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小明
采用隐性的教育方式,更加适合于德育。如果非要统计清楚做了多少件好事,得到了多少积分,出现了多少感人的场面等,就带有一定的表演性。
某校为了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提出了“道德护照伴我成长”的口号,并为每位学生设计了一本“道德护照”。不同颜色护照代表孩子不同的道德水平,内容包括“学生个人信息”“成长记录”“同学印象”“教师评价”等。学校校长介绍说,道德护照是学生道德水平的真实反映,能够为学生道德成长保驾护航。可是笔者翻看这些护照,发现孩子填写的都是自己的好事,同学评价说的都是好话,老师评价写的大部分是套话。有些老师反映,一些孩子为了获得红色的“护照”,伪造了做好事的情节;一些同学策划了相互之间做好事,相互评价投机取巧;还有一些学生,把一些正常的交往,如借笔、和同学交朋友等,也变成了“好事”。拥有这样的一本“道德护照”,就能让学生成为有道德的人?对此,我有不同的意见。
一、“道德护照”是在给学生贴标签
道德更多地表现为内心的满足和自由。韩愈在《原道》一文中写道,“足乎己而无待于外之谓德”,道德是内心的满足而不受外物的驱使。如果我们做好事是为了换取一定的积分,获得学校的物质奖励,能够在“三好学生”的评比中得到好处,而把“道德护照”变成个人的“功劳簿”,这是受制于外物的驱使,必然不会获得内心的满足。有些临近毕业的高年级学生,因为“道德护照”就要作废了,故意不注重自己的言行,做些出格的事情,那不能不说是过于追求外物而迷失内心了。
道德不是自我的标榜。道德离不开自我的发现,但它不是自我炫耀。韩愈在《原毁》中写道,“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重以周,故不怠;轻以约,故人乐为善。”正因为“重以周”,所以做了好事不会任意张扬,把做好事当成平常事来对待。正因为“轻以约”,所以不会把别人是否报答放在心上,把他人接受自己的帮助当成一种正常现象。而“道德护照”把个人的良好行为一一记录在案,甚至相互攀比,锱铢相较,这样“做好事必留名”的行为是值得商榷的。
道德不是微小的获得。道德护照中记录的一些好事可以转化为一定的积分,达到若干积分可以换取一些小奖励,例如获得笔记本、看电影、和老师共同进餐等。这样的奖励似乎太小了,而且让人感到做好事就是为了换取奖品,两者可以兑换。魏晋时期经学家王弼在《老子注》中写到,“德者得也,常得而无丧,利而无害,故以德为名。”以此相较,得到了奖励,失去了积分,能“无丧”吗?获取了小利,而忽视了内心的道德体验,能“无害”吗?管仲曾经说过,“道德当身,不以物惑”。如果道德护照仅仅满足于当下,满足于蝇头小利,那么,如何能长久以行,如何能小中见大呢?
所以把一本“道德护照”看成是包治百病的“秘籍”,作为衡量学生德育水平的标志,这未免有些贴标签的嫌疑。
二、贴标签并不能解决孩子的问题
其实这样的现象在社会上并不少见,某些场所的服务人员在自己衣服上贴上笑脸标签,以示微笑服务,其实脸上阴沉似水,内心嫌恶非常。某些道路建设部门,在施工现场拉上标语,“感谢你的支持,今天的不便是为了明天的方便”。其实并没有征询市民同意,只是虚假的客气罢了。
学校德育这种贴标签的行为也不少,例如“道德银行”,仿佛道德一经存储,就可以长期享用。例如“心灵超市”,“勇气”“信心”等商品也可以买卖,凭借一个贴了标签的空瓶子,就能让孩子平添许多美德。例如某些“道德讲坛”,试图通过一两个活动,唤醒孩子的感恩意识。此外还有德育童谣课程 、“三字经”韵律操等课程的开发,据说可以通过一首童谣、一套韵律操,就能让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为什么某些学校爱给孩子贴标签?其原因可能和贴“即时贴”一样,是为了图方便,想用简单的手段解决问题。某校为了解决学生文明礼貌的问题,规定在校园里见到老师就要问好,否则就会对班级扣分。于是,孩子们哪怕在厕所里,见到老师也会问好。但是一出学校,却视若路人。因为他们认为,既然学校打过招呼,出了学校就不一定要问好了。
其原因也可能是为了宣扬教育业绩。标签是靓丽的,可以包装的,一本“道德护照”,就像出国护照一样,只要没有不良记录,就是良好公民。于是,孩子们一方面竭尽所能,寻找自身优点。另一方面战战兢兢,以防不良记录。这样的管理的确“漂亮”了,纪律、礼仪、态度、卫生,甚至是成绩,都能做到统一标准、尽善尽美。孩子们只做好事,不做坏事。但是,孩子们知道为什么要做好事吗?他们明白什么是好事吗?做了好事后的内心能获得升华吗?如果仅仅是为了积分,那么,这样的道德是不走心的。我们甚至要问,只做好事的孩子,还是真正的孩子吗?可见这样的标签,只是骗孩子的把戏,因而逃脱不了“即时”的命运。
三、撕去孩子身上的标签
撕去标签,让德育落实到具体的事件中。贴了标签,容易忽视学生的道德问题,用单一的方式处理这些问题,从而造成简单化处理的结果。孩子是各不相同的,学生的德育问题表现在各式各样的事件中。撕去标签,下面的问题就会暴露出来,虽然有些不太好看,但是能够让教师看到问题的本质,对症下药。如向老师问好,有的学生会鞠躬问好,有的会脸带微笑,有的仅仅扬一扬手,或者冷脸而过。面对后面这样的学生,有的学校要求“学生不过来,我过去”,要求教师向学生问好。如果学生再不回礼,教师就会叫住孩子,非要让他说声“老师好”不可。其实可能是学生不舒服,或者心里有别扭而出现的偶尔失礼现象,教师大可一笑而过。学生如果无礼,教师也不必热脸相向,要知道以礼待人是双方的互动,不是一方的迁就。孩子为什么不会问好,可能是他们没有“看到”礼貌的美,那么校方在门口立一面镜子,就能让孩子发现。如果孩子不会发现,那么学校可以让孩子比较一下多种问好的图片,去感受哪种方式更加让人舒服……礼仪的养成本身就是一辈子的事情,《论语》中记述的孔子的事情,很多有关礼仪,所以从学校事例中去分析和处理礼仪问题,才能让孩子处理好各种事件,成为一个有礼貌的人。否则,把礼仪仅仅当成修饰,只是一种虚伪的表现罢了。芬兰教育界曾经提出“面向主题(事件)的教育”,这在德育当中尤其重要。如何面对老师(别人)的批评?打游戏重要吗?怎样和异性交往?这样的问题会伴随学生的一生,与之相关的德育才对学生有真正的帮助。
撕去标签,让德育回归隐性的特点。采用隐性的教育方式,更加适合于德育。如果非要统计清楚做了多少件好事,得到了多少积分,出现了多少感人的场面等,就带有一定的表演性。撕开标签,才能让我们走进学生的心灵。在美国影片《叫我第一名》中有一个镜头,一位老师发现一段时间经常有一名穿黑衣服的人站在校门口,有时还会向孩子们问些什么,并用笔记录下来。后来这位老师当选为“全美最美老师”,发现这个黑衣人就是评委之一。黑衣人这种评价的方式是“隐性”的,因而比较真实,能够得到大众的认同。其实,在德育活动中不仅可以进行隐性的评价,还可以融入隐性的课程。例如某校针对学生放学时比较浮躁的现象,出台了“暮省课程”。放学前五分钟,学校播放乐曲,要求低年级学生想一想,一天下来自己有什么收获、什么不足,中年级学生在内心对自己说一段话,高年级学生写一段话,和同学交流。这样的课程不说教,能够让孩子静下来,反观自己的内心。此外,还有隐性的教育方法、隐性的环境营造等。这种“隐性”相对于“显性”甚至是“生硬”的德育而言,具有润物细无声的特点,也更容易滋润孩子的心田。例如上例中的“道德护照”,完全可以再用更加柔性的方式表现出来。如写上需要提醒自己的话语:“积极发言”“做事之前想好结果”,等等,看看几年之后能否形成这些美德。这样的护照,才能真正保护自己。不可否认,一个人品德的高尚会通过一定的形式表现出来,但是只有结合内心的表现,才是真正的表现。
撕去标签,让德育系统化实施。标签式的德育,减少了我们的“得益面”。针对某些学生在升旗仪式上不唱国歌的现象,某些学校作出了强硬的规定,要求大声唱出来,否则留下重唱。结果孩子们的声音是大了不少,但是里面含着不少怨气。其实我也遇到过这样的现象。在师范期间的一节音乐课上,老师教唱国歌,同学们漫不经心。但是老师讲了《义勇军进行曲》的由来,后来当我们唱到这个章节时,发现这段曲子有了不同的意义,歌声中也有了不同的内涵,我想这可能就是爱国情感的流露吧!近年来,我更是发觉爱国才能爱生,才能体现自己的价值。这不是大道理,而是关系到自己的思想认识,关系到平时的工作生活。所以,这样的德育,是一辈子的事情。管子曾说,“德者道之舍,物得以生生,知得以职道之精,故德者,得也。”我想,真正的德育,是让学生得到大智慧,取得大收益的。学生做好事不是为了获得蝇头小利,而是为了取得生命精彩。如果我的“道德护照”能够让学生在得到物质奖励的基础上,获得精神奖励,并且得到自我的感悟,以此返照到学习和生活中去,这样的收获才是巨大的。因此,我们的德育需要形成系统,每一声朗读,每一个笔画,每一种态度,每一门学科,如果没有道德引领,是不能取得真正收获的。每一个年级,每一个心理和生理成长的节点,每一个道德体验的完整过程,都应该把它完整地交给学生,这样才能让学生体会到道德的美,感受到“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的幸福。只有让系统完善起来,才能让德育生生不息,伴随孩子终生。
真正的学校德育,应该在“标签”下面。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盛泽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黄蜀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