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的魅力
2016年普利策奖将美国国内新闻报道奖(NATIONAL REPORTING)授予了《华盛顿邮报》员工——他们创造性地建立了一个全国的数据库,展示了警察开枪杀人的频率、原因,更重要的是它说明了谁最有可能成为受害者——“未带凶器的黑人被警方射杀的可能性是未带凶器的白人的7倍”。
事实能说话,因事实而生的数据也能说话,而且能说出单一事实说不全的话,这些话告诉受众他需要知道什么、应该做些什么。正如枪击案报道告诉人们某地发生了枪击案,有人受害,却无法告诉人们这种枪击案发生的频率,以及什么样的人最有可能成为受害者一样,孤立的事实带给受众的参考意义是有限的,而且与个体受众很难形成直接关联,报道的价值也仅限于传播消息,难以实现更深层次的社会功能,有些甚至沦为“八卦”。
单一信息描述现象,而海量的相关信息整合在一起,彼此校正、佐证,就能刻画本质,揭露事实真相,指向规律性的结论,这种结论有足够的说服力,比起枯燥的说教、专家的讲述、官员的说辞要为理性,更发人警醒与深思,对于媒体服务受众而言更具价值。显然,在警察枪杀案这个问题上,《华盛顿邮报》通过其出色的工作树立了权威,这种权威不是官方赋予的,却对民众产生深远的影响,《华盛顿邮报》拥有了毋庸置疑的话语主导权和足够强大的影响力,甚至超过了官方机构。美国联邦调查局(FBI)局长詹姆斯·科米就自嘲,政府缺乏这方面的数据很“可笑”“让人尴尬”:“《华盛顿邮报》和英国的《卫报》正在成为警察和平民之间暴力冲突的主要信息源,这是不可接受的。”
中国的传统主流媒体掌握了大量的政府资源和社会资源,有能力也有责任为公众带来更大的内容价值。尤其是在自媒体时代,看似人人掌控话语权的情况下,诸多表象的东西被放大、被炒作、被错误解读,使得负面信息铺天盖地、无孔不入,大肆争夺用户眼球,抢占舆论先机,有人从中获得非法利益。传统主流媒体更应该加强舆论疏导,既给公众规避风险的警示,也让公众从主流舆论中获得安全感,汲取正能量,而这正是主管部门对媒体的期待与要求。某种程度上说,媒体已演化为社会智库机构,为社会管理、公共服务提供智力支持。新的媒体竞争环境也迫使媒体机构转型,从新闻提供者向数据服务商转变,很多新闻不再只是狭义的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一些专业的媒体正在做这方面有益的尝试,强化对本地化数据的整合与分析,将主流宣传融进数据服务之中。2016年清明节小长假前,江苏交通广播网整合官方权威资源、专业社会资源、用户生成内容(UGC),以及自身沉淀的相关数据,并结合多年深度参与交通疏导的经验,梳理江苏及周边省市高速公路交通结点,标示易堵路段,提出绕行建议,对清明节期间自驾江苏的交通路况进行预“画像”,提前两周通过微信公众号发布交通疏导方案——《收!清明哪条路不堵?都帮你找全了!吐血整理 最强攻略!》,为用户在节日交通高峰期驾车出行提供了一份精致有效的导航图。该篇微信文章阅读量迅速突破10万+,并被用户广为转发点赞,众多本地微信公众号也纷纷转载。
深挖资源,激活数据,将宣传要素拆零整合,打造新的服务平台,创造新的媒体与用户的互动关系,移动互联时代,传统媒体转型有了新的可能。
基于数据分析的舆论引导满足了主流媒体的社会公共服务功能,另一侧的数据整合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参考互联网企业拓展、盈利的路线图,传统媒体不约而同地在沉淀自己的用户,并在用户开发产品上不遗余力,目标很明确,直指营销与经济效益。北京、江苏、广东、河北、四川、黑龙江等地的省级广播都在借力传统媒体影响,建设用户数据中心,开发商业利益植入点,培育传统媒体新的利润增长点。大数据时代,媒体的数据力量正在厚积薄发。
涂有权,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曾经教书育人,如今供职于江苏广电。看传媒万象,写广播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