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雯
(绍兴市第一中学, 浙江 绍兴 312000)
借助思维可视化 促使知识逻辑化
徐 雯
(绍兴市第一中学, 浙江 绍兴 312000)
地理基础知识进行“逻辑化”处理之后会更有助于学生对其理解与记忆,而利用“思维可视化”的方法则有利于将知识的逻辑模型呈现出来,本文例举了三种思维可视化的表现方式:逻辑网、逻辑链和简笔图。在知识点关系错综复杂时可使用“逻辑网”,当地理事物具有明显因果关系时可使用“逻辑链”,当地理问题或地理过程的具体形象可绘制时可使用“简笔图”。这些方法使得地理知识变得鲜活、有生命,并能在学生真正需要解决实际问题时发挥作用。
思维可视化;逻辑化;逻辑网;逻辑链
地理是一门具有“综合性”特征的学科,其研究对象——“地理环境”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地理环境中的各个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这就决定了地理知识之间也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如果这些知识点只是零散地、碎片化地存在于学生大脑中,就很难在真正需要应用时起作用。所以,只有将这些基础知识逻辑化,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就像人体中的一条条经脉一样贯穿于全身,并有血液在其间流动,这样的知识才是鲜活的、具有生命力的,才能在学生真正需要解决实际问题时发挥作用。
要使基础知识逻辑化,利用“思维可视化”的方法是非常有效的。思维可视化就是利用图示技术,将本来不可见的思考方法和思考路径呈现出来,使其清晰可见。该方法更有利于学生对基础知识进行理解与记忆,更有利于提高地理学习效率。在本文中,笔者例举三种思维可视化的表现方式。
当知识点关系错综复杂时,使用“逻辑网”是一种很好的方法。
例如,影响土壤特征的自然因素,有成土母质、气候、生物和地形等,这些因素不仅可以直接影响土壤,也可以通过其他因素间接地影响土壤,且各因素之间又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这些事物之间的关系仅靠语言描述很难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清晰地掌握,只有通过逻辑网图才能清楚、形象地呈现出来。
对此案例,笔者以“土壤的形成过程”为主线,先将土壤形成过程用实线框、实线箭头表示出来,突出其主线地位(见图1)。再将气候、生物、地形三个影响因素加进去,用虚线框和虚线箭头将其关系罗列出来,并将影响机制在箭头上简单说明(见图2)。
图1 土壤形成过程示意图
图2 “影响土壤特征的自然因素”逻辑网图
当某些地理事物具有明显的逻辑顺序或因果关系,后一要素是在前一要素的基础上得来,且前后要素顺序不可倒置时,“逻辑链”就是一种简单明了的形式。
例如,“季风气候的成因及特征”就具有明显的因果关系,如果学生将成因、特征两者割裂开来学习,那就不可能真正理解季风的原理,在遇到稍有深度的题目时必定无从下手。如能将其因果关系理顺,理解季风成因之后再掌握其特征,必定事半功倍,达到“1+1>2”的学习效果。该案例利用逻辑链图就可以清晰明了(见图3)。
图3 “季风气候的成因及特征”逻辑链图
根据湘教版地理教材,季风成因有两点:一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二是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但这两点成因的内涵很多学生无法理解,所以该逻辑链图尽量尝试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形象的图示来解析季风。笔者直接将“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表述为“海洋、陆地的比热差异”,由陆地比海洋比热小——推出陆地比海洋冬季更冷、夏季更热——推出陆地冬季气流下沉,形成高压,夏季气流上升,形成低压。然后画出亚欧大陆简图,并划分出东亚和南亚的大致范围,在冬季图上蒙古西伯利亚范围内画上一个较大的高压中心(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在夏季图上印度半岛范围内画出一个较小的低压中心(印度低压)。由“北半球高压的水平气流是顺时针辐散,低压是逆时针辐合”的原理分别在冬夏季简图的东亚、南亚范围中画出季风风向。但是有关南亚夏季的季风,其成因还需用“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来解释,可在同样的简图上(另画一张)画出“越过赤道的东南信风”及偏转后形成的“西南季风”,使其形象生动。接下来,从三张简图中总结出季风气候的特征规律:因冬季的季风都是从内陆吹来,故冬季少雨;夏季的季风都是从海洋上吹来,故夏季多雨。
当我们要研究的地理问题或地理过程的具体形象可以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时,“简笔图”可以作为一种辅助教学的手段。
图4是人教版地理教材中的工业区位示意图,图5是百度图片中搜索到的工业区位逻辑模型,两种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都能帮助学生掌握工业区位的分析方法,尤其是图4利用了小图标更容易让学生加深记忆。但缺点是,这两张图都未将各区位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表现出来,这就容易使知识变得零散、碎片化,学生在学习时稍不留意就会走上死记硬背的道路。
图4 工业区位因素示意图(1)
图5 工业区位因素示意图(2)
笔者在教学时先将工厂模型画出来,让学生将自己想象为该工厂的精明老板,设身处地地思考工厂建设、运营时需要考虑的问题,最后以“工业生产的一般过程”为主线,利用简笔图表述了工厂的区位因素(如图6)。这种方法可以将零散的知识串联起来,将各区位因子的逻辑关系理清楚,比如“原料”“燃料”要通过“交通”才能运输到达工厂,就可通过文字、箭头、图形将“原料”“燃料”和“交通”三者的关系呈现出来,这样的知识才是鲜活、具有生命力的并且容易被学生理解记忆的。
图6 工业区位因素简笔图
简笔图的教学效果非常理想,笔者在以前利用图4、图5教授工业区位后,很多学生遇到题目就将那些区位因子记下来以后去生搬硬套,而简笔图的方法使不少学生学会身临其境地思考问题,站在决策者的高度去解决问题。
(责任编校:王文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