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 贞
民国金圆券的另类别称
曹 贞
湿柴、碱龙是新中国成立前国人对当时市面流通货币的别称,至今仍有人印象深刻。
“湿柴”原意是指那些无用废物。零钞、小面额货币也可称为湿柴,表示起不了什么作用。湿柴的称谓,起源于新中国成立前夕。
1948年8月,国民政府在国统区发行金圆券,严令凡持有黄金、银元、外币者必须兑金圆券,禁止黄金、银元、外币在市场流通、买卖。但当时有势力的财团为搜刮民脂民膏,不顾法令,大量超额发行金圆券,从最初的限额20亿,到当年12月底的80亿,至1949年4月增至5兆,6月份又增至130兆。国统区滥发金圆券,导致严重通货膨胀,物价飞升,币值狂泻。金圆券面额从初发时的一元,增到一千万元。
人们买东西,动辄要价千百十万,要用成捆钞票交易。上午100元可买一根正常的大油条,到了晚上,油条变成筷子般细小;甚至到小店吃饭,第一碗饭的价钱与第二碗就不一样。据报载,1949年5月,买一石大米要价4亿多金圆券,这项交易不用成捆金圆券行吗?
手中货币严重贬值,使得民怨沸腾。到最后,人们对金圆券完全失去信心,于是拒绝交易时使用,并以“湿柴”来形容,因为湿柴难于燃烧,为无用废物。
当年著名学者陈寅恪于1949年夏天在广州写了一首讽刺金圆券的诗,寓意深邃,精彩绝伦,名为《哀金圆》,诗云:“赵庄金圆如山堆,路人指目为湿柴。湿柴待干仍可爨,金圆弃掷头不回。”
为控制通货膨胀,国民政府曾以行政手段宣布冻结物价。为避免货币贬值带来损失,老板们也采取应对方法,商店无货出售,形成有价无市。国民政府迁都广州后,金融财政继续恶化,到1949年7月,国民政府宣布停止发行金圆券。
碱龙是广东人在1948年至1949年对港币的别称。
因为金圆券如同废纸,于是政府官员发薪后,马上想办法兑换外币(港币、美金)保值,其他能不发放金圆券的单位,用实物“如大米等”计算工资,或干脆发放港币工资。
但在国统区,政府三令五申,不准外币在市场流通。大家为避免公开与政府对抗,创造“碱龙”代号,掩人耳目。“碱”是代表外洋之意,广东人飘洋过海找生活、求学,称之为“浸碱水”。港币在内陆人心中是外币,所以落得碱名;而“龙”,则因港币不断升值,有如蛟龙飞天之意。粤谚有诗为证:“盐都买到咁多钱,点怪碱龙飞上天。官府也收来路货,贼公专劫落乡船。剃刀刮耐门楣烂,赌棍扒多席面穿。禾米食完麻雀散,留着光塔伴红棉。” 当时广东人上学,要用港币“碱龙”支付学费,出外购物,上馆子都使用港币,连乞丐讨乞时也声称要“碱龙”。人们形容“金圆券真是残过烂泥, 而碱龙则飞上天了”。
金圆券信用破产后,国民政府曾短暂发行银圆券,不久也迅速变成与金圆券一样的湿柴命运。之后,国民政府迁往台湾,新中国成立,袁大头、银圆券及港币均停止在市面流通,正式走入历史。
(邮箱:wind.0116@163.com)
(责任编辑:叶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