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排球训练队动损伤调查与分析

2016-11-23 11:04李西坤
东方教育 2016年17期
关键词:排球体能训练时期

李西坤

摘要:青少年排球运动损伤是从事排球运动对青少年所带来的机体伤害。准备活动不充分、技术动作不规范、缺少保护意识、体能训练不科学成为运动损伤产生的主要原因。因此,要在平时的训练和教学中引起高度重视,强化防范意识;积极应对,做好准备活动;科学系统,合理进行体能训练,减负缓压,做好放松活动。

关键词:排球;运动损伤

1引言

排球运动损伤的发生与其技术要求有密切的关系,这主要由运动项目的特殊技术要求和身体某些部位存在着一定的生理解剖弱点两个潜在因素引起的。当这两方面不相适应时将发生运动损伤的可能性会提高。

排球运动损伤的发生除了影响学习者的健康与运动能力外,更可能使他们心理上产生消极的情绪,从而阻碍排球工作的开展。因此,本文通过对河北省青少年排球运动队运动员运动损伤现状的调查,分析引起运动损伤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

2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1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为河北省青少年排球运动训练队50名运动员。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通过查阅大量期刊文献,详细查阅了2005年以后发表的有关排球运动损伤的学术论文。

2.2.2问卷调查法。通过对8位专家发放“指标内容调查表”,根据专家反馈意见,重新整理并制定河北省青少年排球运动队运动损伤的调查问卷。

2.2.3数理统计法。对回收的问卷进行整理,并用Exce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从而得出结论。

3河北省青少年排球运动队运动损伤现状

3.1 运动损伤与运动等级的关系。一级运动员 12 名,损伤率占 66.67%;二级运动员 16 名,损伤率占 5 0 %;二级以下 2 2 人,损伤率占 22.73 %。

3.2 运动损伤的程度。调查结果显示:在发生损伤的21名排球运动员中有15名运动员的损伤属于急性损伤,6名属于慢性损伤。急性损伤的发病率为71.43%,慢性损伤的发病率为 28.57%。在发生损伤的21名排球运动员中有11名属于轻度损伤,占52.38%;有8名属于中度损伤,占38.01%;有2名属于重度损伤,占9.52%。

3.3 损伤发生的时期。发生损伤的21名排球运动员中有7名运动员的损伤发生在比赛时期,所占总损伤人数的33.33%;有6名运动员的损伤发生在技术训练时期,所占总损伤人数的28.57%;有3名运动员的损伤发生在赛前集训时期,所占总损伤人数的 14.29%;有1名运动员的损伤发生在准备活动时期,所占总损伤人数的4.76%;有3名运动员的损伤发生在身体训练时期,所占总损伤人数的14.29%;有1名运动员的损伤发生在其他时期,所占总损伤人数的4.76%。运动员损伤主要发生在比赛和技术训练时期。准备活动时期运动损伤的发生率相对较少。

4 运动损伤产生的机理

4.1 准备活动不充分。在训练中,尤其是比赛期间,队员们不注意在训练开始或比赛前进行充分的准备活动,肌肉的粘滞性比较高,神经系统不够活跃,未能使机体的肌肉和关节得到充分的活动;一般身体素质不良时,肌肉力量和弹性较差,反映迟钝,关节灵活性和稳定性较弱,因而容易致伤。

4.2 技术动作不规范。技术动作不合理是排球运动员损伤的主要原因。不正确的技术违反人体生理结构、机能特点和运动时的生物力学原理,错误的动作技术不仅不利于竞技水平和运动能力的提高,而且又是造成运动损伤的必然因素。

4.3 缺少保护意识。由于青少年是思想情绪极不稳定的群体,本身对自我保护的知识缺乏,对损伤的严重性认识不足,思想上也容易放松安全保护。更何况青少年表现欲望较强烈,逞能、蛮干、互相赌气、不服气、精神不集中和只顾自己、不顾别人等等,均为发生损伤的思想因素。

4.4 体能训练不科学。教学训练中不仅要遵循人体生理机能的活动变化规律和运动技术形成的规律,还要严格贯彻循序渐进、区别对待的练习原则。但由于教学训练内容安排不周全,造成练习比例失调,使局部负荷量加大,过多的安排运动员的跳跃练习、发生髌骨劳损,胫骨骨膜炎等。

5 运动损伤的预防措施

5.1 高度重视,强化防范意识。青少年排球训练的主要任务是促进队员身体的正常发育和各项机能的均衡发展,在身体素质全面训练的基础上,提高排球运动技术水平。突出运动员的主体地位,加强对运动员各项身体机能指标的监测与研究,以运动员运动技能的发展、提高为目标,全面落实“健康第一”的训练指导思想。

5.2 积极应对,做好准备活动。排球运动的损伤部位较为明显,主要分布于软组织较集中的部位。运动前的准备活动可以增加肌肉收缩的速度和力量,改善肌肉的协调能力,提高肌肉、韧带和其他结缔组织的伸展性,预防运动损伤的发生。对运动员进行长时期的观察,加强运动员心理状态水平的测试,并在此基础上做出详细的计划,对运动员进行细致的心理指导。

5.3 科学系统,合理进行体能训练。排球运动员体能训练不仅需要一般身体能力训练,还需要有专项身体能力训练。专项体能的发展应该建立在一般体能的基础上,在安排体能训练时,要充分考虑到二者的特点,并把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有效、全面地发展运动员的专项身体能力。

5.4 减负缓压,做好放松活动。运动后进行积极的整理活动,消除全身和局部的疲劳,缓解肌肉僵硬,也是预防慢性损伤的重要手段。放松练习可以使机体得以恢复从而避免预防运动损伤的发生。

5.5 注重恢复,避免二次伤害。青少年运动员自我保护意识差,一旦发生损伤,为了比赛,也会坚持训练、比赛,往往旧的损伤还没有完全康复,从而造成二次损伤甚者更严重的损伤,因此一定要注重康复,确保损伤完全康复,再进行恢复训练。

6.小结

通过问卷调查河北省青少年排球运动员的运动损伤情况,并做出相应分析。结果发现,大部分排球运动员损伤为急性损伤且损伤为轻度损伤,赛前集训时期以及体能训练时期为损伤的多发期。因此要提高训练的科学性,注意避免运动疲劳,重视训练损伤的健康教育,一旦发生损伤要注重恢复,避免损伤加重。

参考文献:

[1] 胡亦海.运动训练学[M].武汉:湖北省教育出版社,1998.

[2] 金燕,李朝旭.排球运动员身体损伤及预防的调查分析[J].湖北体育科技,2003,9:25-26

[3] 朱翠立.浅谈排球训练过程中创伤的产生及预防[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0,3:51-55

[4] 方志.排球运动常见损伤的调查研究[J].辽宁体育科技,2008:52-56

[5] 李银芳,安兵.我国排球运动员的损伤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9.3:13-14

[6] 刘宇刚,陈海荣.浅谈排球运动急性损伤的原因[J].呼兰师专学报,2010.2:24-26

[7] 张建章.对排球运动员损伤的调查与分析[J].少年体育训练,2007.2:75-77

猜你喜欢
排球体能训练时期
消防员体能训练与应用
排球正面双手垫球教案
气排球与硬式排球技术教学实验对比研究
小学排球教学策略刍议
文艺复兴时期的发明家
青少年运动员体能训练的方法
开心一刻
清代时期
新时期的向善向上
对体能训练认识的理性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