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龙门石窟造像对玉雕创作的影响

2016-11-23 09:19张一兵
天工 2016年5期
关键词:龙门石窟玉雕佛像

文 张一兵

浅谈龙门石窟造像对玉雕创作的影响

文 张一兵

自佛教正式传入我国以来,佛教就与玉文化紧紧相连在一起,这不仅仅是因为中国人对玉的独特喜爱,还与人们对佛教的信仰息息相关。佛教中经常提及极乐世界,而极乐世界是由佛教七宝组成的,七宝大部分被归类在玉石中。因此,许多佛教题材都被引用到了玉雕创作当中,如观音、弥勒、释迦摩尼、童子等人物造型。

古代佛像;现代玉雕;发展传承

位于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开凿于北魏孝文帝年间,后历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五代、宋等朝代连续大规模营造达四百余年之久,南北长达一公里,今存有窟龛两千三百四十五个,造像十万余尊,碑刻题记两千八百余品。在龙门石窟众多造像中,奉先寺大像龛是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其卢舍那大佛的高大壮美会使每一位见到的游人心生震撼之情。大佛为坐像,螺形发髻,身披袈裟,通高17.14米,头顶至下颚高4米,耳长1.9米。塑者在形象上追求庄严、雄伟而又睿智、慈祥的性格。为突出卢舍那大佛的头部,造像者对其头部精雕细刻,让其脸部丰满圆润,眉如弯月,目光慈祥,嘴角稍翘,似呈微笑状,其鼻坚挺,给人以刚正之感,头部稍低,略作俯视态,与虔诚的信徒和礼佛者在仰视时的目光交汇在一条线上,令人感觉可敬可亲。与之相对的,大佛身体的刻画就相对简洁了, 运用寥寥数根线条将袈裟刻画出来,使佛身看起来简洁大方,庞大而繁褥的火焰纹头光和背光图案,又起到衬托卢舍那大佛形象的作用,从而使大佛形象饱满丰富,栩栩如生。佛像整体有繁有简,对比强烈,让人见过之后就将其深深地刻到了心里,难以忘却,由此可见造像者创作经验之丰富,艺术技法之高超。

自佛教传入中国之后,尊佛之风日渐浓厚,玉制佛教题材的作品大量出现。北朝时期,雕刻玉佛之风盛行,北魏、东魏、北齐的统治者都曾下令玉工雕刻大型玉佛,置于寺庙中供奉。所以,在传统玉雕题材中,佛教题材的观音、弥勒造型在百姓心中根深蒂固,这对现代玉雕匠人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随着时代的发展,国人接触的艺术门类也随之增多,特别是外来人物写实艺术对我国传统玉雕人物设计的冲击是巨大的。有人认为,中国传统玉雕人物过于抽象,五官比例不协调,玉雕应该写实一点,这样人物造像才更符合科学依据和现代审美;而有人认为,中国传统的玉雕造型是祖祖辈辈传下来的,代表着中国古代的一种文化底蕴,不能改变。因此,在变与不变之间现代玉雕匠人要给出一个抉择,一个使大众满意的答案。

其实,这个答案早就有了,它就在这些石窟之中。著名玉雕大师董春玉先生多年来多次对各大石窟进行实地考察,查阅了大量的相关文献资料,从中归纳总结出了古代传统佛龛造像的精华所在,他在创作过程中熟稔地将这些精华与当代西方雕塑艺术相结合,真正做到了追溯历史、尊重事实、融汇古今、表现个性,创作出了独具董春玉特色的佛像造像。他创作出的作品刻画轮廓分明,线条清晰,相貌周正,五官位置准确,情感流露自然,造型逼真,给人一种祥和安宁之感,体现出佛像的“精、气、神、韵”。

从董春玉大师成功塑造玉雕佛像这一事例中,我们可以看出古代石窟造像与现代玉雕造型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佛教艺术对现代玉雕艺术产生了很大影响,极大地推动了现代玉雕艺术的发展。佛教造像是历史文化的凝结,具有高深的哲学和美学思想。因此,对佛像的塑造与创新,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的表达,是对一种纯净心灵的守护,更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作者单位]云南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猜你喜欢
龙门石窟玉雕佛像
传统的玉雕与玉雕的传统
龙门石窟
龙门石窟精品文物展
玉雕青松献祖国
巨型玉雕长城和中华民族大团结玉雕图谱揭幕开放仪式掠影
佛像面前的 菩萨
初探中国四大石窟艺术
尼玛泽仁佛像画欣赏
龙门石窟:打造智慧旅游品牌
佛像面前的菩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