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以学生为主体”理念在高中政治课堂的践行

2016-11-22 08:06黄树军
世纪之星·交流版 2016年9期
关键词:高中政治课以学生为主体学生主体

黄树军

[摘 要]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正确认识学生主体参与教学过程的价值,对于落实新课程改革精神,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会产生重要影响。本文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进行探讨,总结了目前高中政治课教学存在的突出问题,分析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不理想的主要原因,并对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方式进行探讨。

[关键词]高中政治课;学生主体;教学模式

一、目前高中政治课教学中学生主体性发挥存在的突出问题

反思我们的课堂教学,对我们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分析和思考,认识到了我们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模式上存在的突出问题:

1.注重课堂讲解,忽视学生感受。教师的讲授贯穿课堂始终,以教师为主角“满堂灌”,忽视学生的感受和需求,没有把学生当成课堂的主体,忽视学生思考的过程、交流的过程,造成学生的被动且低效的学习。

2.注重课堂形式,忽视学生思维。教师在课堂上虽然也关注师生互动,也想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但在课堂教学中片面追求形式互动,为互动而互动,问题的设计简单,不需要学生动脑筋或在课本上能直接找到答案,让学生讨论不需要讨论问题,作些互动的表面文章。虽然表面上看课堂活跃,气氛热烈,但难以激发学生真正的思维,学生的思维量很小,活动的效果比较差。

3.注重传授理论,忽视联系实际,忽视时政内容。课堂上教师的讲解从理论到理论,泛泛空谈,不能把理论和现实实际问题很好的结合在一起,造成理论和实际的脱节。教师的讲解单纯的讲教材,较少关注当前国内外的重大时政内容,不关注当前的焦点、热点问题,忽视了政治课的一个最大特点“时代性”。从而造成教师课本讲的过死,学生学习兴趣淡薄。

二、原因分析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不理想,主要原因还是在于教师。教师相对于学生来说有两大优势,一是教师闻道在先,形成知识优势;二是师道尊严,形成心理优势。这两大优势造成的一个负面影响就是课堂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居高不能临下。有些教师过分地相信自己的传授能力,习惯于“满堂灌”和“一言堂”,习惯于让学生跟着自己的思维转,不愿、不敢或无法启迪学生的思维,发挥学生的潜在能力。

同时在当前还存在了人们常说的“德育智育化”现象。原因有二:一是应试教育强调唯分数论,导致师生只关注知识的学习;二是教师思想摇摆、思维定势或教学技能缺失,不愿或难以执行新的课程标准。其主要原因在于教师习惯于理论观点的预设,而不注重、不愿或不会从现实生活中攫取大量、典型的生活素材来生成一定的理论观点。

三、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的途径

实现高中政治课“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笔者认为应以下面几方面作为重点:

1.调整备课思路,由“自己如何去教”转变为“让学生如何学”

新课程目标要求由“关注知识”转变为“关注学生”,课程设计应由“讲授知识” 转向“引起活动”。要改变过于强调学生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树立新课程目标意识,它的最大特点不是纯教教材,而是通过设计一系列问题情境赋予其中,最大限度地发挥新教材的课程功能,以实现教学的个性化发展。因为我们要培养学生的自信、科学态度和理性精神,而不是单纯地获取知识。把思想引导和自我构建结合起来,改变了过去片面灌输的做法,较好地实现了德育生活化。

我们要根据学生实际,提出具体可行的教学措施,理解整合教材,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备好学生。课堂上,老师列出学习目标,学习重点,提出学习建议;教师要创设让学生主动运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情境,引导学生建立解决问题的目标意识,形成学习的意向。学生课前预习或者课堂上快速预习,进行知识梳理,提炼纲要;让学生通过情景模拟、举例说明、小组讨论、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等各种学习方式,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主体,改变了传统的教师备课思想模式。

教师要还权于学生,让学生真正做学习的主人,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在小组研讨、相互合作下,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在“探究--发现”的变动状态中,通过自我控制和调节,获得尽可能大的信息量,并提高创新意识和能力,形成具有主动创新的“探究性行为”。这要求教师认真研究教材和学生,大胆进行备课改革,精心创设问题情境,科学安排教学程序,使每一个教学环节都能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设条件,最终达到:让学生发现问题;让学生归纳结论;让学生总结学法,达到这一境界,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必将得到极大的提高。

2.营造民主平等的课堂气氛,建立良好师生关系

在课堂上教师尊重学生,对学生的讨论和回答问题给予鼓励;对学生的质疑给予支持;学习进程张弛有度;课堂气氛活跃、有序;师生、生生交流平等、积极;绝不能对学生进行讥讽和嘲笑。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成功教学的关键,也是实现师生互动的基础。我们知道,学生的学习不仅是一个认知过程,是智力活动,而且还是一个情感过程,是非智力活动,受着感受、情绪性格、意志的影响,这两者相互作用,密不可分。教师与学生都是有情感、有思维的教学统一体。教学活动意味着对话,意味着参与,意味着相互沟通和交流,对学生而言,平等的师生关系意味着心态的开放,个性的张扬,创造性的发挥。对教师而言,尊重学生人格,热爱学生意味着上课不仅是传授知识,而且是一起分享理解,体验着生命的价值和自我实现的过程。

3.以学生的活动为主设计教学,确保学生主体参与的有效性

教师首先关注学生参与活动的态度: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对问题、情景关注;积极主动参与活动。其次注意学生参与活动的深度:能提出有意义的问题,总是或能够发表个人见解;能够倾听、协作、分享。第三是学生参与活动的广度:是否全体学生参与学习活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方式多样性;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时间充分。

我认为学生进行的实际活动,首先要让学生明确活动所要解决的问题,对提供的教学内容、材料,展开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概括。其次,要重视在实际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反思习惯和反思能力。活动不能流于表面,教师要引导学生及时抽象和概括。第三,学生活动最好以小组合作进行,通过大家的协调、交流、讨论,共同参与,实现全体同学的个性化发展。

总之,实施高中思想政治课新课程标准要求,就要尊重学生、关注学生,以学生的认知规律和一般的学习方法为依据,确定教学目标,处理学习材料,选择正确的教学方法和课堂教学组织形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学习,学会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从而全面发展学生的素质。

猜你喜欢
高中政治课以学生为主体学生主体
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小学语文高效课堂
浅谈学生主体在高职《经济数学》中教学改革
浅谈高中英语教学中怎样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借力“互联网+”构建高效政治课堂
高中政治课教学生活化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