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媛媛
(绵阳南山中学实验学校, 四川 绵阳 621000)
中国两院院士最高学历的文化地理特征分析
杨媛媛
(绵阳南山中学实验学校, 四川 绵阳 621000)
本文在建立2001年~2015年两院增选院士信息数据库的基础上,考察了院士国内最高学历(位)获得地的文化地理分布特点:北京、上海、江苏是院士国内最高学历(位)的主要获得地,院士多在北方取得国内最高学历(位),且东多西少;北方方言区和燕赵文化区是院士国内最高学历(位)的主要获得地吴方言区人均院士密度最大。院士国内最高学历(位)获得地与我国高校(特别是“985工程”高校和“211工程”高校)分布规律极为吻合。
院士;国内最高学历(位)获得地;方言区;地域文化区
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是我国设立的科学和工程技术领域最高学术称号,其中科学院院士是在科学技术领域做出系统性、创造性成就的学者,工程院院士是在工程技术领域做出重大的、创造性成就和贡献的专家[1]。2001年~2015年中国共增选394名中国科学院院士和445名中国工程院院士(均未计外籍院士),目前在院的院士共811名(其中工程院院士426名,科学院院士385名)。本文选取上述811名院士为样本,建立了“2001~2015年两院增选院士信息数据库”(数据收集截止2016年3月),分析了院士国内最高学历(位)获得地的空间分布特点,初步剖析了两院院士接收高等教育的文化地理特征。
两院院士中,仅有一名院士未接受过高等教育(工程院韩其为院士凭借自身的努力成为泥沙运动与河床演变领域的专家),有14名院士在国外接受的高等教育,另因资料限制,未收集到工程院柴洪峰院士的受教育经历。因此,文本以419名工程院院士和376名科学院院士为对象考察院士国内最高学历(位)获得地的文化地理分布特点。
以省级行政区为单位,考察院士国内最高学历(位)获得地,见表1。
表1 院士国内最高学历(位)获得地分布
由表1可知,各省区市培养的院士数量极不均衡,见表2:在北京取得最高学历(位)的院士达230名(工程院院士112名、科学院院士118名),占院士总数的28.93%,北京、上海、江苏是两院院士国内最高学历(位)的主要获取地,三地培养的院士占全国院士的50.31%,各地分布悬殊。而1955年~2001年在北京、上海、江苏取得国内最高学历(位)的科学院院士分别占38.18%、9.3%和17.15%,总计达64.63%[2]。可见,随着时代的发展,各省之间的差距在缩小,区域之间的发展在逐渐均衡。
表2 国内最高学历(位)获取地比例分析
我国传统上的南北分界线为秦岭淮河一线,该分界线穿越陕西、河南、安徽、江苏四省。根据数据统计,安徽、江苏的人才多偏集于南方,而河南、陕西的院士绝大多数位于北方[3]。
从南方和北方的对比来看,无论是工程院院士还是科学院院士,在北方接受高等教育并取得最高学历(位)的院士多于南方:最高学历(位)获得地在北方的院士数量达428名,占院士总数的53.84%,比南方高出了7.68%,见表3。
表3 南北方院士对比
根据各地的经济发展情况和地域特征,将全国分为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3]。
在东部地区获得最高学历(位)的两院院士占据绝大多数:工程院院士307名、科学院院士274名,东部地区培养的院士几乎占院士总数的3/4。院士数量从东部向西部递减,中部院士数量高于西部,见表4。
表4 院士最高学历(位)获取地的东中西部分布
汉语在其复杂的历史演化过程中,形成了很多方言,一般而言,汉语可分为七大方言[4]:
北方方言——习惯上称为“官话”,北方方言包括东北官话、西北官话、晋话、西南官话等。以北京话为代表,包括长江以北地区、长江南岸镇江以西九江以东的沿江地带、四川、云南 、贵州和湖北、湖南两省的西北部、广西北部一带,使用人口占汉族总人数的70 %以上。
吴方言——吴方言被誉为“吴侬细语”,以上海话为代表(一说以苏州话为代表)。包括江苏省长江以南、镇江以东部份(不含镇江)、浙江省大部份,使用人口占汉族总人数的8.4%左右。
湘方言——以长沙话为代表,分布在湖南省大部份地区,使用人口占汉族总人数的5%左右。
客家方言——以广东梅县话为代表,主要分布在广东省东部、南部和北部,广西东南部,福建省西部,江西省南部,及湖南、四川的少数地区,使用人口占汉族总人数的4%左右。
闽方言——以福州话为代表,分布在福建省、台湾省的一部分以及海南省的一部分,南洋华侨也有一部份人说闽北方言,使用人口占汉族总人数的4.2%左右。
粤方言——以广州话为代表,分布在广东省大部分地区和广西东南部,港澳同胞和南洋及其他一些国家的华侨大多数都说粤方言,使用人口占汉族总人数的5%左右。
赣方言——以南昌话为代表,主要分布在江西省(东部沿江地带和南部除外)和湖北省东南一带,使用人口占汉族总人数的2.4%左右。
由于客家方言分布比较稀疏,不便于统计,本文仅将全国按省级区域分为6大方言区,见表5。
在北方方言区取得国内最高学历(位)的院士有553名,占院士总数的75.86%,其中工程院院士324名(占工程院院士总数的77.33%)、科学院院士229名(占科学院院士总数的73.87%)。居第二位的是吴方言区,共有113位院士(其中,工程院院士57名,科学院院士56名),占院士总量的15.5%(其中,工程院院士13.6%,科学院院士18.06%)。处于第三梯队的是湘方言区和粤方言区,两者各培养了24名(3.29%)院士和23名院士(3.16%),基本相当,见表5。
表5 院士最高学历(位)获得地的方言区分布
以人均院士数量而论,则在吴方言区取得最高学历(位)的院士远多于其他方言区:每1%的全国人口产生的院士,吴方言区达到13.5人,比北方方言区(7.9人)和湘方言区(4.8人)的总和还多,见图1。
图1 1%全国人口培养的院士数量
根据传统文化的地域分布,考虑到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对原有区域文化的冲击,一般将我国划分为16个基本地域文化单元[4],见图2。
图2 地域文化区分布图
16个地域文化区中,以燕赵文化区培养的院士数量最多、比例最大:燕赵文化区培养了251名院士(其中工程院院士125名、科学院院士126名),占2001年~2015年全国增选院士总数的31.57%(工程院院士、科学院院士分别达到29.83%和33.51%),占北方方言区院士数量的45.4%。紧随其后的是吴越文化区,该区共产生院士194名(其中工程院院士104名、科学院院士90名),占院士总数的24.4%。处于第三梯队的是关东文化区、湘楚文化区、秦晋文化区和两淮文化区,这四个文化区共培养242名院士(其中关东文化区78名、湘楚文化区62名、秦晋文化区59名和两淮文化区43名),占院士总数的30.44%。巴蜀文化区、岭南文化区和齐鲁文化区共产生了71名院士,占全国同期增选院士总数的8.92%,江西文化、云贵文化、内蒙古草原文化、新疆文化和青藏文化培养的院士较少,目前无一名院士在青藏文化区获得最高学历(位),见表6。
表6 院士最高学历(位)获得地的文化区对比
培养高级科技人才靠大学,培养院士更要靠一流大学。现代科学技术人才的成长均需接受严格有序的教育,现代科技教育是院士成长之“母”。
我国现代高等教育始于民国时期:1922年,我国共有37所高校40个校园区,其中沪杭宁地区16个、京津唐地区11个、武汉4个、福建3个、广州2个,其他地区如山东、四川、湖南、山西均有高校分布[5]。建国以后,经过1951年、1953年、1955~1957年三次高校院系调整和1969年的高校裁并,由此形成了目前我国高校的分布格局。目前我国“985工程”高校和“211工程”高校就是脱胎于当年的高校布局,见图3~图6。
图3 院士最高学历(位)获得地与高校分布对比(1)
图4 院士最高学历(位)获得地与高校分布对比(2)
图5 院士最高学历(位)获得地与高校分布对比(3)
图6 院士最高学历(位)获得地与高校分布对比(4)
本文对比了院士最高学历(位)获得地与我国“985工程”高校和“211工程”高校分布的关系,见图3~图6(未统计香港、台湾数据)。分析可知,我国院士最高学历(位)的地区分布与我国一流高校的布局一致,这表明,国家一流高校的建设、对特色学科和团队的扶持已初见成效。但也应当看到,我国各地区间教育资源分布的不平衡是院士国内最高学历(位)获得地分布不均衡的一个主要原因[6]。因此,要想消除东、西部壁垒,顺利推进“一带一路”的建设,除了政策的倾斜外,推进教育的公平化应是一个主要措施。
1. 北京、上海、江苏是院士国内最高学历(位)的主要获得地,院士多在北方取得国内最高学历(位),且东多西少;北方方言区是院士国内最高学历(位)的主要获得地,吴方言区居第二位人均院士密度最大;在16个地域文化区中,培养院士较多的文化区依次是燕赵文化区、吴越文化区、关东文化区、湘楚文化区、秦晋文化区和两淮文化区。
2. 院士国内最高学历(位)获得地的分布与我国高校分布一致,特别是“985工程”高校、“211工程”高校的分布规律极为吻合。
3.推进中西部地区高校建设,促进教育资源均衡发展,是消除西部壁垒,顺利推进“一带路”建设的一个重要措施。
[1]吴殿廷,李东方,刘超,等.高级科技人才成长的环境因素分析——以中国两院院士为例[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3(9):54-63.
[2]李瑞,吴殿廷,鲍捷,等.高级科学人才集聚成长的时空格局演化及其驱动机制——基于我国科学院院士的典型分析[J].地理科学进展,2013(7):1123-1138.
[3]胡兆量,王恩涌,韩茂莉.中国人才地理特征[J].经济地理,1998(3):8-14.
[4]周尚意,孔翔,朱竑.中国文化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5]张祖林,王永,丁春旭.中国现代科学技术空间分布的形成与发展[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3):118-124.
[6]熊麟.基于学缘的中国科学院院士成长特征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13.
(责任编校:左秀萍)