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信时代的群众文化传播研究

2016-11-23 11:06牛卢璐
东方教育 2016年17期
关键词:人际微信用户

牛卢璐

即时通讯软件微信,英文名wechat,是由中国最大的互联网综合服务提供商之一的腾讯公司在2011 年1 月正式推出的一款为智能手机提供即时通讯服务的免费应用程序。这款软件是支持以移动网络为渠道,快速发送文字、实时语音信息、图片、视频,并支持多人在线群聊等功能的手机通讯软件。微信是传统通信手段和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有机融合,它构建了一个集邮件、短信、手机、Email、SNS、微博、IM 等应用于一身的个性化立体式通讯服务平台,让异步沟通更加轻快便捷。从2011 年1 月腾讯微信上线到2015 年1月,腾讯微信已拥有5.49 亿微信用户,,微信每月活跃用户已达到5.49亿,用户覆盖200多个国家、超过20种语言。此外,各品牌的微信公众账号总数已经超过800万个,移动应用对接数量超过85000个,微信支付用户则达到了4亿左右[1]。凭借数量级增长的海量用户数,微信毫无疑问地成为未来移动互联网最大的接入口,形成巨大的市场。

1 微信在群众文化传播方面的功能

1.1微信的概况

作为信息即时通讯的一种新兴工具,微信通过提供公众平台、朋友圈、消息推送等功能,使人们可以通过摇一摇、搜索号码、附近的人、扫二维码方式较为方便地添加好友,关注公众平台,与此同时,人们也可以将内容分享给好友,将所看到的精彩内容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1.2 微信具备传统媒体的文化传播功能

传统媒体如电视、报纸、杂志等,媒体报道什么,人们就只能了解什么。在文化传播方面具有单向性。同时由于电视节目和报纸内容编排印刷等的时间限制,在信息传播的时效性上落后于微信等新媒体。

因此,相较于传统媒体,微信平台具有传播内容的及时性、应用方式的多元化、互动反馈机制的双向性等特点。

1.3 微信具有强大的信息推送能力

智能手机的迅猛发展和互联网通讯催生的跨平台融合为微信的快速推广提供了有利的外部环境。智能手机、移动式上网本等便携式移动网络终端的推出和不断升级开启了移动互联网时代,微信的普及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因此,微信的潜在市场使信息资源推送发展潜力巨大。

微信通过相互关注、私信传递、朋友圈分享等方式进行互动沟通,不仅可以拉近关注双方的距离,而且拥有固定的阅读人群。同时,微信通过语音短信、视频、图片、文字等多元化传播方式,在信息推送方面具有迅捷、强大的传播能力。

另外,微信使用的成本低廉,只需要支付上网流量费即可,随着免费WIFI信号覆盖面的扩大,微信使用成本还会进一步减少,相较于短信及传统媒体,成本低廉也是微信的一大优势。

2 微信的受众及传播特点

2.1 微信的个人用户体验特点

传统的媒体内容产生和传播是简单信息消费,随着微媒体的产生,特别是微信的应用,使得信息传播不再是单向性的,而是逐渐演变成为一个双向化的虚拟平台。个人用户使用微信平台,不仅是单纯的信息消费,更多的是通过产生信息来扩大自身的社交圈,获得更多的网络关注,与好友进行互动,这种个人行为的汇集就成为了强大的社会效应,这种无意行为对社会化媒体的专业新闻报道产生了巨大的冲击。

2.2微信的用户分析

作为一个拥有5.49亿的庞大用户群的社交软件,其优势明显。微信用户从使用者的性别来看,男性占79%,女性占21%;从地域分布来看,城市占77%,城郊及乡村占23%;从用户年龄来看,介于19岁—40岁之间的人占被调查总用户人数的75%以上,其中,19岁—30岁的用户占54.32%,超过整体人数的一半;另外,从学历来看,大专以上学历的用户占整体人数的82.5%,占了绝大多数,其中大学本科以上占整体人数的52.92%,超过了一半。由上面的数据分析可见,微信用户呈现城市化、年轻化、高学历特征[2]。

2.3 微信与微博等社交软件的比较

微信是腾讯公司既QQ之后为手机终端用户打造的一款即时网络通讯产品,是基于QQ产品的一次改造升级。基于QQ的成熟开发,腾讯公司对于用户的要求准确把握,微信充分整合了QQ和微博的特性,更具有个人空间的私密性和信息传播的及时性。微信通过相互关注、私信传递、朋友圈分享等方式进行互动沟通,不仅拉近关注双方的距离,更有利于双方情感上的交流。

相对于微博面对全体微博用户(任何有微博账号用户都可以查看资料)的沟通方式,微信发布平台采用的是一对一的沟通方式,必须经过验证添加好友才能够看到对方发布内容,极大地增强了用户间的私密性,用户的隐私得到了保护。微信用户通过朋友圈点滴记录生活、情感、思想等,加深了与好友的互动及情感交流,用户对微信使用的依赖性不断增强。

3群众文化传播的微信平台建设

3.1微信将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融为一体

人际传播作为人类传播活动的初始形态和典型形式,它的特出特点在于传播过程中的传者和守者均是个体,没有面向大众,也不涉及到任何组织和团体。“人际传播在本质上来说是个人之间相互交换精神内容的活动。精神内容交换的质量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的媒体。”[3]书籍传播时代,出现了一对多的传播,这是大众传播的端倪。“大众传播是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4]

微信传播的特点在于它是将即时的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的结合,我们可以称之为“人际大众传播”。个性化的传播操作功能使得微信既具备了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各自的优势,又突破了两者相结合的局限。移动终端上的微信不但可以令交流更加即时,其丰富多样的沟通方式也使得信息传播更具有深度与广度。联系人间的信息发布传受不但由静态向动态转变,而且传播形式更加个性自主。

3.2 规范微信文化传播平台建设

推送积极向上的文化给微信用户,能对群众进行潜移默化的积极引导,同时,还能有效发挥文化的教育功能。因此,随着微信用户的不断扩大,政府及职能部门应该重视互联网时代的新媒体优势,借助良好的发展趋势,着力打造官方微信公众号,传播时代正能量。

充分利用好微信后台数据统计功能,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和研究,准确把握受众的需求,针对不同类别用户对不同内容的喜好,编辑用户喜闻乐见的文化内容,同时,积极做好线上线下的互动融合,扩大影响,发挥优势,形成规模。

微信的出现改变了信息的接受和传播方式,影响了的用户的生活方式和思考方式,如何利用好微信平台,将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百度百科.微信.http://baike.baidu.com/view/5117297.htm.

[2]关于网民使用微信的调查,中国互联网调查社区,http://h.cnnicresearch.cn/.

[3][4]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1999:59- 60,111,85.

猜你喜欢
人际微信用户
搞好人际『弱』关系
从《战国策》看人际传播中的说服艺术
微信
关注用户
关注用户
关注用户
微信
微信
英文歌曲Enchanted歌词的人际功能探讨
如何获取一亿海外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