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铁山
朋友李春华老师曾赴马来西亚参加传统文化培训。开班第一天的早餐后,她自然而然地开始收拾桌子上的早餐残留物——粽叶,并准备顺带把一同就餐的一位老人剥下的粽叶带走。结果,那位老人谢谢李老师的帮助并说:“粽叶还有他用。”李老师很疑惑:剥下来的粽叶不就是垃圾吗?还有何用?于是,李老师把自己的粽叶丢进垃圾桶以后,站立一旁,静观老人的行为。只见老人很自然地将粽叶卷起来,用包粽叶的丝线扎成蝴蝶结的样子。瞬间,桌上堆积如山的、乱蓬蓬的粽叶变得井然有序,成为至少让人看起来可以观赏与把玩的花蝴蝶。
听到这个故事,我很感动。这一片片卷起来的粽叶,这一只只随手编织起来的蝴蝶真切地展现了老人的诗意精神:他在举手之间为他人营造出一个彼此关怀、尊重的文化空间。我们有理由相信,当路人经过装满“蝴蝶”的垃圾桶时,她或他一定不会掩鼻闪过;负责清理垃圾的工人,一定会更尊重自己的工作,甚至会哼着小曲享受工作的快乐。因为这一只只“蝴蝶”,凝聚了一个普通人的爱与尊重。
有时候,我们的教育过分强化理性精神的价值,相对忽视诗意精神之于人完整发展的意义与功能。人成为理性狭窄的存在物,教育对象习惯用主客体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去看待人性、人与人、人与世界以及彼此之间的关系,致使良善的德性以及人生的激情全部消弥于功利化的理性判断与对象化的价值追求之中。“天地之性人为贵。”(《孝经·圣治》)人何以贵?“人有气、有生、有知且有义。”(《荀子·王制》)人之所以可贵不仅在于具有至高无上的“理念”“逻各斯”“图式”等理性精神,还在于具备一种由“气”“生”“知”“义”编织的、富有诗意的德性精神。
如果我们的教育在追求理性的同时注重学生诗意精神的培养,他们就能够保持一种新鲜活泼的情感体验面对现实,带着诗意的眼光看待世界,养成一种纯正高雅的审美情趣以及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更重要的,他们能够将现实与非现实、理智与情感圆融互摄为同情、感动、感恩的道德行为,为自己、为他人、为社会编织一只又一只德性“蝴蝶”。
【作者系宁波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