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传龙,李怡飞
(中山大学 a.旅游学院,广东 珠海 519082; b.旅游休闲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广东 广州 510275)
[学术信息]
旅游研究:问题与方法之争
——第三届“粤港澳青年学者旅游研究学术沙龙”综述
吴传龙a,b,李怡飞a,b
(中山大学 a.旅游学院,广东 珠海 519082; b.旅游休闲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广东 广州 510275)
旅游作为一个既是复杂现象又是新兴学科的领域,近年来吸引了众多不同学科背景的学者交叉互动。多元研究视角与方法共同推动了当代旅游研究不断走向深入。与此同时,旅游学术共同体在创设中国旅游一级学科的热潮下开始形成,新一代T-generation开始在国际化的旅游研究氛围中展示新生代力量。在这样的背景下,由中山大学旅游学院主办,中山大学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中山大学旅游休闲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协办的第三届“粤港澳青年学者旅游研究学术沙龙”于2016年6月11至12日在中山大学南校区文科楼隆重举行。本次学术沙龙以“旅游研究:问题与方法之争”为主题,汇聚了来自香港理工大学、澳门科技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广州大学和东道主中山大学等粤港澳高校,以及南澳大利亚大学、俄勒冈大学、昆士兰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央财经大学、南开大学等国内外高校的40余名青年学者和博士生与会。
会议开幕式由中山大学旅游学院副院长孙九霞教授主持。随后,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副研究员、《地理研究》编辑部主任朱晓华博士受邀作特邀报告。朱主任详尽介绍了中国地理学期刊的学术现状与《地理研究》的期刊定位、近年关注焦点、投稿要求、学术贡献等。接着,他对《地理研究》“观点与争鸣”栏目开张一年半以来的文稿主题进行梳理,并对栏目中笔谈形式的创新进行详尽解读。中山大学旅游学院院长保继刚教授对特邀报告作出回应,他以《地理研究》近期推出的“胡焕庸之问”笔谈为引,反思了中国地理学学术期刊在社会服务与学术贡献之间的定位与行动,并号召与会人员将研究视角放长远,不能过于政策导向,社会服务落实到社会问题的同时也要在理论构建方面多努力。
在为期两天的学术沙龙中,共有19位发言人分7个场次进行了论文演讲,每位发言人都有对应专家进行特邀点评,每场主题演讲完毕后还设有自由讨论环节。与会者互动争鸣热情高涨,会场气氛极为热烈,就“旅游研究方法”“旅游经济与管理”“旅游元论”“旅游与社会文化”等论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
11日上午,学术沙龙第一节以“旅游研究方法”为主题,由中山大学陈朋博士主持。刘冰博士首先就“旅游学科研究中的社会网络思想及其研究范式”这一主题进行演讲,在系统梳理社会网络思想脉络、探讨社会网络在方法论中的角色、剖析关键概念“行动者”和“关系” 以及关系测量等的基础上,她结合旅游领域相关研究探索社会网络研究范式,指出已有研究仍徘徊在静态层面,仅将网络视为“变量”“环境”“渠道”,却忽视了社会网络研究在动态层面的重要意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未来可能的研究问题,这也引起黎耀奇博士的强烈共鸣与回应。曹国新副教授在题为“旅游田野调查的研究主体规范”报告中,带来了对旅游田野调查的研究主体的一些思考。孙九霞教授回应指出,人类学已有一些对田野调查规范的要求和反思,影响比较大的是英国皇家人类学编写的《田野技术调查手册》,后现代主义人类学也对此进行了反思,并呼吁研究者在进行跨学科研究时回归原著。
第二节继续围绕“旅游研究方法”主题进行交流,中山大学罗鲜荣博士后担任主持人。来自南开大学的陈增祥博士和暨南大学的黎耀奇博士就实验研究方法分别做了精彩的演讲。陈增祥做了题为“旅游与酒店研究中的实验法”的报告,对于旅游学科采用实验法较少的原因,他认为与旅游学科发展现阶段对因果关系研究的需求不足有关。基于实验法中的相关议题,陈增祥博士对实验法的优劣势、适用范围、未来研究方向展开了讨论。评议人刘冰认为,无论运用哪个学科的研究方法,做旅游研究还是要立足旅游,并与陈增祥就“学生样本是否是魔鬼”进行了探讨。黎耀奇在题为“虚拟现实:实验研究中的有效性问题探讨”报告中,分享了实验研究方法在旅游研究中遇到的“春天”与“瓶颈”的相关思考,其中提到的后行者劣势、效度危机、样本困境等问题引起了参会学者的热烈讨论。随后,陈钢华副教授汇报的题目是“旅游研究中的量表开发及(跨文化)验证:一些个人的经历与思考”,在回顾自己量表开发与验证研究工作的基础上,他对当前旅游研究中量表开发与验证工作的意义、目的、过程等进行了反思。评议人余晓娟认为,西方的量表不一定适用中国,中国目前处在一个量表大量开发的阶段,并与陈钢华讨论了预测效度的问题。在自由讨论环节,学者们还就量表开发中的反向问题、对等性问题等进行了深入的讨论。李咪咪认为,在量表开发的跨文化验证中,除了语言、方法上的对等性之外,还应注意到概念上的对等性。
11日下午,学术沙龙举行了以“旅游经济与管理”与“旅游元论”为主题的两节讨论。第三节交流由来自南澳大利亚大学的黄松山副教授主持。首先,王洁博士做了题为“旅游风险及危机管理研究进展”的报告,主要基于国外的研究成果对风险、危机以及灾难管理的研究进行系统的分析,总结当前这一领域主流研究的不足,并分享她目前在进行的多个试图与多学科进行合作与突破的课题。徐红罡教授评议时指出,“研究者需要反思为什么要研究危机,管理更多的是现代性的思维,含有控制的意味,但是危机不一定是可控的,风险一直都在,因此可能我们要做的不是危机管理(management)而是危机适应(adaptation)”;接着,关新华博士做了“旅游公共服务质量对旅游目的地形象的影响”的论文报告,他以游客感知的旅游公共服务质量为切入点,建立了旅游公共服务质量、游客满意度、游客对政府的信任感和旅游目的地形象四者之间的理论模型。评议人凌茜的评论焦点集中在量表开发的难度和风险问题方面,她提出“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只需要在原有量表的基础上做加减法”,在新概念需求和跨文化背景等少数情况下才有必要开发新量表。随后,罗浩博士做了题为“因地制宜的旅游业增长方式”的报告。罗浩分享的第一篇文章通过扩展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而构建包含旅游要素的旅游业增长模型,以旅游经济增长的旅游资源共享率和旅游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在全国排序的差值,衡量各省旅游资源利用与其旅游资源禀赋的适宜性。第二篇在第一篇的基础上,研究比较优势偏离度对酒店经营绩效的影响。评议人李军质疑说,将旅游资源要素引入到旅游业中建立增长模型是否有必要?另外,李军还对该报告的实证模型进行了质疑,如有关稳健性的问题、模型的变量选取以及拟合成果等。在最后的自由讨论环节,张朝枝、李军等围绕旅游资源测算的精确性问题,进一步提出造成旅游经济学研究瓶颈的重要原因是没有可靠的旅游业数据,目前政府公布的旅游数据往往受到行政干预的影响;孙九霞针对旅游的风险和危机管理,认为这一领域的研究需要更深层次的人文关怀,而不是仅仅满足于技术层面。
第四节交流由来自美国俄勒冈大学地理系的苏晓波教授主持,张朝枝教授与黄松山副教授分别做了报告。张朝枝基于政府文本的资料分析进行了题为“旅游是什么?——政府的视角”的报告,他通过对国务院、国家旅游局近年来发布的一系列旅游相关文件进行话语分析,尝试分析探索政府理解的“旅游”是什么;接着,黄松山教授在报告中从一个海外华人学者的角度来思考中国旅游研究的历史和未来。评议人保继刚认为,中国旅游研究一个很大的问题是没有学术问题意识,“五四”之后自然科学的学术问题意识很清晰,但是社会科学没有这个传统。在自由讨论环节,苏晓波感叹道,目前旅游的经典文献都是来自别的学科,旅游学科何时才能有知识溢出?他还提出将旅游作为一种思考方式。徐红罡教授认为,所有社会科学都是与社会问题联系在一起的,旅游这么大范围的现象,伴随而来的社会科学应该会出现,对于知识溢出这个问题,也许我们需要一点点耐心。张骁鸣则提出,“我们在研究中能不能不只是总结现象,而是重新界定问题”。他认为旅游学科要构建自己的理论框架,“或许有两条路:一条就是像张朝枝、黄松山发言中所做的,反思过去的研究做了什么;另一条则是‘超越’,用一种决绝的态度从更宏大的层面来探讨”。他批判道,“我们总是谈论旅游发生了以后怎么样,但却很少思考旅游是怎么发生的。跳出旅游业来看旅游,旅游是不是可以看作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社会机制?一种教育方式?一种思考方式?”。张骁鸣最后总结道,“如果旅游能够成为我们的思考方式,那么我们就不再是人类学、管理学等别的学科的思考了”。
12日,学术沙龙围绕“旅游与社会文化”主题进行三节交流讨论。中山大学魏雷博士后、陈钢华副教授、王心蕊研究员依次担任主持人。在第五节交流中,张霭恒博士报告了她对于阳朔跨国婚姻的外籍配偶与东道主社区之间双向文化适应的思考;丁绍莲博士通过对中山市华侨返乡旅游与当地文化变迁的研究,认为在不同阶段华侨返乡旅游对目的地文化的影响方式不同;苗学玲博士通过对背包旅行者的个人成长的研究,提出要客观地看待旅行对旅行者的作用,并需要革新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上可采用自我民族志,研究内容上应从关注旅行结果转为关注旅行过程。
第六节交流主要关注饮食文化与文化创意话题。戴俊骋博士通过对家乡罗源饮食地理变迁的研究,从饮食地理角度透析一个普通城镇日常生活如何受到更大尺度政治经济结构的影响,并在一定程度上呼应文化地理学地方理论及饮食地理中的原真性和标准化问题;王乃考博士从菜名、原料、烹饪、拼盘、待客等方面分析了澳门葡国菜,提出“第三种文化”的概念;钱丽芸博士分享了澳门创意旅游的相关思考,认为澳门创意旅游目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以本土创意阶层与博彩旅游企业相互作用为表象。在自由讨论环节,曾国军教授与蔡晓梅教授也带来了他们关于饮食地理学研究心得的分享,并期待与发言者有进一步的学术合作。
学术沙龙最后一节有3位发言人。崔庆明博士是来自于中山大学旅游学院的T-generation,他在题为“旅游摄影:从后殖民主义到展演性”的报告中,深入分析了旅游摄影研究的转向历程。评议人郝小斐对该报告给予高度评价,并与崔庆明探讨了东方主义和布迪厄的实践论,就旅游研究中如何超越结构-能动性、主观-客观等二元对立模式进行探讨。魏雷博士后通过对云南泸沽湖大洛水村的长时段追踪研究后,提出了应该发展“本土现代性”的理念,她认为旅游发展加强了边缘社区现代与传统之间的紧张,传统与现代的互动在物质与精神领域都展现出不同的实践方式,而现代性应该有多元的样式,基于本土价值的文明观与发展观的“本土现代性”即是其中之一。评议人陈丽坤对此报告评价较高,她认为现在关于现代性的研究主要有两条路径——社会结构和行动策略,自己走的是结构的路子,魏雷走的是后面一条路径。她评价道,魏雷已经在试图进行实质框架性的拓展,但目前这个机制过程还没有阐释清楚。最后,林清清博士分享了关于旅游研究中口述史应用的一些思考。
在沙龙的最后,在场的每位学者都得到机会总结发言。学者们充分肯定了沙龙多样化的主题内容、多学科互动讨论的氛围和自由争辩的精神,普遍希望这样的活动能够继续坚持办下去,并对未来的沙龙形式提出了建议。最后,孙九霞教授对本次学术沙龙做了总结发言,回应了大家的建议,并与大家相约“来年再见”。
本届沙龙的参与者已经不局限于“粤港澳”地区,来自北京、江西以及美国、澳洲学者的加入,进一步扩大了对话者的地域范围和学科背景,也反映着沙龙本身正在形成越来越广泛的学术影响力。学术沙龙中有支持、有反对,有争辩、驳论、反驳,有初探、有再思,有观点、概念上的冲突,有立场、伦理上的差异,甚至还有假说、猜测、直觉……充分展现了知识生产过程中中国青年旅游学者学术热情与学科认同。会后,沙龙主办方拟将现场讨论整理成文出版。根据前两届现场发言整理而成的《中大旅游评论(2014)》《中大旅游评论(2015)》已经出版发行,也期待《中大旅游评论(2016)》能够尽快与大家见面。
吴传龙(1994-),男,重庆人,中山大学旅游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兴趣为旅游饮食与消费文化、替代性食物体系、传统村落与社会记忆。
李怡飞(1990-),女,湖南人,中山大学旅游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兴趣为旅游人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