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低结构材料,丰富幼儿户外体育游戏

2016-11-24 03:02:23福建建瓯市教师进修学校林秀明
学苑教育 2016年22期
关键词:游戏幼儿结构

福建建瓯市教师进修学校 林秀明

挖掘低结构材料,丰富幼儿户外体育游戏

福建建瓯市教师进修学校 林秀明

早期教育应该着眼于发展儿童的主动活动,让幼儿在与环境、材料的互动中获得学习与发展,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得经验的需要。低结构材料能引发幼儿不断思考,主动地探究与学习。自然空间、自由选择、自主展开、自发交流是幼儿户外自主游戏过程的重要特征。因此低结构材料极大程度地推动了幼儿户外自主游戏的发展,对幼儿发展方面有着常规室内自主游戏所不能赋予的作用与价值。

低结构材料 自主性游戏 户外活动

低结构,顾名思义,就是没有很复杂的结构,很简单,很直白,但可操作性非常强,可变性大,功能也很多样化,能激发幼儿不断探究的兴趣,可以实现多种玩法,具有一定操作的生命力,可以长久地提供给幼儿操作和想象的空间等与之相关的幼儿活动的材料。那么自主性游戏是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自由选择、自主发展、自由结合的积极主动的活动。在游戏中,幼儿以自己的方式来解决游戏的主题、情节、内容等,获得的是轻松、自然、愉快的感受。而游戏材料是幼儿在自主性游戏中表现游戏、发展游戏的重要物质支柱,它不仅能丰富幼儿游戏的内容和形式,还能有效激发幼儿的游戏兴趣和游戏构思,引起幼儿的游戏联想和游戏行为。

一、低结构材料与幼儿发展的关系

华爱华老师在《幼儿游戏理论》中明确了游戏与幼儿发展的关系:游戏中有大量的自发探索性行为(试探行为)促进幼儿发展;经常参加幼儿自发自主的游戏,有助于幼儿的心理健康和个性的和谐发展。由于幼儿的身心发展的特点,在幼儿园开展自主游戏对幼儿认知能力、社会性、情绪情感、身体发展有着强大的助推作用。

让幼儿在适宜的环境里从事愉快的活动,通过有趣的“工作”来塑造自己,才能使儿童达到“正常化”。台湾学者黄瑞琴研究,儿童游戏场地面积应大于30平方米,充足的空间能够让幼儿自由地操作材料或玩具,也便于幼儿之间的友好协作。蒙台梭利的观点中提出“适宜环境”揭示的正是游戏环境对幼儿的作用。一般意义上的幼儿户外游戏包括户外规则性游戏和户外自主游戏,而户外自主游戏由于环境空间的自然,场地的宽阔,更有利于儿童的游戏发展和身心健康成长。

华爱华老师在《学前教育改革启示录》提出了低结构材料在幼儿游戏中的作用:一个多倾向于低结构的材料(材料功能不固定,一种材料可以任幼儿们想象出多种玩法),则丰富程度也是不同的。在“活动区材料的投放方式与幼儿行为及发展的关系”中提出低结构材料更能引发幼儿“从他们自发生成的玩法中获得思维的灵活性、变通性和创造性”。低结构的材料由于其自身材料具备的教育目标的隐性,材料又具有多样性探索与表现,可按幼儿的想法任意操作、改变、组合。组合材料的过程本身比产生的结果更让幼儿感兴趣,因此在活动中往往更能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性,促进幼儿的主动探索与学习。

二、提供丰富低结构材料促进幼儿发展

1.“爱”玩的快乐搬运工——孩子的体质变强了。

户外自主游戏由于其游戏空间的特殊性,使幼儿能大量接触充足的阳光、新鲜的空气,在感受游戏的同时获得愉快和满足,同时又能保证幼儿每天在园户外活动的时间,增强幼儿对外界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在大自然环境中与大量材料接触,开展富有趣味的游戏情节,对幼儿的身心发育有着很大的功效。在户外自主游戏中由于低结构材料需要经过拼、凑、搬运、拼搭、建构等动作才能使用,幼儿的运动量大大增加,低结构材料还有利于锻炼幼儿身体大小肌肉的发展。同时,低结构材料中的拼、凑运用,对于幼儿的手眼协调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2.“敢”玩的小小建筑师——孩子们变得更自信。

现代家庭1+6的模式使得每一个幼儿包围在6个大人的关爱中,幼儿失去了很多主动探索、主动尝试的机会,久而久之幼儿们变得越来越胆小,越来越依赖。很多老师在户外自主游戏开展初期都反映幼儿们不会玩也不敢玩,缩手缩脚依赖老师的帮助。不会玩的幼儿往往是不懂得在游戏过程中怎样和他人一起玩,因此会玩和幼儿的社会性发展紧密联系。我们总会看到很多幼儿不会交往、不会合作、气量小、以自我为中心。在户外自主游戏开展一段时间后,幼儿们充分与材料进行互动。由于低结构材料结构简单、功能多元、可变性大、操作性强,可以按幼儿的想法任意操作、改变,使得幼儿们为了开展游戏意愿而不得不主动想办法去游戏,幼儿们在玩的时候变得情绪愉快起来,在与材料、环境、同班的互动中逐渐变得敢于玩、乐于玩。

3.“巧”玩的小小设计师——变通解决问题的能力变强了。

“巧玩”是指在户外自主游戏中低结构材料运用使幼儿变得更聪明。聪明指的是认知水平的提高,这也印证了游戏水平和幼儿发展水平相同步的观点。由于户外自主游戏具有很大的随机性和不确定性,给游戏中的幼儿经常带来一些始料不及的问题。为了实现自己的游戏意愿,幼儿总是竭尽全力、想方设法地自己去解决问题,体会游戏所带来的乐趣。而为了游戏的需要幼儿往往会急中生智,巧妙运用。同时,游戏是培养幼儿创造力的手段之一。心理学家把儿童的创造力描述为“回忆过去的经验,并对这些经验进行选择、重新组合、以加工成新的模式、新的思路或新的产品”的能力。幼儿不仅从外界吸取知识经验,而且还想把自己头脑中的丰富想象表达出来,户外自主游戏能够满足幼儿的这种需要。可见创造能使游戏顺利开展,是游戏发展的动力,同样游戏能调动幼儿的创造力。因此游戏既促进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同时认知能力的提高又能够使幼儿有能力来顺利进行游戏。

4.“会”玩的聪明艺术家——变废为宝能力变强了。

现在的幼儿越来越不会玩,不会和生活中的环境材料“玩”。通过研究我们发现,幼儿们废物利用的能力增强了,他们开始变得会去主动收集材料,挖掘这些材料的游戏价值。同时,课题也带动了家长对幼儿园课程的支持,带动了教师指导家长了解教育的特性,带动了家长利用提供适宜材料开展游戏,带动了家长家庭教育能力的提高。例:乔乔的爷爷过一段时间就会用马甲袋装好一袋卷筒纸芯,并且告诉老师,乔乔和妈妈说了卷筒纸芯是宝贝可以埋在沙堆里做大桥的桥墩;雯雯爸爸把装修时剩下的木材切割成一个个树桩带到幼儿园来,幼儿们在游戏时把他当桌子当椅子当建筑小工地的柱子。

三、有效的户外自主游戏指导策略

1.培养幼儿良好的户外自主游戏常规。

为了让户外锻炼有序有效,必须建立良好的户外体育活动常规。如建立体育器材使用常规,让幼儿指导器材使用后要放回原处;建立玩大型玩具的常规,指导玩大型玩具时不推、不挤,人多时要等待;遇到困难时,及时找教师帮忙;要根据自己运动的情况及时增减衣服等,有利于幼儿学会管理自己,也有利于降低活动中安全事故的发生。这样既能让幼儿开心的游戏,也能使其形成良好的规则意识。

2.形成了有效的指导策略。

(1)教师示范法。户外体育活动自主性较高,教师往往过于强调幼儿的自主,认为只要幼儿积极参与到活动中就好,而忽略了基本动作本身的要求,任由幼儿进行一些不正确的动作练习,导致幼儿肌体的损伤,阻碍了幼儿的动作发展。教师要关注幼儿基本动作的规范要求,在幼儿出现问题时,给予正确的指导和纠正。

(2)互相帮助法。组织幼儿分组与伙伴进行共同探索、互动交流俩引发幼儿参与户外体育活动的兴趣。如:在户外体育活动中,幼儿发现运动场地中出现了“三个山洞”(有用纸箱、轮胎、皮筋等搭成的大小、高低不一的山洞),怎样穿过它呢?让各组幼儿在探索中体验不同的钻、爬动作,感受成功的乐趣。这对培养幼儿与同伴共同克服困难、提高他们的探索能力是十分有益的。

(3)个体练习法。在活动中有些基本工作是需要自己琢磨、练习的,如:双脚连续跳。教师在观察到幼儿的最近发展区后,可以为在活动中和活动后的调整做准备,通过观察分析提供适时适宜的有效指导。通过扶一把的行为和鼓励性的语言来激励幼儿挑战自我,这样会使幼儿的运动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4)比赛激励法。竞赛活动更具挑战性,适时开展一些竞赛活动对那些本来就喜欢松散自由的幼儿,更能激起积极性、主动性。尤其是中大班的幼儿,竞争意识很强,通过竞赛促使幼儿在游戏中掌握动作的要领,对幼儿的身体机能、运动能力、心理承受力、协作能力都具有一定的挑战,锻炼价值在此过程中得以体现。

3.促进了家园合作,提高了幼儿锻炼效率。

《纲要》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和谐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家长们的积极响应,他们和幼儿一起有的翻阅资料,有的上网查询,有的向老师请教,最后制作出来的作品真可谓是丰富多彩、琳琅满目,有废旧泡沫板制作的摇摇马、有可乐瓶制作的高尔夫球、有废旧PV C管、罐装水筒组装成的独轮车……这些自制体育玩具虽比不上买来的精致,却也是别出心裁、创意十足,家长和幼儿都觉得受益匪浅。

户外自主游戏作为一种回归自然地游戏手段最重要的是让幼儿身体发育回归了天性,而在游戏中适量地提供低结构材料能让幼儿游戏发展回归了天性。作为教师要充分挖掘户外环境中的元素,根据环境特点、幼儿年龄和水平,为幼儿提供丰富的辅助材料,追随幼儿的脚步提供适宜的支撑力量,激发幼儿与大自然积极互动的内驱力,提升每个幼儿在亲身体验后的经验,让户外活动真正成为幼儿们自主探索、自主游戏的乐园。我们倡议让低结构成为主流,让幼儿在自我选择、自我尝试、自我发现、自我练习、自我表达中成长。愿花草树木是永远的风景线,愿自然与游戏融为一体,愿自由的游戏点亮幼儿的生命。我们期许着幼儿们在天地之间快乐的游戏,在游戏中获得锻炼和成长,更在成长中体验一份童年的真善美。

[1]华爱华.幼儿游戏理论

[2]华爱华.学前教育改革启示录

[3]冯静、王芳.用情境和材料激发小班幼儿的控究兴趣.早期教育.2015年06期

[4]林莉.有效利用低结构材料促幼儿发展——以中班探索区投放的小木块为例.福建教育.2014年Z6期

本文系2014年南平市基础教育课程教学研究课题“贯彻《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探索——健康自主快乐体育”(课题编号3129)的成果之一。

猜你喜欢
游戏幼儿结构
从“要遵守”到“我来管”——大班幼儿的自我管理初探
天津教育(2023年2期)2023-03-14 07:34:52
《形而上学》△卷的结构和位置
哲学评论(2021年2期)2021-08-22 01:53:34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5:12
论结构
中华诗词(2019年7期)2019-11-25 01:43:04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新课程(2016年3期)2016-12-01 05:55:23
数独游戏
论《日出》的结构
疯狂的游戏
飞碟探索(2016年11期)2016-11-14 19:34:47
爆笑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