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亚波 丛占杰
(长春大学医院,吉林 长春 130022)
老年黄斑变性与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关系
于亚波 丛占杰1
(长春大学医院,吉林 长春 130022)
目的 探究老年性黄斑变性与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 选取2009年1月至2014年12月该院确诊的老年性黄斑变性患者214例作为实验组,选取同期入院检查的非老年性黄斑变性者314例作为对照组。采用日本TOPCON造影系统、国际标准视力表、眼底镜、裂隙灯及自动化验光仪等对两组患者进行检查。详细记录患者年龄、性别、身高、体重、体质量指数(BMI)、腰臀比、收缩压、舒张压、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眼别、C反应蛋白(CRP)、运动状态、吸烟、高血压、糖尿病、工作类型、家庭人均收入、教育程度及职业等,并做统计学分析。结果 老年性黄斑变性组患者年龄、收缩压明显高于非老年性黄斑变性组(P<0.05),HDL、LDL明显低于非老年性黄斑变性组(P<0.05),两组CRP、高血压、教育程度和职业方面比较也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在性别、身高、体重、BMI、腰臀比、舒张压、TC、TG、眼别、运动状态、吸烟、糖尿病、工作类型、家庭人均收入方面比较无差异(P>0.05)。将有意义的变量进入多因素分析,代入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表明,年龄、HDL、CRP、高血压是预测老年性黄斑变性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年龄、HDL、CRP、高血压是预测老年性黄斑变性的独立危险因素。
老年性黄斑变性
老年性黄斑变性是与年龄相关的黄斑变性,多见于50岁以上中老年人〔1〕。临床上主要分为萎缩型和新生血管型,前者主要有玻璃膜疣、RPE异常和地图样萎缩改变;后者主要以脉络膜新生血管、RPE脱离或盘状纤维化为病理特点〔2〕。老年性黄斑变性是导致发达地区及国家老年人失明的主要原因〔3〕,在我国各地报道的发病率各不相同〔4~7〕。流行病学研究显示,中国65岁以上老年人群老年性黄斑变性的患病率为6.98%〔8〕,70岁以上老年人患病率可增加到17.6%〔9〕。本研究旨在探讨老年性黄斑变性与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关系。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确诊的老年性黄斑变性患者214例作为实验组,其中早期老年性黄斑变性176例,晚期老年性黄斑变性38例。男111例,女103例,平均年龄(66.45±19.25)岁;选取同期入院检查的非老年性黄斑变性者314例作为对照组,男163例,女151例,平均年龄(52.31±18.77)岁;老年性黄斑变性患者符合第2届眼底病学术会专题研制的《老年性黄斑变性临床诊断标准》。完全告知患者这项研究的性质,所有入组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操作方法 主要仪器:日本TOPCON造影系统、国际标准视力表、眼底镜、裂隙灯及自动化验光仪。两组患者均采用国际标准视力表检查视力,再用裂隙灯进行初步的眼部检查,检查顺序:视力、角膜、瞳孔和晶状体等;最后进行常规眼底检查,在小瞳孔下采用直接检眼镜,必要时进行散瞳检查眼底。患者散瞳后,采用FFA进行专科检查,剔除白内障核2级以上患者。由两位经验丰富的眼科医师对结果进行校对并最终确诊。
1.3 观察指标 详细记录患者年龄、性别、身高、体重、体质量指数(BMI)、腰臀比、收缩压、舒张压、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眼别、C反应蛋白(CRP)、运动状态、吸烟、高血压、糖尿病、工作类型、家庭人均收入、教育程度及职业。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7.0软件,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分析,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
2.1 两组术前一般资料比较 老年性黄斑变性组与非老年性黄斑变性组年龄、收缩压、HDL、LDL、CRP、高血压、教育程度和职业比较差异显著(P<0.05);而两组性别、身高、体重、BMI、腰臀比、舒张压、TC、TG、眼别、运动状态、吸烟、糖尿病、工作类型、家庭人均收入方面比较无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情况比较±s)
2.2 老年性黄斑变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将有意义的变量进入多因素分析,代入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表明,年龄、HDL、CRP、高血压病是预测老年性黄斑变性的独立危险因素,见表2。
表2 老年性黄斑变性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
老年性黄斑变性的病因目前尚未能明确,可能与家族史、遗传、吸烟、免疫异常、慢性光损伤、远视眼、虹膜颜色、营养缺乏、肥胖、慢性病等因素有关,但无法确定其原因〔10〕。
年龄是已知的最主要的危险因素,Tomany等〔11〕研究发现老年性黄斑变性患病率的升高与年龄增长有直接的相关性:被诊断为老年性黄斑变性的患者中,年龄在66~74岁所占比重为10%,75~85岁比重为30%。血清HDL与老年性黄斑变性的关系在不同研究中结果不一致,有些研究没有发现 HDL与老年性黄斑变性的关联关系〔12〕,有些发现中老年性黄斑变性的亚型与HDL水平升高呈正相关〔13,14〕;还有些研究发现老年性黄斑变性患者中 HDL水平较低,或 HDL 水平较高的人群中老年性黄斑变性发病率较低〔15,16〕。结果不一致可能与人种、地区、环境差异有关,也有可能是不同研究中对入组变量的混杂因素控制水平不统一导致的。Chakravarthy 等〔17〕发现高血压的存在和晚期老年性黄斑变性之间有显著的关联。虽然本研究并未得出教育程度和职业是危险因素,但是Cackett等〔18〕的研究结果显示低教育水平与亚洲人群早期老年性黄斑变性患病率有较高相关。虽然其中的关联机制尚不清楚,不过一些研究者推断文化水平较低的人群更可能失业或从事收入较低的工作,导致较低的社会经济地位。
1 曹翠萍,王 菡,任广运,等.老年黄斑变性的患病情况〔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8):1956-7.
2 Tuo J,Ross RJ,Herzlich AA,etal.A high omega-3 fatty acid diet reduces retinal lesions in a murine model of macular degeneration〔J〕.Am J Pathol,2009;175(2):799.
3 刘宁朴.重视我国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特征研究〔J〕.中华眼科杂志,2009;45(5):393-5.
4 赵 欣,田碧琪,郝云赫,等.北京西长安街社区50岁以上人群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患病率调查〔J〕.国际眼科杂志,2011;11(8):1364-8.
5 黄晓波,邹海东,王 宁,等.上海市北新泾街道老年人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患病率调查〔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32(2)155-9.
6 马晓芸,吴建华,卢慧敏,等.上海市卢湾区社区老年人盲与低视力流行病学调查〔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2;16(8):658-60.
7 李慧丽,犹爱林,万迪玲,等.重庆市主城区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患病率调查〔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9;27(12):1425-9.
8 Penfold PL,Provis JM.Macular degeneration[M].New York:Springer,2004:103.
9 王 萧,胡世兴.老年性黄斑变性的研究进展〔J〕.眼科学报,2001;17(4):245-51.
10 Jayakrishna A,Balamurali KA.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etiology pathogenesis and the repeutic stratehies〔J〕.Surv Opthalmol,2003;48:257-93.
11 Tomany SC,Wang JJ,van Leeuwen R,etal.Risk factors for incident 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pooled findings from 3 continents〔J〕.Ophthalmology,2004;111(7):1280-7.
12 The Eye Disease Case-Control Study Group.Risk factors for neo-vascular 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J〕.Arch Ophthalmol,1992;110(12):1701-8.
13 van Leeuwen R,Tomany SC,Wang JJ,etal.Is medication use associated with the incidence of early age-related maculopathy? Pooled findings from 3 continents〔J〕.Ophthalmology,2004;111(6):1169-75.
14 Delcourt C,Michel F,Colvez A,etal.Associations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nd its risk factors with 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the POLA study〔J〕.Ophthalmic Epidemiol,2001;8(4):237-49.
15 Nowak M,Swietochowska E,Marek B,etal.Changes in lipid metabolism in women with 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J〕.Clin Exp Med,2005;4(4):183-7.
16 Tan JS,Mitchell P,Smith W,etal.Cardiovascular risk factors and the long-term incidence of 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the Blue Mountains Eye Study〔J〕.Ophthalmology,2007;114(6):1143-50.
17 Chakravarthy U,Wong TY,Fletcher A,etal.Clinical risk factors for 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BMC Ophthalmol,2010;10:31.
18 Cackett P,Tay WT,Aung T,etal.Education,socio-economic status and 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 in Asians:the singapore malay eye study〔J〕.Br J Ophthalmol,2008;92(10):1312-5.
〔2016-07-20修回〕
(编辑 曲 莉)
1 吉林省肿瘤医院
丛占杰(1970-),男,副主任技师,主要从事检验医学研究。
于亚波(1968-),女,主管检验师,主要从事检验医学研究。
R774.5
A
1005-9202(2016)19-4865-03;
10.3969/j.issn.1005-9202.2016.19.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