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精粹

2016-11-22 06:30
文史博览 2016年6期
关键词:封侯许国公孙

文史精粹

口罩何时用于医学?

口罩历史悠久,它是我国的重要发明之一。早在1275年,意大利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在其《东方见闻录》中就有中国人使用口罩的记载:“那些伺候皇帝饮食的人,口与鼻子一律蒙上蚕丝与黄金线织成的薄巾,使他们所发出的气息不至于传到皇帝的食物上。”这种“蚕丝与黄金线织成的薄巾”,便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口罩。

口罩在国外的出现,是在1897年,要比我国晚600多年。不过,这在口罩的使用价值上是一个转折,口罩开始应用在医学领域。

19世纪中叶,虽然已发明了用石炭酸消毒医疗器械的做法,也知道穿手术衣、戴手术帽和橡胶手套及消毒洗手的重要性,但根本没想到要戴口罩。

1897年,德国医生莱德奇经过周密观察,发现有些手术失败,并非医疗技术问题,而是医生在进行手术时通过讲话和呼吸,把口腔、鼻腔里的细菌传染给了患者,以致出现不良后果。于是,他在做手术时用纱布把自己的口、鼻蒙起来,患者伤口感染率果然大大降低。从此,医用口罩在欧洲医学界逐渐推广。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人们又发现,口罩层数越多,阻挡细菌的效果也越好。临床实践证明,3层纱布做成的口罩,只能阻挡70%-80%的细菌;6层的口罩,可以阻挡90%的细菌;8层的口罩,几乎能完全阻挡细菌。 (文/邬时民)

乌鸦曾封“吉祥鸟”

丧之鸟”。其实,乌鸦并非不祥之鸟,“报丧”之谜也早已揭开。原来乌鸦爱吃动物的尸体、内脏等腐败之物,其嗅觉又特别灵敏,能在很远的距离嗅到尸体分解出来的气味。在旧社会,因战难、匪患、灾荒、瘟疫频发,哀鸿遍野、饿殍载道的惨状时有发生。穷苦百姓死了,有时无人掩埋,抛尸荒郊野外,成群的乌鸦闻风赶来啄食。人们在这种不幸的时候,见到乌鸦出现,就会在脑子里产生“乌鸦叫,不吉利”的联想。这大概就是人们所说的碰见乌鸦有不祥之兆的缘故吧。 (文/蔡诗安)

在众多的鸟类中,乌鸦的名声最差,被视为不祥之物。因此有“乌鸦叫,祸来到”的谚语。大家在交谈中,当有人说的话带有不祥之意时,别人就会批评他是“乌鸦嘴”。不过,历史上乌鸦曾被封为“吉祥鸟”,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据史料记载,当年满族某氏祖范察遇险,为逃避追捕,藏于一片大树之下。追兵至,远望树丛中乌鸦群聚,以为树下定无人惊扰,就寻别路而去,范察幸免于难。清朝爱新觉罗氏定都盛京(今辽宁沈阳市)后,念乌鸦的救祖之恩,封它为“吉祥鸟”,在后宫设有乌鸦粮,以供其食。迁都北京后,“盛京旧制”也带到了北京,乌鸦照享“吉祥鸟”的待遇。

在民间,乌鸦被认为是“报

猴在古代为吉祥物

2016年是农历丙申年,在十二生肖中,申属猴,所以2016年就被称为猴年。

猴善攀援,又活泼爱动,给人以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印象,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自然会占有一席之地。“猿啼”与“虎啸”在古诗文中同等重要。猿猴已成为文人墨客吟咏的对象。尤其是在古典小说《西游记》中塑造了齐天大圣美猴王孙悟空之后,猴的文化意蕴更加深厚。又因为猴与侯二音相谐,猴便成为了人们心目中的吉祥之物。

侯是中国古代的爵位之一,《礼·王制》云:“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从此以后,王爵虽有变化,如汉代只有王、侯二等。明代只有公、侯、伯三等,但历代都有侯爵。人们希望加官封侯,就以猴喻侯,将猴绘成各种形象的图案,遍布于古代官府的屏、壁之上,画稿、文具、器物、摆件之中。如封侯挂印:猴向枫树上挂印的图案;马上封侯:猴子骑马的图案;辈辈封侯:母猴背(“背”“辈”二音相谐)子猴的图案。

如此一来猴在古代成为吉祥物就不言而喻了。(文/蔡诗安)

“毛病”一词本不指人

毛病,多指器物发生的损伤或故障,也比喻工作上的失误。其实,最初“毛病”是指牲畜(尤其是马)的毛色有缺陷。古人看马好不好,要看毛如何。马身上的毛旋儿有好有坏,位置生得不好就是毛病。古时,马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所以,人们对马的要求特别严格。相马首先就是看马的毛色如何,有没有不足的地方。明代的徐咸在《相马经》中说:“马旋毛者,善旋王,恶旋十四,所谓毛病,为害者也。”意思是说,卷曲的马毛,有好有坏,位置生得不好,就是毛病。如果主人骑的话,就会有害处。

后来,随着马在社会生活中作用的下降,“毛病”一词用得少了。再后来,有人把这个词用到了人和物的身上。“毛病”开始引申为指人或物的缺点,大概起于宋代,因为北宋诗人黄庭坚《山谷老人刀笔》一书中已有“乃是荆南人毛病”这样的句子。到了近代,“毛病”一词最初的意思逐渐被人们淡忘不用。 (文/曹 静)

“暗箭伤人”说的谁

春秋时,郑庄公得到鲁国和齐国的支持,打算讨伐许国(国都在今河南许昌市)。此事记载于《左传·隐公十一年》:那年初夏,郑庄公在宫前检阅军队,发派兵车,做伐许前的准备。老将军颍考叔和贵族出身的青年将军公孙子都,为争夺兵车吵闹了起来。颍考叔是一员勇将,一向不服老,拉起兵车转身就跑。公孙子都不肯相让,拔起长戟,飞奔追去,等他追上大路,颍考叔早已不见踪影了,公孙子都于是怀恨在心。

到了秋天,郑庄公正式下令进攻许国。郑军逼近许国都城,攻城时,颍考叔奋勇当先,当他高举大旗冲上城头时,公孙子都眼看他就要立大功了,忌妒和愤恨涌上心头,于是抽出箭来,对准颍考叔一箭射去,这员勇猛的老将,顿时从城头上一个跟头摔了下来。另一员勇将瑕叔盈还以为颍考叔是被许军杀死的,连忙拾起大旗,指挥士兵继续登城,并挥舞大旗高呼:“我军已登城了!”许国都城终于被攻破了,而本应为破城立大功的颍考叔却死在破城前的关键时刻。后来,人们在清理战场时,发现颍考叔是中了背后射来的暗箭,知道这一定是自己人射的。此后,郑国人都唾骂、诅咒用暗箭射死颍考叔的人,而公孙子都也整日活在惶惶不安之中。

后来,人们就把像公孙子都那样趁人不备、暗放冷箭的行为,称之为“暗箭伤人”,以此来比喻用阴险的手段,暗中攻击或陷害别人的现象。

(文/徐爱清)

(邮箱:chenjianxin1123@126.com)

(责任编辑:齐风)

猜你喜欢
封侯许国公孙
公义与私交
画廊
公孙仪嗜鱼
马上封侯
“飞将军”李广:战功赫赫,未被封侯
丞相的爱好
邓稼先 此身许国 再难许卿
“忠诚许国,老而弥笃”——“干事创业敢担当”评论之一
公孙枝: 五张羊皮的大买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