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原乡之旅

2016-11-23 22:32陈博文
创作评谭 2016年5期
关键词:原乡方志敏散文

陈博文

纪伯伦曾经感叹:我们已经走得太远,以至于忘记了为什么而出发。不错,这也正是当今我们大多数人的真实写照。面对浮华喧嚣和物欲横流的社会现实,大多数人往往无招架之力,片刻便丢盔弃甲,成为物质与欲望的俘虏。而当我读到江子的散文集《赣江以西》时,心里却有了阵阵窃喜。江子的写作,既是他处于中年状态的一次追寻精神原乡之旅,而随着笔触的延伸,一条追寻精神原乡之路也铺展在我面前。

或许,生命的沉潜正如一坛老酒,随着岁月的酝酿与发酵,待到打开时便散发出生命沉潜之后的芬芳和香味。此刻,作者站在中年这个人生的节点,以回忆和历史两条脉络出发,一方面以回望之姿,沿着记忆的脉络,向童年和少年的记忆之河逆流追溯,对逝去的乡土时光谱写了一曲凄凉的挽歌;另一方面,立足当下,以历史人物为圆点画圆,展开对当下生活得失荣辱的评判。于是,记忆中的故乡,便成为作者的精神所依所恋之地;而那些历史人物身上所透出的精神情怀,恰恰构成了作者所追寻的精神内核。作者便以曾经记忆中的故乡为集聚地,其精神原乡之旅,也是自成年以来堆积已久的心灵污垢得到洗涤的过程。恰是透过追忆和怀念的过滤,生命的本真颜色才仍旧能保持鲜艳亮丽。

作者一直行走于追寻精神原乡的路上。无论身处何时何地,赣江以西那个叫下陇洲的小村庄,都是作者写作的原点和看世界的支点,也恰是作者的诗意萌发之处。他站在中年这座高峰上眺望童年,回顾乡土,呈现出了对童年记忆岁月深处的迷恋。那些藏于记忆深巷的美好岁月和田园牧歌之景呵,随着思绪的追寻,流于笔端,渐渐显露出朦朦胧胧的模样。

正是孕育了杨万里、罗大经、罗洪先、李振裕等名人的这片神奇的土地,以同样温柔的姿态给予作者诗意般的童年生活。故乡的风物人情,便像一汪湖水,作者浸淫于此二十多年,直至成年后离开,但是水的意蕴早已经浸沁于作者的身体和精神当中了。于是,我们便看到:作为精神之父的杨万里,“他领引着我,怎样去爱和恨,怎样亲近自然,怎样努力把内心的杂物一点点地搬空,以方便堆放更多的月光和诗情”(《杨万里》);而从乡村携带到城市的虎头帽,只要看到它,关于外祖父和外祖母的记忆便跳了出来,“只要我看到了布帽上的虎,我就感到我仍然在受到外祖父和外祖母的护佑与祝福”(《虎》),外祖父母对外孙的爱,便是深深藏于赣江以西外祖父母家得送孩子虎头帽为礼物的风俗里;而在那样一个阳光猛烈、油菜花开得灿烂如金的春节午后,年幼的作者曾目睹两龙相斗—“在赣江以西的风俗里,在同一条路上,龙从来不懂得避让。狭路相逢的两条龙,只有决斗拼杀,蹚血而过”(《龙》),如此古老的打斗习俗,猛烈且凶残,充满着野性的蛮血之力,却又时时透出乡村蓬勃旺盛的生命力。

而那些与故乡记忆有关的人,无论是醉酒后便“像个伟人”样的张羊苟,还是曾浪迹天涯的父子两辈的水手们,亦或是曾为生计而四处奔波的浙籍锡匠兄弟们,走村串户、对孩子有强烈致幻效果的货郎们,他们曾游走穿梭于乡间,命运多舛,生活艰辛,如今却随着时代已经飘然远去,成为一个个人物雕像,永远伫立停留在那幅斑驳厚重的传统故乡风俗画里了。

当然,使得作者对故乡持深深迷恋姿态的远非上述这些。作者还清楚地记得:20个世纪70年代末的那个秋日下午,他曾和同伴采撷了几大篮子野菊花,而如今,混合着土腥味的野菊花香仍旧时时刻刻弥漫飘散于作者的记忆深处;那些曾经是赣江以西的大地上肆意飞舞的舞者—萤火虫,像魔法师施魔法般发出一闪一闪的光亮,满足一个孩子的童话幻想;而那个表面荡漾着故乡风情倒影的称为冬酒的故乡米酒,时隔多年,其清香仍旧在作者的舌尖和胃里倒腾跳着舞……这些充满故乡温情的重要元素,如同一颗颗圆润的珠子,串起组成了作者的几乎全部童年记忆。

太美好的东西,正如二次函数所显示的那样,在达到最高峰、迸发出最璀璨光芒的那一刻,下一秒便是急急落下。故乡的美好风物人情也是如此。青壮年出走,田园荒芜,乡村日益破败、凋敝,乡土中国在岁月风雨的飘打下,像一栋年久失修的老房子,正摇摇欲坠。面对逐渐褪去记忆中美好的风物人情、显露出现实荒凉冷寂的故乡时,作者除了凝视,哀叹故乡的荒败,又能做什么呢?

当他一遍一遍将记忆的触角延伸至童年时,他只能用怀念来承托起对故乡衰败的痛惋之情了。“这些年我没有享用过的故乡曾经的风物还有哪些?”(《酒》)作者扳着指头,一遍遍细数曾经的乡土美好;“那曾经的萤火哪里去了?故乡怎么不是过去的样子了?”(《萤火》)一连串的反问,却透出对故乡风物一去不复返的无奈和失望之情。而在《谷村》一文中,作者直接以历史学家周銮书的铿锵有力的话语,向社会发出呼吁:赣江以西的谷村—这座具有巨大历史荣耀的村庄,应该加强保护!而实际上的现状又是如何呢?当作者随着一个文化考察团重回谷村时,却发现整个村庄空荡荡,屋门紧锁,草木深深。周先生的话振聋发聩,至今在耳畔回荡,然而面对这一残酷现状,作者除了生发出无可奈何的哀叹,也是无力阻挡这一历史的步伐了。

田园将芜,胡不归?一声哀叹中,包含着多少道不尽的凄婉期盼,却最终只能化为记忆点点,流淌于作者的字里行间了。田园走向荒芜,乡村风物逐渐消失,故乡亲切熟稔的面孔逐渐模糊,却并不独独发生在赣江以西这片土地上。当我回到湖南老家时,看到故乡的山瘦了,水瘦了,整个村庄变成了一个黯淡失色、面黄肌瘦的老妇人,早已失去年少时青春靓丽的风采。而我,也只能跟随作者文字的脚步,将已经消逝的人、事和物,用想象和回忆的方式,将它们从时光的隧道里一一唤出。

历史的滚滚车轮“咣当”一声,便停在了21世纪。进入新世纪的中国,因得到蓬勃发展的经济的滋润,从一个孱弱的儿童,逐渐成长为一个健硕的青年。然而,青年的烦恼也便随之而来了。城市在飞速发展,生活节奏越变越快,楼层越造越高,一座座钢筋水泥的森林拔地而起。多少邻里之间的温情话语,便被阻挡在一扇扇铁门之后;多少对周围人群该有的关心,便消失在匆忙急促的脚步声中;多少本该坦诚共处的人际关系,便掉进由金钱利益编织的大网中……整个社会褪掉当初的羞涩和温情脉脉的面纱,开始露出丑陋可憎的面目。

就是在这样一个时代大背景下,作者写下《旧年》这一组散文成为必要。在这组散文里,在历史的天空映照之下,我们读到,作者以一颗赤诚之心,以一枝真诚的笔,去追寻他们的人生印迹。“他们”这群人,又是怎样的一群人呢?旧年的时光已经随着历史的滚滚车轮成为一个虚无的时间概念,但他们身上的精神之光在时光的锻造中越发打磨得光彩夺目。于是,作者或化为历史人物,以“我”的视角,叙述欧冶子为大王铸剑的经历:“我”耗尽全部精血,终于铸成一把好剑,帮助大王所向披靡,一洗雪耻;或者用第三人称,叙述历史人物的一生经历,例如曾经丰容靓饰、差点让皇帝弃江山而不顾的王昭君,用自己的一生维持了匈奴与大汉的世代友好;革命烈士刘胡兰,在不到15岁这花一般的年纪,便为革命而献身;亦或是在文章开头,用一系列以“他”为开头的描述段落,去引出歌颂的对象—雷锋。然而,在这一组散文中,最让我心潮澎湃的一篇是《玉一样的山,玉一样的人》。作者以亲自对方志敏事迹的考证为角度,写下了这个传奇人物的至情至性,以及为革命而牺牲的刚毅和从容。一时间,我仿佛也随着作者文字的脚步,登上了怀玉山,在松柏苍翠风声如鼓的怀玉山,我看见了虽浑身污浊被捕的方志敏,他向我走来,但他眉宇间的英气和举止的从容,却让天地的一切都为之失色。

现今的社会冷漠而无情,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需得警惕和小心翼翼,这样一张张脆弱的关系网,轻轻一碰,便露出丑陋的本色。作者一针见血便道出了现今社会的尴尬现状:“改革开放带来了人的解放,逐利的心理却颠覆了传统的价值观。人与人之间已经不再像过去那样单纯、美好,人们相互提防,脸上的表情疑虑重重”(《怀念一张脸》)。是啊,我们都曾在人际交往中相互提防,疑虑重重,我们都曾在趋利的漩涡里随波逐流,我们都曾是那冷漠路人中的一个。仁义、诚信、善良、乐于助人、刚毅坚强等道德传统快要断链,整个社会陷入一种僵死的境地中。恰是在这样冷漠而无情的现实状况下,作者写下这一组散文,写下历史人物身上所透出的人文精神,他欲用一枝“孱弱”的笔,呼吁人们重秉传统美德的精神之烛,重续美德的传统,意欲让人文精神之光重新照耀整个社会。

读江子的散文,总让我有一种大快人心的感觉。促使我读下去的动力,除了作者流露于字里行间的真情宣泄,还在于他的表达技巧的丰富多样。首先,江子的散文语言,独特却不突兀,清淡却不失韵味,表达叙述充满诗意,尤其是文章中对于比喻的运用,更有一种锦上添花的美感。作者将其丰富的想象转化成一种具体、可感的画面,呈现在我们面前,使得叙述灵动俏皮起来。例如,在《酒》一文中,作者写道:“还有人酒后在星光下行走却总是回到原地,好像这个世界只是他手里的一只光影绚烂的、圆形的蓝花边酒碗。”寥寥几笔,将世界比作成一个酒碗,将人醉酒后的状态描画得形象生动、淋漓尽致。而在《马皮鼓上的新疆》一文里,作者写道:“那一粒粒绿色透明的葡萄里面,有曾经繁华的交河故城里深入简出的官邸夫人遗留的炎热午后的清凉梦境,和街市转角处戴着朴素头帕的吐鲁番少女对爱情的羞涩幻想。”作者想象奇妙,浮想联翩,由葡萄的绿想到官邸夫人的清凉梦境,又想到吐鲁番少女对爱情的羞涩幻想,将葡萄的绿,转化成一幅幅具体可感的新疆异国风情画面,表达新颖而别致。而我们恰是在诸如此类的文字表达中,感受到作者文字表达的汪洋恣肆,不拘泥于传统,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个性化语言。

其次,在文本中构建个人化的叙述风格。作者在《让词语在隐痛里发光》中写道:“我理解的散文,就是自由的表达,就是砸掉镣铐的写作。”作者便是践行这样的散文观,散文结构自由,撒野耍泼。例如,《铸剑者》一文,作者便模仿借鉴小说讲求情节的结构技巧,以写小说的姿态写散文。于是,作者便化作欧冶子,以“我”第一人称视角,详细叙述了为大王铸剑的艰难历程,颇具武侠小说的风韵;而《玉一样的山,玉一样的人》一文,则将散文与小说两种文体融合在一起,既有散文抒情议论的笔调,又有小说的情节。作者用“我”的旁观视角,在过去和现实中穿梭自如:时而在现实的境况中,从各种史实资料出发,拼凑出方志敏的形象,展现其性格特点;时而又回到过去,与他对视,描摹出方志敏的外貌,进一步丰富还原方志敏的形象。同时,以旁观的视角,较为详细具体地描述了方志敏被捕时惊心动魄的情节。文章共分为五部分,每一部分看似独立,却又巧妙将山与人的描写融为一个整体。文章起于对怀玉山风景和历史来源的描述,穿插着方志敏的革命事迹,最后回到对怀玉山风景的描绘,同时抒发对方志敏的崇拜和敬仰之情。小说和散文并无明显的界限,作者将两者结合得天衣无缝,浑然一体,使其文章独具一种别样的美感,颇具创新意味。

作者开头便在自序里写道:“这样的一本中年状态的书,有谁愿意展开它?”而当我展开它时,却被作者对精神原乡的执着追求精神所深深感动着。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当作者面对农村日益荒败的现实,选择以一种回望之姿去追忆童年故乡的风物人情,为消逝的传统文化谱写了一曲挽歌;当作者面对城市人情淡薄如水的现状,选择以一枝“孱弱”的笔,对我们逝去的行善、勇敢、仁义、善良等精神作出深情的呼唤,其实,我知道,作者行走在追寻精神原乡的路上,从未中断过。

[作者系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原乡方志敏散文
原乡人·漂泊者·白面具
方志敏:狱中仍奋笔疾书
甘守清贫的方志敏
原乡组诗
我与风
第二届方志敏文学奖征稿启事
原乡诗二首
2021年《俪人·西部散文选刊》精品奖(30名)
2021年《俪人·西部散文选刊》评论奖(10名)
生与死的尊严(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