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与东方文化

2016-11-23 00:20陈云超
资治文摘 2016年7期
关键词:东方文化文化

【摘要】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9·11事件绝不是一个简单的宗教冲突。早在1973年,英国著名历史学家阿诺德·汤因比先生就在他的名著《历史研究》中预言到这种冲突的不可避免性。他还断言,解药只能在东方,在中国,在中国的文化。针对当今社会经济政治及生态建设中出现的一些新的问题,发扬光大东方文化核心价值观,形成一种具有指导当今时代发展需要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关键词】文化;21世纪;价值观;中华文化

西方文化一统天下的局面正在面临挑战,21世纪将是世界文化多元化的时代。如果说亚洲四小龙的经济奇迹和中国的改革开放提起了人们对东亚儒教文化圈的重视的话,9·11事件以来一连串的世界局势则表明解决人类的文明冲突,以暴易暴是没有出路的,东西方文化之间的对话才是解决的唯一途径。东方文化能否立足于其深厚的根基,找出其生长点,适时地抓住时代赋予的机遇进行重构,以对21世纪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贡献。

一、21世纪:东方文化的时代

9·11事件绝不只是一个简单的宗教冲突。早在1973年,英国著名历史学家阿诺德·汤因比先生就在他的名著《历史研究》中预言到这种冲突的不可避免性。他还断言,西方文化不可能从这种冲突中自我解脱。解药只能在东方,在中国,在中国的文化。

汤因比先生不是一个武断的预言家。他倾毕生精力研究人类文明史,总结了人类史上存在过的33种不同的文明形态,指出了人类文明发展的规律和必然前景,写成了12卷的巨作《历史研究》(1961年)。为了使人们方便了解,将其巨著缩写成两卷本的《人类与大地母亲》和《历史研究》。前者概述了人类的历史,后者则是对人类文明史的哲学判读,句句箴言,语重心长。尤其重要的是,汤因比先生祖承西方,然而,他能超越文化的情感,立于哲学使命之高度,追随逻辑的轨迹将人类文明的希望之路指向东方。从人类的全部历史来看,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关系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到了21世纪,三十年河西的西方文化将逐步让位于三十年河东的东方文化,人类文化的发展将进入一个新的时期。

1.东西方文化的基础的最根本差别在于思维方式不同。东方的思维方式是综合;西方的思维特点是分析。我们的一切文明、一切文化现象甚至科技不同于西方。三十年河西要过去了,我们就像接力赛一样,在西方文化的基础上,接过这一棒,用东方文化的综合思维方式解决这些问题,去除掉这些弊端。所谓综合,就是“整体观念、普遍联系”。西方的哲学思维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从个别细节上穷极分析,而对这些细节之间的联系则缺乏宏观的概括,认为一切事物都是一清如水,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

2.西方形而上学的分析已快走到尽头,而东方的寻求整体的综合必将取而代之。以分析为基础的西方文化也将随之衰微,代之而起的必然是以综合为基础的东方文化。“取代”不是“消灭”,而是在过去几百年来西方文化所达到的水平的基础上,用东方的整体着眼和普遍联系的综合思维方式,以东方文化为主导,吸收西方文化中的精华,把人类文化的发展推向一个更高的阶段。或许21世纪将是东方文化的时代。客观规律是不以人们的主观愿望而转移的。

二、文化建设成为时代强音

如果把整个20世纪分作两半,我们会看到20世纪上半叶,国际竞争的中心是军事竞争。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谁的武器更先进,谁的军队更强大,谁最后就是赢家,谁就成为国际体系中占据优势地位的强国。

但是到了20世纪中叶以后这个主战场转移了,就是在不再发生国际性的世界大战的格局之下,各国竞争的主战场转战到了经济。但是到了21世纪之后一个新的趋势开始出现了,这就是所谓文化引领时代趋势开始出现。

1.从历史视角看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性。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在文化上中国对西方最大的贡献之一是科举制文化,1835年英国人英格尔斯:“我们现在在东印度公司已经采用中国人的考试办法来选拔人才了。如果哪一天,我们全英国也能够采用这种办法来选拔、考选我们的官员,那么对英国甚至对整个欧洲社会产生的正面作用和影响,将要大于火药和指南针。”中国文化的影响遍及世界:在库姆伊朗最古老的图书馆馆长马拉什为代表团讲解时特别谈到公元13世纪左右中国的印刷术传入伊朗,古兰经的写作进入纸张时代,传播范围大大增加,伊朗人民非常感谢中国人民的聪明才智。

2.文化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发挥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革命战争年代,党十分高度重视群众的文化生活,积极鼓励文艺歌曲创作。《古田会议决议》:由“各政治部负责征集并编制表现各种群众情绪的革命歌谣,军政治部编制委员会负督促及调查之责”;在建设时期,积极支持大型歌舞历史剧创作,使广大群众牢记党领导革命建设事业,坚持艰苦奋斗的历史;在改革时期,我们党更加重视文化的作用,邓小平:“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

3.文化的基本功能。文化之功在“化”。建设精神文化,融化于心,同心;建设制度文化,固化于志,同德;建设行为文化,默化于行,同步;建设物质文化,转化于力,同力。以文化人,文化如水。

文化之能在“力”。无形文化力,有形生产力。无形软实力,有形竞争力。精神文化具有引领功能,产生吸引力。制度文化具有激励功能,产生凝聚力。行为文化具有导向功能,产生生命力。物质文化具有生产功能,产生竞争力。

三、关于近代中国文化之思考

部分中国人因为近代中国落后了,就以为中国历来落后,且把落后全部怪罪到中国传统文化上,如此又如何解释中国历史上曾经有过的繁荣昌盛呢?

先进文化符含人类发展方向,体现社会发展要求,代表社会大多数成员的根本利益,反映时代发展潮流的文化。现代文化的主要内核:爱国、崇文、厚德,中华传神的合理撷取,同时也与当代精神结合。今天要发扬光大东方文化核心价值观,对当下人们所关注的社会问题紧密结合在一起,形成的一种具有指导当今时代发展需要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针对当今社会经济政治及生态建设中出现的一些新的问题。

中国30多年以来,虽然经济等方面取得发展,但却存在一些重大缺失,比如中国人曾经具有的内圣外王的精神,也没有得到真正发挥;吾日三省吾身的儒家精神在市场经济大潮中更被荡涤得所剩无几。中国在整体的社会发展中,遇到很多新的道德问题。比如老人倒地无人敢搀扶,孩子在车轮下被反复碾压无人愿救援。

要把思想文化作为解决一切问题的动力。新疆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多元文化并存的地区,周边分别与8个国家接壤。只有思想文化上同心同德,奋斗目标上才能同心同向,实践行动上才能同心同行。从根本上讲,就是要通过现代文化引领,从思想文化层面解决推进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精神动力问题。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践行新疆精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贯穿于深化改革和全面开放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领域,体现到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等各方面,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在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各行各业形成统一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强大精神力量、基本道德规范,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基本规律。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理论热点面对面·2009》[M],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09.

[2]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人民出版社,1972.

[3]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毛泽东选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85.

作者简介:陈云超(1980-),男,讲师,硕士研究生,从事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研究。

猜你喜欢
东方文化文化
《玻璃珠游戏》中异质文化的冲突与融合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多样解构
谁远谁近?
当代设计中的东方文化发掘和演绎
传承 民族 文化
什么是文化
中西文化对比与对外汉语教学
融入文化教“犹豫”等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