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英强
建国之初,中国就确立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再有1982年5月5日,教育部、共青团中央联合发出通知,公布《关于在中学生中评选三好学生的试行办法》中规定“三好学生”的标准是:思想品德好,学习好,身体好,其中都把“德育”就放在了首位。原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全国政协教育界别联组会议上阐述“教育中国梦”时讲到:“我们教育的孩子应成为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成为能够适应21世纪世界发展潮流需要的有用人才。”可见,要想培养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首先要培养一个有良好品德的人。一直以来,我国都在倡导全面素质教育,但在实际教育过程中却更多地注重学生智力的研究和开发,再加上很多家长不愿意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是过分重视对智力的开发,却忽略了对品德的培养,使许多孩子都出现了以自我为中心、情感淡漠、依赖性强、独立意识差、信任感低等道德缺失问题。然而,在学校体育活动中具有丰富的思想品德教育因素,在体育教学中加强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具有其它学科教学所没有的优势。为此,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就在体育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在体育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首先要转变教师观念,贯彻落实《新课标》。
教师观念的转变是进行德育渗透的前提。体育教师要充分认识到体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改变教师光抓智育,忽视德育和体育的旧观念,提倡德、智、体、美等共同发展。因为通过运动可以提高学生内脏器官的功能,促进体格健壮;同时生长发育正常又能促进良好的心理品质的形成,提高学习效率。前苏联教育家加里宁说过:“很多教师常常忘记他们应该是教育家,而教育家也就是人类灵魂工程师。”因此作为体育教师不但但是通过教学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增强体质,而更应该在“育体”的基础上“育心”。
二、其次通过室内理论课教学讲解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等目标;
介绍全运会、亚运会、奥运会等知识;组织学生观看 2008 年北京奥运会年冬奥会和2022的申办成功的过程资料;讲述体育明星(如:姚明、刘翔、李娜、费德勒、乔丹、梅西、C罗)的故事,在比赛场上克服困难、忍受病痛的折磨,“胜不骄,败不馁”并一次一次取得了辉煌的战绩,极大地去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勤奋学习的决心,激发顽强拼搏、永不服输的战斗品质,为此学生更加积极地投入到体育锻炼中来。
三、重在课堂教学,强化过程渗透。
(一)、结合课堂常规进行德育渗透。课堂常规教育是体育教学的根本要求,建立和贯彻体育课堂常规教育的过程也是向学生进行文明守纪、严律于己思想作风的教育过程。
(二)、结合教学内容进行德育渗透。体育教学的内容很广泛,不同的教材有不同特点,应该针对不同的教材特点,制定出不同的德育渗透计划、任务。一般说来,田径、体操、球类等教材,都能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刻苦、机智、灵活、果断等良好品质,但由于各教材的形式不同,在培养学生的品德方面各有其侧重点。因此,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应当深入钻研教材,充分发掘教材的思想性,结合学生特点确定德育渗透的具体任务,制定相应措施,以确保德育渗透任务的完成。 体育教学具有内容多、范围广、思想性强等特点,这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有利因素。
(三)、结合组织教法进行德育渗透。科学合理地选择和使用教学方法和手段,创设丰富的情境作背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非常重要。因为在体育教学中,学生在完成各种练习任务时,必须用坚强的意志和毅力去克服困难,超越自我,圆满完成学习和训练任务。
四、教师应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身教胜于言教”。
教师本身就是教育内容的体现者和表现者。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教师的思想品德、言谈举止都会使学生产生深刻的印象,将会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如老师上课迟到早退、放任自流、教学态度随意、组织教学不严谨、业务不精等不良行为,将会对学生产生消极的作用。为此,教师要加强自身的修养,要严于律己、为人师表,要以良好的师德、精湛的技艺去教育启迪学生,赢得学生的尊敬和信任,在学生心里树立良好的形象和威望,这样,学生就会产生巨大的向心力,思想品德教育才能收到最佳的效果。
五、情感感染法。
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必须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身素质,具有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敬业精神,教师的言谈举止、榜样作用,在教学中十分重要。良好的言谈举止,会给学生一个好的形象,再加上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规范、娴熟的动作示范,配以生动的语言讲解,以干净利索的行为、朴实的生活、整洁的衣着、正派的作风,行走坐卧等外在仪表和进步的思想、创新的意识等丰富的内涵去感染学生,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模仿中审视自己,同时在教学中讲授一些有关体育明星的事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教学中去学,从而得到全面发展。
实现“中国梦”,要求我们继续大力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围绕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多规格人才,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此,必须长期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实践证明通过体育教学,可以使学生掌握正确的思想、理论与观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可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和人民,遵守纪律、团结奋进的集体主义精神,尊重他人,诚实、公正、谦虚、有礼貌的高尚道德品质;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创造性、自信心和拼搏进取的精神及顽强的意志品质;还可以培养学生豁达开朗的性格和不服输等良好的心理素质。中学体育教学, 应从”育人”的目标出发, 坚持站在”育人”的高度备课,将”思想品德”的内容贯穿于整个教学之中,提高学生身体的心理的素质, 养成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好习惯,培养独立从事科学体育锻炼的能力, 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定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