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晋
摘 要: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条件的逐步改善,很多人质疑艰苦奋斗已经过时,忘却了艰苦奋斗的传统,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攀比现象也屡见不鲜。在这种情形下重新认识艰苦奋斗思想的价值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艰苦奋斗;大学生;作用
时代虽然在发展,但是艰苦奋斗的作风却不能舍弃。很多人认为艰苦奋斗是在条件艰苦的旧时代才要保持的,在经济得到快速发展的今天我们更多的是应当去享受经济发展的成果。这种理解是不正确的。这种看法忽视了艰苦奋斗的重要作用作用,把艰苦奋的内涵狭隘化了。
一、艰苦奋斗的内涵
关于艰苦奋斗的内涵,最早在《诗经》中就有对“艰”和“苦”的文字记载,指艰难、险恶和困苦。在《周易》中的“奋”指的是震动、振作,“斗”表达的是斗争的意思。艰苦奋斗的原意就是指不惧艰难困苦,进行坚持不懈的斗争。
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也是我们党的传统和政治本色。中国共产党带领劳动人民争取民族解放独立的历史也可谓是一部艰苦奋斗的创业历史。但是艰苦奋斗并不仅仅是是一个政党、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在遇到困难时所提出的阶段性口号。艰苦奋斗的内涵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的,其内涵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艰苦奋斗作为一种作风、一种精神,随着时代背景的变化而被不断的赋予了新的内涵。
1、艰苦奋斗是一种不怕困难顽强拼搏的精神风貌,也是一种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这种顽强拼搏的精神风貌不仅仅在国家困难的时期需要坚持,在我国经济发展的今天,我国的改革正处于攻坚期深水期这种精神也一样需要坚持。我们当前的社会主义建设还面临着许多阻力,困难,面对这些困难我们必须坚持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只有保持这种精神我们才能够服前进中的困难,不断取得新的成绩。
2、艰苦奋斗是一种坚忍不拔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每个公民如果都能够做到自觉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坚持按规律办事,廉洁奉公,多做贡献,那么相信小到一个个人、一个企业大到一个国家一个社会都会处于力争上游拼搏进取的状态,人民的幸福和国家的强大是必然的。
3、艰苦奋斗是一种勤俭节约,理性消费的生活态度。古语说:成由勤俭败由奢。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仍然要勤俭节约,反对奢侈浪费,只有坚持艰苦奋斗的理念,正确的处理好生产和消费的关系,我们才能够集中力积累节约资本更好的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也有利于我们摒弃奢侈浪费等不正确的消费心态,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价值理念。
二、艰苦奋斗思想缺失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
艰苦奋斗精神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具有巨大的作用,这种精神一旦在人们头脑中形成,就能产生巨大的生命力和持续力。反之,没有这种精神的鼓励,人们很容易丧失热情,萎靡不振。
迈入大学校园的大学生应当正处于奋发拼搏,为了梦想努力进取的时期。但是有的学生在进入大学后却没有那样做,经历过高考的紧张后,把大学当成了一个放松的场所。没有了之前紧张的学习氛围,老师时时刻刻的督促,加之远离家长的约束,很多意志本就薄弱的学生失去了斗志,失去了方向。在学习上也逐渐放松了下来,沉迷与娱乐。
进入大学,学生们眼界更加开阔,接触的新鲜事物越来越多,在为人处事的过程中很容易受到不良消费观念的影响,开始注重攀比,追求名牌,有的为了买奢侈品缩衣节食,欺骗父母,更有甚者不息债台高筑。
大学一毕业就失业的说法不算新鲜。很多大学生对待就业没有正确的态度,摆不正自己的位置,往往贪图安逸,眼高手低,怕苦怕累。心理承受能力也不强,抗挫折、抗压能力差。
三、如何提高大学生的艰苦奋斗思想
首先,父母要转变教育观念,让孩子适当的吃苦。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导师,家庭教育至关重要。父母要注重言传身教,以实际行动让孩子了解,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重要性。摒弃溺爱子女的错误做法,从小就培养孩子热爱劳动和独立自主的能力。
其次,学校要加强教育。高校要注意塑造一个有着艰苦奋斗氛围的学校风气,让学生们在这一氛中得到熏陶。(1)学校要积极组织宣传教育活动,让大学生了解艰苦奋斗思想的形成发展,以及其对当代的价值。在这一过程中可采取宣传栏,宣传片等多样的形式,让大学生们加强了解。再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可以组织,作文比赛、微电影等系列活动,让学生们参与其中。(2)学校要经常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让大学生们亲身体验,既锻炼了专业技能,也能切实体会到吃苦耐劳的生活态度。(3)学校要制定规章制度,约束学生们的言行举止,督促其养成艰苦奋斗的品格。
再次,社会要积极引导。社会舆论具有重大的导向作用。要充分利用新闻、报刊、电视、网络等传媒渠道。宣传艰苦奋斗思想的作用,不仅要宣传老一辈革命家艰苦奋斗的实践,也要挖掘当今社会艰苦奋斗的典型。同时要善于发现当代大学生在大学生中拥有艰苦奋斗品质的典型,加以宣传,使得大学生们更好的感同身受。
大学生的艰苦奋斗思想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家庭、学校、社会以及大学生本身多方共同的努力。相信在共同努力下,我们的大学生会成长为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作者单位:鲁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