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语法在大学英语语篇阅读中地位的重估

2016-11-24 02:04:39李珍
三明学院学报 2016年5期
关键词:词法词缀句法

李珍

(三明学院 外国语学院,福建 三明365004)

传统语法在大学英语语篇阅读中地位的重估

李珍

(三明学院 外国语学院,福建 三明365004)

近十年来,有观点认为传统语法无法关照到语篇的框架架构与逻辑呼应,因而从功能性视角来看,它对于语篇阅读毫无助益可言,无法成为语篇的有机组成部分。从传统语法与语篇阅读的理论关联及在语篇阅读实践中的功能可见,传统语法与语篇无论在理论还是实践应用方面,始终保持着相互促进、相辅相承的紧密联系,传统语法规则的灵活运用,同样能够体现不同修辞效果,实现其语篇功能。因而,传统语法在大学英语语篇阅读中的功能地位应得到重估,其教学策略可在语篇功能意识的指导下得到创新。

传统语法;大学英语;语篇阅读;语篇功能意识

长期以来,语法同语篇的关系及其在语篇阅读中的地位一直是阅读领域争论和探讨的话题。近十年来,“许多新兴的外语教学法认为不学习语法也能学好外语,甚至认为学习语法于外语学习有弊而无益”[1](P117);而以郝兴跃为代表的一批学者则认为,“随着语法教学地位的恢复,以形式为主导的明示语法教学大有复辟的趋势……但不是简单地恢复到过去的传统语法形式教学上去”[2](P48);在英语阅读领域,新兴的语篇语法倡导者们却在将语篇界定为 “主题引导下的,进行逻辑架构的一段句群”之前提下,将传统语法置于自身的对立面,认为它使句子固定、孤立、相互隔离,无法像自身那样“注重意义和表达的过程分析”[3](P143),无法关照到语篇的框架架构与逻辑呼应,使语篇“信息上下连贯,互有联系”[4](P62),从而影响了语篇的连贯。综合看

来,近年的阅读教学都明显摒弃传统语法,将自身定位于传统语法之外。也就是说,从功能性视角来看,他们认为传统语法于语篇阅读毫无助益可言,无法成为语篇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但是,语篇的界定是否真的只限于主题的建构与句间主要由连词来架构的逻辑关系?还是说无论词与句、句内或句外,只要实现了语篇的连贯,就应该算是语篇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构成传统语法主要内容的词法、句法是否应该排除于语篇界定之外?其对语篇阅读是否毫无意义可言?本文试图通过探讨传统语法与语篇阅读的理论关联,以及在语篇阅读实践中的功能,体现它对语篇认知、语境阅读的积极作用,从而重估传统语法在大学英语语篇阅读中的功能地位,并在语篇功能意识指导下传统语法的教学策略。

一、传统语法与语篇阅读的理论关联

(一)语篇的界定讨论与广义语篇意识

关于语篇的界定,一直众说纷纭,各有千秋。基于不同理论分支与语用目的,早在20世纪 80年代,胡壮麟将其定义为“任何不完全受句子语法约束的在一定语境下表示完整语义的自然语言”[5](P5)。席晓青指出:“语篇由一个以上的话段或句子组成,它具有句法上的组织性和交际上的独立性。”[6](P2)闫薇认为:“语篇是由句子衔接而成,且表达相对完整的语言单位。”[7](P84)而苗兴伟将语篇视为语言研究的基本单位,从功能主义语言学角度出发,“关注语篇的建构,而且研究语法及其他手段在语篇建构中的作用”[8](P319-320)。综合对语篇的定义来看,学术界对它的界定日益清晰。而对语法出于不同语用目的,在语篇系统中的功能性地位有了日益完善的共识。语篇与句法等传统语法组成部分的紧密联系也被反复强调。

而Widdowson认为:“理解语言往往要求我们跳出语言框框,看到更大的语言结构。正常的语言行为不仅仅体现于独立的单句中,也存在于由单句所构成的语篇中。”[9]Widdowson的陈述可以演绎、注释为:这种“更大的语言结构”宛如一个广义的语篇。它不仅仅局限于独立的单句或词语中,也不仅仅存在于单句间的逻辑构成,而且存在于“由单句所构成的语篇中”。这就意味着只要有利于语篇连贯与语篇框架的构建,无论是单词、单句,还是句间的衔接都可以算作语篇的一部分。

(二)语篇阅读的认知过程

根据韩礼德的理论,语言系统中语言的运用常能实现三个功能,即人际功能、经验功能及语篇功能。在实现这三项功能过程中,又会受到情景语境与文化语境的制约。从原始语言本身上升到最终语境,要通过五个层次来逐步实现,而其中的前一层次总是实现后一层次的基础。它们依次为:音系系统或拼写系统实现了词汇、语法系统,词汇、语法系统实现情景语境系统,而情景语境的实现又是实现文化语境的前提。[10](P78)基于原始语言到最终语境的五个层次分析,词汇、语法系统处于非常基础的一个层次。从语篇的构成来看,词汇作为构成语篇框架的基本单位,是保障后期深层阅读中情景语境与文化语境的重要前提。而传统语法渊源于结构主义,体现了语法的组织规则,是对于词汇的变化规则及用词语造句规则系统的总称。因此,以词法、句法为主的传统语法是实现从语言层次到语境层次的基本条件,是语篇认知过程中最基础的一环。

此外,韩氏还指出,构建功能语法的目的是为语篇分析提供一个理论框架,并可将此框架运用于口头语篇与书面语篇分析。他提出语篇分析的三个步骤:一是分析词汇、语法;二是将这些词汇和语法放到语篇的实际语境中,并对其特点进行评论;三是分析时要联系相关的社会意义系统。[11](P131-134)韩氏对于语篇分析的三个步骤充分展现了读者进行语篇阅读的认知步骤。从步骤呈现可见,词汇、语法的分析是读者实现语境阅读及第三层次联系相关体验进行图示阅读的基本前提和基础。因此,词汇、句子结构的分析作为传统语法的研究重心,构成了语篇认知的基本条件,是语篇阅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传统语法在语篇阅读实践中的功能凸显

如前所述,在阅读教学中,特别是对新兴的语篇语法教学的探讨与提倡中,普遍认为传统

语法于语篇阅读毫无裨益。实际上,若能灵活运用传统语法中的词法、句法知识,将其在语篇阅读中与多种当代阅读方法有机结合,便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实现其语篇功能。下文将结合《全新版大学英语》(综教第二版),就传统语法如何有效扩充词汇量、提升阅读效度及促进语篇连贯等方面举例分析。

(一)词法的运用对词汇记忆及语篇阅读的巨大助益

如前所述,在语言系统功能实现的过程中,要从语篇语境上升到之后深层的文化语境阅读,词汇—语法系统是后期深层阅读的基础。而词汇更是实践语法、构建语篇的基本组成要素。没有词汇,将无所谓语义,也无所谓语篇阅读。实际上,传统语法中词法的众多知识点对于帮助学习者认知、猜测、理解、记忆单词,迅速扩大词汇量具有积极意义。

首先,派生构词法(即用词根加上词缀的方法构成新的词)中词缀、词根的分析及有机组合有助于单词的记忆和词义的猜想。例如,在学习globalization这个单词时 (Book 4,第十单元),教师可以始于globe(n.球体),将其演变为global(a.球体的),globalize(v.全球化),globalizing(a.正在全球化的),globalization(n.全球化),de-globalization(n.去全球化),通过加上不同的词缀-al(一种表示形容词的词缀),-ize(表动词的词缀),-tion(表动词名词化),-ing(表正在发生或主动), de-(表与原词意相反)等词缀,将一个单词演绎出六个相互关联又相对独立的词串。同理,其中的词缀又可结合别的词根拓扑出新的词串。例如center(n.中心),central(a.中心的),centralize (v.使……中心化),centralization(n.中心化),decentralization(n.去中心化)等。通过对词缀、词根的灵活运用与组合,以及单词间的比较、联系,学习者将很自然地主动剖析、建构、理解生词词义,甚至可运用所学词缀、词根自己“杜撰”新词。在此过程中,学习者的词汇量将轻松地以三倍甚至五倍速度增长。从而便于阅读者准确猜测语义,避免误读。

其次,由于词法中的各词缀往往具有固定的词性与意义,可以根据词性更为准确地分析长句、难句句子结构,从而避免阅读时产生误读。例如,常见的动词词缀有-ize,-ify,名词词缀有-ness,-tion/sion,-ability,形容词词缀有-ful,-tive,-ant等;而dis-,un-,counter-等往往表示相反动作等。凡此种种,不一而足。若将此规则运用于实践中,这种通过词缀来猜测生词词性、词义的方法,对于语义的判断、语篇的分析,甚至翻译的准确度都具有积极意义。例如,在the yellowed paper这个词组中,若摒弃词缀、词性的概念,大多数人会因词义将词组误读、误译为“黄(色的)纸”,而结合词缀-ed(表被动或已发生)及词法中的词性转换法,这里的yellow已转换为动词,表示“变黄”,因此,整个词组应理解、翻译为“发黄的纸张”较为贴近。更为重要的是,句法中的句子成分分析法围绕“以词为中心,分析各个词在句子中功能”这一核心宗旨,规定“句子不同的成分需要不同词性”。基于此,只要能根据词缀确定单词词性,就可以对句子结构,特别是长、难句的句子结构进行快速分析。具体地说,句子结构通常这样组成,如图1所示:

图1句子结构

根据以上句子结构固定的范式,通过比对,可以依据单词词性来确定单词在句中所充当的成分。这种“通过词性来判断句子结构”的方法对于长句、难句理解与翻译起到了积极辅助作用,从而使读者对于文章长句的结构乃至全文主题框架保持清晰的思路,便于准确把握主题,为读者后期评价语义的准确度和联系相关情景、文化语境理解深层语义确保正确方向。

最后,传统词法中连词的学习有益于分析句间的衔接。例如,一些表示并列意义的连词and,either…or,not only…but also体现着句间的并列与排比关系,而but,nevertheless,however则表明了语篇叙事基调的转折……各类表并列、转折、因果、递进意义的连词不胜枚举,但毫

无疑问,连词在句间逻辑的衔接、语篇主题框架的建构方面起到重要作用。而句间语义的衔接,逻辑的连贯,也是近年时兴的语篇语法所注重和提倡的。因此,在这一点上,可以说语篇语法与传统语法并无明显的界限,武断地摒弃传统语法而一味提倡语篇语法可能导致语法教学走向另一个极端。

(二)句法理论运用对实施高层次阅读策略的有效铺垫

传统语法注重词法、句法的分析,其中包含句子成分与结构的相关知识。从句法中句子成分分析法的角度来看,无论是简单句还是复合句,句子结构都有固定的框架,句中的各部分成分都有相对固定的先后秩序,而句中的各部分成分本身也是由固定的词性或语法现象来担任的,如图1。因此,通过对句子结构固定范式的分析,可以对句子、语篇的语义框架一目了然,便于读者将句子各成分以意群②(信息群)的形式直观接纳,而不是以单独单词的形式输入,将省略阅读者将单词在大脑中解码、重组的会意过程,从而大幅度加快读者的阅读速度与对主题的把控程度,令较高程度的意群视读策略、长句成分分析策略③成为可能,更为后期从情景语境到文化语境的转变,图氏阅读④等高层次阅读策略奠定坚实的基础。

以如下句子为例:“The idea/that learning should take place by continual careful shaping and molding/applies to/the arts.”(摘自第二册第一单元)通过句法分析及词法中动词时态的变化规则,可以轻易通过动词的形态变化确定该句谓语为applies to;再根据句式结构的固定范式迅速判断出主位,确定主题句为The idea applies to the arts;而通过语法中同位语从句的剖析,idea的诠释明确而清晰。这样一来,通过传统语法中词法、句法的综合语用,全句可如上分为四个语义单位,便于意群视读策略的实施,既加快了阅读速度,又使该句语义结构清晰明了。

(三)语法规则违反传递的语义暗示

韩礼德认为:“话语不是杂乱无章地从一个话题跳到另一个话题,而总是以一定话题的连贯性和话题展开的可能性有规律地条理地发展。”[10](P78)因此,在常规语篇中,假如语篇中发生了强调句、倒装句等有违常规语序的语法现象,打乱了原有话语中固定的语序、句型结构与语义的连贯,或违反了原有的语法规则,将体现叙述主体对某部分的强调与暗喻。正如苗兴伟所认为的:“当同一个意义可以体现为不同的句法结构时,其动因可能是修辞性的,因为表达的多样性可以满足修辞的需要,实现不同的修辞效果。”[12](P30-31)例如,“The idea of becoming a writer had come to me off and on since my childhood in Bellville,but it wasn’t until my third year in high school that the possibility took hold.”(摘自第一册第1单元)课文中,作者说明自己自小就有成为作家的愿望,但是直到中学三年级这个想法才成为可能。通过强调句中对时间的强调,传递了“这一年发生的事对其毕生影响深远”的信息,从而作了一个好的开题,为语篇主题的建构作了良好的铺设。

而通过动词时态规则的违反传递语义暗示方面,可见该例:“Actually”,the driver went on, “I hadn’t seen him more than once a year over the past 25 or 30 years because I moved from the old neighborhood and you kind of lose touch even though you never forget.He was a great guy.”(摘自第一册第2单元)引言中最后一句陈述客观事实,根据语法中陈述客观真理必须用一般现在时的原则,be动词本应用现在时态“is”,却用了过去时“was”,违背了动词时态规则,却传递了这位司机“朋友已故”的暗喻,后文证明确是如此。

三、语篇功能意识指导下的传统语法教学策略

大量失败的教学实例表明,许多语法教学之所以为学生所厌弃,在于教师缺乏宏观的语篇功能意识,未意识到语法的服务功能与语言的工具本质,未能正确地选择有效的教学内容、时机与方法。要使传统语法为学生自然地接受,建议实施如下教学策略。

(一)基于语篇认知进程的教学内容选择

在传统语法教学中,许多教师一味局限于

语法知识单纯的灌输与机械操练,从而将语法设定为一个孤立、封闭的知识系统,隔离于具体阅读语境之外。但是,以此种方式提供的语法内容可能并不符合阅读者的语言、语篇认知需要,未能根据其认知需求与认知秩序有目的地选择相关语法知识,有效设计教学程序,造成传统语法教学的盲目、零散、孤立与无效。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其所学内容无法立即运用到语篇阅读之中,享受不到知识运用带来的即时满足,将使预期目标不断延迟而日益失望直至厌弃。根据心理学理论,网游之所以受到玩家欢迎,在于游戏参与者的努力比学习更能够得到实时反馈。[13]因此,教师在阅读课上讲授语法时,应以实现其语篇功能为出发点,基于语篇阅读视角和韩氏语篇认知的五个层次理论,跟随读者的语篇认知进程,逐步、有意识地选择呈现词的构成,句子结构分析,句间衔接等语法内容,从而使阅读者对于语篇的构建有一个由零趋整、符合语篇认知流程的过程。

(二)“因需而授”式教学时机的精准把握

爱因斯坦认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教师在语法教学过程中对传授知识的时机把控尤为重要:语法知识点的提出既应考虑到学生的语篇认知能力现状,又应考虑到学生在阅读中是否真正具有解决困惑的兴趣与需要。假如教师无视学生对已有语篇知识的掌握程度,一味按部就班,高屋建瓴地传授语法知识,学生要么听得一知半解,运用知识的欲望得不到满足;要么对所传授的知识耳熟能详、厌倦腻味。另外,将所授知识与阅读需要割裂,无法达到及时与深刻的教学效果。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知识积累和阅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采取“宽泛式教学”,在学生有所需要时因需而授,灵活调整,可能更加便于语法知识深入浅出,合理、自然地为学生所接受。同时,也增进了学生对传统语法的学习兴趣,使语法教学更好地服务于阅读能力的培养,实现其在阅读中的语篇功能。

(三)建构性教学方式的有效实施

罗明礼认为,近十几年来,语法教学常走两个极端:一是过分注重语法教学中的细节,通过强化式教学让学生完成对语法规则的认识,却脱离了具体语篇,使学生对所学规则无法形象地理解,也无法在实际语境中及时操练与运用,导致降低教学效度;另一个则是过分轻视语法。[14](P109-110)教师强调词汇、交际,将学生置于广阔语境中,对语法规则不作任何显性教学,导致学生在盲目、模糊的体会中对词法、句法等基本语法规则一知半解,阅读中因缺乏清晰的句法与主题框架分析而影响了语义理解的准确度。语言学家斯坦博格和卡茨都曾强调个体的主动性在建构认知结构过程中的关键作用。[15](P175)因此,在课堂上,以学生为中心,教师有目的地设计、引导及结合具体语境的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更加主动、深刻地习得、建构传统语法知识体系。例如,在拓展词汇方面,教师可以采取引导学生概括、归纳词根与词缀意义,再将其两两随机组合,主动理解、建构词义的方式。另外,还可将此隐性教学与最终点评等显性教学相结合,使词汇教学顺应学生的认知过程和需要。

激进功能主义语言学家 Bolinger在强调句法与语篇关系时指出:“句法结构与语篇功能密不可分,并把语篇看作是语法的理据和动因。”[16](P18)长期以来,传统语法与语篇无论在理论还是实践应用方面,始终保持着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紧密联系。语篇连贯与语用的需求是语法存在和变化的理据和动因,而传统语法规则的灵活运用,特别是词法、句法的合理运用,同样能够体现不同修辞效果,实现传统语法的语篇功能。实际上,从广义语篇与功能性视角来看,任何构成语篇的要素——大到语篇、句间的衔接,小到词的构成与时态等,只要有助于语篇连贯,实现语用目的与语篇功能的要素都可视作语篇的有机组成部分。那些认为传统语法封闭、隔离,不利于语境、语篇阅读,因而将其摒弃的作法本身就暴露了其狭隘的语篇观念。基于此,可以断言:从广义语篇与功能性视角来看,以句法、词法为主的传统语法同样是语篇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正如韩礼德所认为的:“没有语法分析的语篇分析不是语篇分析,而只是一系列评论而已。 ”[17](Pxxvii)传统语法在英语阅读乃至整个英语学习中都仍有重要的地位,关键在

于教什么,怎么教。只有从语言的功能性视角出发,狭义与广义理念并举,既有语篇框架意识,又能将逻辑框架内的词、句、语篇有机结合,才能真正完成有效的语篇阅读,凸显传统语法的语篇功能,充分利用、升华传统教学经典,实现传承与创新并举的教学理念。

注释:

① 不定代词等作宾语,定语可置于宾语之后。

② 指由单个或多个单词组成的信息群。意群视读策略,简言之就是以意群为单位,即以句子成分为单位的跳读方法。此阅读策略及其他策略在本人论文《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大学英语阅读课程渐进性设计、实践与评估》中会有详述。

③ 长句成分分析策略,主要指通过分析句子成分来达到理清长句内容框架,理解长句的目的。

④ 图氏阅读,指联系读者自身知识及体验展开联想与语篇进行交互沟通的一种阅读策略。

[1]李文婷.语篇语法与精读课一体化模式探讨[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5(2).

[2]郝兴跃.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外语法教学的新趋势[J].外语界,2004(4).

[3]贾芳.从句子到语篇——英语语法教学的功能视角[J].教学与管理,2014(36).

[4]陶文好.语篇语法对高年级英语教学的启示[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3).

[5]胡壮麟.语篇的衔接与连贯[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4.

[6]席晓青.语篇分析:思维、策略与实践[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1.

[7]闫薇.“突显”视角下的语篇认知分析[J].中北大学学报,2014(2).

[8]van Valin,R.D.,Jr.Functional Linguistics[C]//Aronoff.M.&J.Rees-M iller.The Handbook of Linguistics.Oxford:Blackwell,2001.

[9]H.G.W iddowson.Teaching Language as Communication[M].London and Edinburg: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8.

[10]Halliday,M.A.K.&Hassan,R.Cohesion in English[M].London:Longman,1976.

[11]韩礼德.论语法[M].杨炳均,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

[12]苗兴伟.语篇语用学:句法结构的语篇视角[J].外国语,2008(5).

[13]心灵砒霜.为什么打游戏会上瘾,学习却不会?[EB/OL].(2015-10-31)[2015-12-20].http://www.chinanews.aiweibang.yuedu.com.cn/n74989061.htm l.

[14]罗明礼.高中英语课程改革背景下语法教学策略探究[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1(2).

[15]陈威.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综述[J].学术交流,2007(3).

[16]苗兴伟,语篇语用学——句法与语篇的界面[J].外语研究,2008(2).

[17]Halliday,M.A.K.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2ndedn.)[M].London:Edward Arnold,1994.

(责任编辑:刘建朝)

A Re-evaluation on the Significance of Traditional Grammar in Discourse Reading of
College English

LI Zhen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Sanming University,Sanming 365004,China)

In recent years,it's partly believed that in terms of discourse function,traditional grammar is of no significance to discourse reading,for it fails to do favor to the construction of discourse framework and the achievement of logic accordance as an organic part.However,by relating traditional grammar with discourse reading in theory,as well as protruding its function in reading practice,the thesis has illustrated that traditional grammar and discourse remains a close relationship either in theory or practice by enhancing and supplementing each other.And the flexible application of some rules in traditional grammar can also embody different rhetoric effects,thus achieving its discourse function.Consequently,the functional significance of traditional grammar in college discourse-reading has been re-evaluated.And accordingly,the teaching strategies concerned with it are set creatively under the guidance of discourse-function concept.

traditional grammar;college English;discourse reading;concept of discourse function

H314

A

1673-4343(2016)05-0060-06

10.14098/j.cn35-1288/z.2016.05.012

2016-09-09

三明学院重点教改项目(J1402)

李珍,女,福建清流人,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外国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英美文学。

猜你喜欢
词法词缀句法
句法与句意(外一篇)
中华诗词(2021年3期)2021-12-31 08:07:22
从网络语“X精”看“精”的类词缀化
述谓结构与英语句法配置
句法二题
中华诗词(2018年3期)2018-08-01 06:40:40
诗词联句句法梳理
中华诗词(2018年11期)2018-03-26 06:41:32
应用于词法分析器的算法分析优化
释西夏语词缀wji2
西夏研究(2017年1期)2017-07-10 08:16:55
谈对外汉语“词法词”教学
试析否定词缀在汉维语中的不同表现
语言与翻译(2014年3期)2014-07-12 10:31:56
2010年高考英语“相似”考题例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