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军占
(池州学院 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安徽 池州 247000)
九华山庙会保护与开发研究
张军占
(池州学院 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安徽 池州 247000)
九华山庙会的形成与金地藏关系密切,其内容十分丰富,融佛事、旅游、文化娱乐、商贸等活动内容为一体。在现当代社会,九华山庙会仍然发挥规范社会、教化民众,文化与经济的社会功能。九华山庙会非遗项目的特性决定地方政府在庙会的保护与开发方面应发挥主导作用,坚持可持续性发展原则,使庙会文化资源转化为旅游文化资源,将其打造成池州标志性文化节庆品牌。
非物质文化遗产;九华山庙会;金地藏
庙会是一种集地方文化、经济、社会为一体的集会,它的综合性很强,紧密联系着人们的日常生活。九华山庙会与佛教寺院的宗教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九华山庙会内容十分丰富,融佛事、旅游、文化娱乐、商贸等活动内容为一体,九华佛文化与池州地域民间文化在此融汇。2011年7月,国务院下发《关于公布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公布了文化部批准的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及扩展名录,九华山庙会被列入第三批民俗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名录。在现当代社会背景下,如何保护与传承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九华山庙会?这一问题值得我们深入讨论。
九华山是地藏菩萨的佛教道场,因此九华山庙会的形成与金地藏关系密切。《九华山志》中记载:“金地藏者,唐时新罗国王金宪英之近族也。自幼出家,法名乔觉。金地藏在二十四岁时来到中国,卓锡九华。”但关于金地藏入九华山的具体年限,历来说法不一。经详细考证,笔者认为金地藏入九华山修行的起迄年限应是自开元八年(公元七二〇年)至贞元十年(公元七九四年)。唐德宗建中二年(公元七八一年),金地藏在山民诸葛节等人资助下创建九华山主寺“化城寺”,当时金地藏已是八十五岁的高龄。青阳县所属的宣州郡守张岩,特地为金地藏的居所“化城寺”置匾。自此,九华山佛教香火日盛,佛教寺院规模渐大。
唐贞元十年(公元七九四年)七月三十日,金地藏自坐缸中圆寂,其遗体在缸中三年不腐,其弟子因其容貌与地藏菩萨相像,认为是地藏菩萨示现,由于其姓金,便称为“金地藏菩萨”。以后,在金地藏圆寂的农历七月三十日,九华山佛教僧众都会举行隆重的祭祀金地藏活动。八方信徒、香客到九华山进香朝拜金地藏菩萨,当地民众也到此开展集市贸易,手工艺人到此摆摊,民间演出戏曲节目,逐渐形成了九华山传统庙会的形式。在各种重要的佛教节日,各地信徒组织各种团会,到九华山进香、拜塔、守塔等,朝圣和集市贸易规模宏大,九华山佛教寺庙也组织传戒活动,佛教弟子可到此求戒,也领取戒牒[1]。一直到1949年,九华山传统庙会的宗教活动从未停止过。在1956年、1957年两年的庙会期间,中央电影制片厂专门拍摄了新闻记录片,记录九华山庙会重大的佛事活动。在1964年至“文革”时期的左倾思想的严重影响下,九华山的寺庙被占用、拆除,很多佛像被破坏,甚至佛教僧众被迫还俗,佛事活动与庙会被迫停止。改革开放以后的第二年,也就是1979年,九华山开始恢复宗教活动,各寺院还举行了佛事活动,恢复“地藏法会”,并举行“祈祷世界和平法会”。在1983年,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具有一千多年历史的九华山庙会活动被九华山佛教协会重新恢复。九华山庙会为期一个月左右,已成为集佛事、学术交流、招商贸易、文艺表演、旅游观光以及书画会展等活动于一体,逐步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节庆。宗教、民俗、历史、美学、音乐等诸多文化借助九华山庙会这一载体融汇交流,其承载了佛教几百年各个历史发展时期极为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的诸多重要信息,是浩瀚如海的传统中国文化与佛教文化的有机结合,内容多种多样,内涵浓厚。
2.1 规范社会、教化民众的功能
在现代化背景下,尽管人类社会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但如果从精神文化建设这一角度思考,传统庙会的规范社会、教化民众的功能依然非常重要。现在社会正处在一个转型时期,社会急剧变化,导致了不少混乱现象的发生,这些主要是社会伦理的缺位,道德失落的结果。近些年,社会上个人主义和拜金主义盛行、官员腐化变质层出不穷,甚至还有人对社会不满,做出报复社会的过激行为,严重影响了社会正常秩序,危害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这些都是因为人们缺乏精神食粮,缺少对精神文化的追求[2]。
一个社会完善的法律虽然可以警示和教育欲要犯罪的人,但法律终究不是万能的。救治人心,关键还是要教育,宗教和道德教育是杜绝人类迷失精神家园的利器。社会需要多渠道、多层次的精神教育,我国的传统文化精髓都是可以采纳的精神资源。救治人心、教化世人的“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不空,誓不成佛”的地藏精神同样也是人们的精神资源。九华山庙会的宗教文化核心是地藏精神。地藏以大愿度众生,以慈悲之心对待万事万物,让世人有觉悟,能成佛。这更符合现代社会的做奉献、做善事,有善心,为他人着想的道德伦理要求,也符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道德要求。九华山庙会的香客游客朝拜地藏菩萨,自然会受到地藏精神的影响。用地藏精神规范社会正常秩序,教化人们向善勿恶。
2.2 文化功能
庙会在史前时期就已经出现,延传至今,仍然表现出其炽盛的力量。庙会总是一呼百应,召之即来,成千上万的民众聚在一起烧香、看戏、购买日用品,满足了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九华山庙会期间,青阳县的老百姓可以免门票进山,每年庙会时,当地的老百姓或三五成群、或一家老小到九华山烧香、拜佛、逛庙会,愉悦身心。
九华山庙会是池州民间文化艺术的展演地和集结地。传统庙会都有精彩纷呈的文化娱乐表演,当地民众演唱地方富有特色的戏曲,表演地方民俗节目、娱乐节目,把庙会气氛烘托得异常火热,缤彩纷呈,形成了庙会巨大的吸引力;在每年一届的九华山庙会期间,当地民众都会到各寺院门口“舞龙灯”、“狮灯”,在广场演出目连戏《目连救母》和《九更天》,表演傩戏《刘文龙》等节目,还有露天电影、气功展示、民俗表演等等。在这些文化娱乐节目的演出同时发生着民间民俗文化的积淀和传播。九华山庙会上既有宗教文化,又有世俗文化,各种地方文化在此集结,相互吸取营养,共同发展[2]。
2.3 经济功能
人们常把古代庙会称为“庙市”,主要因其有浓厚的商业气息,商业贸易表现得异常活跃。因庙会能吸引方圆邻近地区的民众到此烧香祭拜、看戏曲、观杂技,所以成为地方商贾青睐的地方。历史上,由于九华山庙会日期的固定性和人流的集中性,许多山民和手工艺者则趁机做生意,尝到不少甜头,久而久之这一从事商贸的传统便继承了下来。然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旅游产业发展,九华山形成了固定的商贸场所,主要集中于九华街。现在九华街沿街商铺林立,各种九华山佛教旅游商品、民间手工艺品、九华山土特产在此交易,成为香客游人的集散地。目前,九华山庙会期间几乎没有当地的山民和手工艺人到九华山“赶庙”卖日用品,香客游人多在九华街购买自己喜欢的旅游商品、土特产、手工艺品,形成了与传统庙会有些差异的商贸交易形式。
九华山庙会的经济功能主要体现在旅游经济价值方面。2003年第21届九华山庙会接待游人、香客4万余人次,旅游经济总收入突破千万;2006年第24届共接待海内外游客、香客14.81万人次,旅游经济总收人近5000万元;近些年,每年庙会期间都吸引数以万计的游客和香客,旅游收入均达1亿多元以上。通过以上数据可以看出,九华山庙会能带来很好的经济价值,如能开发好九华山庙会旅游文化资源,转化为旅游文化产业,定当提高九华山旅游收入。池州市政府要强调发挥九华山庙会的载体作用,以提高九华山、池州的知名度,宣传旅游,发展旅游,扩大开放,招商引资。
在我国,庙会一直被认为是封建迷信、愚昧低俗的内容。2006年5月国务院发布的第一批非遗名录中,各地申报的庙会非遗项目均未被列入,究其原因,主要是有的评审专家认为庙会与我国社会主义精神价值观相悖,不适合列入非遗名录。第一批非遗项目公示以后,社会各界对此议论纷纷,庙会研究的专家积极呼吁将传统庙会作为非遗项目,进行保护与传承。国务院邀请专家认真论证,最终同意将庙会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008年、2011年、2014年国务院命名了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庙会”目录,详见表1。
表1 各地庙会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单
笔者通过文献查阅,以上传统庙会均是因宗教信仰而逐步形成,有的因道教信仰而形成,如东岳庙会、武当山庙会等;有的因佛教信仰而形成,如九华山庙会、汉阳归元寺的归元庙会等;有的因地方神信仰而形成,如晋祠庙会、佛山祖庙庙会等。政府对因宗教信仰而形成的庙会进行有效保护与传承,承认传统庙会是有利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的文化遗产,这对我国文化建设意义重大。这说明了政府正面对待民间信仰,关注民间信仰。2011年九华山庙会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名录,然而地方政府作为非遗保护的首要责任人,应该如何保护九华山庙会,笔者认为应做好以下两个方面:
3.1 政府要发挥九华庙会保护的主导作用
近些年,我国对非遗保护非常重视,2011年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对非遗的保护与传承工作给予法律保护。池州市政府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并将非遗保护列入政府主要文化民生工程,同时出台了相关的政策,鼓励支持非遗的合理发展。通过笔者调查,政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仍存在政策、资金落实不到位;政府未能发挥主导作用,致使传承人积极性不高,传承后继乏人等问题。要使九华山庙会成为更具吸引力的文化节庆,池州市政府应该积极介入九华山庙会的经营管理与活动策划。池州市政府需要依托池州学院的科研优势,鼓励其研究九华山庙会发展的内在规律、积极探索符合九华山庙会特点的保护措施、九华山庙会文化资源合理转化为旅游文化资源的路径。使九华庙会成为池州标志性文化节庆品牌。
池州市政府应该系统地制定九华山庙会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的专项规划。近些年,九华山风景区管委会已对九华山旅游产业发展进行规划,从发展“大九华、大旅游、大产业”高度进行规划,编制了“五区”、“一线”、“一环”发展规划。结合目前发展现状,九华山风景区管委会还缺乏关于九华山庙会文化的专项规划。因此,九华山风景区管委会需切实发挥主导作用,积极邀请庙会与旅游方面的专家,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之上,系统编制长期、有效的九华山庙会文化资源保护和开发专门规划,更有效地保护与利用九华山庙会文化资源。
3.2 结合九华山庙会特性、对其进行整体性保护
庙会与其他非遗项目不同,它是一个传统文化活动空间,将宗教信仰与娱乐、商贸融为一体。九华山庙会可以为传统艺术形式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为贵池傩戏、青阳腔、目连戏、九华山佛教音乐等非遗项目提供展演空间,也是池州民间文化艺术展演的重要文化场所。对九华山庙会的保护重要的是保护其信仰、祭祀、宗教仪式、传统艺术、文化商贸等活动内容,这些是九华山庙会的灵魂。在九华山庙会期间,香客和游客们不仅仅需要烧香、拜佛、游览观光,还需要看到、听到、感受到异域地方的特色文化。脱离了庙会文化活动内容,九华山庙会便成为空中楼阁,也就是一个缺少灵魂的“臭皮囊”。保护措施无法落实到位,保护成为空谈。
九华山庙会的群体性特征,决定其无法指定代表性传承人。九华山庙会需要多方面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共同参与到组织管理、文化活动中。历史上,僧众、香社、地方官员、民间艺人、商人等都是九华山庙会的组织与参与者,正是这些人员的合力,才使得九华山庙会这一文化空间绚丽多彩。因此,池州市政府需要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参与到九华山庙会的保护与传承,再续九华山庙会的光彩[3]。
4.1 政府需建立多元化投资机制并拓宽融资渠道
目前,资金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瓶颈。如何更好地为开发九华山庙会文化资源拓宽融资渠道,完善投资机制已显得尤为重要。其一,能为积极开发九华山庙会文化旅游发挥正面效应,深化九华山庙会文化资源的文化内涵,带动池州文化旅游整体发展;其二,能以旅游文化产业带动池州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为文化演艺、文化会展等相关产业链注入活力。池州市政府需要整合省内外著名旅游企业力量,加强资金引导,鼓励其投资九华山庙会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通过发行债券、社会众筹等方式,拓宽融资渠道,吸收社会资本,实现资金社会统筹,建立有效、多元、互动的投资机制。按照“谁投资、谁受益、谁管理”的运作模式,鼓励本地旅游企业做大做强,通过多种优惠措施,吸引国内外著名文化旅游企业落户池州。
4.2 加大九华山庙会的宣传力度,打造品牌形象
在九华山庙会期间,池州市政府每年应定期举办文化节庆活动。如黄山每年都举办“中国黄山国际旅游文化节”,通过对底蕴深厚的徽州文化的发掘和再现,对品位极高的自然资源的整合和展示,最大程度地扩大了黄山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因此,结合九华山佛文化资源,九华山自然风光、池州傩文化、青阳腔,在庙会期间,池州市政府可以举办“中国九华山国际佛文化节”、“中国池州国际摄影文化节”、“中国池州古老戏曲文化艺术节”等文化节庆,扩大九华山旅游的宣传和九华山旅游的国内、国际影响,进一步提高九华山旅游的知名度,增加政府收入。
加大九华山庙会宣传力度。可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充分利用安徽省旅游协会的力量,举行旅游活动推介会,吸引入境旅游市场。如举办的莲花佛国:九华山佛文化旅游(台湾推介会、香港推介会、澳门推介会),积极开发丰富多彩的旅游产品,引起了港澳台旅行社、记者和市民的浓厚兴趣。二是借九华山旅游的优势,加大九华山庙会文化旅游宣传。九华山庙会是九华山旅游文化的一部分,借用九华山旅游,开发庙会旅游。把九华山旅游和九华山庙会文化旅游结合起来,并进行内涵性的包装,促进九华山旅游品牌形象建设。三是开发观赏性强的旅游文化娱乐表演项目。在各寺庙举行佛事活动,在广场举办傩戏、青阳腔、目连戏、黄梅戏等演出、通过展示、参与等活动手段,拓展外延,使古寺庙“活”起来,使庙会文化展示出来。池州市政府加大庙会旅游宣传,能够提高九华山庙会的知名度,一方面利于改变庙会文化在九华山旅游中的从属地位,树立同源地位;另一方面在旺季可以分流一部分九华山上山旅游客流,提高旅游者旅游体验质量,提高九华山游客接待量,增加旅游收入[4]。
开发九华山网络庙会。网络庙会是一种新型的庙会展现方式,是通过网络这一平台,利用虚拟的空间制造现实庙会的缩影。在现代快节奏的生活环境下,很多上班族连吃饭的时间都是挤出来的,更不要说逛庙会了。实体庙会有时间地点的限制,而网络庙会则无论何时何地可以逛,满足了人们逛庙会的这一文化需求。网络庙会不仅可以作为宣传的一种手段,而且也可以带动庙会经济,把九华山庙会的特产及特色旅游商品放在网络庙会上,只要有网络就可以实现购买。
4.3 池州市政府发挥组织协调的作用,组织开展群众文化活动
池州市政府应发挥组织协调的作用。九华山庙会期间,九华山风景区管委会要做好景区功能场所的规划分布图,香客游客能方便地掌握旅游信息,对香客游客活动区、文艺表演游艺区、文化艺术品展销区、餐饮小吃区、以及停车场、厕所、志愿服务站等各功能场所分布了然于胸。并且需要建立交通指示系统,为保障九华山庙会文化旅游活动有序、安全地开展。
九华山管委会也要积极组织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前文已述,九华山庙会内容十分丰富,融佛事、旅游、文化娱乐、商贸等活动内容为一体,是具有宗教性、集群性的民俗文化事项,更是一个群众文化活动。九华山风景区管委会应组织举办集宗教、文化、经贸为一体的文化庙会。政府文化部门既要组织好宗教活动,同时又要积极举办知识竞赛、书法、美术、摄影等群众文化活动。可以将九华山庙会文化旅游与文化商贸相结合,积极拓展文化会展项目,以会展吸引社会各界参与到九华山庙会文化旅游中,有效促进池州旅游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
[1]九华山志编纂委员会.九华山志[M].合肥:黄山书社,1990:485-490.
[2]高有鹏.庙会与中国文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82-87.
[3]赵德利.民间庙会的“非遗”保护与开发规范[J].山东社会科学,2010(11):29-33.
[4]刘晓.泰山庙会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3.
[责任编辑:钱果长]
B948
A
1674-1102(2016)04-0070-04
10.13420/j.cnki.jczu.2016.04.019
2015-12-07
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委托项目(2013B332);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SK2013B334);池州学院研究中心项目(XKY201209);2014年池州市社科联研究项目。
张军占(1981-),男,河南开封人,池州学院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文化资源与文化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