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林
道德管理是道德的管理,这是企业伦理研究的内容。在英语中,伦理和道德可以翻译为“道德”,多数中国学者也表示,他们的研究成果,“伦理”和“道德经”可以通用。
一、国外研究情况
外国企业伦理的研究始于马克斯·韦伯和亚当·斯密,但在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在美国形成真正的商业道德。1962年,美国出版了一本题为“企业伦理和相关行动声明”的报告,与此同时,美国的教育部门已经开始考虑商业道德管理教育纳入为一部分。而此期间,各种企业丑闻的爆发引起了学术界的重视。如在1974年11月在堪萨斯大学举办了首届管理伦理研讨会,论文《道德,自由管理和公共政策:伦理问题的集合企业》,成为国外管理伦理学研究符号的崛起。在此之后,大量的教材和专着的管理伦理,如雨后春笋般大量涌现,如肯尼斯·布兰查德编辑的《道德经营权》,Solonberg的《良心经营领导》,林恩夏普编辑的《伦理和组织的信誉》,彼得德鲁克的《个人管理》等,这些学术成果逐渐对企业经营活动中的道德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此外,国外许多学者也研究了中国古代道德,在著作《管理思想的演变》中,雷恩指出:“孔子是不朽的,首先因为他从事道德教育,其次是因为他主张按提高官员的制度。”加拿大管理哲学家,在英国剑桥大学客座教授霍金森在他的著作《领导哲学》中指出:中国的儒家领导倡导“珍爱传统的道德价值观,文化,或秩序。”他试图用组织工具教养的道德标准和人的尊严与历史连续性的连续性。“这些研究只是从鉴于涉及企业管理伦理问题的伦理点。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国外学者开始运用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方法来讨论企业管理伦理的主体,即企业管理者的道德问题:尼尔森(1984)解释,并探讨组织压力和组织规则的力量来推动艾希曼(纳粹)的压力下,组织型管理者,理查三世(莎士比亚笔下的人物)经理,浮士德(歌德字符在小说)这三种类型的管理者和组织有害的行为般经理。乌尔里希和蒂勒曼(1993),通过管理者的定性调查(主要是高层次),建立了思想的四大优势道德型号:customism,经济主义,理想主义和transformism,并认为这种变化的类型是新的企业家之一)将成为管理器类型的未来。巴纳德(1997)指出,企业的组织结构的持续时间取决于领导人的信念角色“某些信仰是为那些谁自愿组织有助于结缘组织的愿望的意愿必不可少的”质量和领导力根据该组织的品德素质。此外,一些学者提出了企业管理者的道德决策,这是典型的由休息(1986)提出了四个阶段的道德决策过程的模式,即认识到道德问题的存在,使道德判断,道德建立的意图和采取道德行为。伯曼(1999)建立了内部利益相关者的承诺和战略利益相关者管理两种模式,研究经理是否要提高财务业绩将重点放在利益相关者管理企业,还是促进利益相关者的利益,道义上的承诺会影响公司的战略,因而具有影响对财务绩效。他的结论是企业领导者的道德标准普遍为负,而投机取巧。进入新世纪后,国外学者开始探索企业伦理,如普利文Kulshreshtha(2005年)在这本书的经济激励“企业伦理与经济激励:当代业务问题和道德困境”一文中曾指出,即使是在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下,企业的行为也极有可能是不道德的。而不是依靠一个公司的良知,推动其履行社会责任,这是更好地使用改变了企业的激励结构的更有效的方法,使之更合乎道德的,从而使该公司获得更多的中利润。这些经济激励措施,引导商业道德是:利用价格,税收优惠,形式,补贴和处罚。西格蒙德·瓦格纳 - 冢本(2005)也表明“企业道德竞争力”,其中规定,一旦道德被转化为公司的经济资产,公司的道德能力会产生竞争优势,提高公司的盈利能力和前景的概念生存。
二、国内研究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和经济生活,科学,技术,文化生活和政治生活后,出现了一些不当行为,人们开始逐步探讨并专注于管理活动的道德问题。从这种讨论中,中国学者开始研究经济管理和伦理问题。据不完全统计,有在我们的国家,这是我国第一个步骤参照西方发达国家学习管理学的道德问题迄今公布的多达百西方管理的书籍。学者在中国,如闻科覃,苏勇,严远华,张文显和李兰芬,已经写了不同的版本分别是《管理伦理》,这是基于中国国情的。事实上,目前的管理伦理研究主要集中在企业管理伦理的研究,所以这是通常所指的管理伦理研究的是企业管理活动的道德的研究。万俊人在著作《文化资本和管理伦理》中说:“管理伦理是基于企业行为的行为或规范的价值,基本对象和范围形成的技术和组织条件,现代管理科学工作方法,组织和协调的方式,在企业内部的人际关系和道德素质,职业道德或特殊从业者或工人的职工职业道德在特殊的社会行业组织或行业。此外,许多学者开始对经济学和管理伦理的关联问题进行研究,其中较为突出的是厉以宁的著作《经济学的伦理问题》,选中其中的效率和公平性,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产权等学科的知识相结合交易中,个人消费行为,个人的投资行为,经济增长的成本,经济增长七个方面合理的速度来解释经济伦理的问题。此外,陆小伟的《发展中国经济伦理》,欧阳润平的“利益共生- 中国商业伦理的研究”,“中国经济伦理的发展”,王小锡的“经济伦理与企业发展”,这些作品都从经济学方面推动了管理伦理学的发展。1999年,经济和社会科学的上海社科院伦理研究中心成立。它是最早的机构建立经济和伦理问题专业研究之一。目前,该中心拥有包括近70国际和国内知名企业,经济学家和伦理学家。多年来,该中心已成功举办各类学术讲座18次,发表了大量的诉讼,已经成为国际经济伦理问题讨论的大舞台。与此同时,道德的学术讨论已不再局限于伦理的范畴,但是从经济角度来解释它的性质。王小锡(2004)认为,道德也是一种资本。道德资本是广义的资本概念的一部分。道德是运行秩序和制定有效的社会经济生产过程中资源的巨大的经济效益的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与此同时,因为交易过程中的不完全信息和有限理性和生产工艺,道德可作为一个约束,以减少道德风险,减少机会主义行为,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创造财富。潘文玉(2004)认为,兴趣是道德的精华内容,追求利润的行为是道德行为的机制。守德的成本和效益,有有形和无形的成本,有个体成本和社会社会。道德是成本和收益之间权衡的结果。陈红兵(2004年)在他的博士论文用企业伦理分析的经济效用最大化,并进行综合分析。这些研究表明:道德行为,特别是在自然界企业管理道德行为是利益导向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