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有生
说书法中的主笔
□郭有生
书法中大凡谈到结字,就不会忘了主笔。一个字的主笔,不过是书家时常选择的横画、竖画、撇捺、戈钩和浮鹅钩等。
主笔的出现,让我们明白了一个字的笔画有主次之分。一般来说,主笔自然要写得长一些或者更重一些,要更有视觉冲击力。因为强度总是引人注目的一个因素,拔地而起的高峰,惊天动地的霹雳,独秀群星的月亮,哪一个不是如此。主笔当然是一个字的主帅,具有统领作用。清朱和羹《临池心解》中说:“作字有主笔,则纪纲不紊。写山水者,万壑千岩经营满幅,其中要先立主峰,主峰立定,其余层峦叠嶂,旁见侧出,皆血脉流通。作书之法亦如之,每字中立定主笔。凡布局、势展、结构、操纵、侧泻、力撑,皆主笔左右之也。有此主笔,四面呼吸相通。”
但也有人认为,一些笔画虽短小,也可作为主笔。有学者在《楷书“主笔”很重要!》一文中说:“点是楷书笔画中最小的笔画,但有时照样可以作主笔。如‘兵’字的下部两点、‘令’字的下点均为主笔。‘兵’字两点,掎角之势,力量匀称,支撑着整个字;‘令’字的撇捺固然是主笔,因此粗重而且上覆下,但它们的所有力量全压在竖点上,所以此点特粗壮,比捺还重,可见,此点在‘令’字中是第一主笔;另外,竖钩和横钩、心钩也能作主笔。如‘风’字的撇与抛钩左右对称,组成上覆下的主笔。有时主笔与次主笔的呼应,可形成动势。‘传神全在小中收’,就是说的点的重要性;有的笔画虽不是重心所在的主笔,但决定着态势,也要视同主笔。如‘寸’字的点,位置及向背态势对整个字的成败起决定性的作用……”这些认识开阔了我们的思路,比如,一个字笔笔都是轻笔,那么有一重笔必然会凸显出来成为主笔。
主笔往往和其它次笔形成对比,比如主粗次细,主长次短,主欹次正。比如我们常见的主笔与次笔一欹一正。清刘熙载在《艺概·书概》中说:“书宜平正,不宜欹侧。古人或偏以欹侧胜者,暗中必有拨转机关者也。清龚贤《画诀》有‘树木正,山石倒;山石正,树木倒’,岂可执一木一石论之。”在对比中,主笔会凸显在众笔之中,好似万绿丛中红一点;在对比中,主笔的特点、意味也会更鲜明,就像大江在一叶小舟的反衬下,越发显得波澜壮阔;在对比中,主笔也会似重峦叠嶂、林暗水明中的主景,是丰富多彩、变幻无穷的景色中浓重的一笔。
《杜甫寄贺兰铦诗》 北宋 ·黄庭坚
《行书》 元·赵孟頫
有时主笔以展示风格,次笔以求得变化。比如隶书风格的飘逸,依凭那具有波势的笔画而产生。这些笔画多为主笔——横画或撇捺,我们观赏起来,总会感到或如轻云出岫,随意卷舒;或如野鹤闲鸥,飘飘欲仙;或如春柳风拂,摇曳多姿。或者说主笔以突出书法主题,次笔丰富了思想情感的内涵。
主笔是一个字的高潮部分,因此,是最引人注目、最富有表现力、最富内涵、最震撼人心的笔画。没有这样的高潮,就像一首诗的起承转合,缺少“转”;一篇小说缺少“破梗”;一曲歌曲没有华彩段。主笔也应是最富有书家情趣的笔画。主笔的变化会牵动次笔的变化。主笔的选择也和体势相关。邹志生在 《书法结构与章法中的审美哲学》一文中说:“主笔的走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或左右着体势的纵横。篆书字形多为纵向,它的主笔竖向多于横向,主笔上耸下垂,次笔随之,以增加字的长度;隶书多为横势,它的主笔横向多于竖向,书写时主笔左右分张,次笔随之,以增加字的阔度;楷书字形多为方正,横、竖、撇、捺各种笔画依据不同的情况不同对待,都可作为主笔慎重书写,以求结构的合理和美观。”同时,形成纵势的主笔,也使文字显得挺拔高耸;形成横势的主笔,也使文字显得稳健雍容。而且许多主笔,可以打破文字的拘谨,而显得舒展、大方。黄庭坚书法中的“长枪大戟”,就很耐人寻味。横向的主笔,也像高空中踩钢丝的人手中的长杆,有平衡作用;纵向的主笔,像一座飞架东西的大桥桥墩,有支撑作用。
主笔,有习惯性主笔与创意性主笔。如一个“三”字,习惯性主笔是第三横。而“至”字的习惯性主笔也是最后一横,但倘若为了达到某种艺术效果而以第一横为主笔,则是创意性主笔。创意性主笔,往往表现的是一种超常性的结体,人们看来也许是丑的,但丑总是千姿万态,给人们一种新鲜感,一种奇趣。《板桥题画·石》中写道:“米元章论石:曰瘦,曰皱,曰漏,曰透。可谓尽石之妙矣。东坡又曰‘石文而丑’,一丑字则石之千态万状皆从此出。彼元章但知好之为好而不知陋劣之中有至好也。东坡胸次,其造化之炉冶乎?燮画此石,丑石也,腴而雄,丑而秀。弟子朱青雷索予画不得,以是寄之,青雷袖中倘有元章之石,当弃弗顾矣。”这道理岂不和书法相同吗?
主笔一般为一笔,最多不超两笔,如撇捺同为主笔。隶书中所说“燕不双飞”也是此理。为了突出主笔,应当讲究笔画的收放,如“多”字,末尾一撇放为主笔,其它三撇当收为次笔;也要讲究揖让,如“笺(牋)”字,第一钩当揖让而又短促不出钩尖,以留足位置,这样第二钩才能舒展挑出。
在结字中,那些合体字由多个偏旁组成。有资料说:“偏旁是合体字的结构单位,又称部件,是由笔画组成的具有组配汉字功能的构字单位。”因此,一个合体字也有主部与次部的区别。一般来说,最引人注目的部件就是主部。为了突出主部,可以采用多种手法,如我们一般的结字规律是上紧下松,你如果变为上松下紧,使“罪”“业(業)”等字的“四”和“业”等因疏而大就成为主部了。再如“唯”字,一般“隹”是主部,但如果使“口”这个部件小者更小,反而引人注目而成主部了,这是以反常态来突出。还有一些对称之字如“林”“羽”等,打破对称,大者为主部。
主与次,是主与宾的关系。主必然是趣味中心,是书法构成意象的关键部分,是我们审美趣味的主要载体,因此不可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