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马文忠
(新疆第八师一四一团畜牧工作站)
公牛冻精品质对后代牛产奶量影响的探讨
文/马文忠
(新疆第八师一四一团畜牧工作站)
公牛冻精品质的好坏决定着下一代奶牛产奶量的高低,优质的奶牛冻精和遗传物质为奶牛高产奠定了基础。利用了近3 年的时间,采集2 个牛场产奶量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表明,不同种公牛冻精品质对后代牛产奶量的影响至关重要,效益差距明显。
公牛;冻精;产奶量;影响
遗传力是父母代将自身性状的基因遗传给下一代的能力,通常认为父母代遗传给下一代的基因各为50%。但实践中,不同公牛的品质可使后代牛的生产性能表现截然不同,其中产奶性能就是最直观的表现形式,而产奶量是影响奶牛场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之一。
2003年,国内奶牛场大规模从国外进口奶牛和冻精,加快了我国奶牛产业发展进程,提高了产奶量,加快了国产奶牛的品种改良。但随着市场化运作的深入,国有奶牛场有的逐步变成私有化经营,奶价上升,牛场加大投入;奶价下跌,牛场往往压缩成本,投机性较强。有的奶牛场甚至在核心育种牛群上也采用廉价的冻精(10 元/支),致使牛场奶牛品种退化,生产性能滞后,效益下降。
A、B奶牛场都为转制后的私人牛场。A奶牛场:在奶牛育种上采用廉价冻精;B奶牛场:使用优质冻精(80 元/枚)。效益对比时间段:2014~2016年7月。
1.1A奶牛场
2007年4月,奶牛场存栏621头,2007年4月~2009年听从新疆兵团的统一安排,购买常规良种普通冻精和性控冻精,但2010~2016年7月开始从外地购买廉价冻精。2010~2014年,奶牛场产奶量基本没有变化,以后逐年锐减(图1)。淘汰低产奶量牛只后,2016年奶牛存栏为589 头。
图1 2014~2016年7月奶牛场A和奶牛场B的产奶量情况
1.2B奶牛场
2006年6月,奶牛场存栏276头,牛场管理者经营理念超前,敢于尝试新技术,在奶牛育种上使用优质的普通冻精和性控冻精。经过10 年的努力经营,产奶量、牛场效益得到显著提升,截至2016年7月奶牛存栏为609 头。
图1是2014~2016年7月奶牛场A和奶牛场B的产奶量情况。
从图1可以看出,2 个奶牛场的产奶量差异显著,由此导致收益截然不同。2014年,奶牛场A全年产奶量1 607.70 吨,全年平均泌乳牛231 头,日平均单产18.85 千克/头;奶牛场B全年产奶量2 423.20 吨,全年平均泌乳牛251 头,日平均单产26.28 千克/头。按3 000 元/吨的奶价计算,奶牛场A的牛奶产值是482.31 万元,奶牛场B的牛奶产值是726.96 万元,奶牛场B比奶牛场A多收入244.65 万元。
2015年,奶牛场A全年产奶量1 631.85 吨,全年平均泌乳牛215头,日平均单产20.55 千克/头;奶牛场B全年产奶量2 816.20 吨,全年平均泌乳牛271 头,日平均单产28.00 千克/头。按3 000 元/吨的奶价计算,奶牛场A的牛奶产值是489.56 万元,奶牛场B的牛奶产值是844.86 万元,奶牛场B比奶牛场A多收入355.30 万元。
2016年1~7月,奶牛场A全年产奶量855.05 吨,全年平均泌乳牛217 头,日平均单产18.23 千克/头;奶牛场B全年产奶量1 567.80 吨,全年平均泌乳牛274 头,日平均单产26.80 千克/头。按3 000 元/吨的奶价计算,奶牛场A的牛奶产值是256.52 万元,奶牛场B的牛奶产值是470.34 万元,奶牛场B比奶牛场A多收入213.82 万元;
3.1发现时,立即停止使用低价劣质冻精,用优质的冻精与原母牛配种,调整育种方向。
3.2细查配种记录,剔除劣质后代牛,减少对整群牛的影响。
3.3检测整群牛的产奶性能,重新查系谱,培育“核心牛群”。
4.1育种是一个牛场发展的核心,起步有多高,发展就有多远。
4.2面对目前奶价低迷的行情,牛场在转型(乳用向乳肉兼用型发展)时,也要充分认清自己核心群的主要方向是乳用型。在把握主要方向的同时,可用老龄牛配肉用牛,适当培育乳肉兼用牛。但如果全盘发展肉乳兼用牛,以后再想把乳用牛基因提上来,将是一件难上加难的事。
4.3任何时候,都要从有资质、有影响、正规的大型育种场购买冻精。
4.4牛场使用劣质冻精后,后代牛单产降低,经济效益损失巨大。
4.5不能盲目购买公牛冻精,公牛冻精品质要与自己牛群的母牛缺陷产生互补。
马文忠(1968-),男,汉族,新疆第八师一四一团畜牧工作站副站长,从事畜牧兽医工作。
(2016-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