时候,每顿都要欠一点儿。老话儿说‘半饥半饱日子长嘛。”我想笑但没笑出来,似乎明白了一些什么。(节选自《棋王》,有删改)

【赏析】

《棋王》是阿城的代表作。这个以“知青”生活为题材的中篇小说更着重表现的是对传统文化中理想精神的寻找。小说以远赴云南边境“上山下乡”的一群“知青”为主人公,勾画了他们在非常环境里的人生经历。主人公王一生天性柔弱,是一个典型的既不远离世俗生活,又不沉溺于俗世环境的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家思想深刻地影响到了“王一生”的为人处世乃至精神世界:老庄哲学中的淡泊宁静的“超脱境界”,或许正是“王一生”梦寐以求的人生理想,也是小说所要建立的文化立场。人生如梦,人生如棋,“王一生”就在他的棋盘世界里找到了自己的人生归宿。

猜你喜欢
呆子棋王饭盒
呆子吃盐
超级棋王
塑料饭盒异味巧去除
大头呆子
《棋王》:迷狂时代的英雄情怀
呆 子
甜蜜的饭盒
呆子卖布
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