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工作过程导向课程开发模式与评价的研究——以高职国际贸易实务为例

2016-11-24 00:27王丽莹
高等职业教育探索 2016年5期
关键词:实务国际贸易课程体系

王丽莹

(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 现代服务系,广东 中山 528436)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课程开发模式与评价的研究——以高职国际贸易实务为例

王丽莹

(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 现代服务系,广东 中山 528436)

构建基于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开发是高职院校实施“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知行合一”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从工作过程视角出发,以高职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为研究对象,建立职业标准与课程教学标准联动的课程开发机制,以进出口贸易业务工作过程为主线,以任务驱动和项目导向为教学手段,开发相应的工作任务,设置相应工作情境,为学生提供体验完整工作过程的学习机会,逐步实现从学习者到工作者的角色转换,并就课程开发模式的实施效果进行考核评价。

工作过程;课程开发;任务驱动;项目导向

高等职业教育具有“跨”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跨”产业界和教育界的“双跨”特征。而高职课程建设既是专业内涵建设的切入点,也是内涵建设的落脚点,其本身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直接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传统的高职院校课程开发强调专业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和连续性,缺乏可操作性和职业性。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高职课程开发,以职业能力为目标确定教学内容,注重职业情境中实践智慧的养成;以工作过程为载体设计训练项目,建立工作任务与知识、技能的联系,可增强学生的直观体验。因此,高职课程体系应进行重构,突破学科体系的束缚,把知识和技能的获取过程与实际操作和工作过程有机融合,构建高职特色的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模式。因此,从工作过程视角出发,以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为研究对象,以进出口贸易业务工作流程为主线,从国际贸易业务工作过程必须具备的职业素养和能力要求着手,构建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开发模式,并就实施效果进行考核评价。

一、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可行性

(一)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内涵

1.课程教学目标的工作过程系统化

将高职课程与对应就业岗位工作过程紧密联系,通过调研分析,把工作过程中的典型工作任务相互关联,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明确通过课程教学将能完成哪些任务目标,即划分“行动领域”。

2.课程教学内容的工作过程系统化

根据对应工作岗位划分的“行动领域”,结合专业课程教学要求,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课程的开发与建设,即将“行动领域”转化为“学习领域”。

3.课程教学实施的工作过程系统化

根据高职课程教学的特点,学校教学的具体软硬件以及学生学习情况的分析,根据职业工作需求进行“学习情境设计”[1]。

(二)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基于工作过程开发的可行性

1.课程内容便于实施“工作过程”导向课程体系开发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内容体系按照进出口业务流程包括进出口交易的磋商、合同的签订和合同履行三个环节。在进出口交易磋商过程中首先要做好进出口交易前的准备工作,做好交易磋商(商务谈判和书面函电)工作;在进出口合同签订过程中重视合同的签订条款内容,包括商品的名称和质量、商品的数量、商品的包装、商品的价格、商品的装运、商品的保险、商品的支付及商品的争议等条款;在进出口合同的履行过程中,掌握出口合同的履行程序,包括备货—催证—收证、审证、改证—申请出口许可证—报检—保险—租船、订舱、托运—报关—装运货物—制单、交议付行议付—出口收汇核销—出口退税;进口合同的履行程序:申请进口许可证—对外开证—租船或订舱、催装—保险—审单付汇—进口清关—进口报检—拨交货物—进口核销。课程的内容可在项目教学活动中体现出来,课程所要求学生应具备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都可以在项目教学中达到。

2.学生具备实施“工作过程”导向课程体系开发的学习能力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开设在大一第二学期,学生先前已学习了经济学基础课程,对供求关系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厂商生产行为理论、市场行为理论等有所掌握,这为学生具备实施“工作过程”导向课程体系开发的学习能力奠定了基础。

二、基于工作过程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开发模式

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体系遵循“岗位(群)调研分析——工作任务与核心能力分析归纳(行动领域)——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学习领域)——学习情境转换——课程评价流程四个环节。

(一)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设计理念和思路

课程设计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突出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注重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协调的理念。以职业为导向,就是服务于特定职业群岗位,从行业实际需求出发,落实高职人才培养目标。以职业能力为核心,就是构建专业基础能力和核心能力的目标系统,明确各层能力培养的要求及相互关系。突出职业性、实践性和开发性就是根据专业相应的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构建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根据职业岗位(群)的职业能力要求,构建基本实践能力与操作技能有机结合的实践性教学的课程体系;根据企业和社会不断发展的实际需要,适时更新教学内容和在结构上进行适度的调整组合。注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协调就是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融为一体,形成以行动为导向的课程教学内容,在教学安排上,灵活设计“实践—理论—再实践”的结构顺序[2]。

课程设计的思路是与行业企业合作共同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与设计。以职业岗位需求为依据,确定课程目标;以职业能力为依据,以工作任务为线索确定课程内容;以典型任务为载体,围绕任务的解决设计教学活动;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选择相应的教学手段与方法;根据本课程的特点和职业岗位的要求,设计考核标准和方式。

(二)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国际贸易实务理论课程开发

1.确立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方法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方法分为工作分析、课程内容设置、教学实施三个环节。通过企业调研、专家的访谈进行职业岗位分析;通过行动领域——学习领域——学习情境的转换,确立实际工作任务——典型工作任务——学习工作任务——教学工作任务,进而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

2.确定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体系中“行动领域”

通过对外贸相关行业企业的调研,确定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所从事就业岗位群包括:外贸业务员、跟单员、单证员、货代员、报关员、报检员、货运代理等;通过对这些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的分析,确定这些岗位群所应具备的关键职业能力包括:国际贸易业务规范运作能力、商务英语应用能力、国际市场营销能力、外汇风险规避与防范能力、国际货物运输代理能力、企业经营管理能力等。从而明确了国际经济与贸易岗位群的行动领域和专业的人才职业能力培养目标。其中“国际贸易业务规范运作能力”是任何一个岗位都必须具备的,是专业关键核心能力。

3.确定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体系中“学习领域”

对已确定的“行动领域”进行教学归纳以构建“学习领域”。行动领域“国际贸易业务规范运作能力”体现在国际经济与贸易课程中可以由多个学习领域组成。以职业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进行课程整体教学设计,从职业能力出发,提炼课程的核心能力,出口业务的学习领域的教学内容见表1。

表1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出口业务学习领域的教学内容

4.确定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体系中的“学习情境”

根据外贸业务运作流程,以“项目引导、任务驱动、学做合一”的全新模式进行综合化改革。在设计学习情境过程中,以真实的企业实例导入,确定项目单元工作任务并进行工作任务分析。在工作任务驱动下,剖析完成任务所需的理论知识,确定教师所需完成的理论教学内容。并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让学生掌握工作技能。以中山市火炬开发区大地服装有限公司准备出口儿童服装和中山古镇振鹏灯饰有限公司与美国一家公司就灯饰的出口合同履行(采取T/T、D/P、L/C)的学习情境描述为例,见表2。

表2 基于工作过程的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学习情景的描述

(三)基于工作过程国际贸易实务实践课程开发

1.校内模拟真实情景实训

借助外贸实训软件平台SimTrade,来完成实训教学任务。SimTrade外贸实习平台是模拟的B2B电子商务中心,每个参与SimTrade外贸实习平台的学生都将按照实习计划扮演进出口业务流程中的不同当事人,共同组成模拟贸易环境。通过这样相互竞争和协作的角色扮演,将面对出口商、进口商、供应商甚至银行的日常工作,从而熟练掌握各种业务技巧。综合实训过程中要求每个同学自己设置进出口公司、自己选择进出口的商品。在支付方式和贸易术语的选择上,结合实训30学时情况,主要选择了2个项目.项目1:完成在L/C支付方式、CIF贸易术语下的出口业务;项目2:完成在L/C支付方式、FOB贸易术语下的进口业务。

2.接触真实情景的现场教学

到实训基地现场教学,参观港口、海关等;聘请外贸专家来校讲座。

3.真实情景的顶岗实习操练

利用半年时间,让学生到校外实训基地参与顶岗实习,了解外贸企业的环境及外贸业务操作,为就业作好准备。

三、基于工作过程国际贸易实务课程考核评价

课程考核是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重要环节,良好的评价考核体系具有诊断、导向、激励、促进教学的功能,是师生共同发展的基础,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课程考核的主要作用是检查学生在整个教学活动中的学习状况和教师的教学效果。

(一)项目化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能力

课程在实施过程中采取项目教学法,实现了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实现了以课本为中心向以“项目”为中心的转变;实现了以课堂为中心向以实际经验为中心的转变。以项目单元任务为驱动,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都是围绕着一个具体目标,把企业需要解决的真实问题作为工作任务带到课堂上(见表3)。以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确定每一个项目单元的工作任务并进行工作分析,教师进行知识的传授,学生完成技能训练,最后由教师点评。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工作能力,由此,学生既掌握了交易磋商知识点内容,又具备了一定出口交易实际工作能力。

项目教学方法的实施将学习过程、工作过程与学生的能力和个性发展联系起来,提倡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将实践能力和理论知识很好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强化自己的学习能力,提高自身素质,把课本的知识加以强化和提高,极大地提高教学效果。

表3基于项目导向工作过程开发学习情境中一个教学单元的教学设计

(二)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塑造学生的职业技能

课程授课过程中,以工学结合作为切入点,积极构建校企合作平台,与企业共建校内生产型实践基地,探索校企合作双赢模式。注重引进外贸企业的专业老师,传授给学生实际操作做法;带领学生到外贸公司见习和实习,将书本上的知识应用在实践中;聘请行业企业专家作为国际贸易专业的兼职教授、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兼职教师及实习指导教师;参与国际贸易实务理论教学、国际贸易实务教材建设、国际贸易综合实训中心建设,指导学生顶岗实习,参与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研讨和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综合化改革。

实施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保证了课程的实用性、先进性,教学过程取得了成效。近几年该专业学生顶岗实习率达100%,培养出来的学生由于综合素质高、业务能力强,就业率达100%以上,受到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

(三)课程的考核评价与项目化教学的改革协同发展

在进行项目化教学过程中,努力使课程考核的观念紧跟项目化教学改革的进程步伐,课程考核的内容与项目化教学改革相匹配,课程考核的方式与项目化教学改革初衷相一致,注重过程性考核和考核方式变革。

展开过程性评价,开展项目化考试。突出对学生目标实现过程的考核。根据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有针对性地设计出围绕各教学模块内容的作业项目和阶段性目标任务测试课程作业。对学生的学习掌握情况实施分布检测、全程监控,确保学生学习的效果。在给予学生及时的辅导和帮助的同时,为学生克服学习中的困难提供有效的信息[3]。

开展符合项目化教学改革要求的期末考试体系。加大学生平时课堂表现在考核中的比例,把学生的平时学习成绩与期末考试成绩的比例由4∶6变成5∶5;改革期末考试的形式,教师不划分重点,以试题库的形式,考核学生对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及运用情况。

创新考试方式,采用多元化考核模式。注重评价方式、评价主体和评价标准的多元性。在具体评价时,以学生职业能力形成的程度为依据,从收集信息的质量、计划的可行性、完成任务的质量、操作的技能水平、工作态度、基础理论的记忆、思考和提出问题的深度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考核。

四、结语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为导向的课程开发改革,打破了传统学科系统化的束缚,将学习过程、工作过程与学生的能力和个性发展联系起来,提倡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在培养目标中强化创新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实现高职教育目标。因而,从工作过程视角出发,以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为例,剖析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实施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可行性,按照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的流程,构建了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开发模式,并进行了课程教学考核的改革和教学效果的评价。

[1] 蒋平,周志平.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推销学课程体系构建及评价机制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4,(4)∶185-186.

[2] 黄蘋.以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核心的高职课程体系改革研究与实践[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1,(13)∶127-128.

[3] 王壮坤.高职专业课项目化教学考核评价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校外教育(中旬刊),2014,(z1)∶251.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Mode and Evaluation of the Work Process Oriented Curriculum——The International Trade Practice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WANG Li-ying
(Modern Service System, Zhongshan Torch Polytechnic, Zhongshan 528436, China)

The working process orient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is the key to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combination of practicing and learning,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unity of knowledge and action" talent training mode. Taking the working process of to "international trade practice" course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as the research object, we establish a professional standards and curriculum teaching standard linkage mechanism of curriculum development. Taking import and export trade business processes as the main line, on the basis of task driven and project oriented teaching methods, we design tasks, set the corresponding working situation, provide opportunities for students to learn through experiencing the complete working process, and therefore gradually realize the transformation from the role of the learners to workers. Teaching evaluation will also be made.

working process; curriculum development; task driven; project oriented

F740.4-4

A

2096-272X(2016)05-0075-06

2016-06-20

王丽莹(1968-),女,黑龙江哈尔滨人,硕士,高级经济师,研究方向:国际经济与贸易,人力资源管理和法规

猜你喜欢
实务国际贸易课程体系
你应该知道的国际贸易
高职Java程序设计课程体系建设思考
ICC TA858rev实务应用探讨
警惕国际贸易欺诈
点扬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对中国国际贸易中“贫困化增长”的思考
对中国国际贸易中“贫困化增长”的思考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