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科技创新驱动力实现苏北经济行稳致远发展研究

2016-11-24 11:01闫海强
2016年34期
关键词:创新环境产业结构

闫海强

摘 要:本文通过分析苏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现状,探讨在十八大提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指导下,加快提升创新驱动力的重大战略意义;其次,分析苏北对于创新驱动力提升的需求;最后,提出通过确定苏北五市的创新驱动侧重点,建设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体系,创新金融产品,完善融资方式,改善地区产业结构,驱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等建议以实现苏北地区行稳致远发展。

关键词:科技创新驱动力;产业结构;创新环境

近现代世界历史表明,科技创新引发的技术革命和进步是产业革命的源头,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和经济全球化的加速,更需要依靠科技创新提升国家和地区的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纵观当今世界创新型国家,新综合指数明显高于其他国家,科技进步贡献率大约都在70%以上(而苏北的科技进步贡献率只有52%),对外技术的依存度都在30%以下。因此,只有不断提升自主创新力,才能驱动经济社会发展快速迈上新的台阶,真正实现行稳致远发展。

“十二五”以来苏北依靠创新驱动已取得显著发展成效,2015年,苏北五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564.3亿元,人均GDP55127元,完成工业增加值7445.5亿元。[1]研究发现,当人均GDP达到13000~15000元后,创新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将更加明显。[1]因此,苏北地区总体已进入由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的过渡期。近些年来,苏北五市的公路、铁路、机场、航道、港口和信息化等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加强,随着“连淮扬镇”客运专线和“徐宿淮盐”、青连、连盐、沪通等铁路建设和贯通,五市间铁路主骨架和快速铁路网即将诞生,将极大地缩短苏北与苏南、上海等沿海发达地区的时空距离,对引进创新资源和送出创新成果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在新的时代机遇下,苏北应从以下几方面提升提升科技创新力,实现苏北经济运行稳致远发展。

一、确定苏北五市的创新侧重点

基于苏北各市不同的特征和优势,确定创新侧重点。第一,抓住“国家东中西部合作示范区”建设契机,发挥连云港亚欧大陆桥桥头堡与“一带一路”纽带作用,联合盐城建设苏北-沿海城际铁路,扩大空港容量,建设港口保税区、自由贸易区、航运交易市场等,通过辐射效应推进苏北腹地开放型经济建设发展。第二,加快徐州都市圈的建设;发挥淮安区位优势和交通优势,加大重要中心城市建设力度;加强推进宿迁城市化进程。第三,打通苏北与皖北、鲁南、豫南、鄂东等淮河流域入海大通道,建设东向入海铁路线,构建“淮河流域经济区”。[2]

二、建设苏北人才高地

苏北地区原先的科教人才资源相对缺乏,而随着苏北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也更加紧迫。一方面需要通过完善激励机制和培训机制充分发挥现有人才的创新积极性和提升创新能力,重视科技人才队伍结构和专业优化建设。另一方面,创新体制机制,营造良好的工作与生活环境,增加对人才的吸引力,突破“以产业吸引人才”的传统理念,形成“以人才集聚产业”的新思路,达到“引进一个人才,打造一个企业,带动一个产业”链式效应。[2]

三、建设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体系

企业创新主体地位逐渐凸显,苏北地区建有高新技术企业目前800多家,企业研发机构4500余家,是2010年的5倍多。[1]但根据地区经济发展要求,需要建设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体系,以提升其在全球化竞争过程中的竞争力和发展潜力。第一,可以根据各企业不同的科研创新能力,打造创新梯队。将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企业培育成领军企业,建设企业高水平研发机构,以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对创新能力不足的企业,通过集中政策资金、融资担保、培训、股权投资等多种服务手段,培育其成为具有成长潜力的科技型中小企业。第二,在重点发展领域支持企业建设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研究生工作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中心、企业技术中心,鼓励企业与高校院所联合建设企业研究院,以整体提升企业科技创新水平。

四、创新金融产品,完善融资方式

第一,苏北五市应该继续支持新兴产业、重点产品研发和重要科技成果转化,持续开展银企合作推介活动,帮助银行等金融机构提高对优质企业、项目的认识。第二,各地应结合实际,推进科技金融产品快速开发,设立科技金融专营机构和创新实验基地,研发适合且适用于科技企业特点的金融产品,推进科技信贷产品创新,加快应收账款、股权、专利权、商标权、排污权抵(质)押融资业务的推进,完善以财政拨款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银行贷款及税收优惠政策为辅的科技投入政策的多元化科技投入体系。[2]

五、改善地区产业结构

第一,苏北地区农业特色产业年产值达2200多亿元,苗木花卉、海水养殖等一批百亿级农业特色产业竞争优势突出。[1]将科技创新成果更多地推广到农林渔业生产与再加工领域,提升其产品附加值,可以改善相关从业人员收入的同时提升其产业经济效益。

第二,结合国际产业发展趋势,通过科技创新培育和推广形成新的支柱产业,建设一批处于产业链高端的龙头型企业,将科技创新应用于高新技术含量高且国家政策倾斜的领域,以改善苏北地区的整体产业结构。

第三,加大在第三产业对科技创新的应用领域和强度,提升第三产业的相较竞争力。例如在旅游方面,应基于苏北五市之间的合作开发,就不同的旅游资源优势和特点,创新利用苏北五市的旅游资源特色,大幅度提升其对地方经济的贡献。

六、驱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在现有经济结构下,传统产业的发展前景堪忧,产业原有发展空间十分有限。要想提升企业生存竞争力,必须将科技创新应用于各传统产业中,以扩展其产品类型和增值空间,将原有传统产业迅速提升至价值链和技术链的高端,驱动产业转型升级。

七、创新区域经济发展制度

加强制度创新,整合管理体制和监管机制,正确发挥对科技创新的引导和推动作用,建立“一带一路”与苏北地区一体化合作机制,保证苏北振兴的可持续发展。加强政策创新,全方位提供优质政策服务,优化对外开放格局,拉动苏北地区发展。

八、加快建设地区创新体系

截至2015年苏北已经建立校企联盟近4000家,[1]但仍然无法满足企业与市场的需求,所以需要继续完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创新校企研发平台、信息服务平台、产业孵化平台、技术转移平台、检验检测平台等,促进社会科技资源高效配置和综合集成利用,为科技创新提供专业化、市场化的服务,全面展开科研创新布局,实现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

参考文献:

[1] 陈建清 徐盈之.苏北地区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基本路径[J].科技通报,2016(04):19-21.

[2] 凌申.“一带一路”建设与苏北振兴一体化发展研究[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10):9-12.

[3] 郭娅娟.苏北五市科技竞争力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0(16):151-210.

猜你喜欢
创新环境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变迁影响因素的统计考察
基于产业结构对接的人力资源培养实践与思考——以湖南省为例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建筑业产业结构研究综述
创新驱动研究综述
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变动、技术进步与碳排放
中国解决产业结构问题从淘汰落后产能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