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六盘水市地下综合管廊项目的推进,不但将改变一座城的面貌,治理“马路拉链”和“空中蜘蛛网”等城市顽疾,破解防汛排涝等难题,而且将把城市建设中的“短板”打造成“样板”,为其他城市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六盘水市住建局党组副书记周学峰表示:“传统建设耗费大量时间、人力和财力,造成重复建设,影响市容和群众生活。备受诟病的‘空中蜘蛛网‘马路拉链等问题,症结就在于此。应该说,能否让各路管线都有安稳的‘家,直接决定了一座城市的管理水平,也关系到未来发展的承载能力。”
示范项目背景
成功获批全国地下综合管廊试点,但苦于资金难题
还记得今年夏天在武汉、太原等地“看海”的景象吗?地下综合管廊的建设被认为是解决“都市看海”等城市内涝难题的有效途径,即专门为雨水“开路”的雨水舱。当然,地下综合管廊不仅仅有雨水舱,还有电力舱、天然气舱。
其实,讲得通俗点,地下综合管廊就是在城市地面以下,为各类市政管线修建的一座“集体宿舍”,各种工程管线有秩序地布局其中,各有各的“房间”。
“从2016年开始全国大量城市开建地下综合管廊。我市的地质地貌及市情决定必须尽快开建地下综合管廊,治理‘马路拉链等城市顽疾。”贵州省六盘水市财政局局长李文旭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表示。
贵州省副省长黄家培(左一)在六盘水市地下综合管廊工程建设现场调研
据《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了解,六盘水是山地城市,喀斯特地形广布,地质状况多变,这就为管廊项目建设造成很大的先天难度。
2015年,六盘水市申报了第一批全国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并成功获批。但是在建设综合管廊的实践中,遇到了资金难题。为破解建设资金难题,六盘水市积极探索管廊项目建设PPP新型运作模式,全面推进项目建设。
据六盘水市财政局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提供的材料:六盘水市综合管廊建设总长39.8公里,其中老城区管廊长度24公里、新城区管廊长度15.8公里,具体建设任务为:规划在老城区的人民路、荷泉南路、红桥路、水西南路、钟山路(西段和东段)、西山路、凉都大道、官厅路、龙井路、凤凰大道等道路地下综合管廊建设。
项目总投资29.94亿元,中央财政专项补助资金9亿元,地方政府配套资金2亿元;引入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国建筑”,股票代码601668,其中标项目后交给下属公司中建二局)社会资金18.94亿元。项目已于2015年10月17日开工。
2015年12月28日,全国首批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城市六盘水市地下综合管廊PPP项目特许经营签约仪式举行。
示范项目概况
“投资+施工”捆绑运营,明年全面完成建设任务
据《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了解,六盘水市地下综合管廊项目采取的是“投资+施工”打捆运营模式。
具体模式为:采用A模块(PPP特许经营)+B模块(施工建设)合并公开招标。通过管廊打捆+PPP模式(建设—运营—移交)运作项目,将六盘水市15个试点项目共17个规格形式不同的管廊子项目打捆,采用资格预审方式面向全社会公开招标社会资本方。这样的好处是免去施工招标过程,合理节约大量工作时间。
据六盘水市财政局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介绍,六盘水市招标社会资本方初期就确定了两个重要标准:资金实力雄厚、具有施工特级资质。
据《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了解,其实在公开招投标之前,六盘水市保障性住房开发投资有限公司(下称“六盘水住投公司”)先行独资注册成立了六盘水城市管廊建设开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下称“六盘水管廊公司”),开展项目前期手续办理工作。
六盘水管廊公司总经理苗战中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表示:“中国建筑作为国有大型建筑企业集团,参与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既是企业发展的战略选择,也是参与国家投资、建设的社会责任的体现。尤其是该项目采用PPP模式运营,中国建筑也将投资业务作为今后发展的一个重点方向,PPP模式的运用,为中国建筑投资业务的发展提供了契机。”
被确定为社会资本方后,中国建筑向六盘水管廊公司增资8亿元(占股80%),六盘水市住投公司代表市政府出资2亿元(占股20%)共同组建了管廊SPV(特殊目的)公司,负责项目建设、运营、管理工作。
2015年12月28日,六盘水市住房城乡建设局代表政府授予管廊SPV公司综合管廊特许经营权,特许经营期为30年(其中建设期2年,运营期28年)。在特许经营期内,管廊SPV公司负责综合管廊投融资、建设、运营管理工作,并享有向管线使用单位收取廊位租赁费、管廊物业管理费和获得政府可行性缺口补贴的权利。
据六盘水管廊公司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介绍,截至2016年9月20日,累计完成地下综合管廊9.38公里,当前累计完成投资10.76亿元。2016年计划完成投资18.6亿元,完成天湖路东段、育德路、荷泉南路、凤凰大道东段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全面启动其余路段地下综合管廊建设;2017年计划完成投资6.09亿元,全面完成建设任务,按期进入试运营阶段。
预计项目建成后,将实现供水、电力、通信、广电、再生水、热力、燃气、雨水、污水管线入廊,有效解决“马路拉链”和“空中蜘蛛网”等问题,形成以荷泉南路、育德路和红桥路为示范的综合管廊全国示范项目。
六盘水管廊公司还介绍说,六盘水市地下综合管廊项目在全国首批10个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城市中遥遥领先。由于项目在管廊建设上的突出表现,已有国内其他多地兄弟城市市政府前来六盘水观摩考察实地调研。
六盘水市地下综合管廊工程2016 年计划完成投资18.6 亿元,完成天湖路东段、育德路、荷泉南路、凤凰大道东段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图为育德路全景。
示范项目亮点
创新攻坚地质难题,建设全国首个三舱管廊
苗战中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坦言, “在山地城市搞管廊建设,贵州特有的喀斯特地貌给建设施工带来了不小的挑战,而这正是在六盘水试点地下管廊建设的意义。”
据六盘水管廊公司介绍,六盘水是山地城市,地形复杂,地质状况多变,管廊项目建设施工工艺复杂,施工难度大;六盘水市交通主干道少,施工协调难度很大,这些因素都将影响施工进度。
“坚硬岩石和地下溶洞是最大的拦路虎。在管廊建设过程中先是靠爆破击碎地下大面积坚硬岩石,接着要对付频繁出现的地下溶洞,需用大体积的混凝土浇筑来填满。刚松一口气,软土层又出现了,与相邻地段的岩石区容易造成沉降不均,必须及时处理……然而大刀阔斧的施工,又必须在特殊环境下精密细致地完成。”苗战中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介绍。
面对这种特殊的地形,六盘水管廊公司邀请知名专家指导,制定切实可行、符合六盘水地质条件的施工方案,并对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进行施工交底,以技术为龙头,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同时,作为在西南地区唯一一个地下综合管廊项目,六盘水管廊公司十分重视科技立项和课题创新。据中建二局介绍,中建二局先后对管廊预制拼装接头防水及堵漏关键施工技术研究、管廊混凝土自身抗裂和抗渗研究、管廊盾构掘进及顶推关键施工技术研究等多项课题进行了立项,以期为相同地质条件下的管廊施工提供借鉴。目前,相关课题的立项及经费申请已上报,正在等待批复。
据六盘水管廊公司介绍,地下综合管廊一般埋藏于地下约6米,覆土厚度2米,横截面总宽约11米,高3.6米。目前地下管廊一般分为两舱和三舱,中建二局建设的六盘水市地下综合管廊是三舱,分别是电力舱、综合舱和天然气舱,系全国首个在建三舱管廊。
从政府层面来讲,六盘水市财政局认为地下管廊项目的难点是管线入廊及收费问题。
据六盘水市财政局相关人士介绍,地下综合管廊入廊收费没有国家、省级相应收费标准及文件支撑,现阶段入廊收费由政府与入廊企业协商解决,由于入廊企业大多为央企,入廊收费协调难度较大。一方面,市政府积极和各入廊单位协商;另一方面向住建部等部门报告,请求出台相关政策措施。同时,部分已建成管廊段,入廊事宜还未具体落实。六盘水市财政局建议:希望政府出台相关政策措施,尽快推动入廊事宜,尽快实现项目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