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合作学习精神的培养

2016-11-23 10:32廖永华
东方教育 2016年17期
关键词:创设情境数学

廖永华

一、合作教学的含义及意义

合作教学将学生合理地分成各个小组,共同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课堂的中心,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参与课堂活动,以完成任务为目标,积极主动地探索问题,积极交流,共同得到解决方案.在探索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积极与同学和老师交流,优化了教学氛围,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合作教学的教学方式顺应了深化教学体制改革的潮流,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让学生自主探索问题,提高积极主动性.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增强了学生自我学习、自我探索的能力,还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同学交流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合作教学常见的问题

1.秩序乱.

每个学生最初都是积极参与到小组中的,但是由于性格不同,性格开朗、能言善辩的学生就会极力维护自己的观点,而较内向的学生阐述自己的观点会有些困难,这就造成学生的交流出现问题,最初的倾听和表达能力是需要教师引导的,如果发展不好可能造成恶语相向,或是讨论一些与学习无关的事.毫无课堂秩序会降低学习效率.

2.问题难以解决.

合作学习是突破传统教学的一种新型教学方式.它是在教师进行基础知识的教授后,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熟练掌握知识,并且总结出解题方法和答案,最后教师进行统一讲解的一种教学模式.如果问题过于简单,那么讨论是浪费时间的;如果学生最开始都对知识感到困难,讨论是必须的,但是如果教师没有对其指导,学生自主解决问题会需要很长时间,课堂时间又是有限的,课堂最后教师草草讲完的效果是不好的,不仅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而且学生对题目的理解和印象都是效果很差的.

3.课后做题的效果不好.

数学这个科目需要在学习基础理论的基础上不断做题练习,学以致用.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在讲台上讲四十五分钟,课堂氛围很好,学生听得很认真,而学生也学会了基本的理论,但是一做题便感到困难.学生虽然理解了理论,但是还不会在题目中进行应用.所以课堂中小组共同解决问题可能会导致一些学生逃避问题,反而会使自己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下降.

三、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的措施

1.合理构建小组.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性格特色和学习能力将学生合理分组.在一个小组中,学习成绩较好的,成绩较差的、积极发言的、性格较内向的学生都要交叉出现,鼓励小组内部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相互帮助.让小组自主推荐设立小组长,负责管理小组秩序,设立管理人制度,让学生轮流发言,控制讨论进度,让每个小组成员都发挥自己的作用,提高小组学习效率.

2.教师要明确教学目标.

即使将课堂的中心落实到了学生身上,教师也需要对课堂的内容、时间、效率进行把握.开展小组合作教学,教师需要对教学目标进行明确,引导学生对基础知识进行熟练掌握,对重难点提出疑问,提高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认为有独立思考和讨论的必要,引起学生的重视,这样小组讨论才更有目的性和针对性.学生进行短时间的思考后互相合作解决问题,若能在自主学习中解决就是对问题真正理解了,然后教师在课堂的最后对重难点进行讲解,这样更能加深学生的印象.

3.提高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小组合作教学,对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提出了要求.进行一次成功的、有效率的小组合作,需要学生对知识有基础的把握,对教师提出的问题有基本的把握和自己的解题思路;学生还要有解决问题的好奇心和主动性,主动参与问题讨论.

4.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学生的合作能力包括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倾听他人观点的能力,这两个能力在合作中是必不可少的.学生在小组讨论中,首先理清自己的解题思路,然后尝试着把它表达出来,轮流表达自己的观点,有不认同的地方需要交流思路的分歧,对知识点进行补充.当然这个过程也需要很好的倾听能力,学生由向教师学习变成了向同学请教,但在这个过程中可以随时提出自己的疑问,大胆质疑,然后倾听、交流,主动学习知识.

5.通过习题巩固知识.

课堂中后半部分教师可以留出几分钟时间专门给学生做题目巩固.在做数学题中,学生对错题的不理解处能及时反馈给老师,不管是通过小组解决还是向老师请教,都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对错误的认识,逐渐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巩固知识.

四、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应当融入到数学教学情境之中

初中数学合作精神的培养,要在一定的教学情境中来进行。完善数学教学情境是才能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1.通过数学故事、数学典故来创设教学情境。

数学故事和数学典故在教学情境的创设中具有独特的作用,尤其是用熟知人物,但不知晓人物具体事迹的数学故事、典故,更能起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致,保持学生对数学学习热情的积极作用。例如,讲述勾股定理时,可以引用古典数学巨著《九章算术》的知识,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的博大精深。

2.通过现实生活中的数学现象来进行情境创设。

初中学生认知中最熟悉的部分就是生活中经常接触和用到的知识,甚至有些知识已经在他们头脑中产生根深蒂固的影响。所以,在进行教学情境创设中,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更容易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更有利于数学知识的教授。

3.教学情境的创设要注重师生之间的互动。

新课标要求进行互动性强的教学,在初中数学的教学情境创设,要求老师转变自身高高在上的思想观念,与学生建立人格平等的关系,老师要与学生一起进行数学理论的学习和探讨,要从学生认知状况和生活实际进行考虑,更多的让学生发挥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实现师生的良性互动。

4.情境创设应当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在现实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一般比较重视在教授之前利用创设情境进行知识的引入,而忽略在教学过程中利用教学情境进行教学辅助。教学情境的创设应当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根据不同的教学阶段和学生不同阶段的理解能力创设内容各异、难易有别的教学情境更有利于学生学习热情的保持和对数学知识的掌握。

总之,合作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需要教师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教师要权益教学和合作,既能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引导学生自主解决问题,又能带领学生突破重难点,提高教学效率.

猜你喜欢
创设情境数学
不同情境中的水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