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建萍
[摘 要]加强职业教育的信息化的建设,有利于职业教育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改革和创新,有利于职业教育能够高效的培养出高素质的技能人才。但当前,我国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中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对此,本文作了浅论,并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问题及对策
一、关于职业教育信息化及其意义
所谓职业教育信息化,是指职业教育师生在基于网络环境基础上应用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推动职业教育教学发展和改革,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改善教学方法,形成适应信息化社会要求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新型教育体制,满足时代和社会需求以及学生个体本身发展需求的过程。职业教育信息化是职业教育事业发展过程中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方面。通过职业教育与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促进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也是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和突破口所在。教育信息化的逐步深入为我国职业教育信息化提供了原始动力。加强职业教育的信息化的建设,有利于职业教育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改革和创新,有利于职业教育能够高效的培养出高素质的技能人才。
二、我国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信息化基础设施条件还比较薄弱。信息化硬件设施是实现职业教育信息化的物质基础和先决条件,职业教育信息化需要硬件的基础设施作为支撑,良好的信息化设施及环境是开展教育信息化的必要条件。但目前,大部分职业技术学校教育信息化设施基本停留在校园网和一般的机房建设层面上,对于信息化教学资源、专业实验信息化设备、电子图书馆等的建设几乎是空白。职业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严重限制了职业教育信息化的发展,需要加大投入力度,提高职业教育信息化的硬件装备水平,加快技术标准规范建设,为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2.信息化资源建设停留在初级阶段。我国的职业教育信息化相对来说发展比较滞后,信息化资源建设稀缺。大部分学校仅仅完成网站建设,网络学习资源以文字为主,网络课程、学科课件、视频资源、电子图书等相对来说非常稀少。硬件资源是基础,软件资源是核心,没有软件资源,硬件设备如同摆设,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所以,职业教育信息化软件资源建设面临着非常艰巨的任务。
3.教师信息化基础比较薄弱。教师是职业教育信息化推进的一个关键性因素,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信息化水平。在信息化社会条件下,教师必须掌握信息技术,结合自己的专业特色,在自身原有的知识领域的基础上进行信息搜索、信息加工整合、信息创新和信息传递。但从总体上看,我国职业学校教师信息素养普遍比较薄弱。教师的教学观念保守,教学方法老套,教学模式单一,信息技术掌握不足,信息意识淡薄、信息知识有限,不能很好地将信息技术融入自己的教学实践,这是当前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最大瓶颈,严重限制了职业教育信息化的有效推进。
4.信息化应用水平不高。就目前整体情况来看,信息技术应用层次仅仅停留在教学内容的展示上,没有体现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质性内涵;应用方法简单,没有发挥出信息技术在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探究学习和研究学习方面的独特作用;应用模式单一,不能根据不同对象做出相应的调整和变化;应用过程模式化,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实践,并不是所有课程、所有内容、所有时间都要用多媒体教学,学生长时间呆在多媒体教室容易产生大脑疲劳,眼睛长时间盯着银幕,也容易产生视觉疲劳,模式化的多媒体教学未必能取得好的效果;应用特色不明显,信息技术在职业教育中的应用照搬普通教育的应用策略,没有体现职业教育信息化的特点。职业教育不同于普通教育,其内容的实践性、专业性、应用性、操作性、技能性很强,信息技术的应用应该更加展现出职业教育的学科性特点、特色和特长。
5.信息化保障体系不够健全。职业教育信息化不仅仅是学校的问题,也不仅仅是教学问题,还包括数字化校园、电子化图书馆、数字化管理等,涉及很多影响因素。政策的支持程度、管理的水平层次、评价的科学依据、实施的可行性、信息化产业平台的形成、信息化标准的制定、信息化资源的共享机制等都是保障职业教育信息化有效进行的重要条件。当前,我国职业教育信息化相关的政策、法规和标准、评价体系、考核机制、产业环节、管理措施、共享原则等都还不够完善,直接影响着职业教育信息化的进一步发展。
三、我国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针对我国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上述问题不妨采取如下一些对策:
1.更新理念,加强数字化教学。多数教师认为教育信息化就是使用PPT代替传统的板书,或者通过图片视频及简单的课件来进行授课,这种观点是错误的。教师在教学中要适当的应用多媒体和信息技术来辅助教学,解决日常讲授过程中学生难于理解和不容易讲授的知识点,让学生可以从不同角度和立体纵深层面来领会知识点。把教师传统的教书过程发展设计成以学生学为中心的教师辅导过程,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和创新精神。特别是职业教育重视实践环节教育,摒弃了复杂理论知识的推导,强调知识的经验积累,通过信息化辅助教学就能够更容易的实现教学目标。
2.统筹考虑,科学合理建设教育信息化。职业教育信息化对于从教人员来说,不仅是教学手段、教学设备的创新,还是教学理念、教学体系、教学观点和教学思想的创新。从内涵视角看,职业教育的信息化是以交互性、共享性、开放性、智能性为特点;从外延视角看,它是以智能化、网络化、数字化和多媒体化等为特点。教育信息化建设重在“设施建设、政策支持、长期服务”,需要总体考虑。职业教育信息化的最终标的是实现职业教育现代化,提高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当前职业院校热衷购买实训设备,上项目,实训室和实训资源在建成之后无后期跟进、后期维护。所以各高职院校的领导队伍应该重视教育信息化建设,在教育创新发展的高度来全局规划学院的信息化建设。
3.统一管理全院信息化建设。职业院校的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院校各部门开发建设自己的应用系统,缺少一个专门机构对全院的信息系统统一规划,系统零散,生命周期短,降低了系统的使用效率。教务系统、设备资产系统、项目预算系统、校园一卡通系统分散孤立,仅仅是系统的用户名密码就有多套,给系统的使用人员增添了难度。针对这一现象,职业院校应该建设一个专职的信息化部门,或者全院信息化建设的任务有某一个部分统一的管理。学院在进行信息化建设时,统一布局,科学管理,分布实施,把这些功能分散的系统集中到一个独立平台,整体构建和应用一体化数字化教学与管理综合环境。每个高职院校的教师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所以要有专门的机构进行支持和指导,能够协助解决教师在信息化建设中所遇到的各种难题,对系统建设给予合理化的建议,保证各系统的统一和健康的运行。
4.鼓励教师加强教育技术应用研究。高职院校建立鼓励机制,引导教师重视以专业为中心的教育资源建设研究,鼓励教师参加多媒体课件比赛。全方位提供教师参加先进教育技术讲座培训机会,根据每位教师不同的计算机基础,制定出不同的目标和方案,全面提高教师的信息化素养。加强教师对数字化校园建设的理解,确保教师熟悉日常教学的基础上,认识和掌握各教学平台的功能。鼓励教师从事信息化建设科研课题的研究,鼓励教师重视教学资源的积累。只有全面的提高教师的信息化意识,学院的信息化才能全面进步,才能将教育技术作用全面的融入到教学管理和实践中。
5.强化评价环节。随着信息化资源的积累,资源的数量和质量良莠不均。高职院校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应该重视信息化资源评价环节,强调建设,重视评价。制定出全方位的评价体系,涵盖实践课程、理论课程的信息化;涵盖课件建设、精品课资源建设。把优质的资源从众多的资源中提取出来,学习推广。对优质的教学资源建设队伍给予评价,并给予奖励。
参考文献:
[1]彭宾.提高高校教育教学管理信息化水平的策略思考[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10年01期.
[2]李超.云计算在高校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J].电脑与电信.2010年10期.
[3]陶嘉媛,云计算发展中所面临的挑战与应对措施[J],经营管理者,2012年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