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的运用反思性教学法

2016-11-23 10:39夏美娟
东方教育 2016年17期
关键词:反思性教学课程改革小学语文

夏美娟

摘要:文章界定了“教学反思”和“反思教学法”的概念,论述了反思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意义,探讨反思教学法在语文教学中的积极运用。反思性教学法是一种对教师很有帮助的教学方法,除了可以促进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之外,也能够增强师生的沟通能力,提高教学效果,创造有效地课堂教学。这种教学法的关键是把握好反思性教学的实施途径,从教学内容、教学态度、教学效果等角度进行全方位反思。

关键词:有效;小学语文;反思性教学;课程改革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施及课程标准的制定对我国义务教育提出了新的时代性要求。作为小学教育的基础课程,语文教学改革的开展已逐渐发展成为现阶段我国教学工作中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性问题。基于此,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为创新型教学思维,合理更新教学方法,并通过一定的反思教学做到以批判性的教学思想促进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在不断怀疑与肯定的往复循环过程中,改正原有的教学模式,完善并调整其教学机制,进而形成稳固的良性教学策略,保证语文教学变革的全面实施。

一、反思性教学的意义

反思教学是为了汲取以往教学中的经验教训,更好地把握学生学习中的盲点与难点,并真切地体会教育教学的基本内涵,进而借鉴并发扬其优点,在不断修改的过程中提升教师自身教学能力及教学效果。因此,教学反思的存在理所当然地成为我国现阶段教学工作中对教师提出的基本素养要求。

运用反思性教学法,首先在于可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反思性教学法强调让教师“学会”教学,是一个教师全面发展的过程。“学会”学习人们都已经很熟悉了,而反思性教学强调教师要“学会”教学,即要求教师把教学过程作为“学习教学”的过程。即要求教师学会教学,自身获得进一点好展,直至成为学者型教师。再者,反思型教师不仅可以知道自己教学的结果,而且要对结果及其原因等进行反思,总是问“为什么”。这种习惯,往往促使教师增强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相比之下,如果我们的目的仅仅是教学生学会学习,而没有教师不断的学会教学,学生的学会学习很难保证。

其次,反思性教学法的运用可以提高教学效果。课堂教学中最常见的问题,主要都是在课堂教学情境中所使用的教学方法有的学生接受不了,具体表现为学生“吃不饱”或“吃不了”,例如,我们要求在上每一节课时,对自己要讲什么内容,为什么要讲这些内容,沿着何种思路进行讲授这些内容等都要有清醒的认识。这种认识不仅表现在教学过程的组织与管理,还表现在课堂教学之前的准备,以及教学结束后的回顾。如课前预计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及相应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想出可能有的教学效果;课后对教学目标是否明确,是否从学生实际出发、教材的呈现是否清楚合理、教学是否得法等方面的分析,都将有利于应对教学问题,保证较高的教学效果。

二、反思性教学的实现途径

1、反思教学内容

要反思一堂课的知识是否有错误,教学方法是否合理,反思教学行为与现象是否适宜,都是教学内容的反思。

比如,我们时常感叹现在的孩子变得功利,特别是低年级的小学生,不用奖品吸引不给什么鼓励就没有学习的积极性,可反思即知,这种现象不是我们在日常教学中无意识的引导造成的。怎样把握语文这门工具,给予孩子恰当引导,形成他们正确的价值观,需要我们深刻的反思。再比如,我们在听完一堂好课后,对人家精彩的教学设计羡慕不已,有时不禁困惑;自己也天天在研究教材教参,也能把文本读得非常通透,为什么就不能上出精彩的课呢?反思之后,我们也天天在研究教材教参,也能把文本读得非常通透,为什么就不能上出精彩的课呢?反思之后,我们才明白,这里还有个人的阅读积累的问题。一个教师所呈现出的每堂课都与他自身的文化积淀有关,学识浅薄,阅历尚流线型的教师,自然会和优秀课例产生差距,坚持用一颗反思之心来看人待事,对我们的教学都是有很大促进的。

2、反思教学态度

也许有人会问,反思已经是在努力查缺补漏了,何来态度好坏之分?其实,现在的教学反思除了部分都是能自动生成外,很多是由于学校明文规定篇幅字数而写的,质量参差不齐。有些寥寥几笔,纯属应付;有的东拉西扯,反思不到点上;即使洋洋洒洒一大篇,也不过是重复模仿别人的,毫无实际意义和价值。长此已往,浪费时间笔墨而已。我想,反思贵在真实。反思的重点应是我们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学进程完毕,我们有什么想法有什么疑问,与组内的教学老师一起研究讨论,千万别把它当成一项任务,一种负担。用心感悟、用心反思,这才是反思的真谛所在啊!

3、反思教学效果

对教学效果的反思,除了了解学生掌握的知识外,还要分析学生是否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没有,在听课的同时是否积极思考。教师通过课堂观察,个别访谈,及时了解自己的教学效果。反思这些方面,对自己的后续教学有很大的好处。我教完《十六前的回忆》后,写了这样的教学反思:“我抓住人物情感这一条主线,着力解读父亲这一人物,让学生更好地在父亲这一人物身上领悟到更多的人生真谛。李大钊是一个对革命事业充满“信心”的人,文中紧紧围绕着这个人物,从父亲的言语、动作、神态到面临危险与死亡的考验时都体现出一个革命者应有的气节与气魄。我引导学生品味分析,入情入境,说看法,读感想,引发了教师、学生与作者产生了共鸣——对李大钊同志的缅怀、崇敬、仰慕之情油然而生。”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能够积极思考问题,充分理解作者的特殊感情,从而解决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这样我的教学目的也达到了。

三、结论

反思性教学法改进了我们的教学。从教学内容、教学态度、教学效果等角度,进行全方位反思,不仅有利于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也有利提高教学效果,创建有效地课堂教学。

随着教师教学反思研究的深入,教师的素质必然得到提升,教学效果也就必然得到提高。语文教师也是如此。在新一轮课程改革过程中,进行反思性教学,培养反思型、批判型的语文教师,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林一钢,论“实践反思性”教师教育[J],教师教育研究,2009(4)

[2]潘智雄,语文教师如何适用反思性教学[J],双语学习,2012(8)

[3]王映学,谈教学反思[J],教育探索,2013(7)

猜你喜欢
反思性教学课程改革小学语文
高中英语课堂中反思性教学应用策略分析
浅谈反思性教学在外国语言学课程教改中的探索
计算机网络课程实验教学改革探讨
“双创”形势下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改革探索
项目教学法在微电影制作教学中的应用
初中历史反思性教学思考
基于创意的对口单招色彩课程改革突破点研究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