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君明
内容摘要:课堂教学的高效与否,与课堂教学设计的切入角度密切相关。实践中,我们从四个方面切入设计,效果是满意的。这四个角度是:简明的教学目标、简约的教学内容,得当的教学手段、到位的语言实践。
关键词:目标 内容 手段 实践
一.简明的教学目标。做事必须有明确的目标,教学活动更应如此。目标既是一种期许,又是一种动力,教学目标还必须是一个必须实现的可测试的任务指向。传统教学中强调“一课一得”,即一堂课努力完成一个目标,这种目标设计虽然有些简单,但仍不失为一种卓有成效的目标教学思想。新课程提出了“三维”目标的理念,有教师拟定目标是便出现三大目标:即知识与能力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而且,每一类目标中有出现几项具体的小目标。一堂课堂的目标六七个,看起来全面,但执行起来有走马观花之嫌,其结果是什么都想实现,实际上一项都没有完成好。这种目标设计实在是对“三维目标”的误解。“三维”本是三个维度,不是三个不同的方面。其实,标准的划分是从三个不同的维度审视的,教学时应该从整体的角度审视,对诸多目标进行有效取舍,拟定出简明扼要的目标。如何拟定简明扼要的教学目标呢?教学经验告诉我们,教学目标常常被编者预设在文本的“预习提示”或作品后面的训练题中,教师只要科学地整合这些信息,就能够找出切合教材实际与学生认知水平的教学目标。
二.简约的教学内容
人们都承认语文是一部百科全书,这说明语文的内容包罗万象,但语文毕竟姓“语”名“文”,有其独特的的性质和教学任务。《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英语课程的基本特点。”英语的这一性质决定:英语教学不是百科知识的解读,而是要让学生在掌握基本的交际工具的过程中认识丰富的文化。目前,有相当一部分教师把语文课拓展成为科学课,或对其相关内容进行最大化的延伸,使教学内容过于“博大”,冲淡了文本的深刻解读。语文教学,要抓住语言,反映了语言认知、理解、积累、运用的学习过程,只有这样,才是简约化的实实在在的语文化教学。一篇文章,可教的东西很多。我们所教的内容既要反映出客观规定性,又要反映出主观能动性。一堂课的教学完全可以选择一个最有特色的方面施教,或选取关键词语、或选重点段落、或选被学生忽视的但很重要的细节、或舍弃科学选取文学。品味语言是教学的最主要的任务,一堂课上,我们完全可以舍弃其它内容,专门选择一些关键词语,引导学生进行品味,在品味中提升学生的语感能力。一篇文章,一定有其重点段落。施教时,我们完全可以舍弃其它内容,直奔重点段落。在不少课文中,一些词句,或者能标示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或者在写人叙事状物方面富于表现力,或者含义深长,耐人寻味。
三.得当的教学手段
语文课的魅力既需要文本自身的艺术展示,又需要语文教师自身对文本的导读艺术,还需要一些必要的辅助手段。现代科技的发展为语文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手段资源,但当下的语文课,尤其是公开课,成了辅助手段的大展台,音响、视频一起上,把语文课上成了音乐、图片的欣赏课,失去了语文味。有位教师上《凉州词》时,既让学生观看黄河的壮阔画面,又让学生倾听有关黄河的歌曲,还让学生欣赏有关黄河的舞蹈,整个课堂,没有识字,没有进行诗句的解读,更没有进行诗歌的朗读背诵。这种教学,表面上生动而灵活,精彩又趣味,实际上背离了语文的基本理念。语文的工具性体现在字、词、句的积累和运用上,二年级的语文课上,不引导学生去识字、积词、诵文句,就没有体现出语文的工具性。辅助手段毕竟是辅助的作用,不能把“辅助”的变成主体的。现代媒体的确给语文教学带来了生机,但必须应用得当,要追求简约,让教学媒体为教学服务,为语文教学增光添彩,锦上添花,而不是在语文课堂上作秀。
四.到位的言语实践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一门课程。工具的掌握、文化的积淀都需要扎实的实践。广大教师对语文的实践性的认识是清晰的,但对实践的操作却不尽如人意。诸如有不少教师让学生把生字抄写十遍,作一套又一套的试题。这些做法有悖于高效理念。语言实践要充分发挥文本的示范作用,进行语言运用的训练。例如,有位教师让学生仿照课文,用“细节描写”的方法写一段话,有学生写道:“下课铃一响,王小刚不等老师离开教室,就飞奔出门,直冲操场上的单杠。敏捷的他,纵身一跃,抓住横杠,在杠上旋转起来,那形象,真像奔驰的车轮。突然,他停止翻卷,骑在杠上,一只手遮在额头上,眼睛眨巴着,呲牙裂嘴,发出几声尖叫,活脱脱一个美猴王的形象。”这就是很好的语言实践。
(作者单位:甘肃省会宁县八里湾乡教育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