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领
摘 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程序,平等地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在学生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中正确指导、点拨,进行及时的激励性评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能力、培养创新精神,从而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教学
新课改的推进,课堂教学的活力放射出了从未有过的异彩。但我们也不难发现:很多所谓的课堂课改,虽然变得异常热闹,师生双边互动较好,但却存在着很多无效的教学方式;表面上看,是按照新课标的要求在进行,但实质上,却是热闹有余而有效性不足。那么,怎样才能有效地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
一、从问题情境入手,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通过一个好的问题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的数学思考,同时还要在创设问题情境时,充分考虑到教学的有效性。
一是要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有助于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真实问题,从而促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二是要具有针对性,与学习内容紧密相关,要针对学生感兴趣的问题,精心地予以设计,以此来调动学生学习新知的积极性。三是要激活学生思维,突出问题的参与性,要让每个学生都沉浸在问题情境中,通过对问题情境的参与,培养学生的探索、研究和发现意识。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时,为了让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学习情境中来,我们可以让学生通过数数方格、剪剪拼拼等活动,引导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主动地去探求知识。当学生运用割补法把平行四边形转化为长方形、找到平行四边形的底与长方形的长、平行四边形的高与长方形的宽的关系时,学生自然就会得出:长方形的面积=长×宽,从而推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紧接着组织学生讨论、交流,要求学生说出自己“操作→转化→推导”的全过程,让学生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发现数学知识,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发展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使学生享受到成功的体验与乐趣,从而真正地达到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与创新能力的教学目标。
二、从自主探究入手,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在新课程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地探索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课堂学习方式,是新课标所倡导的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理念之一。因此,从自主探究入手,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的积极性、主动性往往是从新颖的问题、新颖的情境或新颖的材料开始的。因此,学生的自主学习与探究也需要一个良好的课堂环境。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为学生营造和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心理认知等仿真性强的探究情境,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愉快地接受学习,从而通过解决一些相对复杂的挑战性问题来体验成功的快乐,激发他们自主学习和探究的热情。
其次,要采用灵活的探究形式。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需要,灵活采用探究的方式方法,如:学生的个人独立探究、学生的临时自愿组合探究、既定小组合作探究与大班集体探究等。可以采用其中的一种探究方式,也可以几种方式交叉使用,以使课堂中的探究活动更加深入和更加充分。
三、从互助合作入手,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合作学习的目的,是使学生在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使学生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学会倾听与表达,学会相互帮助。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做到教学内容的少而精,合理地安排课堂容量;课堂上,要给学生创设合作学习的机会,关注学生合作学习的整个过程,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进行充分的思考与交流,灵活地调整教学活动,使教案成为动态开放的学案。要有效实施合作学习,教师还要有意识地逐渐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技能,即培养他们尊重别人、学会分工、采纳建议、礼貌对待他人意见等合作与交流的技能。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要以小组成员出现,参与各小组的学习活动,并通过提示、点拨、引导等形式,保证小组合作的学习为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而服务。
四、从课堂评价入手,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正确的评价,是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重要因素。数学课标指出:对学生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和技能的理解与掌握,更要关注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在课堂上,教师应该恰当地使用激励性的语言来评价学生,以激发学生的情感,营造平等、民主、和谐、愉悦的学习气氛;还要重视学生参与学习进程的态度和情感,善于抓住学生的闪光点,积极地鼓励和肯定每个学生的每次进步,要让他们在评价中得到鼓舞,树立自信,从而不断进步,不断成长,满足学生的成功体验。
五、注重教学反思,促进课堂教学质量
记得有人说过:“教无定法”,“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教师不是圣人,一堂课不会十全十美,所以我们每上一节课,都要进行深入的剖析、反思,对学生的学习状况、教师的调控状况、课堂的生成状况等方面认真进行总结,找出规律,在不断“反思”中学习。我们反思的主要内容有思考过程、解题思路、分析过程、运算过程、语言的表述、教学的思想方法等,以此促进课堂教学质量,教学效果也一定会更好。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程序,平等地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并在学生的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中正确指导,适时点拨,进行及时的激励性评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真正地提高数学教学课堂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