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

2016-11-23 10:06吉慧
东方教育 2016年17期
关键词:好习惯兴趣小学数学

吉慧

摘要:数学作为一门推理演算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学科,抽象性和逻辑思维要求较高,数学为其他学科提供了语言,思想和方法。学习该门课程比较费力。数学学习的好习惯提出,让数学教学回归生活,把数学知识运用于生活。推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和创造能力。好习惯是学好数学的根本。

关键词;小学数学;好习惯;兴趣;发现与实践;思考与探讨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才能更好的学习,才能寻求学习的方法和技巧。要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积极参与学习过程,对数学有浓厚的兴趣,他就会全神贯注的进行学习,千方百计地想办法去认识和解决数学问题,全身心地投入到数学学习当中去,数学教学上的成就最大程度取决于学生对学生课的兴趣是否保持和发展。学生的兴趣被调动起来,他们就会积极参与各种学习小组,和同学们一起探讨,课堂效率就会提高,

兴趣是习惯的根本,小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容易开小差。教师可以利用好奇心的心理特点,可以在课堂上多讲些小故事,与同学们互动起来,让教学知识变得丰富,有趣,吸迎同学门的注意力,认真上好每一节课。学生比较容易做到专心倾听老师的语言,但是一旦指名发言或小组员讨论发言时,大部分同学又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扰,未能做到专心倾听同学的发言。针对这一情况,我常常利用学生喜欢表现的年龄特点,让他们都来做小老师,对发言的同学作一个评价,如:说一说你认为发言的同学说得好在哪里?不足在哪里?你给他什么建议等等。很多时候,都是由于这一环节,让学生能够做到坚持专心倾听,并在专心听讲的基础上,让学生能更快更牢的掌握课堂知识,让学生的语言和表达能力也得到更大的提高。

开展公开课讲课活动,展示教师的教学水平。开展每学期一次的公开课展示,并对教学设计、说课、教后反思进行评比。借机展现每个教师课堂风采,促进教师教学相长,为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如,上学期围绕“先学后教,当堂训练”为主题开展的以运用信息技术与课堂整合为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进行的公开课中,涌现出较多的优秀讲课教师和教学案例,如语文组的张永秀、李花春、张胜花及辐射学校的韩元邦等老师,数学组的王志清、何萍、马晓梅、杨风霞等教师,相应评出了优秀的课堂教学设计、说课、反思、小论文等,并进行了推广运用。

在课堂上老师及能注意优生的培养,更能照顾到大多数的中差学生,实现了为了一切学生,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教育教学理念。我们的措施是任课教师(主要以语文和数学为主)建立并认真填写学困生档案,做好“兵”教“兵”的登记,教导处建立学困生花名册,学期末将任课教师的学困生档案归教导存档。每后半学期对转化最快的学困生进行评选奖励,并开展一次学困生转化经验交流活动。转化的结果,使他们认识到了教师和同学们的关心和帮助,点燃了学习的热情,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教师发现了闪光点,并给予了肯定和鼓励,学困生尝到了成功的喜悦,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学习的目的明确了,态度端正了,因此成绩也慢慢上升了。

课本是学生获得系统数学知识的主要源泉。在引导学生阅读课本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方法、良好的思维习惯,更重要的是使学生从阅读教材中,通过分析、想象、概括、推理等有规律的思维活动,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没有认真阅读的好习惯,会在多方面体现到其弊端:如做练习时不会审题、,读题目时只读一半,不会分析问题、不能理解概括题意,导致不能正确完整地解决他完全有能力解决的题目。如:我记得在一次测验中,其中一题目为:请在下面的方格纸中画一个直角,再标出它的各部分名称。对于后面一个问题有三分之一的同学未能完成,原因在于没把题目读完。对于解决问题的题目,大多数同学只读一遍,更有甚者只看数字或个别词语做题,不作深入思考,而是凭着感觉做。如:在解决问题的题目中,看两个数字相加超过一百肯定不对,一定用减法做了,因为1-3册只学了100以内的加减法。又如:在求两数相差的题目时,看到“多”就用加法,看到“少”就用减法。由此可见培养学生认真阅读的习惯是多么的重要。

重视学生的自我发现意识,激励学生参与探索活动的积极性。培养创新思维能力法,当前数学教学弊端之一就是题型教学,容易使学生形成思维定势,严重抑制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我们应该认识到,数学教学中每一种方法的同时,也会使学生在处理这类问题时产生思维定势。同样形成联想,类比联想、相关联系等多种联想思维方式,数学教学中同样应尽可能地进行相应的训练。引入开放题,培养思维的开放性。在通常情况下,都是由教师通过开放题的引进,学生的参与下解决的,使学生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体验数学的本质,品尝进行创造性数学活动的乐趣的一种形式。

鼓励设问解疑,培养创新意识能力。大胆设问,勇于解疑是有所创造的前提,因此,教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有目的地设问,让学生自己发问,自然地构成了循环渐进的问题涟。诱导学生在不知不觉地参与了教学的全过程,使学生沿着设问,解疑的阶梯,逐步迎来胜利的曙光。

善于联想类比,培养创新能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若能恰好地利用 已有的知识,联想与类比,经旧换新,这对于揭示知识的形成过程中,可以激发和培养学生的逻辑性和积极性。好的教学气氛,可以让学生在知识的温存中,探索新知识的宝库的钥匙,在探索知识的奥秘中,创造地迈开了自己坚实一步,表现了积强的思维积极性和探索毅力,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创新能力。

当学生对问题有了强烈的兴趣,就会大胆的去探索。学生大胆的思考,善与思考,决定着学生对知识的牢固掌握和灵活运用,总之,要能够激发学生兴趣 方法和途径有多种,作为教师必须加强研究,如何把学生的兴趣充分激发出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智力潜能充分发挥出来,提高教与学的质量。

法国著名教育家第惠多斯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学习是一种艰苦复杂的脑力劳动,让学生在长年累月的学习是很幸苦的,浓厚的兴趣能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中的畏难情绪和困难。

猜你喜欢
好习惯兴趣小学数学
如何培养孩子热爱劳动的好习惯
例谈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好习惯”培养
青少年组合学习家具的设计开发
有些“好习惯”伤健康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